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5篇

說課稿3.14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語言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5篇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沒有牙齒的大老虎》這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的故事,故事中透露着老虎的愚蠢和狐狸的聰明,容易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觀察與狐狸拔掉老虎牙齒有關的圖片,透過自主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2、透過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演一演,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動。

3、教育幼兒懂得接納自己、接納別人。有安靜傾聽的意識,願意參與閱讀活動。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人手一本小圖書圖片大圖書

二、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法、提問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利用觀察法是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提問法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透過提問觀察並回答,讓孩子更方便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表演法讓幼兒在透過學習對話的同時演繹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話,更容易的使幼兒理解不同形象的心理活動,方便孩子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以及故事的內容。

三、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表演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透過觀察圖片直接獲得印象。表演法是幼兒在學習中理解故事形象的心理變化,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四、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1、出示主要角色圖片,激發幼兒看圖書的興趣。2、師幼共同閱讀故事,理解故事內容。3、引導幼兒想想大老虎沒有牙齒後,故事的結局。

(一)分別出示有牙齒和沒有牙齒的老虎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個孩子們熟悉的角色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並且透過一個提問直接進入了課題:小朋友,你們知道老虎最厲害的地方是哪裏?後來它的牙齒爲什麼會沒有的?到底是爲什麼?(透過猜測,看圖書知道真正的答案)

(二)師幼共同閱讀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找出小狐狸不怕大老虎的圖片。提問:你從哪裏看出來狐狸不怕大老虎?學醫學它的樣子。爲什麼它不怕大老虎?

2、閱讀第三到第九幅圖片。提問:狐狸想了一個什麼樣的好辦法?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們的對話。小狐狸爲什麼要送糖果給老虎?老虎喜歡吃嗎?從哪裏看出來?一個一個的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在自主閱讀中知道故事的發展,透過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的內容。

3、找出圖片10~13,提問:老師把老虎找大夫的故事講出來,請小朋友們找找是那幾幅?爲什麼大夫不願意幫大老虎拔牙?透過傾聽知道大家都怕大老虎。

4、共同閱讀最後兩頁故事,提問:小狐狸是怎麼樣走來的?又是怎麼樣幫大老虎拔牙的?透過講述和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的內容。

(三)引導幼兒想象大老虎沒有牙齒後,故事的結局。

透過討論的方法想象沒有牙齒後大老虎會怎麼樣?由此引導孩子創編故事的結局,培養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四)延伸活動:

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並講給其他的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2

今天我組織的這個活動主要兩個方面的特點:

一、嘗試運用了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

這個活動中我主要採用視聽講結合法,以趣激情,在如何能自然引出活動的主題,而且幼兒也十分敢興趣,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嘗試,打破了以往用圖片、談話等引出活動主題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體課件,透過猜謎語的形式,以動態的畫面、小動物的聲音再現等,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活動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情緒是高漲的,他們很願意參與到我的活動當中來,這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當中的動物角色,爲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我認爲我自身能較準確地把握和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

首先,在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上,作爲我個人,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實踐和研究,在如何運用方面,特別是我比較擅長的語言教學當中,怎樣來把握好,那麼,今天呢,我運用了視聽講結合的方法,首先是透過課件展示“春姑娘”,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春姑娘”給小朋友猜謎的形式引出故事角色,小朋友猜出後,會配上相應的小動畫和聲音,和小朋友打招呼等等,使課件發揮了圖片所不能替代的輔助作用。

爲了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我將以往運用的單一、呆板的圖片故事教學,改用藉助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利用教師的配樂朗誦故事,並根據故事內容放映小動畫,將音樂、故事、畫面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刺激幼兒的視覺、聽覺器官,這種目有所見的方法,能讓幼兒自發地帶着愉悅、好奇之心進入故事中所描繪的意境當中,對幼兒起到了極大的感染作用,所以,幼兒在活動當中能夠很快地對故事情節有了大概的瞭解,並能隨之學會了小動物之間的角色對話,很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那麼,在活動當中,我還把小動物之間的對話錄入到課件中去,使得故事內容更生動,幼兒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富有親和力,幼兒也自然而然得跟隨着動畫片裏的小動物們學說了對話,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部分。

另外,在活動當中,我運用了春姑娘給小朋友猜謎的遊戲化形式,並給予了他們及時的支援和肯定,幼兒有很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更加有興趣地投入到活動中來。我與幼兒之間的角色互動,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角色互動,都極大地調動了幼兒活動積極性,並注重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學理念,爲幼兒創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充分表達和學說對話,很好地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

當然,我的活動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課件的製作技巧上,還需要再完善和豐富,使得多媒體課件在語言活動中發揮其更好的輔助作用,這仍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根據現場幼兒的活動情況,作出反思)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故事作爲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爲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故事《龜兔賽跑》用淺顯的故事內容不僅能讓幼兒明白知道做事情只有不驕傲、認真、努力堅持到底,一定能成功的寓意。而且故事裏的動物對話,會激發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慾望,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教學目標

1、喜歡欣賞童話故事,在傾聽與欣賞中體會出人預料的故事結尾。

2、理解烏龜和兔子不同性格特點,懂得故事所表達的驕傲使人落後的寓意。

3、能大膽連貫的講述。

(三)教材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指導幼兒大膽連貫的講述。因爲中班幼兒的語言還很不豐富,所以要教師引導和教授幼兒用藝術的語言表述故事作爲難點。

