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通用5篇)

說課稿9.18K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理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理說課稿(通用5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功率》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第七章《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第3節內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體現了力的作用在空間上的效果積累,同時功又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學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學的力的相關知識,又爲後面即將學習的能得相關知識做好了鋪墊,所以本節課在第七章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高中課程標準》中對《功率》的教學要求爲:理解功率的概念,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平均功率、瞬時功率的計算,會分析機車的兩種啓動模式。

功率的概念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義、表達式P=W/t、單位等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教材中首先透過兩臺起重機做功相同,時間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義式,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透過對動力機械的分析,討論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並說明了物體做功、機器做功的功率等說法實質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車的功率就是牽引力的功率,起重機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鋼繩拉力的功率。然後,根據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匯出了功率與速度的關係,既P=FV。再借助“說一說”和“做一做”欄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概念。最後教材結合例題討論了汽車兩種啓動模式的相關問題。

針對上述內容,本節課安排1個學時,並制定瞭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二、教學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功率概念及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定義

2、會利用P=W/t,P=FV進行相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討論,體會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瞭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功率的概念,並靈活應用功率的計算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2.難點:正確區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義,並能夠利用相關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四、教學方法

本課整個教學是按照情景匯入新課、學生自學、討論質疑、教師精講、反饋練習的思路設計的,這種“自學輔導”式教學法,充分體現了“三爲主”的原則,即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從而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從學生自學的感性認識出發,到學生討論質疑的深入,當學生出現疑難問題走頭無路的時候,教師精講,點明主旨,給學生來一個柳暗花明,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最後反饋練習,作以小結。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結合具體實例,提出幾個與做功快慢有關的問題,引入本課內容。

(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評析、讓學生體會功率的含義,從而順利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環境中。)

2、進行新課

組織學生觀察教材中插圖,討論與做功快慢有關的問題,並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採用與電功率、速度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起功率的概念。

3、組織學生閱讀教材與功率有關的內容,瞭解功率的概念、計算公式、單位及其換算。

4、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瞭解額定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瞭解機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別與聯繫。

5、組織學生討論“想想議議”,在物理中或生活中,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的快慢?我們是怎樣表示的?

6、師生一起根據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功率P=FV表達式,並說明式中各符號的物理意義。

7、教師出示例題,引導學生分析、解答並強調解題的思路及注意的問題。

8、例題講解和反饋檢測

9、佈置作業

課後習題1、2、4題

物理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動能勢能的概念、

在探究實驗中理解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觀察認識動能勢能的存在、

透過歸納概括得到動能勢能的概念、

在討論探究實驗中總結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探究實驗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敢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諷

教學重點:動能和勢能的概念;探究影響動能的因素、

教學難點:勢能的概念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舉例說明法

教學用具:斜面、鋼球、木塊、彈簧、皮球、投影儀及自制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斜槽,並演示鋼球從斜槽上滾下,在水平桌面上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了一段距離。讓學生分析碰撞過程中,做沒做功?

利用學生分析的結果“鋼球對木塊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可見物理學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聯繫,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

不同的物體做功的本領也不同。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二、新課教學

物體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後我們將逐步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剛纔的實驗中鋼球撞擊木塊能夠做功,但若將鋼球停靠在木塊一側(邊講邊演示),這時的鋼球並不能推動木塊做功。只有運動的鋼球才能推動木塊做功。

1、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能夠做功,它們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引導學生廣泛地列舉事例,說明運動的空氣、水和各種物體都能夠做功,而具有動能。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列舉事例說明:運動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多少不盡相同。如狂風能吹倒大樹,而微風只能使樹枝搖動。進而透過演示實驗,概括出決定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課本圖實驗,實驗可分三步:

①將同一個鋼球,從斜面不同高度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將木塊推動的距離。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不同,說明鋼球對木塊做的功不同。木塊被推動得越遠,表明鋼球的動能越大。實驗說明:從不同高度滾下的鋼球,具有不同的動能。

②上面的實驗表明鋼球從較高處滾下時具有的動能大。那麼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時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透過觀察實驗來得到結論。將質量相同的兩個鋼球,同時從斜槽的最高點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釋放。從最高點滾下的鋼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從接近底部滾下的鋼球。實驗表明從高處滾下的鋼球速度大。從而得到結論:物體的動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③換用不同質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讓其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推動木塊的距離。從而得出結論:運動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演示實驗之後,總結實驗結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2、勢能:物體由於運動的原因而具有動能,物體還可能由於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學們都玩過用橡皮筋彈射紙彈的遊戲,拉長的橡皮筋能給紙彈一個力,並推動紙彈移動一段距離,從而對紙彈做了功。同樣拉彎的弓,壓縮的彈簧也能夠做功,它們都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它是由於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解釋彈性形變:物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的形狀變化,叫做形變。如果外力撤消,物體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彈性形變。如:拉長的彈簧,壓扁的皮球,彎曲的鋼鋸條,上緊的鐘表發條等。

