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5篇

說課稿4.98K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說課稿5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本單元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從生活和實驗中常見的酸和鹼出發,介紹了幾種常見酸和鹼的性質及用途,並說明酸和鹼各有其相似性質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鹼性質及用途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酸和鹼之發生的反應-------中和反應以及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溶液的酸鹼度等。

從整章的內容來看,都圍繞着酸和鹼這兩種物質來學習的,所以能夠清楚認識酸鹼對學好本章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酸和鹼在初中學生的概念中還比較陌生,同時新課改的教材中不對酸鹼下定義,僅需要透過酸鹼與指示劑的作用和變色情況來進行判斷酸鹼。所以對指示劑的認識也猶爲重要。本節作爲該單元第一部分的第一課時,主要認識指示劑,並且能用指示劑來鑑別具有酸性和鹼性物質的實驗方法,同時透過新課的教學使學生形成物質區別的一般原理。

二. 說教學目標

1. 課標要求

瞭解酸鹼指示劑你酸鹼作用的變化規律。

如何應用指示劑(代指示劑)區分酸鹼性物質

2.具體知識目標

A 認識兩種指示劑(酚酞和紫色石蕊試液).

B .掌握酸鹼指示劑和酸鹼作用的變化規律.

C 如何運用酸鹼指示劑來檢驗物質中存在的酸鹼性

D .瞭解指示劑的發現. 瞭解如何簡單運用生活中的某些物質代替指示劑來鑑別物質的酸鹼性。

E 簡單瞭解物質酸鹼性對工農業生產生活的意義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在探究酸鹼指示劑和酸鹼作用的變色規律 培養學生如何觀察實驗現象和運用實驗的現象分析實驗的實質內容

如何用指示劑來檢驗物質的酸鹼性 運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

自制指示劑的探究過程 培養學生如何運用生活實際與化學學習相聯繫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探究指示劑與酸鹼變化規律過程中 運用研究物質的基本程序 觀察物質外觀性質——(利用舊知識)預測物質的性質(假設)——實驗驗證——觀察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解釋及結論)

如何區分食醋和氫氧化鈣兩種物質 從簡單的物理方法 ——到化學方法 多種方法的探究 讓學生懂的區分物質的一般原理

從兩種物質的探究到多種物質的驗證,讓學生懂得研究物質從特殊(個別)物質爲代表到一般(普遍)物質的研究方式

在自制指示劑的探究問題上。透過觀看感性的內容材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有用的資訊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讓學生能在學習用石蕊試液區分酸鹼的基礎上,自行探究另一種指示劑。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能應用相同的實驗原理。達到學一種具體的物質研究方法應用於其他類似物質的研究。舉一反三

在自制指示劑的探究實驗上,列舉的都是生活中學生見過的物質。居然有如此的功效。讓學生懂得即使是身邊最不起眼的物質都有可挖掘的知識內容。讓學生懂得學習化學的同時,要着眼於平時對身邊事物的細心觀察 如何讓化學知識你生活實際相聯繫。

三. 說教法

1.實驗探究和驗證 化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 所以必須透過實驗方法對物質的性質進行探究 本節課運用探究實驗和驗證實驗相結合,透過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出物質變化的規律。然後進行多種的物質再次進行實驗對總結的規律進行驗證。

2.歸類比較 指示劑你酸鹼變化規律

3.類推 實驗僅有幾種物質的驗證 其他的酸鹼和指示劑的變化也是如此

4.問題引導 透過提出問題,使學生逐步深入瞭解教學內容

5.指導學生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獲取有用的資訊內容

以引導學生爲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四. 說學法

複習舊知識—— 總結研究物質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再利用這種方法來研究新事物

探究實驗 ——觀察現象—— 分析現象——總結規律

認識規律——運用規律

假設——實驗驗證

五.說教學過程(見課件)

說課稿 篇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學美術教材嶺南版第三冊第一單元《水中的魚》。

教學目標:

審美領域: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係。

技能領域:能大膽創新作畫,合作畫一幅色彩鮮豔的《水中的魚》。

情感領域: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策略:

欣賞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及電軟演示法。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能掌握表現出魚在水中的遊姿、動態,並以此體現“水”意。

教具:

多媒體軟件、四幅上好底色的海底圖、課題。

學具:

畫紙、水彩筆或蠟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猜謎:從不離水,搖頭擺尾,鱗光閃閃,滿身珠翠。(魚)

在學生猜出正確答案後請幾位同學講講:你是怎樣猜出它是魚的呢?

