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

說課稿3.08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學弈》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短小精悍、內容淺顯的文言文,透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些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瞭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

由於上學期學生已經接觸過文言文,有一定的學習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訓練點: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斷句,流利地朗讀課文,力爭達到“熟讀成誦”。能根據現代文、工具書理解內容,在反覆誦讀中,能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

2、過程方法引導點:透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3、情感態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能領悟文言文語言的凝練,吸收我國古文的精華,感受古代語言的優美。

本課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利用課件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對於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還是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解決,怎樣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是組織教學的關鍵, 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

己的親身經歷來深入的理解課文中蘊含的道理,遊戲匯入,小組合作,創設情境,鼓勵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民主、寬鬆、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習。

三、說教法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遊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爲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課文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這篇文言文時,我注重學生的朗讀和理解的層層遞進,把教學設計爲“讀準字音、讀懂課文、讀出韻味”三個層次。

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上課之初採用遊戲激趣法和舊知遷移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遊戲情境中將舊知成語與新知文言文成語故事相結合,從而揭示課題,匯入新課。並介紹作者孟子。

1.在“讀準字音”這一環節中,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藉助工具書,透過反覆的朗讀,讀準文言文字詞的讀音,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前提。我指名學生朗讀進行正音,再透過教師範讀,讓學生對照自查,同時初步感受文言文朗讀時語氣緩慢並富有韻律的特點,爲他們營造濃厚的文言文學習氛圍。

2.在讀準的基礎上,我引導孩子們“讀懂課文”。知道文中兩個學奕人是怎樣學奕的,強調並鼓勵學生藉助課後的譯文自主理解課文意思, 然後採用“文白對讀”的方式,檢查學生自學理解的情況。首先是師生對讀,由我讀一句白話文,找學生讀出相應的文言文,經過一段幫扶之後,就改爲生生對讀,這種相互對照既解決了對故事內容的重複講解問題,也使學生對古、今語言的差異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3.讀準、讀懂後,還要讀出文言文的韻味,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感受文言文語言的特點,激發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以熟讀成誦來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本層次的教學採用創設情境法,共創設了“學弈經驗總結會”“孟子講學”兩個情境,前者的創設主要意圖在明理,其中創造性問題在經驗總結會上師徒三人會說些什麼,你們作爲嘉賓能聯繫實際說說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體情悟道自然不刻意。後者的創設爲學生的誦讀提供了空間,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並讀出韻味。

當然,課堂中的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但我們的學習目的,並不是單純地停留在學好這篇文言文,而是藉助文字,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讀懂更多的文言文,感受我們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璀璨。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在本文教學結束後,透過推薦“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文言文成語故事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這樣首尾呼應,成語貫穿始末,體現了“大語文”觀。

六、說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的設計,內容簡潔明瞭,佈局合理,透過兩種不同的學習態度,得出兩個相反的學習結果,對比鮮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充分揭示了課文蘊涵的道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弈

專心致志——成功

三心二意——失敗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2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結構分析

《圓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數學第二冊(上)第七章第六節.圓作爲常見的簡單幾何圖形,在實際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圓的方程屬於解析幾何學的基礎知識,是研究二次曲線的開始,對後續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圓錐曲線等內容的學習,無論在知識上還是方法上都有着積極的意義,所以本節內容在整個解析幾何中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圓的方程是學生在初中學習了圓的概念和基本性質後,又掌握了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的.但由於學生學習解析幾何的時間還不長、學習程度較淺,且對座標法的運用還不夠熟練,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困難.另外學生在探究問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等方面有待加強.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①掌握圓的標準方程;

②會由圓的標準方程寫出圓的半徑和圓心座標,能根據條件寫出圓的標準方程;

③利用圓的標準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能力目標:①進一步培養學生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問題的能力;

②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強對待定係數法的運用;

③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3) 情感目標: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合作交流的意識;

②在體驗數學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以上對教材、教學目標及學情的分析,我確定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4.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圓的標準方程的求法及其應用.

(2)難點: ①會根據不同的已知條件求圓的標準方程;

②選擇恰當的座標系解決與圓有關的實際問題.

爲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進行分析: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爲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採用“啓發式”問題教學法,用環環相扣的問題將探究活動層層深入,使教師總是站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上.另外我恰當的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藉助資訊技術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直觀的引導了學生建模的過程.

2.學法分析透過推導圓的標準方程,加深對用座標法求軌跡方程的理解.透過求圓的標準方程,理解必須具備三個獨立的條件纔可以確定一個圓.透過應用圓的標準方程,熟悉用待定係數法求的過程.

下面我就對具體的教學過程和設計加以說明:

【三】教學過程與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是由七個問題組成的問題鏈驅動的,共分爲五個環節:

創設情境 啓迪思維,深入探究 獲得新知,應用舉例 鞏固提高,反饋訓練 形成方法,小結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從縱橫兩方面敘述我的教學程序與設計意圖.

首先:縱向敘述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啓迪思維

問題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徑爲4m的半圓,車輛只能在道路中心線一側行駛,一輛寬爲2.7m,高爲3m的貨車能不能駛入這個隧道?