利用課本圖1—4的實驗,闡明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爲節省課堂時間,課前將兩個性質相同彈簧,按照課本圖1—4壓縮到不同的長度。先後將拉緊彈簧的繩燒斷,兩次砝碼被彈起的高度不同。彈簧壓得越緊,放鬆時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彈性勢能越大。

被舉高的重物,也能夠做功。例如:舉高的鉛球,落地時能將地面砸個坑;舉高的夯落下時能把木樁打入地裏。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如:舉起同樣高度的鉛球和乒乓球,鉛球落下時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勢能大。鉛球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導學生討論樹上結的蘋果是否具有重力勢能?透過討論使學生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能

夠做功只是說物體具有了做功的“本領”,但不一定做了功。樹上結的蘋果雖然沒有做功,但只要它從樹上掉下來就能做功,所以我們說它具有重力勢能。

3、能量的單位: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認識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聯繫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因此,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單位跟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耳。

4、想想議議

(1)在航空史上,有不少飛機失事,是由於飛鳥碰在飛機上,飛鳥爲什麼能使飛機失事?

(2)在一空戰中,飛行員覺得旁邊有個東西跟着他,他用手抓住一看,原來是顆子彈,這種情況可能嗎?子彈爲什麼不傷飛行員?

(3)樓頂平臺上放一塊磚,磚對平臺有沒有重力勢能?對地面有沒有重力勢能?

(將這3道題,預先寫在投影片上,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後得出:運動是相對的,飛鳥相對於飛機速度很大,故動能很大,足以打碎玻璃、打壞機內的人和機器;子彈相對於飛行員,速度爲零,動能爲零,故飛行員抓住子彈就像我們平常拿起鉛筆一樣;高度也是相對的,磚對平臺沒有高度,故沒有重力勢能,磚對地面有高度,故有重力勢能)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課後“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動能和勢能

1、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

2、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

3、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彈性形變具有的能量。

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勢能。

4、能量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

物理說課稿 篇3

第3節速度和加速度

說教材:

《速度和加速度》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運動的描述”第3節的內容,是本章的基礎。本章從機械運動入手,講述運動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的教學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本節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運動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基礎,所以學好本節內容有利於爲後面的學習做準備。結合本節的內容和特點,爲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即位置變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來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在描述運動快慢方面的區別和聯繫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方向。

5.理解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及其加速或減速運動之間的聯繫

過程與方法:

初步瞭解極限思想在建立瞬時速度概念時的作用,瞭解比值定義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區別物理概念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節的要領。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他們容易接受相對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而對相對抽象的加速度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它們的區別;教學的難點是: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啓發思維,教會方法。物體的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最爲常見的現象,學生對物體的勻速運動已有自己的認識,作爲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並引導學生分析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體驗它們的區別,利用類比的方法指導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講授法、類比法、討論法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爲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初中的知識爲基礎,引導學生簡要複習位移的概念後,爲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引入新的物理量(速度),再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指導學生利用類比的方法研究速度的變化的快慢來理解加速度的概念,體驗類比的方法,體會比值定義法在物理中的運用。透過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課堂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加上例題的鞏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爲中心,培養能力爲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先進行速度的教學後進行加速度的教學,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快慢作爲加速度的基礎,再用類比的方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合簡單到複雜的認知過程。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匯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複習位移的概念後,教師舉例(物體有各種各樣的運動,不僅不同的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不一樣,且同一物體在不同時段的運動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並請同學們舉例:如蝸牛爬行,飛機起飛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比較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運動快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1)平均速度:教師提出問題:物體做機械運動時位置發生了變化(即發生了位移),但運動的快慢如何描述?引導學生思考,和具體討論兩種簡單的`運動快慢的描述:位移相同比較時間,運動的時間相同比較位移。在討論位移和時間都不同時採用位移和時間的比值來描述(比值大,運動快;反之則慢)。從而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或),這樣學生知道爲什麼要引入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瞭解比值定義的方法。教師利用教材中的圖2-22和表2-3,讓學生明確求的是哪一段時間,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2)瞬時速度:讓學生討論與交流: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物體運動的快慢,但不能描述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在給出瞬時速度的概念。體會極限思想在物理中的運用,瞭解實驗室怎樣測瞬時速度,並總結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

