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初中九年級歷史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8W

教師要想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下面給大家分享初中九年級歷史說課稿,歡迎借鑑!

初中九年級歷史說課稿範文

初中九年級歷史說課稿1

我說課的題目是《科舉制的創立》。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語: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科舉制的創立》是人教版初中歷史7年級下冊第4課的教學內容,包括科舉制的誕生、科舉制的完善、科舉制的影響三個子目的內容。本課主要講述了科舉制度的確立、健全和完善,以及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本課上承隋唐時期政治經濟繁榮情況,下啓輝煌的隋唐文化,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講授的時候要重點講述科舉制完善的過程及影響。

二、說學情

過渡語: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層次,理解能力都不強。但是他們對歷史充滿興趣,對歷史知識有無限的探索慾望。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順應學生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和依據,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科舉制誕生的原因;列舉科舉制創立與發展的史實;全面理解科舉制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透過歸納科舉制創立和完善的過程,提高歸納、整合能力;

透過小組討論,分析科舉制的影響,認識科舉制的創立在當時社會的進步性,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科舉制的學習,認識到科舉制的誕生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四、說重難點

過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科舉制創立與發展的史實。

【難點】

理解科舉制的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本課,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透過啓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環節一:匯入新課

過渡語:衆所周知,一堂歷史課如果有好的開頭,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使他們心懷期待地投入新的學習內容中去。爲此我採用生活實例法匯入新課:

我會提問學生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考試有哪些?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問中國古代的考試製度是什麼時候確定的?順勢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採用生活實例匯入,從生活入手,拉近了大家日常生活和歷史的距離,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

環節二:新課教學

1、科舉制的誕生

針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我主要採取了啓發式談話法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本內容,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的依據是什麼?給統治帶來了哪些不利的影響?學生透過這些問題的回答,可以得出:科舉制設立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不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而且不利於中央集權。

接下來我會出示相關史料,繼續啓發學生思考:面對這種弊端,隋文帝進行了哪些改革?在隋文帝的基礎之上,隋煬帝又採取了哪些措施選拔人才?

學生透過思考可以回答出:隋文帝開始透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隋煬帝時期設定進士科,標誌着科舉制的正式誕生。

【設計意圖】透過啓發式談話法循序漸進的引出問題的答案,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思考和探索,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維。

2、科舉制的完善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內容,但是線索比較清晰,內容也比爲簡單。因此可以結合史料,採用提綱挈領的方法,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去完善科舉制,從而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學生很容易可以總結出:

唐太宗:擴大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開創武舉和殿試;

唐玄宗:詩賦成爲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優點,一方面能方便記憶,另一方面能夠容易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與區別,簡單而實用。

3、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制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知識,本知識點理論性較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取史料分析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史料,然後讓學生以歷史學習小組爲單位來討論科舉制的影響,之後派代表發言,最後我會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作適當的總結點撥。讓學生明白科舉制的積極影響是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促進文學藝術的發展;消極影響是科舉制發展到後期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並引導學生形成一種辯證看待問題的歷史思維。

【設計意圖】透過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掌握這一難點知識。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鞏固知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知識。因此在小結環節我採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2、作業:我會佈置開放性作業,請同學們回去思考,學習本課後,你對現在學校的考試製度和考試形式有什麼想法嗎?你如何看待考試作弊現象?

【設計意圖】開放式的作業設計,更能夠提高大家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歷史課堂的學習中來。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着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初中九年級歷史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電氣時代”的到來》是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第一課,課文主要講了新能源電登上人類生活的舞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將人類帶入了更新的“電氣時代”,透過瞭解這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讓學生明白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電及電力的廣泛應用。

(2)、過程與方法:利用教科書的小字、史料、插圖及人物肖像或其他教學資源,充分展現課文中有關電氣時代的特徵和科學家的貢獻,瞭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性。

(3)、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已經成爲第一生產力。青年學生應當學習愛迪生等科學家勇於探索、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發奮學習,勇攀科學高峯,爭取爲社會多做貢獻。

3、教學重點:電的運用及其影響和發明大王愛迪生。

4、教學難點:分析、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二、學情分析:

經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們對於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原因、過程及成果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課主要涉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關知識,學生們有的陌生,有的熟悉,老師就是要在同學們熟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揭開“電氣時代”的神祕面紗,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欲;從科學家們發明的艱難歷程中,感悟到只有勤奮好學、堅忍不拔、勇敢創新、持之以恆才能成就一番偉業的道理。改變學生以往“平時不在乎,考試前突擊,臨時抱佛腳,背背過關題,就能得高分”的錯誤認識,真正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認識水平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法與學法:

《歷史新課標》要求“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加上九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學習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性比較強。但因爲處於畢業年級,學業負擔較重,幾乎沒有課餘時間花在歷史上,學習歷史幾乎完全來自於課堂,因此,我在課堂上採用“講學稿+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自學導航—合作探究—集體質疑—鞏固拓展,這種方式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主動參與課堂解決疑難,大膽質疑、勇於創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同時小組合作的模式利於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課堂上一片沸騰的學習氣氛,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念,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探索講學稿模式,構建有效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激情,有收穫,有提高,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境,激情匯入,引起共鳴。

同學們,正當我們在收看精彩的足球比賽,小羅納爾多擡腳準備臨空抽射的一剎那,突然停了電,你們有何感覺?當你的生日Party正在推向高潮時,突然停了電,你又有何感受呢?對,氣得兩腳直跺,氣得七竅生煙,可見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神奇的“電”的世界,去撩開“電氣時代”的神祕面紗,迎接“電氣時代”的來臨。

(設計理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引起學習瞭解的興趣,形成感情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