透過對這個實際問題的探究,把學生的思維由用勾股定理求線段cd的長度轉移爲用曲線的方程來解決.一方面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車不能透過的結論的同時學生自己推匯出了圓心在原點,半徑爲4的圓的標準方程,從而很自然的進入了本課的主題.用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問題來源於實際,應用於實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

透過對問題一的探究,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引到用座標法研究圓的方程上來,此時再把問題深入,進入第二環節.

(二)深入探究——獲得新知

問題二 1.根據問題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圓心在原點,半徑爲的圓的方程?

2.如果圓心在,半徑爲時又如何呢?

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對問題一進行歸納,得到圓心在原點,半徑爲4的圓的標準方程後,引導學生歸納出圓心在原點,半徑爲r的圓的標準方程.然後再讓學生對圓心不在原點的情況進行探究.我預設了三種方法等待着學生的探究結果,分別是:座標法、圖形變換法、向量平移法.

得到圓的標準方程後,我設計了由淺入深的三個應用平臺,進入第三環節.

(三)應用舉例——鞏固提高

i.直接應用 內化新知

問題三 1.寫出下列各圓的標準方程:

(1)圓心在原點,半徑爲3;

(2)經過點,圓心在點.

2.寫出圓的圓心座標和半徑.

我設計了兩個小問題,第一題是直接或間接的給出圓心座標和半徑求圓的標準方程,第二題是給出圓的標準方程求圓心座標和半徑,這兩題比較簡單,可以安排學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讓學生熟練掌握圓心座標、半徑與圓的標準方程之間的關係,爲後面探究圓的切線問題作準備.

ii.靈活應用 提升能力

問題四 1.求以點爲圓心,並且和直線相切的圓的方程.

2.求過點,圓心在直線上且與軸相切的圓的方程.

3.已知圓的方程爲,求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

你能歸納出具有一般性的結論嗎?

已知圓的方程是,經過圓上一點的切線的方程是什麼?

我設計了三個小問題,第一個小題有了剛剛解決問題三的基礎,學生會很快求出半徑,根據圓心座標寫出圓的標準方程.第二個小題有些困難,需要引導學生應用待定係數法確定圓心座標和半徑再求解,從而理解必須具備三個獨立的條件纔可以確定一個圓.第三個小題解決方法較多,我預設了四種方法再一次爲學生的發散思維創設了空間.最後我讓學生由第三小題的結論進行歸納、猜想,在論證經過圓上一點圓的切線方程的過程中,又一次模擬了真理髮現的過程,使探究氣氛達到高潮.

iii.實際應用 迴歸自然

問題五如圖是某圓拱橋的一孔圓拱的示意圖,該圓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時每隔4m需用一個支柱支撐,求支柱的長度(精確到0.01m).

我選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係數法求出圓的三個參數的又一次應用,同時也與引例相呼應,使學生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培養了學生建模的習慣和用數學的意識.

(四)反饋訓練——形成方法

問題六 1.求過原點和點,且圓心在直線上的圓的標準方程.

2.求圓過點的切線方程.

3.求圓過點的切線方程.

接下來是第四環節——反饋訓練.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三個小題作爲鞏固性訓練,給學生一塊“用武”之地,讓每一位同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成功的喜悅,找到自信,增強學習數學的願望與信心.另外第3題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過圓外一點的圓的切線方程,由於學生剛剛歸納了過圓上一點圓的切線方程,因此很容易產生思維的負遷移,另外這道題目有兩解,學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況,這時引導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結合初中已有的圓的知識進行判斷,這樣的設計對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結反思——拓展引申

1.課堂小結

把圓的標準方程與過圓上一點圓的切線方程加以小結,提煉數形結合的思想和待定係數的方法

①圓心爲,半徑爲r 的圓的標準方程爲:

圓心在原點時,半徑爲r 的圓的標準方程爲:.

②已知圓的方程是,經過圓上一點的切線的方程是:.

2.分層作業

(a)鞏固型作業:教材p81-82:(習題7.6)1,2,4.(b)思維拓展型作業:試推導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

3.激發新疑

問題七 1.把圓的標準方程展開後是什麼形式?

2.方程表示什麼圖形?

在本課的結尾設計這兩個問題,作爲對這節課內容的鞏固與延伸,讓學生體會知識的起點與終點都蘊涵着問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在知識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另外它爲下節課研究圓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準備.

以上是我縱向的教學過程及簡單的設計意圖,接下來,我從三個方面橫向的進一步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橫向闡述教學設計

(一)突出重點 抓住關鍵 突破難點

求圓的標準方程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爲此我佈設了由淺入深的學習環境,先讓學生熟悉圓心、半徑與圓的標準方程之間的關係,逐步理解三個參數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係數法的解題思路,在突出重點的同時突破了難點.

第二個教學難點就是解決實際應用問題,這是學生固有的難題,主要是因爲應用問題的題目冗長,學生很難根據問題情境構建數學模型,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爲此我首先用一道題目簡潔、貼近生活的實例進行引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同時我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真正走入問題的情境之中,並從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從而消除畏難情緒,增強了信心.最後再形成應用圓的標準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模式,並嘗試應用該

模式分析和解決第二個應用問題——問題五.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形成了方法,難點自然突破.

(二)學生主體 教師主導 探究主線

本節課的設計用問題做鏈,環環相扣,使學生的探究活動貫穿始終.從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到應用都是在問題的指引、我的指導下,由學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點設計了兩次思維發散點,分別是問題二和問題四的第三問,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爲學生設立充分的探究空間,學生在交流成果的過程中,既體驗了科學研究和真理髮現的複雜與艱辛,又在我的適度引導、側面幫助、不斷肯定下順利完成了探究活動並走向成功,在一個個問題的驅動下,高效的完成本節的學習任務.