(3)加速度:透過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來引入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利用教材的例題,幫助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有正、負之分,並理解正、負號的意義;進而突破加速度概念的教學難點。透過交流,教師總結: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爲中心”,以物理概念爲基礎,積極倡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一章講述動量的概念,並結合牛頓定律推匯出《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動量定理》體現了力在時間上的累積效果。爲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新的途徑,尤其是打擊和碰撞的問題。這一章可視爲牛頓力學的進一步展開,爲力學的重點章。

《動量定理》爲本章第二節,是第一節《動量和衝量》的延續,同時又爲第三節《動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基礎,在本章起有承前啓後的作用。同時《動量定理》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2.本節教學重點

(1)動量定理的推導和對動量定理的理解;

(2)利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一維情況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學難點

動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實際問題中的正確應用

4.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匯出動量定理的表達式。

(2)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處理有關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動量定理規律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傳感器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2)透過學習用動量定理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質疑、資訊蒐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有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勇於探索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問題。

(2)瞭解並體會物理學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並思考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3)關心國內、國外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二、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爲依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

補充錄像資料以及瓦碎蛋全的演示實驗、模擬建築工人安全帶的演示實驗

錄像:排球擊球動作要快、鑄鐵打磨時速度要快;籃球接球手臂後縮、跳高運動員落地墊厚墊子、體操運動員落地都要屈膝,

圖片:"勇氣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過程的一組圖片,易碎品運輸過程。

三、教學方法

應用實驗匯入法、啓發學生透過自己的思考和討論來探究動量定理。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分爲四個環節,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建立模型共同探究;定性和定量應用動量定理。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

爲了保證建築工人高空作業時人身安全,我們選用什麼樣的安全帶比較好。結實的鋼繩還是結實的彈性繩?

演示實驗:模擬建築工人從高空墜落分別系彈性繩和無彈性繩的對比演示實驗(要挑選軟度合適的橡皮泥做實驗)

(兩次物體都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兩次繩長相同)

實驗現象:用彈性繩的那次橡皮泥完好無損,另一次橡皮泥被鐵絲切成兩半,斷面非常整齊,

學生嘗試解釋現象。第二環節:建立模型推導動量定理

此時,學生有了對力、時間、動量、衝量的初步感性認識,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提高到理性認識。

引導學生建立模型,物體的運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物體自由下落同樣的高度,獲得同樣的動量,第二階段,經過一定的時間動量減爲零

討論第二階段過程中,力的衝量和物體動量變化之間的關係

結論:動量變化相同時,時間長,力小

推廣,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杯子落到水泥地上碎,落到地毯上就不碎;從高處落地都要屈膝;跳遠前要鬆沙坑……

這些說明動量和衝量之間一定是有聯繫的,你能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麼?

設一個物體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運動,在同方向水平恆力F作用下,經過時間t,速度變爲v2,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t=mv2-mv1.

變力作用下動量定理還成立嗎?

利用傳感力和速度傳感器當場測數據,

讓小車在光滑水平軌道上向固定的力傳感器運動,測出小車撞擊傳感過程中小車受到外力-時間圖像,速度傳感器測出次過程中的速度-時間圖像。

分析數據發現:碰撞過程中外力的總衝量與碰撞前後動量的變化幾乎一樣。

所以,變力作用下,動量定理也成立。

第三環節:定性應用

爲了培養學生在物理學中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研究方法。鼓勵學生將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技術聯繫起來。首先圍繞定理Ft=△P分情況進行討論。我們經常用雞蛋碰石頭來形容自不量力,你有沒有辦法讓雞蛋不碎嗎?

