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小學美術學科的總結範文

小學美術學科的總結範文

小學美術學科的總結範文

光陰飛逝,一個學期的工作業已結束,本學期由於學校實際工作需要,我承擔了我校一年級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現對半年來的美術教學進行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教學中的指導思想和理論

一年級的學生是沒有什麼美術學習功底的,這需要教師耐心的引導,並且逐漸的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創造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應該說,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爲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

二:指導思想和理論的實踐

開學以來我就在思考:怎樣上好美術課呢?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在思考的同時,我把自己學習到的理念放到課堂裏,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

實踐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魚兒遊遊》這一課裏,爲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準備了優美的音樂和大量關於魚兒的圖片和卡通影片資料,歌曲和圖、影片結合的範例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實踐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當然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爲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在國外,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

學生還可以在作畫時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因此,在組織教學中,我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結構形式,使教學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

實踐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大人看孩子的畫往往搖頭,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在教學中,我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堅持多重標準,多種形式,從而發現了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並積極表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預期效果,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播種希望,收穫快樂,以上就是我一學期來的感想和體會,期盼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