(三)培養思維 提升能力 激勵創新

爲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我分別在問題一和問題四中,設計了兩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思路,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問題的設計中,我利用一題多解的探究,縱向挖掘知識深度,橫向加強知識間的聯繫,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並且使學生的有效思維量加大,隨時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產生有意注意,使能力與知識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預設,具體的教學過程還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向生成性課堂進行轉變.最後我以赫爾巴特的一句名言結束我的說課,發揮我們的創造性,力爭“使教育過程成爲一種藝術的事業”.

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本課選自初中一年級資訊技術的第一章第七課。下面就我在實施本課時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思路進行簡單地闡述: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使用

這節課是初中資訊技術教材第一章第七課的內容,在教材中這一課叫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教學對象爲初中一年級學生。本課針對初中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計算機的硬件進行了簡單介紹,學生透過對計算機感性的認識,使學生知道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瞭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爲學生學習後續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本着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爲宗旨。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瞭解計算機由哪些硬件組成(五大功能部件),簡單瞭解其功能,並能對各種硬件進行識別;瞭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②.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總結歸納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積極主動學習的思想,樹立將來爲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的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

確定依據:根據初一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初中階段資訊技術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是對計算機產生感性認識,當給出硬件實物或圖片學生能指出名稱,所以作爲教學重點。

難點:

學生對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的瞭解

確定依據:理論比較抽象,不好理解

二、教法闡述

計算機硬件是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設備,對於新事物的認識,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對象迅速產生親近感。基於本課內容的特點,本課主要採取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自學指導法等教學方法。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爲主動獲取,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悅的氣氛中展開。

三、學法指導

資訊技術是操作性比較強,而且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是僅僅教會學生某一些操作,某幾種軟件的使用,而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以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資訊社會。本課透過自主探索,協作交流等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準備

硬件環境:有40 臺機器的機房多媒體

軟件環境:windows20xx操作系統,多媒體教學軟件一套,自制導課課件

五、教學過程

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瞭解計算機的硬件組成,教師簡單枯燥的講述,學生是不能深刻體會的,我設計了介紹自己的一位好朋友這樣的環節,請一名同學介紹一下他的好朋友,在學生介紹後,我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和它認識一下?出示課題:常見的微型計算機。

說課稿 篇4

 一、說課內容: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的二次函數的概念及相關習題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基礎上,來學習二次函數的概念。二次函數是初中階段研究的最後一個具體的函數,也是最重要的,在歷年來的中考題中佔有較大比例。同時,二次函數和以前學過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聯繫。進一步學習二次函數將爲它們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徑,並使學生更爲深刻的理解數形結合的重要思想。而本節課的二次函數的概念是學習二次函數的基礎,是爲後來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做鋪墊。所以這節課在整個教材中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和要求: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掌握根據實際問題列出二次函數關係式的方法,並瞭解如何根據實際問題確定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2)過程與方法:複習舊知,透過實際問題的引入,經歷二次函數概念的探索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觀察、操作、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加深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與信心.

3、教學重點: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

4、教學難點:由實際問題確定函數解析式和確定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三、教法學法設計:

1、從創設情境入手,透過知識再現,孕伏教學過程

2、從學生活動出發,透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透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什麼叫函數?我們之前學過了那些函數?

(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

2.它們的形式是怎樣的?

(y=kx+b,ky=kx ,ky= , k0)

3.一次函數(y=kx+b)的自變量是什麼?函數是什麼?常量是什麼?爲什麼要有k0的條件? k值對函數性質有什麼影響?

【設計意圖】複習這些問題是爲了幫助學生弄清自變量、函數、常量等概念,加深對函數定義的理解.強調k0的條件,以備與二次函數中的a進行比較.

(二)引入新課

函數是研究兩個變量在某變化過程中的相互關係,我們已學過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看下面三個例子中兩個變量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電腦演示)

例1、(1)圓的半徑是r(cm)時,面積s (cm2)與半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解:s=0)

例2、用周長爲20m的籬笆圍成矩形場地,場地面積y(m2)與矩形一邊長x(m)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解: y=x(20/2-x)=x(10-x)=-x2+10x (0

例3、設人民幣一年定期儲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後,銀行將本金和利息自動按一年定期儲蓄轉存。如果存款額是100元,那麼請問兩年後的本息和y(元)與x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不考慮利息稅)?

解: y=100(1+x)2

=100(x2+2x+1)

= 100x2+200x+100(0

教師提問:以上三個例子所列出的函數與一次函數有何相同點與不同點?

【設計意圖】透過具體事例,讓學生列出關係式,啓發學生觀察,思考,歸納出二次函數與一次函數的聯繫: (1)函數解析式均爲整式(這表明這種函數與一次函數有共同的特徵)。(2)自變量的最高次數是2(這與一次函數不同)。

(三)講解新課

以上函數不同於我們所學過的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我們就把這種函數稱爲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的定義:形如y=ax2+bx+c (a0,a, b, c爲常數) 的函數叫做二次函數。

鞏固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

1、強調形如,即由形來定義函數名稱。二次函數即y 是關於x的二次多項式(關於的x代數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 y=ax2+bx+c 中自變量是x ,它的取值範圍是一切實數。但在實際問題中,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是使實際問題有意義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3、爲什麼二次函數定義中要求a?

