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風箏》備課教案設計

《風箏》備課教案設計

《風箏》備課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作者感情變化。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課程內容之前,老是想邀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幻燈:風箏圖片。同時……)記得有一首老歌這樣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着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提起風箏,我總會聯想起那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其實,我們每個人也像在空中的風箏,無論我們飛得多高多遠,總有一根繩牽繫着我們,那──就是割不斷的親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風箏有關的在誤解與衝突中的親情故事。(幻燈:課題、作者)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這位著名的作家。(幻燈:魯迅照片)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這裏請注意這“三家”的排列順序。思考:爲什麼要這樣排列?在三個領域建樹的大小)原名周樹人(“周氏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魯迅父親早逝──從小康人家陷入困頓)。1902年去日本學醫,後棄醫從文,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結合《藤野先生》)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大膽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20年代陸續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篇》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說《阿 Q 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幻燈:魯迅照片,手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四、背景知識介紹

《風箏》選自散文詩集《野草》(建議閱讀《野草》中的《狗的駁詰》、《頹敗線的顫動》、《秋夜》、《希望》、《墓碣文》、《復仇》、《立論》,欣賞《野草》中的名句)。該集收錄了魯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詩(簡單介紹“散文詩”的特點),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徵手法表達20年代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

《風箏》寫於1925年1月24日,恰逢農曆正月初一,發表後因其對傳統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的強烈抨擊,深受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野草題辭: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五、字詞教學

1、“讀一讀 寫一寫”(個別讀、全班讀)

2、多音字。

3、詞語解釋。

六、整體感知:請大家帶着問題,迅速瀏覽課文

1、這篇散文回憶的是什麼事情?

2、你讀了以後有哪些感受?

明確:

1、小時侯不許弟弟放風箏、做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之後,認識到自己當年的行徑是對弟弟精神的虐殺,一直過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卻。“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學生根據閱讀感受談體會。

七、佈置作業

抄詞注音解詞、朗讀課文嘗試發現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理解“精神虐殺”那一幕。

2、品味語言,體會其中深意。

3、多角度理解課文。

4、學習自我解剖,勇於改過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精神虐殺”的深意所在;多角度理解課文。

【教學步驟】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課文──《風箏》。作者──魯迅。魯迅是作者的筆名,那他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本文選自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野草》。

二、課文分析

1、這篇散文寫“我”小時侯不許弟弟放風箏、做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之後,認識到自己當年的行徑是對弟弟精神的虐殺,一直過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卻。“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下面請你再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我”回憶往事的段落。

明確:回憶往事(2~11小節)

那麼第1小節與第12小節說了什麼?

明確:第1小節:“驚異和悲哀”──引入回憶;

第12小節:回到現實,呼應開頭。

3、研讀課文,探究性學習: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找出你還不太理解的地方或是覺得比較難理解的地方。嘗試自己在課文中找找答案。下面小組討論,現提出問題,然後歸納、解決問題。派小組代表提出本小組問題。歸納問題:

⑴ 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爲什麼?

⑵ “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怎麼說春天“久經逝去”?爲什麼又說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⑶ 找出文章生動描寫小兄弟對風箏入迷的情態的語句,找出描寫“我”對小兄弟放風箏態度的語句,從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⑷ 爲什麼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

⑸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作者在這裏爲什麼說“不幸”?

⑹ 文中所說的“對於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爲什麼說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⑺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達作者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⑻ 課文最後爲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最後一句話怎樣理解?

小組代表嘗試回答問題,其他同學適當補充。教師總結歸納。

⑴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爲什麼“驚異”,爲什麼“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溫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故鄉的風箏時節,楊柳發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爲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說“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說,是爲了引出下文。

⑵ 這裏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⑶ 略。

⑷ “我”過去認爲,放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作爲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爲弟弟有出息。但究其根本原因應該是被逆情背理、愚昧落後的封建教育思想所支配。從“我”的身上,可以明顯看出那種扼殺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陳腐觀念所打下的烙印。

⑸ 聯繫“懲罰”一詞,就比較清楚了,因爲自己一向以爲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說,良心受到了譴責,可謂“不幸”。

⑹ 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認爲是“笑柄”是“可鄙的”;發現小兄弟偷做風箏,“我”把他偷做的風箏抓斷踏扁了。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不準兒童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的天性。一個純潔無邪的孩子,他的正常的天性、合理的願望,只是因爲有悖於大人們的信條就得不到實現,甚至要爲此而付出代價。被糟踐的雖然只是一隻風箏,可是同時受到傷害的卻是一顆本來應該受到愛撫的稚嫩的心。

⑺ 表達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時候對弟弟那樣管束,簡直是精神的虐殺,而弟弟卻並不認爲兄長的行爲是精神的虐殺,時過境遷,忘得一乾二淨,我也無從補過,無從求得內心的輕鬆,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殺者甘受虐殺,毫無抗爭,使虐殺橫行無忌,這正是舊秩序能夠維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⑻ 因爲我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而這種悲哀又是沒有預料到的。

三、拓展延伸

1、我對待小兄弟放風箏的態度前後有巨大的變化。由“不愛放風箏”、“嫌惡”風箏、反對小兄弟放風箏,毀壞風箏到後來接觸到課文後“送他風箏,贊成小兄弟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這中間,“我”的態度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轉變,從這裏看出,魯迅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明確: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爲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爲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爲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爲人是多麼嚴肅認真。

2、作者在敘述二十年前兒時的一段生活時,心情沉重地感到自己當時對小兄弟做了一件錯事,是怎樣充滿內疚的書寫自己的心緒的?你是怎樣看待魯迅先生的這種做法的?

明確:魯迅先生寫道:“心也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