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徵文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500字(精選12篇)

徵文2.05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徵文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乾淨,書寫端正美觀,字型清晰規範,標點準確無誤。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5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500字(精選12篇)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着,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爲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爲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儘量不讓他們爲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着,我們貪婪地享受着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着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2

家風是一泓不絕的“清泉”,我們便是那“過路人”,水的清與濁都和我們有着密切的關係。

俗話說:“家風是一家道德的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家也不例外,雖然非常簡單,意義卻非常深刻。那便是履行做人之道。

記得從小開始,媽媽就教我學會了誠實守信,爺爺教會了我樸素,爸爸卻教會了我一項特別的DD“謊言。”讓我至今銘記於心

談到爸爸教會我的“謊言”,大家一定會有疑問,因爲“謊言”可是一種壞風氣,可我爲什麼談爸爸教我的“謊言”呢?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和朋友發生矛盾。正巧趕上了回家的爸爸,爸爸細心盤問我:“你怎麼了?”我告訴了爸爸事情的緣由,爸爸對我說:“你可以撒謊呀!”我猛地一驚:“什麼?小孩子怎麼能撒謊?”爸爸解釋了我的疑問,說道:“我說的撒謊是指善意的謊言,不是指對別人的欺騙,而是友好的化解矛盾,你明白了嗎?”我聽得似懂非懂。

後來,我漸漸的懂得,對別人有時不能說實話,這樣我就會傷害別人的尊嚴,少量投入一些善意的謊言,這樣會更好。

我家的家風,雖然不是特別“正派”,但卻有着它獨特的閃光點。不過,也不能時時充滿謊言,要在誠實與善意的謊言之間徘徊,但也不能徘徊不定。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3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最重要的一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謝謝”,其次還有“不能欺軟怕硬”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小時候,那時還沒有懂事,只要別人一給我東西,媽媽爸爸必定讓我說謝謝。雖然那時不懂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我卻知道了,這是別人給我東西應該說的話。

而小時候的教育,給我養成了現在的好習慣。無論陌生人和熟人,家人,給了我東西,幫助和疼愛……我都會說聲謝謝。親人會說我見外,讓我不要說謝謝,而我每次打趣的笑笑,說有禮貌不是件很好的事嗎?而陌生人都會說我有禮貌。

因爲家訓,我在許多人的心裏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噢,對了,我現在的性格也是因爲家訓所變。爸爸說過:“不能欺軟怕硬。”就這樣,我每次遇到弱小都會及自己所能幫忙。遇到比我強的人也絲毫不能屈服,我不做窩囊廢。人是要有尊嚴的。就因爲這樣,我是個愛打抱不平,而好勝心又極強的人。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爲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將來也許不能給予自己的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寬泛的人際關係,但我們會努力將父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爲一和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吸領未來孩子的健康成長!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4

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都要堅持!

我六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最初的一些日子,覺得很新鮮,對這個新接觸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學習的渴望,每天都想觸摸它,聽一下弓毛觸動琴絃的美妙聲音,所以天天都能自覺練習。大家都知道,學習樂器必須堅持每天練習,不能間斷。可過了一段時間後,學琴的新鮮勁兒過了,覺得每天練習又累又枯燥,當媽媽督促我練琴時,我總是很不情願,有的時候還耍小脾氣,有幾次真的就要放棄了。可是每次媽媽都鼓勵我堅持下去,媽媽說基本功練習是最枯燥乏味的,但卻是最重要的,從不會到會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經歷過了這段必經之路,後面的練習才能繼續下去。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沒有哪個人一出生就是天才,都是經過努力才成功的。

就這樣,從最初的不情願一路走來,到現在已有三年了,現在看來反而覺得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困難。因爲堅持,使我在每週上課時展現給老師一個不一樣的我,給了我練習小提琴的自信;多虧了當初的堅持,使我能在班級的聯歡會上展示自己的才藝;多虧了當初的堅持,使我在散步的不經意間聽懂了維瓦爾迪的協奏曲;多虧了當初的堅持,使我從持琴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到現在能連續二十多分鐘練習不停歇,這都歸功於“堅持”二字。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也需要堅持。清理家庭衛生這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如果沒有了堅持我們的家會變成了什麼樣子!我心愛的薰衣草如果不堅持澆水恐怕早就枯死了。還有我那可愛的小金魚,如果不堅持每天餵食,它們就會餓死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離不開堅持。