(若a=0,ax2+bx+c就不是關於x的二次多項式了)

4、在例3中,二次函數y=100x2+200x+100中, a=100, b=200, c=100.

5、b和c是否可以爲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爲零.

若b=0,則y=ax2+c;

若c=0,則y=ax2+bx;

若b=c=0,則y=ax2.

註明:以上三種形式都是二次函數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是二次函數的一般形式.

【設計意圖】這裏強調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徵,爲接下來的判斷二次函數做好鋪墊。

判斷:下列函數中哪些是二次函數?哪些不是二次函數?若是二次函數,指出a、b、c.

(1)y=3(x-1)2+1 (2)

(3)s=3-2t2 (4)y=(x+3)2- x2

(5) s=10r2 (6) y=22+2x

(8)y=x4+2x2+1(可指出y是關於x2的二次函數)

【設計意圖】理論學習完二次函數的概念後,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什麼樣的函數是二次函數,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

(四)鞏固練習

1.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的和是10cm。

(1)當它的一條直角邊的長爲4.5cm時,求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2)設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爲Scm2,其中一條直角邊爲xcm,求S關

於x的函數關係式。

【設計意圖】此題由具體數據逐步過渡到用字母表示關係式,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2.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爲xcm,它的表面積爲Scm2,體積爲Vcm3。

(1)分別寫出S與x,V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子;

(2)這兩個函數中,那個是x的二次函數?

【設計意圖】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會很容易列出函數關係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個是二次函數。透過簡單題目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愉,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設圓柱的高爲h(cm)是常量,底面半徑爲rcm,底面周長爲Ccm,圓柱的體積爲Vcm3

(1)分別寫出C關於r;V關於r的函數關係式;

(2)兩個函數中,都是二次函數嗎?

【設計意圖】此題要求學生熟記圓柱體積和底面周長公式,在這兒相當於做了一次複習,並與今天所學知識聯繫起來。

4. 籬笆牆長30m,靠牆圍成一個矩形花壇,寫出花壇面積y(m2)與長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並指出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設計意圖】此題較前面幾題稍微複雜些,旨在讓學生能夠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讓學生能夠跳一跳,夠得到。

(五)拓展延伸

1. 已知二次函數y=ax2+bx+c,當 x=0時,y=0;x=1時,y=2;x= -1時,y=1.求a、b、c,並寫出函數解析式.

【設計意圖】在此稍微滲透簡單的用待定係數法求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問題,爲下節課的教學做個鋪墊。

2.確定下列函數中k的值

(1)如果函數y= xk^2-3k+2 +kx+1是二次函數,則k的值一定是______

(2)如果函數y=(k-3)xk^2-3k+2+kx+1是二次函數,則k的值一定是______

【設計意圖】此題着重複習二次函數的特徵:自變量的最高次數爲2次,且二次項係數不爲0.

(六) 小結思考: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設計意圖】讓學生來談本節課的收穫,培養學生自我檢查、自我小結的良好習慣,將知識進行整理並系統化。而且由此可瞭解到學生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補充。

(七) 作業佈置:

必做題:

1. 正方形的邊長爲4,如果邊長增加x,則面積增加y,求y關於x 的函數關係式。這個函數是二次函數嗎?

2. 在長20cm,寬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鋸掉一個邊長爲xcm的正方形,寫出餘下木板的面積y(cm2)與正方形邊長x(cm)之間的函數關係,並註明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選做題:

1.已知函數 是二次函數,求m的值。

2.試在平面直角座標系畫出二次函數y=x2和y=-x2圖象

【設計意圖】作業中分爲必做題與選做題,實施分層教學,體現新課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另外補充第4題,旨在激發學生繼續學習二次函數圖象的興趣。

 五、教學設計思考

以實現教學目標爲前提

以現代教育理論爲依據

以現代資訊技術爲手段

貫穿一個原則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

突出一個特色充分鼓勵表揚的特色

滲透一個意識應用數學的意識

說課稿 篇5

一、領悟教材、把握重點:

1、教材簡析:

《節日禮物》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觀察物體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和在實際生活中有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經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觀察物體的具體活動中,判斷觀察對象畫面所發生的相應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內容包括由低到高觀察同一物體和由遠到近觀察同一物體,學生掌握這些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推理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提供的情境圖,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範圍變化。

(2)過程與方法:

①引導學生透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體會並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

②讓學生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發展學生的運動智能、空間想象智能;

③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培養其積極的樂學態度;

②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主要以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動爲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對數學價值的認識;

③透過合作交流,養成互助合作的習慣,培養團隊協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透過觀察畫面,判斷觀察者從高低不同的觀察位置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範圍。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圖片判斷觀察位置,以及判斷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範圍。

重難點突破:仔細觀察、大膽猜想是判斷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範圍的突破口。

二、精選教法、體驗探究: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以活動促發展,我採用“自主體驗”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透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自主進行體驗、探究。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

1、情境教學法:

爲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課始的故事匯入、課中新知識學習的情境創設等,把學生領入樂學的氛圍之中。

2、操作法:

利用形象化的學具,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動手、動腦、動口,調動他們喜學、愛學、樂學的情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的活動中,自主進行體驗、探究。

