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哲理作文 > 時光作文

七月之半流水承載的一段時光作文

農曆七月過到一半的時候,樹上的蟬聲也彷彿有了一絲倦意。傍晚暮色的降臨在不經意間比先前早了些許。七月十五,農曆中元節,民間亦稱鬼節,這個稱謂有着某種直接擊打的力量,潑辣而凌厲。這是他們的節日,用一個字就和人的節日劃分了界限。這是生與死的界限。

七月之半流水承載的一段時光作文

來自民間的儀式總是伴隨着市井的熱鬧,佐以醒目的顏色和喧囂的聲響,這時候也不例外。祭奠的活動,有着不同的形式,你總是不能一一列出。但你不會擔心忘記一年之中的這個日子,忘記也不打緊,路邊小攤擺着紙錢之類的冥品總是在提醒你。忙忙碌碌的生活,如同傳送帶上的零件的我們經常忘記了該做什麼。讓人想起印第安人說的一句話:“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我們是不是也要放慢腳步,等一等靈魂,等待靈魂跟上身體?你無法確定。

因爲骨血的命中註定,親人之間有一種叫做親緣的關係,千絲萬縷,不論身在何處。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有時候這樣的關係也是某種煩惱的起源。即便這樣,跟親情相關的悲歡故事總是最容易打動人心的。

在這樣的特定的日子裏,去看望逝去的親人,感傷自不必說,有時連天氣彷彿也有呼應。相信這種情緒完全是不請自來。沒有什麼目的,不會改變什麼,也沒有必要改變。總想着寧願七月之半的幾日都是風和日麗的天兒,有一絲的風,空氣中有淡淡的花香與植物的青澀味道;這樣我們和他們才能平靜的面對,沒有了窘迫,要說什麼都坦然。

我們在與逝者交流的儀式當中,緬懷與釋懷。不必擔心什麼,他們現在自有天地,他們很好,比從前要好,此刻,就在安靜的地方享受着安靜,只是有些寂寞罷了,也許這纔是他們想要的。

世人在世俗之中流連,在熱鬧中迷失,又在沒落中找回自我。喧囂的時候可以忘乎所以,思索卻註定要在孤寂中行進。對於離開的人,除了安靜地存在於無聲,其它的你無從知曉,那是一個不可預知的世界。

我們仍然生活在這個萬物生長且周而復始的界中,也許就位於輪迴中的某一處也說不定。我們在簡單與複雜之間糾結,內心向往平靜,行爲卻總是被嘈雜打擾。這就是浮世中的宿命嗎?

有時候你會突然頓生去意,這個想法也許沒有任何意義,就當是所謂的無常吧。不一定意味着失落,不一定意味着悲觀。對於大千世界來說,滄海桑田,彈指一揮間,生與死只是不同形式的存在。面對離開、面對逝去、面對消亡,我們不要總是種下憂傷的種子,等待膽怯與絕望的植物攀援。在這個喧囂與騷動的世界,學會將紛擾付與清風與流水,讓它隨風消散,與流水一同靜靜地承載落葉。你定會覺得世間萬物都曾經是花開花落,有始有終。生死演繹着時光中最爲平常的事件,早晨醒來的時候,你拉開窗簾,陽光跨身進來,塵埃開始舞蹈,夢想照亮了現實,今天就有了念想。

七月之半,我們有幸還生活在這裏或者那裏。生,是母親給予的,活,是自己給予的。合在一起的這兩個字——生活,就意味深長了。這是人的存在的意義嗎?

終有一天,我們都將先後成爲親人的懷念。到那時,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已經與己無關。

但是現在,你的一切是那麼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