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五年級《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說課稿2.42W

一、說教材

五年級《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在分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它既以分數的意義、分數的大小比較爲基礎,又與整數除法及商不變的性質有着內在的聯繫,更是分數的約分、通分的依據,也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因此,分數的基本性質是該單元的教學重點之一。

二、說學情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在本學期又學習了因數、倍數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數的特徵,爲學習本單元知識打下了基礎。五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合作學習的習慣,並且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加上他們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質疑探索釋疑應用這一完整的學習過程。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爲了更好地體現數學學習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據本節課的具體內容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親身經歷分數基本性質抽象概括的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並能初步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探索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度:使學生在分數基本性質的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數學的嚴謹性,及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發現和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並會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準備:三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張,彩色筆

四、說教學方法

樹立以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學定教的思想,爲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指導,在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過程中,採取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觀察、分析,充分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歸納整理,採取遷移教學法、引導發現法組織教學。創設了一種情境匯入、動手體驗、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形式,以自主探究貫穿全課,引導學生遷移舊知、大膽猜想實驗操作、驗證質疑討論、完善猜想等,把這一系列探究過程放大,把過程性目標凸顯出來。

五、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例題的過程中學生主要採用自學嘗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透過獨立自主地學習將分數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數,並嘗試完成做一做,達到檢驗自學的目的'。透過觀察、比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來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六、說教學過程

爲了全面、準確地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實現教學目標,我努力抓住學生的思維生長點組織教學,設計了以下五步教學環節:

1、創境設疑: 回顧舊知,引發思考

2、自主探究: 動手實踐,發現規律

3、交流歸納:揭示規律,鞏固深化

4、分層精練:多層練習,多元評價

5、感悟延伸:課堂小結,加深理解

第一環節:創境設疑

結合六一兒童節的到來,創設分蛋糕的情景,媽媽分得公平嗎?課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教學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鼓勵學生當小法官,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懸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這樣設計也是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情感出發,找準新知的最佳切入點,爲學生後面的聯想和猜想巧設孕伏。

第二環節:自主探究

透過摺紙、塗色的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並獲得非常具體、真切的感知,爲探究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提供認知基礎。教師透過五個有層次的問題,分層質疑,分層提問,分層評價,儘量地關注到了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引導學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中初步理解並能簡單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並及時強調了0除外的意義,使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第三環節:交流歸納

在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分析、探索與思考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不斷生成新問題,透過質疑,藉助知識的遷移,溝通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性質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應用分數和除法的關係,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的設計就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同時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觀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環節:分層精練

這個環節讓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再一次的體驗,感受,研究,同時也是整節課的亮點之一,練習分層,評價分層,透過分層練習,關注到每一個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教師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基本練習讓90%的同學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綜合練習讓80%的同學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拓展練習則留到課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討論交流中、知識的沉澱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環節:感悟延伸

透過小結、反思,查漏補缺,學生在交流收穫、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知識有個系統的回顧和認識,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知識概括能力。

總之,本節課教學是堅持了學生是探索的主體這一教學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的引導學生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質疑延伸,合作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