3、觀察、討論法:

透過讓學生獨立觀察、猜想、小組討論等,體驗、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範圍變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4、練習法:

葉聖陶先生說:“凡能力總要在實踐中得到鍛鍊”。所以,在自主體驗、探究、學習新知識後,就要透過一些有層次、生活化、形式多樣的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真正內化,形成技能技巧。

三、巧設程序、探究新知:

根據新教材的特點,秉着“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教學理念,我是如下設計本節教學的: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由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匯入課題,既調動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感受到觀察物體要注意全面性,爲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體驗探究、學習新知

1、自主活動:

讓學生分組用五個小正方體學具擺自己喜歡的圖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狀,這樣既可以瞭解學生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由觀察3個面到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狀,也是在以前所學知識基礎上的一個提升。

2、由低到高觀察:

創設小狗觀察禮物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猜想、(有困難的可用學具模擬體驗)然後,在小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小狗從蹲在地上到最後爬上桌子,它觀察的位置有什麼變化?觀察的對象又有什麼變化?從而比較、歸納得出:觀察位置由低到高,觀察對象的範圍逐漸擴大。然後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說一說:你們在生活也有過同樣的經歷嗎?

3、由遠到近觀察:

在由低到高觀察的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猜想、討論、交流等活動,體會並判斷由遠到近觀察同一物體,物體的範圍逐漸縮小。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引導學生透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體會並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狀,以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三)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基本練習

2、拓展練習

3、生活延伸

透過有層次、生活化、形式多樣的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還受到了爲人處世的思想教育。

(四)交流收穫、自我評價:

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而且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與和諧。

四、板書設計、提綱挈領:

觀察位置 觀察對象

低 高 範圍擴大

遠 近 範圍縮小

簡練的文字起到了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的.作用,使學生看到板書就可以一目瞭然地回顧本節所學內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朱自清的《春》,接下來,我會按照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七個環節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春》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所選課文以反映自然世界爲主題,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等。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發了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表達了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能夠藉助工具書疏通文章,掃除閱讀障礙,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但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和思考還是有待於引導的。學生的認知遵循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情感體驗也經歷着從無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過程。

(基於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將我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醞釀、婉轉、黃暈”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其優美的語言,揣摩精彩句段;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理解行文思路。

過程與方法:透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採用啓發式、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妙詞佳句,有感情的朗讀品味文章繪物的美,從而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透過語言感悟春天的美麗。

教學難點:體會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把握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實現自我構建,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美國教育家杜威也說過“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爲此,我主要採用了指導學生自學法。配合創設情境法、朗讀探究法,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法,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說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的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我會採用詩歌匯入、感知“盼春”、品讀“繪春”、深悟“贊春”、積累手法五個環節來設計本課。)

環節一、詩歌匯入,激發求知慾

上課伊始,我會讓學生自主發言,說說自己以前所學的有關春天的詩歌。然後進行分類,描寫春天的詩歌在情感基調上,主要分爲兩種,一種是生機勃勃,充滿希望,一種是因春短易逝而感時傷懷。進而引發學生對本篇文章《春》的情感基調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環節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我會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同時邊讀邊解決多媒體出示的幾個問題:

1、熟悉朱自清的生平及其簡介。

2、重點注意課下注釋標註的詞語,要求會讀會寫會理解。同時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詞進行重點強調,比如“醞釀”的釀,日暈的“暈”的讀音。

3、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全篇文章緊扣春這個主題展開描寫,從盼望春天,到描繪春天,再到讚頌春天,描繪了一幅美麗動人、生機勃勃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同時在描繪春天中,按照先後順序分別寫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主要內容已經涵蓋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當這個問題解決後,已經幫助學生從部分到整體的去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爲接下來的再讀文章奠定基礎。

環節三、研讀課文,細節體會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逐層設定問題,讓學生透過閱讀課文和提煉觀點的方法來尋求答案,簡單的問題一帶而過爲逐層分析奠定基礎,較難的問題則是由小組進行討論,然後學生互評,最終由教師明確重點,加深印象,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

首先,盼春

這裏我會讓學生思考,作者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最終明確反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並結合刪字法讓學生感受反覆修辭的好處,最後讓學生帶着期待和欣喜之情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其次,繪春——重點

這部分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針對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五部分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共同合作中養成互相學習,互助討論的良好習慣。

春草圖

學生有能力自行找出春草富有生命力、嫩、綠、多、柔軟的特點,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我會採用換字法,讓學生思考我們能否將“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成“小草偷偷地從土裏冒出來或是長出來”,深入體會作者字斟句酌的妙處。

春花圖

這部分修辭手法較多,學生可以自行彙報所發現的修辭手法。我會針對擬人、誇張、聯想、比喻、排比的修辭進行重點講解,同時讓學生順勢創作相同修辭的句子,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在造句中真正領會修辭的好處。

春風圖

這部分我會並着重分析”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這裏的“賣弄”是貶義褒用的手法,讓學生帶着喜愛之情進行朗讀。同時讓學生學習作者將觸覺、嗅覺、視覺、聽覺聯用的手法。

春雨圖

春雨的特點是本部分分析的重點,學生可以從原文中找到句子,但這還是不夠的,我會鍛鍊學生在原文中提煉資訊的能力。最終,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中得出其“細、密、亮、柔和”的特點,同時結合多媒體教具,順勢播放與之情境符合的春雨視頻,加深學生對朱自清筆下春雨的認識。

迎春圖

這部分我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在放風箏時孩子們都會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大人們在散步的時候也會是怎樣的心情和表情,這裏可以順勢讓學生進行一個簡短的小練筆,去描繪你心中的迎春圖。

三、贊春

這裏對於比喻和排比的修辭,對於學生來說是沒有任何難度的,我會引導學生總結出:作者分別歌頌了春天的“新”、“美”、“力”,同時讓學生想想,春天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值得歌頌的地方呢?