二、講授新課:

(出示多媒體課件)

1、聽一聽:

請同學回答你聽見什麼聲音?從而引出“水”。

2、欣賞分析:

a、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魚。

要求:一邊欣賞一邊觀察這些魚的形狀和色彩。

b、提問:你覺得自然界的魚漂亮嗎?哪個同學記得它們的形狀和色彩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3、欣賞教師範畫:

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提問:小朋友你覺得哪條魚畫的最生動呢?

教師強調;畫水中的魚,只要畫出魚在水中游動的姿態,不用畫水,人們也可以感覺到魚是在水中的。魚遊動時全靠魚尾的擺動,一般的魚是向左右擺尾的,若能畫出擺尾的形狀,便能表現出有動感的游魚了。

4、演示如何把自然界中的魚用美術的方法畫出來,使學生懂得畫魚的方法。

(1) 先確定魚的外型。

(2) 將魚的花紋確定下來,細緻的畫出來。

(3)設色。

三、學生作業:

利用一封邀請信請同學們幫海底世界的魚設計漂亮的衣服參加舞會,讓學生自由發揮畫出各種各樣的游魚,小組合作完成。

四、教師輔導:

瞭解學生,幫助解決作業中的問題。

五、展示講評作業:

把自己畫的魚剪下來貼到所在的組的海底圖上。

全班評出畫的最好的一組,並表揚。

六、全班同學在音樂聲中扮演小魚在大海里游來游去。

板書設計:

水中的“魚”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東南西北》,該內容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一課時。同時屬於“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領域。之前,教材已經安排了“上下、左右、前後”的教學內容,接着在本單元將繼續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知識。因此,本節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還能爲學生在生活中辨別方向時,提供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導向。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空間想象能力和識別能力較差,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爲本課奠定了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將密切聯繫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透過大量的遊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分辨東、南、西、北的技能,以此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透過遊戲活動,能分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

3.透過活動體驗,發展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學生能分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作爲教學重點。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作爲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透過“活動探究、合作交流”爲主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能夠準確分辨出“東、南、西、北”,自主建構知識。

五、說教學過程

爲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做了如下設計:

(一)情境匯入,提出問題

新課開始,我將提出問題“孩子們,在野外迷了路,怎麼辦?”以問題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慾。接着,組織學生跟唱《東西南北》兒歌,以兒歌做爲教學的支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左右、前後”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繫,以舊引新,感知東、南、西、北。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繫,同時也指出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我將學生熟悉的班級教室作爲我的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分辨東、南、西、北。

活動1:說一說、指一指、找一找、想一想

利用三年級的學生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以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回答“太陽是從東方升起來的。”這句話學生十分熟悉,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利用兒歌,引導學生初步辨認教室的.東、南、西、北,接着讓學生討論並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麼物體,東、南、西、北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在此過程中,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最後進行全班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2:指一指、轉一轉、辨一辨、寫一寫

三年級學生好勝心強,喜歡作遊戲的心理特徵,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學習興趣,在集體遊戲中初步體驗東、南、西、北。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樂中學”。

活動3:想一想、說一說

“孩子們,你們組在老師的哪個方向?”由於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藉助師生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學生能夠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 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本節課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拓展練習三環節。

透過大量的分層練習,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把知識轉化爲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在這節課中都收穫了什麼?”,

“在野外迷路了怎麼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把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變“學數學”

爲“用數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師的“微型教案”,是一種高濃縮的提煉藝術,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優秀的板書設計,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爲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板書:

總之,我透過創設“生活情景、活動情景、運用情景、問題情景”等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讓“知識課堂”走進“生活課堂”,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與合作中提升能力!