演示實驗:瓦碎蛋全(也可以放錄像)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動量變化相同時,時間短,力大;時間長,力小。

如:圖片(圖5)中的現象

鐵錘釘釘子,衝牀衝壓鋼板

第四環節:定量應用

例:一高空作業的工人體重600N,系一條長爲L=5m的安全帶,若工人不慎跌跌落時安全帶的緩衝時間t=1s,則安全帶的受的衝力是多大?(g取10m/s2)

【分析與解答】依題意作圖,如圖所示,人跌落時爲自由下落,設剛要拉緊安全帶時的速度爲v1,則v12=2gL,即v1=

經緩衝時間t=1s後速度變爲0,取向下爲正方向,對人由動量定理知,人受兩個力作用,即拉力廠和重力mg,所以(mg-F)t=0-mv1,

將數值代人得:F=(600600)N=1200N

所以,人給安全帶的衝力F′爲1200N,方向豎直向下。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壓強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概念,在科學技術和生產中都經常用到。這一節內容着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

本節共有三個段標,分別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什麼叫壓強""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作爲一個較爲完整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獲取相關的知識。在探究活動中允許學生另選器材,給學生的探究活動留有較大的空間,以期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時爲壓強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鋪墊。

"什麼叫壓強"是本節的主要知識點,教材根據九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計算能力,編寫了應用壓強的變形公式進行計算的例題,這樣簡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則是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瞭解壓強的應用,教材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討論實例、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最後,用"STS"欄目呈現《貨車超載,國道不堪重負》一文和圖片,旨在教育學生關注社會,同時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這一節內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環節。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本身特點,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⑴認知目標:理解壓力的概念,瞭解靜置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與物重的關係,掌握壓強的概念,瞭解壓強的單位。

⑵技能目標:透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⑶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3、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固體壓強概念的建立、應用壓強公式或變形公式進行計算。

難點:壓力和重力的區別聯繫以及壓強概念的形成。

二、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特點以及初三學生年齡特點,採取啓發式教學法、探究實驗、問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具體教學過程,學生不但要注重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獲得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應儘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參與討論,充分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並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內容學習的認知基礎。初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四、說課堂教學設計

㈠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小鉤碼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凹凸情況,並思考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壓力和壓強)

透過演示實驗引入課題,形象直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能激發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㈡講授新課

1、透過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壓力的概念。

問題:(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壓力是否一定由物體的重力產生?壓力的方向是否與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師提供一枚圖釘,請學生設計一個小實驗解決以上第二個問題。

學生操作後得出結論:壓力不一定由重力產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舉出其他例子。透過學生的舉例,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

對壓力和重力教師再從三要素進行比較分析,明確壓力與重力是不同的兩種力,並強調只有在水平面時,壓力大小與重力相等。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b、提出假設:學生進行大膽猜測

c、設計實驗:教師根據教材圖10-3提供的實驗器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自選器材,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該實驗提供的儀器較多,因此設計實驗方案比較複雜,設計方案時要圍繞怎樣改變壓力、怎樣改變受力面積、如何觀察和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形變)等來設計。

d、驗證假設: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並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透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環節中,要求學生在方框內寫出實驗操作步驟和觀察到的現象等內容。例如:選用小方桌模型、細沙、磚塊進行實驗時,實驗過程應寫出如下內容:

(a)將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觀察桌腳陷人沙面的深度並測量;

(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磚塊,觀察桌腳陷人沙面的深度並測量;

(c)將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觀察桌腳陷人的深度並測量;

(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與(b)中同樣的磚塊,觀察沙面下陷的深度並測量。

e、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相同受力面積下,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相同壓力下,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

3、什麼叫壓強

在以上結論基礎上教師設疑:那麼如何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導啓發學生回憶密度、速度概念的學習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積上所受壓力來比較,一般是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結論: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透過層層深入地啓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歸納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突破重難點。

繼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推理方法得出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計算公式可知決定壓強大小的條件?

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越大。

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採用數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

,並說明1牛/米2的意義。讓學生討論教材中的圖10-4一些物體的壓強,知道帕是一個很小的單位。

4、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這個活動安排在壓強公式形成以後,先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進行分析歸納。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⑶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⑶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在上述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教材圖10-5,明辨哪些屬於增大壓強,哪些屬於減小壓強,進而由學生舉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其他事例。由於教材圖10-6中的三幅圖都是與受力面積有關的事例,如果先討論這三幅圖,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會認爲只有改變受力面積才能增大或減小壓強。

㈢小結:

根據板書小結,並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實驗應注重探究過程,而不能注重結果,並明確探究的五個步驟。同時對課堂中學生想法與實驗設計加以肯定和表揚。

㈣佈置作業

請學生回去設計與課本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同的方案,並與同學交流。這樣的作業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後能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同時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㈤板書設計

本節板書我採用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板書簡單明瞭,重點突出明確。

第九節壓力和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垂直作用於物體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於物體表面。

3、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

二、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2、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

3、單位:牛/米(帕)1牛/米=1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