環節四、品讀課文,品情學法

這部分我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完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透過回顧的方式,去思考:

這篇文章清新自然、貯滿詩意,主要是得益於什麼?學生可以從情感上去進行品讀,也可以從手法上去進行賞析,充分做到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環節五、歸納小結,聯繫實際

學生進行總結,可以是內容上的收穫,也可以是情感上的領悟,同時教師加以及時的引導和補充,也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口頭創作,即興創作,描繪你眼中的春天,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環節六、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以小組爲單位,去搜集有關春天的優美圖片或者標本,製作成一本春天的畫冊。同時辦一期以春天爲主題的板報。

說課稿 篇7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師恩難忘》,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分析

《師恩難忘》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第九冊第一課,《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文章講訴的是作者童年時代的啓蒙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從小培養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引導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的事情。文章雖然作者只選取了老師有一首小詩引申一個小故事的片段,但從這篇課文裏我們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殷殷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爲下一篇《陶校長的演講》思想教育的學習感悟奠定基礎。課文分成三個層次,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同時,教學時正逢教師節臨近,也是一篇對學生進行尊師教育的好文章。

二、 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落實《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紙、牽、姥等十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結合語境理解“娓娓動聽”、“身臨其境” 等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3.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品位“師恩”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是:透過品詞析句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品位“師恩”的內涵。

三、 說教法、學法

結合教材理解我確立本課的教法採用 讀書指導法和討論法, 學法採用自主讀書、討論交流法。

教法依據:針對五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感悟文章具體情境所表達的思想中心和感情世界,在學習文章時,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可能不能較好的達到理解課文感情、理清脈絡、抓住重點的效果,所以在本課我採用讀書指導法、情境體驗法的教學方法,在閱讀時適當的引導,給他們一個思維方向,來有效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抓住文章重點,理解文章思想,但要想深刻的感受本課的師恩的難忘之處,光有讀書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從內心對師恩有所觸動,讓學生的心靈深處掀起波瀾,每個學生的感受可能不一樣,有的可能還只是泛起“小小的浪花”,但是,從情感的角度來講讀這篇文章,帶給學生的東西可能不是用語言來描述的。

學法依據:針對以上教學方法和本課特點以及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爲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我採用了自主讀書和討論交流法兩種學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在學習課文中小組討論探究,更好的開闊視野,交流心聲,得到真知,品位“師恩”的內涵。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特點,我制定瞭如下三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境、初讀感知 精讀品悟、深入解析 總結全文、回味反思 拓展延伸、課後品讀

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教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 憶一下,他們爲什麼使你難忘?

(這種提問式匯入可直接透過學生回憶討論的過程創設情境,渲染氣氛,直奔主題,下面我們就來走進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課《師恩難忘》,聽課文錄音,感受氣氛)

讀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預設回答

a:作者的老師是誰?

b:這位老師是怎麼上課的? c:爲什麼難忘這位老師?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規整幾個和文章有關的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課文,可更好的弄清文章脈絡,抓住中心) 讀讀寫寫

lǎo chuī xiē dāo huǎng 姥姥 炊煙 歇歇腳 唸叨 恍如 xǐng zī zhàng 驚醒 滋潤 柺杖 朗讀中,老師讓同學們把不會讀寫的字詞圈出,朗讀完,老師出示本課生字詞,讓同學指讀,老師指正讀音,學生練習拼讀, 字詞教學

1、本文生字是什麼結構?(左右結構)

2、注意左右兩半所佔比例各有什麼不同?

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緊湊,注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一類字的特點 注意歇左半邊的寫法。

3、對於詞語的理解,可出示相關圖片、角色扮演或詞語生活化,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如:姥姥、柺杖、歇歇腳、驚醒等詞,可和學生簡單交流,對於其他詞語,先讓同學猜測,老師補充更正

2

(老師一番指導後,學生再進行朗讀課文,鞏固學習生字詞,更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

精讀品悟、深入解析

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 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 學生之間可小組討論,有助於學生理清文章層次,便於理解感悟、抓住重點)

田老師是怎樣給我們講課的?作者是怎樣聽的?找出關鍵詞語或語句?(讓同學們先自己思考然後指生讀出答案,由於之前對文章已大致瞭解,所以答案 不難得出,學生能夠自行得出答案)

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出示詞語:

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

(指生認讀,讓學生用其中的任一詞 ,先解釋成語意思,再聯繫課文內容進行說話.讓學生根據課文情境思考,學生小組討論,把主體交給學生,也進一步的深入理解詞語、體會文章情感,大致說出相似意思即可,師再根據情況出示詞語 準確意思)

娓娓動聽:形容說話不倦或說話動聽 身臨其境:好像親自到了那個地方 引人入勝:把人帶到美妙的地方。

出示插圖:看,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娓娓動聽的講着故事,孩子們聽着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麼呢?請大家 默讀課文想一想。

A: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要亂折花草樹木,美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

B: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我不知不覺地就記住了那首小詩。 C:聽田老師的課,我感到很快樂。 ....

