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說課稿

說課稿3.35W

一、 說教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說課稿

1、 說課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上海試用本)小學數學第五冊第110~112頁的例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 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內容是在前幾冊直觀認識角、線段以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會進行周長的計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爲後一節課學習周長公式的變式運用及拓展打基礎,同時又爲後繼四五年級的長、正方形的面積及長、正方體的學習作鋪墊,是一個承上啓下的內容。本課內容基於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還是以直觀爲主,透過討論交流,圍圍描描等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3、 本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二期課改教學大綱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可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使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

②會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過程能力與方法:① 透過圍一圍、描一描等操作活動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

②透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配以媒體的直觀演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歸納出常用的周長計算公式,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

(3)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生喜好的實際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4、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周長的含義,會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難點是:建立周長的概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難點的教學關鍵就是:透過多種學生喜好的實踐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觀,來協調感性認識,並透過合作學習將得到的直觀感受加以內化,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課內容,並形成一定的探究學習的方式。

二、 說教法

愛迪生曾說過:“我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深思熟慮實驗的結果。”教學也是一樣,學生的動作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讓他們親手去描一描,圍一圍,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爲形象化、具體化,在動手操作中進行認識和理解,在合作討論和交流中進行完善和內化,在練習與運用中進行對比,排除誤區,得以鞏固。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面向全體,人人動手

本課內容概念性較強,又較抽象,如果單純是教師演示或個別學生演示,必然會有部分學生因爲得不到親身的體驗而無法建立正確的概念或建立殘缺的概念。因此,結合教師擺小棒、部分學生上前指一指圖形的周長這兩個示範性的初步感知活動,我又讓每個學生挑選練習紙上2~3個喜歡的圖形描出周長,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親自動手的機會而不再是純粹的一個旁觀者。

2、激發主動,積極參與

三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要透過個人的探究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顯然對很多同學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聆聽別人的方法,這樣可以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思考,並在討論中相互取長補短,得出比較全面的方法。在這一小組探究的活動中,人人都是學習的主人,主體性和主動性得以體現,一些思維、概括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被帶動起來。

3、師生配合,多邊互動

本課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對學生實踐活動的組織以及幫助學生整理探究學習的成果。特別是在學生交流時,教師配以媒體展示,讓學生透過媒體的展示,判斷學習的成果是否正確,並在此基礎上,輔導學生優選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計算公式。在第二次討論學習後,安排學生看書,既是利用教材對前面活動成果的一個加強,又留給學生消化與質疑的餘地。

三、 說學法

“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爲此,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圍圍,描描,讓學生養成勤動手的學習習慣。學生透過自主的小組學習、討論,經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嘗試去發現和創造自己未知領域中的知識,這就是創新意識的培養,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透過閱讀教材進行質疑,透過練習中判斷題的解答,讓學生學會用比較的方法排除干擾,鞏固成果。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力求形成的一種學習方法和能力,爲此本節課在這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

四、 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一)、周長的含義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同時又是一個難點,如何來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是這樣安排的:

1、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三角形:

這是一個什麼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出示周長概念):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周長。

演示:三小棒擺成一直線

2、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四邊形:

這是一個什麼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出示周長概念):四邊形四條邊長度的和,叫做四邊形的周長。

▲這兩次出示由教師操作,讓學生在觀察中初步體會周長的含義。

3、出示釘板(圍着各種圖形),讓學生上來用手指描一描各個圖形的周長。

▲由幾個學生上來操作,一是檢測前兩次觀察後對概念的理解程度,二是繼續加強學生對周長的直觀感受和理解。

完成練習紙:選擇你喜歡的2~3個圖形,用彩色筆描出它的周長。

▲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同學都可以在動手操作中體會、理解周長的含義,同時又讓學生有選擇的餘地。

4、揭示課題:(指釘板上長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們着重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怎麼計算的。

(二)、操作感知,探究方法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本課的關鍵環節。爲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我安排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長方形的周長