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美術上冊第九課《保護文物》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教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課後反思這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尊重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文物的意識和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的情感,並透過仿製文物和宣傳手抄報來表達對文物保護的認識。教材中知識概括,文字簡練,但涵蓋了必須要求學生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教材圖片資料豐富,利於感知,活動易於組織,有助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並激發學生保護文物、熱愛祖國的願望。

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屬於綜合探索領域,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本課注重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歷史學科、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樹立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和意義,爲下一課《愛護古建築》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欣賞 、繪製文物,瞭解其用途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調查瞭解文物資源,增強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繪製宣傳小報,瞭解保護文物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塑造帶有人文主題色彩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的情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賞水平。

4、教學重難點

1、瞭解文物造型、用途與價值,培養學生尊重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文物的意識和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2、繪製宣傳手抄報,仿製文物。

二、【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大多數學習態度較端正,學習積極性較高,但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缺乏,所以我要爲他們營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協作能力,並組織一些輕鬆愉快的學習過程,爲學生自主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

三、【說教學方法】

透過以上的教材分析,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全體同學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主要透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和現場效果圖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參與活動。

2.創設情境法:透過創設情境和教師的啓發、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3.實踐練習法:指導學生利用手中現有材料進行手抄報製作或仿製文物,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不斷運用欣賞、啓發、比較、歸納相結合的方法,在實例中引導,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說學法】

在學法的指導上我遵循“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引導學生學生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參與教學活動,透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盡情表達情感,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養成細緻觀察的良好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教學由情景匯入、自主探索、創作體驗、評價交流、課後拓展五個環節組成。

1、 結合影片,情景匯入

首先,播放圓明園歷史視頻作爲本課的匯入部分。透過視覺與聽覺的感官刺激,引導學生認識那段歷史,瞭解文物的珍貴价值,觸動學生心靈,提升愛國熱情和對文物保護的潛意識促進。

2、 自主探索,欣賞鞏固

透過學生對文物資料的蒐集和對文物資料的展示,提出文物的重要性和引起對其保護的意識。並根據學生的總結提出文物的概念和價值,引出從自身做起,保護文物的行爲意識。

3、 創作表現,體驗成功

這一過程主要是以學生課堂練習爲主,我將佈置以下作業內容:

分小組合作,制作文物宣傳手抄報

製作文物資料展示卡或仿畫文物。

作業方式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也可以選擇獨立完成,自主探索學習每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做出對應的選擇,目的是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4、評價交流

採用學生自評和教師點評的評價方法,在點評時我會鼓勵學生自己發表自己的看法,多多肯定和激勵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5、課後拓展深化情感

向學生展示本地身邊的一些出土文物和保護景點,透過對身邊文物的瞭解,引起學生的共鳴,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操。建議學生課後,多蒐集一些歷史文物資料,繼續瞭解我們祖國博大的傳統文化。

【課後反思】

透過本節課的層層情感深化,注重與相關學科知識的整合,鼓勵學生積極展示,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文化情景,使學生透過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和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索能力。

在上課前我就佈置了一定的預習作業同時也作了一定的跟蹤指導以及思維方法引導。本以爲該課應該是比較順利的,但是在上課開始時學生的表現就很讓我擔憂,學生的狀態與平時不一樣,雖然在教學上把主體已經交還給了學生完全放開了對他們的思維約束,但是他們給我的感覺仍是反應慢,理解不全,不在狀態使課堂表現時不時有一點冷場。從上課質量看,我也覺得還有很多不足,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 課堂時間安排把握的不是很準確。

二, 其次我認爲是對學情分析不到位,沒有掌握好六年級學生操作能力,在相對有限的課堂上,在實際操作上並沒有預估的效果。

從以上幾點可知我對課堂的理解和運用還是不夠,對學生的分析好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和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做到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高效課堂。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美術下冊第四課《分蛋糕》。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設計反思四個方面來說說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分蛋糕》屬於造型表現類型課。本節課就是要讓學生透過欣賞各種蛋糕,使他們感受到蛋糕的造型、色彩、紋飾之美,進而展開想象,設計出新穎漂亮的蛋糕。然後再透過把蛋糕進行分割,重新拼擺組合成新的畫面,使學生了解藝術創作的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並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本節課還透過模擬過生日分蛋糕的情景,以及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對學生進行珍惜同學間友情的教育,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使他們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悅。

本節課,我結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本着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合理的用點、線、面裝飾,正確的使用剪刀和粘貼的方法,能夠對自己或他人作品進行點評。

知識目標:激發學生想象並描繪出各種造型的蛋糕,引導學生採用各種分割方法,把分割後的蛋糕重新組合成新的畫面。

情感目標: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探究、交流,善於與他人合作、懂得珍惜同學間的友情。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描繪漂亮獨特的蛋糕,並將分割後的蛋糕拼擺成新的畫面。