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讓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快樂,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師的故事好像是什麼?(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出示: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老師的故事是春雨。還記得那首描寫春雨的小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的教育就像這春雨,悄無聲息,飄進我的心田。在密密春雨中,知識的種子在發芽,在長葉,感受到了嗎?一起讀。(找到春雨的感覺再來讀讀。)

在田老師的故事中,我慢慢地長大,可田老師給我的僅僅是這些嗎?老師這兒有一段劉紹棠的介紹請大家看一看。

劉紹棠,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3歲開始就發表作品,20歲成爲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爲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衆文學獎。《蒲柳人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你還想說什麼嗎?

(引導學生體會:劉紹棠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許和田老師是 分不開的,正是因爲田老師講了這麼多的故事,才使他對文 學這麼感興趣??)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紹棠給自己的這篇文章原來取什麼題目? (《老師領進門》是老師爲他開啟了知識的大門,是老師領他進入了文學這扇大門??) 想起田老師,想起田老師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來不能忘記的田老師的教誨之恩!大家再次讀讀這句話。

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再次品讀,加深感受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1、這就是田老師,一個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一個個故事點點春雨的老師,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老師。四十年後,我回到了家鄉,在村邊遇到了老師,望着白髮蒼蒼,恩重如山的老師,我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想些什麼呢?讀讀課文的八九自然段。(學生自由默讀,小組之間可討論探究回答,多聽別人的見解,學生回答合理即可) 2、品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此時的我已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而且已經是個大作家了,爲什麼還行小學生一樣的禮?(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感悟回答,合理即可,中國有句古話:一日爲師、終身爲父。讓我們再次讀讀這兩小節,感受“我”對老師深深的敬意。讓學生再次品讀,加深感受)

4總結全文,回味反思

總結全文

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作者上小學的時候,有一位教他語文的田老師,這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把課文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正是這些故事如春雨滋潤着作者,使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提出這個問題,一是檢測學生閱讀的概括能力,二是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回答內容類似即可) 回味反思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學生可從不同角度來自由發表感受,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指點)

拓展延伸、課後品讀

閱讀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它是一種手段,我們希望透過閱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生活態度,影響學生的生命狀態。 拓展延伸 閱讀劉紹棠的《京門臉子》前半部分和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師》 課文是例子,它引導者我們從課內走向課外,引領學生走向閱讀更廣闊的舞臺。同學們,我們也有我們的老師。每天清晨,我們迎着清風朝陽來到學校,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裏,你有沒有感受到過老師對你的關心和愛護呢?我們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尊重每一位老師,不能忘記老師的教誨之恩。再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寫一篇短文或一句話製成卡片,送給喜歡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 ,讓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師生之情的珍貴 ,師恩的難忘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教案,希望透過我的板書能濃縮課文內容,顯露文章中心

師恩難忘

師:教誨之恩 生:終身難忘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白鵝》是編排在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3課,本文主要是向我們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的形象特點,從而表達了作者對於白鵝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共可以分爲4個大段:第一段(1—2)主要描寫了白鵝高傲的姿態;第二段(3)主要描寫了白鵝的叫聲;第三段(4)主要描寫了白鵝的步態;第四段(5-7)主要描寫了白鵝的吃飯。全文結構非常清楚,條理清晰,一目瞭然。主要是圍繞着“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句話來統領全文的。全文就是細緻刻畫白鵝的三大方面重點來描寫了它的性格特點,這句話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這篇文章的語言活潑、詼諧、準確運用了多種修辭表現手法,主要運用了對比,擬人,反語等。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文中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面對這份文字,雖然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具備了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的思維正向抽象的思維轉變,學生對於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策略方面,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悟、從讀中品味。作爲教者的我們只有幫助學生建構這樣的感性的語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語言的精妙之處。因而,本文最大的教學價值是訓練學生去領會語言的獨特與精妙之處,初步掌握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把事物的特點寫具體細緻。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特點的分析、解讀,基於學生學習水平的估計,基於編者意圖的領會,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讀13字,會正確書寫14字,聯繫上下文理解“厲聲呵斥、厲聲叫器,引吭大叫、侷促不安、步調從容、大模大樣、三眼一板、一絲不苟、倘若、從容不迫、窺伺、不勝其煩”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等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瞭解白鵝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對於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認爲: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把白鵝高傲的特點寫出來的。

教學難點: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學理念

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是帶着這樣的教學理念,力圖體現:

1.彰顯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我認爲語文是由語言與文字組成的,學語習文應該成爲終極目標,唯有立足於語言習得表達,才能體現學科的本位。在整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處處以語言爲珍珠,用文字來串線,形成語文課堂的本質特徵。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等語言實踐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在自足感悟的基礎上有序地展開,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合作者,夥伴者,促進者。

四、說教學流程

我帶着這樣的教學理念,爲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力求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地上好語文課,真實展開我的我的教學流程。我的教學流程有以下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上課初始,談話引入:同學們,一說起鵝,你們會想到什麼?由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引入,學生可能會說,想起鵝的樣子。也可能會說想起《詠鵝》這首詩,如果有學生提到這首詩,那就大家一起背一背。