▲《大綱》中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由於上一環節中,學生已經充分地感知了周長的含義,認知結構已有了調整和重組,所以在這一層次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採用分組討論探究,並就本小組討論的結果作好記錄,使討論不流於形式。學生應該很明白接下來的學習任務,在討論探究的時間裏,每個學生都享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同時也擁有批判不同算法的權利,這段時間是真正屬於他們的。對於學生而言,把問題交給他們遠比把結果交給他們有挑戰性,更容易使他們有成功的情緒體驗,學習上的.探究能力得以發展,合作意識得以加強,組內成員相互取長補短。

1、 出示一個長方形(媒體):

它的長是5釐米,寬是4釐米,周長是多少?

(1)學生討論,並記錄討論結果。

(2)交流彙報。配以媒體演示。

▲此時應該是學生努力探索的精彩呈現,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結果時,學生對自己的成果的正確性是十分關注的,利用這一時間,不失時機地配以媒體的演示,一方面讓學生鞏固討論學習已有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辨別學習結果的正確性。

板書: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3)方法比較,得出常用公式。

根據四邊形的周長概念,這四個算式都正確嗎?你覺得哪個最簡便? (5+4)×2

5+4表示什麼?表示一份長與寬),配以媒體演示

乘以2表示什麼?(有這樣的兩份),配以媒體演示

這個算式也就是(以媒體演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 ×2

▲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梳理,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而得出計算長方形周長較爲簡便的算法,並引導學生概括爲計算公式,此時學生的認識就由感性上升爲理性。

2、 如果用字母C表示長方形的周長,a表示長的長度,b表示寬的長度;

長方形周長公式可以寫成: C=(a+b) ×2

練習利用公式求長方形的周長。(媒體)

3、 出示例1,指導書寫格式

解: C=(a+b) ×2 先寫公式

=(25+15)×2 代入數據

=40×2

=80(米) 要寫單位名稱

答:………………………………。

▲其實解答例1已是水到渠成的事,這裏只需指導學生一個規範的解題格式。

第二層次:正方形的周長

▲這一層次基於上一層次的認識,學生應該有能力解決,但可能方法的選擇上有一些偏差,因此,這裏採用學生討論的學習方式,主要使學生全體能對正方形的特徵重新喚起,進而應對這種四邊相等的特徵,採用合理優化的解答方法。

1、 出示正方形,a=5cm

這個正方形周長怎樣求?爲什麼?

2、 學生討論,並交流:(配以媒體演示)

板書: (5+5)×2=20 cm 5×4=20 cm

3、 爲什麼這裏可以乘以4?

(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

4、 可以得出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5、 如果用字母怎樣表示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C= a ×4

6、練習利用公式求正方形的周長。(媒體)

第三層次:看書,劃出概念,質疑。

▲這一層次主要對學生剛剛形成的概念以及計算方法進行重溫和整理,培養學生對教材的閱讀習慣及敢於質疑的學習精神。

(三)、鞏固反饋

1.完成P112 練一練

2.A冊34頁第二題。

3. 媒體出示判斷題

4.根據要求在釘板上圍長方形或正方形

(1)圍一個長5cm,寬4cm的長方形,口答周長。

(2)圍一個邊長3cm正方形,口答周長。

*(3)圍一個周長是12cm的長方形,怎麼圍?(拓展題,視時間)

▲由於這是第一課時,練習也以實踐操作題居多。目的還是爲了鞏固學生頭腦中周長的概念。在第2個練習之後安排了第3個練習,使學生在比較中排除干擾,強化所學的知識。第4個練習的第(3)小題是一個拓展題,視時間,如果充足,在課堂上討論;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則安排學生課後思考,使學生課堂上已掌握的知識得以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

(四)、總結整理:透過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佈置:A冊P34;每日精練P68。

附板書: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 ×2

C=(a+b) ×2

(5+5)×2=20 cm

5×4=20 cm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 a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