在我的小家,堅持是一個寶貝,我和爸爸媽媽時刻都感受到堅持帶給我們的信心、勇氣和喜悅。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5

衆所周知,我國是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薰陶着我們每一個人。良好家風、家訓、家教會讓我們更優秀。

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我們家有六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弟弟。每次家裏有了好吃的,弟弟總是先給爺爺奶奶。然後纔給我們幾個分一分,這個誰也沒有教他,他自己就懂,因爲平時爺爺奶奶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和弟弟。你別看他人小,他可都看在眼裏,自然就學會了。在我家裏,良好的家風讓我和弟弟體會到濃濃的親情,讓我們學會感恩。

我家家訓是:“誠實守信,自強自律。”媽媽經營的商店做到了貨真價實,誠實守信。從正規渠道進貨,童叟無欺。讓人們放心購物,滿意而去。爸爸在工作中總是嚴格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有一次爸爸到了下班時還沒回來,很晚纔回來,原來爸爸把今天加量的工作做完,爲工人明天的工作安排好。這些都給我和弟弟做了好的榜樣。在生活和學習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影響,是我爭取做到老師和同學眼裏是一個誠實可信,自強自律的好孩子。

媽媽常說:“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不要小瞧了每天一點點努力,就會取得很大的進步。”這已經是我們家的家教了。弟弟剛上幼兒園時,又哭又鬧。但是媽媽每天都會堅持送他去,只要他去了媽媽都回她姐都會給她剪一朵小紅花貼在牆上鼓勵他,慢慢的他已經變成了一個愛上學的好寶寶了。我家的家教不僅改變了弟,我也深受其益,在學習上我一直堅持這個方法。讓我的數學成績由原來七十多分,八十多分到現在是九十多分啦!所以我特別喜歡我們家的家教,它給我帶來了自信,讓我更優秀。

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訓、家教的家庭中,感覺特別驕傲和自豪。我希望能成爲一個對家庭、祖國有用的人。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6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我們要嚴格遵守國法,校規和家規。

那我們就先說一下家規吧!說起家規,總是讓人想起尊老愛幼,孔融讓梨等一系列尊老,愛老的故事和詞語,就在我家也實施了這種家規。

在我們家,每個人都特別孝順,聽話。每天爸爸下班回來都要向奶奶,爺爺打聲招呼,再去做其他事情,我和弟弟放學回來,也都會叫聲:“奶奶,爺爺,我們回來了。”然後再去寫作業,這樣是對家裏長輩最起碼的尊重。

吃飯的時候,我們把飯菜放在桌子上,奶奶和爺爺先吃完一口菜,我們在吃,因爲希望讓長輩吃到做好的菜,最可口的菜,是他們補充到食物中的營養。

吃飽飯後,媽媽會給爺爺和奶奶洗腳,通常還會往裏面放一些中草藥,防止生病。

家中的累活和家務活,我們從不讓奶奶和爺爺做,因爲奶奶和爺爺年紀大了,應該體諒他們,疼愛他們。

除了敬老之外,爸媽讓我和弟弟培養成好習慣,在家裏還粘貼了好多愛老敬老,誠實守信的名言。

爸媽對我們要求嚴格,每天放學後,我們要先寫作業,寫完後再做其他的事情,每天一日三餐,特別是早餐必須要吃,每天都要寫一篇日記,以便鍛鍊寫作能力。

以上所說的就是我們家的家規,作爲家庭的一員,我們要嚴格遵守。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7

家訓、家教、家風在任何情況下都與社會大環境分不開,因爲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受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如果社會政治清明、教育發達、風氣端正,家訓、家教、家風就好,否則就可能會發生偏逆。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家訓、家教、家風並不十分關注,所以中央電視臺一提起這個話題立刻就在海內外華人中引起熱議。其實這也不奇怪,一方面在新思想解放浪潮的衝擊下,家訓等家庭文化一度被作爲糟粕文化而剔除,人們不敢輕易提起。另一方面,隨着現代社會人口流動規模的擴大,加之家庭人口數量的減少,原來那種以家族或以大家庭形式居住的家庭迅速解體,家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再者,社會教育空前發達,不僅有各種學校教育,還有電視、廣播、電臺、報刊、網絡等媒介的大衆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見絀。