接下來,引出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豐子愷先生寫的《白鵝》,在他筆下,這隻白鵝什麼樣子呢?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豐子愷先生吧。”由課題又引出對豐子愷先生的介紹。

第二板塊: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在這一板塊中,我要實現2個目標。透過學生專心地初讀課文來幫助學生掃清閱讀的障礙。在學生預習自讀的基礎上,我篩選出如下重要的字詞,引導學生重點學習。

在字音方面,特別注意:鄭 看 囂 促 奢 侈 侍 窺 伺 供等字的正確讀音;

在字形方面,特別注意:吠 促 頗 劇 苟 譬 館 脾 敏 捷等字的正確書寫形式;

在字義方面,特別注意:三眼一板、鄭重、厲聲、高傲、引吭大叫、侷促不安、從容不迫、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字詞的意思。對於有些難於理解的字詞我主要是透過讓學生查字典、查詞語手冊和聯繫上下文在語境中的相機理解。比如文中的“高傲”的意思應該是表示:自以爲了不起,看不起人;極其驕傲。

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對於文章中的有些長句以及難句比較難於理解,句式比較長,因此要正確引導學生給予停頓指導。對於長句要引導學生讀通、讀順,讓學生多自由朗讀,多讀讀,練一練。

在初讀過後,應該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與把握。我就在課上讓學生說說這隻高傲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或者是從文章中的哪些語句描寫中可以看出來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初讀的感知,引導學生正確地說出其文章所要表達的是一種怎麼樣的文情呢?

第三板塊:圍繞主問題,品味語言。

自由朗讀課文,和大家說一說,這隻白鵝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認真讀了課文的學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當然,如果學生沒有說出“高傲”,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文中豐子愷對這隻白鵝的印象。)

把這句話出示在屏幕上,並提問,什麼叫“高傲”?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會說,“高傲”是傲氣的意思,是看不起別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意思……

爲什麼作者初次見到白鵝,就有這樣的印象呢?指讀第1自然段,從文中找到答案。學生可以抓住“伸長了脖頸”“左顧右盼”,說明白鵝初次到我家,東瞧西看,一點兒也不拘束。透過對重點的理解來體會白鵝高傲的特點。

課文在很多地方都用了明貶實褒的寫法,課文一開始這個“高傲”就是這樣一種用法,可以在這時把這個語言特點告訴給學生。初次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隻白鵝就給作者留下了如此鮮明的印象,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你心裏會怎麼樣?作者竟把它喜歡的動物稱“高傲的動物”,把“高傲”這個貶義詞褒用,語言多有特色呀!一起讀一讀作者的感嘆。

作者初見這隻白鵝,就認爲它是一隻高傲的動物,那麼文中圍繞這個特點還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呢?由這個問題引出2-5自然段,學生們小聲讀2-5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把它找出來並畫在書上。透過對“更”字的理解,說明白鵝的高傲在叫聲、步態、吃相這三方面表現得更加突出,而且還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也引出了下文,讀起來非常自然。

這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哪些句子表現出了白鵝的高傲呢?給大家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學生在體會這部分內容時,主要透過想象與對比感受白鵝的“高傲”,如“叫聲”這部分,讓學生想象,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它可能在喊:( )。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可能在叫:( )。透過想象,賦予鵝人的語言與思想,進一步感受它的特點。

在“叫聲”和“步態”這兩部分中,還有一個寫法,就是運用對比的方法,把鵝與狗、鴨進行了對比,從而突出它的厲害與傲慢,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可以透過有語氣地朗讀,來表現出白鵝的特點。

第5自然段“吃相”圍繞第一句話展開即可,透過對詞句的朗讀,以及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畫面,來感受白鵝可笑的樣子,非常有特點的一面,它不僅很高傲,而且還顯得很死板,不知變通。

第6、7自然段,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同時很直接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生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讓學生讀一讀,然後找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語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體會白鵝吃飯時的特點,即必須有人在旁邊侍候,因爲它雖然知道狗會常常來偷吃它的飯,但它還是不知變通地總是吃一口飯就走開去遠處喝水吃草,當飯被狗吃光,它還要責備人們對他照顧不夠。而且從這部分中,也可以再一次感受到這隻白鵝的厲害,因爲狗每次想偷吃飯時,都得先“窺伺”,不敢明目張膽地來吃,而且得趁着白鵝離開時“敏捷地跑”“努力地吃”“立刻逃”,好像在抓緊時間儘量多吃點兒,生怕一會兒白鵝回來對它不客氣似的。

第四板塊:昇華情感,進行實踐。

在這個板塊當中我主要做2件事情:第一就是讓學生背誦積累,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大量去積累,理解運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一些寫作方法可以適當運用到自己今後的習作中。第二.自己選擇摘抄描寫白鵝性格特點方面的優美的語句,仿照其寫作手法進行模擬訓練。這樣可以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積累語言,而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是提升其語言的品質。

第五板塊:迴應目標,總結全課。

這篇文章以活潑、詼諧、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形象。運用了多種修辭表現手法,主要運用了對比,擬人,反語等。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掬,文中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五、說板書設計

15白鵝

高傲叫聲:嚴肅鄭重

步態:傲慢

吃相:從容不迫

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