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1.謝太傅對兩種不同的詠雪佳句到底有何評價?

2.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後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這兩則短文都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議論的內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們應按照古爲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這就是利用它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爲哪個比喻更好?《陳太丘與友期》中,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師生互動與學生互動結合,自主合作探究與點撥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兩課時教讀,時間略有富餘,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聰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舉一些嗎?(學生答)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王戎評李……請同學講講王戎評李的故事。(教師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這個故事出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選自這本書的《詠雪》。(板書文題)

二、介紹劉義慶和《世說新語》

學生齊讀註解①,教師補充。

多媒體顯示: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世說新語》原爲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錄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魯迅稱之爲“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本書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誇飾,語言簡練,辭意雋永,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三、研讀《詠雪》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讀順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學生分爲6組,小組成員討論解決字詞句方面的疑難,按照讀—譯—講的步驟進行。如有小組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交班上集體解決,教師可適當給予提示。

3.選三個學生複述課文內容,教師可提示學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學生分組探究問題。

(1)各組提問。

疏通文意後,請同學們深讀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

(2)教師歸納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謝家聚會吟詩,爲什麼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

②“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爲誰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到底哪一個好?還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嗎?

(3)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教師酌情指導。

明確:

①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爲“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這裏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爲春和景明、綠草如茵,在雪花飛揚的寒冷天氣中,外出不便,聚會詠雪不正是賞心樂事嗎?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鬆的氣氛。

②對“公大笑樂”,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爲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爲“笑”前喻,“樂”後喻;有人認爲謝太傅爲“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③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只有物象而無意蘊。

同學列舉的喻體有“鵝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師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適當引申其他詠雪名句,如韓愈《春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

5.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6.默寫課文。

四、拓展思維:

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舉出並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請欣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毛澤東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

——李白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五、課後作業:

1.閱讀《世說新語》,選擇你讀懂的一篇給予鑑賞、評點。

2.片斷練筆:自擬題目,景色描寫

【板書設計】

詠雪

交代背景: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點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

詠雪: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撒鹽空中(笑)欣賞讚揚

(考題)兄女:柳絮因風起(樂)道蘊才氣

補充無弈之女

評價身份之貴(側面襯托)

凝之之妻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讀《陳太丘與友期》。學生朗讀課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閱讀中碰到的疑難問題,師生共同研討解決;背誦課文;歸納借鑑本文的寫法和語言特色,積累詞語。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同學們,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學生回答:“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成功的人”……)如果我們學習了《陳太丘與友期》,你結識了小元方,你就會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板書文題)

二.疏通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對照註釋,利用工具書,理解詞句,疏通文意。然後以小組爲單位,小組成員討論、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在巡視中酌情給予指導

2、選兩個學生複述課文,注意情節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內容,其他同學點評

三、師生互動,研討課文,背誦課文

1.各小組提問。

2.教師歸納所提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日中”這個時間概念是否科學,古代沒有精確的定時儀,怎麼判斷遲到?

(2)友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3)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

(4)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3.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教師依據回答情況給予必要的引導。

明確:(1)古代的定時儀器較爲簡陋,有木表、漏壺等,它不可能有精確的時段劃分。這裏的“日中”是當時約定俗成的時間概念——中午。這個友人錯過了雙方約定的時限,所以遲到了。

(2)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後,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得較爲有禮;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後,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爲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3)閱讀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養,表現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徵。

(4)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呢?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4.教師出示省去標點的原文,學生試讀,然後背誦。

(1)投影顯示: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2)請一學生嘗試讀文,應讀出句讀、語氣來。

(3)全班齊讀、背誦。

五、把握寫作特點,體味語言

提問:透過研讀這兩篇短文,《世說新語》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敘事簡潔,敘中有議;語言凝練、辭意雋永;咫尺萬里,辭近旨遠;小中見大……教師不必評判,學生讀後有得,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

六、課堂小結

文中友人無信無禮,七歲的元方卻誠實有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繼承發揚這一光榮傳統,爲人真誠守信。讓我們以天地爲心,真誠爲骨,做一個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們相信:誠信相伴,一生無悔!

七、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中有關《陳太丘與友期》一文的題目。

2.課外閱讀選自《世說新語·言語》中的一個小片斷《雪夜訪戴》。

雪夜訪戴

王子猷(yóu)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指來回走過),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shàn),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一夜)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板書設計】

陳太丘與友期

交代期行——不至——捨去——乃至

開端父友:問

元方:答針鋒相對

高潮父友:怒——非人哉椐理駁斥

元方:曰——無信無禮正直不阿

尾聲父友:下車引之聰慧明理

元方:入門不顧【教學反思】教師課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