要真正培育好家訓、家教、家風文化,首先要搞好社會政治、社會教育與社會風氣,因爲他們對家庭教育和風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如果社會政治、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不好,家庭教育和風氣就很難遂人願,古今同理,現代尤甚。學校教育,還有電視、廣播、電臺、報刊、網絡等媒介的大衆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見絀。

要真正培育好家訓、家教、家風文化,首先要搞好社會政治、社會教育與社會風氣,因爲他們對家庭教育和風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8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着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製作方法可簡單,我不一會兒就做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餑餑分爲“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後,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爲什麼,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大棗餑餑上插着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後,就可以包餃子。爸爸擀皮,我和媽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幹,笑眯眯地在旁邊看着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着隊,等待着跳進鍋裏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後一道菜上桌後,年夜飯就開始。和家人一起,吃着餃子,看着春晚。窗外,天空閃着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麼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麼普通而又與衆不同的家風啊,因爲它飽含着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9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爲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爲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外公外婆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

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全家人到齊了,大家纔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10

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教育;相反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將是一種傷害。而我,從小就接受了家人優良的教育。

記得一次,雨噼裏啪啦地打到窗戶上,天空中不時閃電交加,一陣陣轟隆隆的雷聲經久不息。我靜靜地坐在窗子前的椅子上,嚼着餅乾,等外公地到來。你一定會想:爲什麼要等外公呢?因爲外公答應我,要帶我去看望阿姨和她剛生的小寶寶。我盼星星盼月亮,還是盼不到外公,隨着時間的流逝,雨越下越大,餅乾也早被我一掃而光了。我的肚子可不幹了,“咕嚕咕嚕”地叫,顯然它是餓了,但爲了這次盼望盼望已久的機會,我勉爲其難地忍下了。換作以前,我早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向飯桌,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說:“寶貝,快來吃飯,外公八成不會來了,你看,下這麼大的雨,別等了。”我一聽這話,心裏五味雜陳,眼睛像壞了的水龍頭,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我咬牙繼續堅持着,因爲我堅信外公肯定會來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在大雨中出現了一個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身影——外公!我欣喜諾狂,連忙奔向樓下,投進外公的懷抱。只見外公渾身溼漉漉的,頭髮上的雨水順着臉流下,外公的額頭上淌着水珠,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等外公換好了乾淨的衣服,我們便快樂出發了。路上,我天真的問:“外公,外公!爲什麼下這麼大的雨,您還來啊!”外公笑了笑,有嚴肅地說:“雅禎!做人要言而有信,我既然答應了你,就該完成,不能信口開河啊!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人要有誠信,不可以失信,這樣纔會有人願意和你做朋友。”是啊!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家人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家人的教育,使我踏上了成功的第一步!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11

家風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風。看一個家庭的家風,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我們家沒有很嚴格的家風,但是父母從小教育我要做一個好人。我上幼兒園的一個週末,我和爸爸媽媽坐公交車去植物園,在公交車上爸爸媽媽總是給抱小寶寶的叔叔阿姨或是給老人讓座。我總是問爲什麼?媽媽對我說:“因爲寶寶小,站着不安全。老人們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父母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我要尊老愛幼、助人爲樂。

慢慢地,我長大了。升入小學,參加了第一次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記得我那天高高興興的跑回家,驕傲地告訴了媽媽。媽媽並沒有高興。只是平靜的對我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沒有得到媽媽的表揚,我心裏有點不高興我們的家風家訓徵文優秀篇我們的家風家訓徵文優秀篇。也沒有把媽媽的話記在心上。結果期末考試我成績下降了許多。我告訴了媽媽,以爲媽媽會狠狠地批評我。但媽媽卻安慰我說:“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學會多付出。不能驕傲,要有自信。”從此我知道了做人要學會不驕不躁。要想有好成績、要想比別人強,就要做到“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

小學生家風家訓徵文12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爲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爲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後悔,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後,立刻阻止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爲人謙虛,不要因爲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爲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養成謙虛的良好行爲。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