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長春版《梅雨潭》優秀說課稿

說課稿1.94W

一、教學內容概述

長春版《梅雨潭》優秀說課稿

《梅雨潭》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選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綠》。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傳神。文中運用大量的比喻句形象地描繪出梅雨瀑狹長飄逸、水花飛濺的動態之美。因此它是一篇文字優美、寫作方法鮮明的寫景範文。同時也是學生難於理解的篇章,文字的描述具有抽象性,課文插圖也是靜止不動的。孩子們沒有身臨其境目睹其景是很難理解文中語句的。爲了在教學之中讓孩子體會瀑布之美,讓課文充分發揮其範文作用,讓課堂真正達到高效。我在教學之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今天當我看到孩子們因爲有了那些精美圖片輕而易舉的就理解了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時,我真的很開心!這篇文章共三段。第一段寫作者在山邊感知到的梅雨瀑的聲色形。第二段寫梅雨亭,“亭正對着那條瀑布”,是作者看潭觀瀑的地方,但是,對亭的記敘描寫“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卻絕非作者在亭內所能觀察得到的,弄清這一點,對發展兒童理解空間時間和知覺能力,更好地瞭解觀察點、觀察順序和梅雨亭、瀑、潭的位置關係,進一步掌握觀察方法是頗爲重要的。第三段是作者對梅雨瀑觀察聯想後,用比喻詞句描繪出的一幅梅雨瀑的生動畫面。“動”在這裏十分關鍵,沒有“急劇的撞擊”就沒有“飛花碎玉”,也就沒有“梅雨潭”之名了。然而,文字的描述具有抽象性,插圖也是靜止的,必須透過再造想象,才能在頭腦裏形成這動態美景的形象,從而深入領會文意,感受自然美,和作者愛祖國山河的情感激起共鳴。

二、教學目標分析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對梅雨亭、瀑、潭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3、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和用比喻詞句具體描繪的方法。

4、在學習課文的過稱中,感受作者對美好境界的熱情讚美和執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對梅雨亭、瀑、潭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2、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和用比喻詞句具體描繪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對梅雨亭、瀑、潭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步入中年段有一年的時間了,他們喜歡閱讀,願意模仿他人閱讀,但缺少個性化的閱讀,往往是用一種語氣語調去讀每一篇文章。因此,急需課堂創設有利的閱讀氛圍及教者在課堂中的指導、引領與示範。因此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有利的。同時這篇文章以景傳愛,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靠簡單的說教是不能起到教育效果的,必須運用巧妙的方法促使學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一)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維目標要整合,課程資源要整合,教學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2、語文課程具有審美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互訓中升情。

3、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價值上指航向。

(二)教師教法: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並媒體,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三)學生學法:讀、思、議、批註、交流。

爲了使學生領悟行文的順序和結構,體會作者對事物的描寫方法享受作者的語言文字之美。我從梅雨瀑入手,先出示瀑布圖,讓學生看圖回顧學過的詞語或詩句,目的是積累詞句引出描寫梅雨瀑的精美之筆。課件的運用使孩子對文字描述體會的深刻,情感朗讀使孩子們真切的悟情,從孩子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已從文字中體會到了景之美。這個時候若能及時練習背誦並抓住契機進行語言、寫作方法運用的訓練,我想對發展學生的語言很有幫助。“課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達到閱讀教學的這一理想境界,我還要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吃透教材,走出教材,關注學情,合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字,接觸言語,讓學生歡悅地、投入地、感性地走進文字,在潺潺流動的語言文字中進行體驗,有所收穫。總之,一節課只要有充分的準備並且讓文在教者心中,那麼課堂一定會有閃光之處,當然由於對文字、對課標、對學情瞭解具有侷限性,教學之中出現許多遺憾,在今後的教學中盡我所能把遺憾減到最低,讓自己的課堂真正展示出“語文味”,讓學生真正得到紮實的語文訓練,使課堂真正達到高效,這也是我們在座各位語文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我會和大家一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