教學難點:蛋糕分割後怎樣擺成新穎美觀的畫面。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歡上美術課,且求知慾望極強。他們對本節課《分蛋糕》非常感興趣,因爲他們都盼望過生日,有分蛋糕吃蛋糕的經歷,所以只要老師稍加引導,達到目標並不是很難的事。本節課的側重點不僅是要描繪蛋糕,而且要將分割後的蛋糕重新拼擺組成新的畫面,這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而,老師的示範、啓發與引導,是突破難點的關鍵所在。

三、教學過程:

1、情境匯入,激趣揭題。

課伊始,老師設問:“小朋友們,老師有一個祕密,你們想知道嗎?”用充滿迷惑的語言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接着老師說出是某某小朋友的生日,並把小壽星請到前面來,老師拿出課前畫的大蛋糕送給小壽星,然後,師生一起唱生日歌祝福她,模擬過生日的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過生日的快樂,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根據大家的提議,老師指定小壽星分蛋糕,並匯出課題《分蛋糕》。然後老師把由小壽星分割的蛋糕巧妙地擺放在一張彩色的卡紙上,讓漂亮的蛋糕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使學生感到變化的神奇,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緊接着老師提議所有的學生都象老師一樣給小壽星送一幅由分割的生日蛋糕拼貼組成的畫,以此表達對小壽星美好的祝福,這樣,學生就能帶着光榮使命,興趣盎然地開始下面的學習創作。

2、啓發誘導,掌握方法。

(1)畫蛋糕

透過老師啓發,讓學生知道要完成一幅蛋糕分解貼畫作品,首先要畫出蛋糕,老師相機板書第一步“畫”。爲了讓學生的創作更豐富,老師用課件出示蛋糕設計大師的作品,引導學生從形狀、色彩、紋飾去欣賞,從而開拓他們的視野。之後,組織學生討論怎樣設計蛋糕。當學生以小組彙報想法後,老師重點指導蛋糕的畫法,特別強調畫面中的遮擋關係、蛋糕厚度的表現,以及點、線、面的裝飾方法和色彩的搭配等。

(2)分蛋糕

生日蛋糕畫好了,接下來組織學生分割老師畫的這個蛋糕,並板書第二步“分”。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示範用剪刀剪和用手撕這兩種方法,把蛋糕分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並提醒學生在分割時,爲了使後面組合的畫面生動些,要注意分割塊面的大小形狀變化,不要分成大小形狀相同的塊面。

(3)擺蛋糕

教師把蛋糕分成幾塊後,引導學生擺蛋糕,並相機板書第三步“擺”。在擺時教師引導學生儘量擺得漂亮些,而且指名學生到前面去擺,擺後請大家點評,這樣可以讓學生看到在不斷地變換拼擺的過程中產生很多新畫面,使他們感受到拼擺的多樣與奇妙。

(4)貼蛋糕

拼擺一個滿意的造型後,要用膠把美麗的畫面固定下來,此時相機板書第四步“貼”。教師強調使用雙面膠、膠棒方法,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意衛生。

最後我又引導學生可以添加與蛋糕或者與新造型有關的背景來豐富畫面。如:可以添加刀、叉、盤、飲料之類,也可以是藍天白雲或是其他,課件出示幾幅添有背景的作品。

3、分工合作,共創作品。

這個環節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小組內推選一人先畫出蛋糕的造型,然後大家一起裝飾蛋糕,再按分、擺、貼的步驟在優美的輕音樂中共同完成作品。

4、作品展評,總結提高。

在此環節中,請全體學生評一評哪個小組的禮物最漂亮最特別。之後,老師也做出自己的評價。然後,讓小壽星選出他最喜歡的生日禮物,並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個環節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5、課堂小結,體驗快樂。

課尾,老師小結:“是啊,咱們每個人都有很多長輩的關心和愛護,還有朋友的祝福,我們是幸福的。在今天的生日Praty裏,我們一起做了蛋糕,分了蛋糕,你們快樂嗎?”“來,我們一起跳個舞,看誰跳得棒!”接着,一分鐘舞蹈《幸福拍手歌》。透過音樂和律動將美術和其他藝術門類結合起來。

四、設計反思: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本人認爲透過創設情境、合作探討、動手探究、作品展示幾個環節的安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合作意識,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真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當然,對於本節課的設計也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評委、老師指正。

標籤: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