二、說教法

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引起幼兒注意,訓練聽說能力。主要採取直觀法、練習法和遊戲法(小品)。根據幼兒思維特點所決定的。幼兒以形象思維爲主,所以採用直觀看圖(有條件時看光盤)引起幼兒注意,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爲幼兒的語言表達做充分的準備。透過練習法可以刺激幼兒的表達慾望。(有時間全讓幼兒參加小品演出和說圖片意思,沒時間就用活動區的語言區讓幼兒練習)又根據幼兒以形象思維爲主,但抽象邏輯思維在發展的特點,採用對話的形式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對話能力。

三、說學法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始終與聽說能力貫穿始終。逐句學習打到連貫語言表達故事內容。

四、活動準備

示範掛圖、頭飾、發令槍、小旗、花環、錄音機(或光盤)等

五、說教學過程

(一)示範法: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二)直觀法:看圖,說圖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印象幫助理解記憶。

(三)(重點)說動物的話。

(四)分角色幾人一組合作,表演故事。小兔子認識到自己錯了,改正了錯誤還是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小朋友們要是做錯事要知道錯了就改,就是一個好孩子。看又一次龜兔賽跑。(結合實際進行教育)

(五)準備延伸故事《好朋友》引起幼兒興趣。

(六)佈置作業,回家講給家長聽。用激勵的語言讓幼兒舉手動起來符合幼兒好動特點。用獎勵小紅花引起幼兒興趣和高興地心理,有益幼兒健康。

(七)小結:今天我很高興,小朋友們也很高興。我們知道了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並且你們會講故事了。如果還想表演小品老師就把頭飾和小電視放到語言區供小朋友繼續演出和講述。豐富了語言區,有利於幼兒練習。

教學反思

透過幼兒都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來提高幼兒跑的能力,同時結合這故事本身蘊含的意義來教育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科學觀,而幼兒也正經過這次的教學活動懂得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的道理。採用“龜兔賽跑”寓言故事情境法來組織教學的。學習目標是以運動參與領域目標:樂於參與各種遊戲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練情況比較好,活動與遊戲的積極性很高。龜兔賽跑是兒童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因此,在教學中能使幼兒產生強烈的角色體驗感,再透過一定的音樂渲染、語言的描繪、道具的運用,又能激發幼兒模仿的興趣感。透過多種形式的學習評價,達到提高興趣、促進發展、鼓勵進步、增進健康的目的,從而更有效地完成活動學習目標。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熱情,保證了探究活動在一種輕鬆的環境中有效進行。教師在活動中能支援幼兒的自我挑戰活動,使幼兒獲得成功感;能及時發現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並作出反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和自信心;注意活動中部分幼兒心理負擔過重的問題並加以引導,使幼兒體驗到活動的樂趣,併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情感。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4

活動背景:

本活動源自幼兒早期閱讀系列《幸福的種子》。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過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家長們出於對孩子的關愛,也是幫這幫那,樂此不疲地圍繞在孩子身邊。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家長幫助孩子整理玩具、給孩子拿書包、給孩子餵飯甚至連走路都是抱的等等。這些行爲無形中剝奪了很多可以讓孩子們動手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禁錮了孩子的發展,而且從不讓孩子過多的運動,庇護的十分的嚴密,讓孩子養成了沒有責任心、懶惰和依賴別人等不良習慣。而《國王生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要多多運動,許多事情是需要親自體驗,不能依賴別人、讓別人代替做的,因此選擇了這本書。

活動目標:

“國王生病了”這個語言活動如果單純地讓幼兒看着畫面,老師爲幼兒讀一段,然後提一些問題讓幼兒來回答.整個活動過程未免有些枯燥,不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希望有所改變,於是借用了“表演”這一形式來組織本次語言活動。透過畫面欣賞想象、對白設計、問題討論、動作模仿、即興表演等方式,讓幼兒從表演中理解故事要點和內容,避免讓幼兒單板的記住故事,使幼兒能主動參與作品表現,在與教師、同伴互動合作中進行自主學習活動。所以在目標制定時,我制定了透過想象講述、分析討論、即興仿編等與他人的互動合作,發展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準備過程:

《國王生病了》PPT、大書教具一本,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爲便於幼兒擺放書,我還製作了書袋,但操作後發現問題,又捨棄園本的計劃,改用布袋,效果還是可以的。PPT和大書的運用並不重複,PPT畫面在電視上呈現的畫面比較大,幼兒更容易觀察。

大書是活動頁碼的,便於幼兒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可以去操作。在大書上找到問題的所在後再由PPT展示,讓所有的幼兒在同一平面觀察。

活動過程:

過程很清晰,分爲4個環節:

第一“國王”生病了,醫生看病開藥方;這一環節我透過“看、聞、問”三種方法想象講述國王生病時的狀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第二“國王”在宮裏人的陪同下開始“運動”;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自主閱讀,帶着問題去討論,交流發現的情況。目的性更強,也爲國王病爲什麼沒有真正好找到了原因。

第三病未痊癒,“國王”質問“醫生”.“醫生”指出“國王”所謂“運動”的真相;這一環節我運用了設計問答對白,進行表演的方法激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故事的有趣。邊表演邊講述故事中的趣事。

第四“國王”自己運動,身體恢復健康。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即興仿編的方法讓幼兒根據老師的句式創編。鍛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每一環節我採用的方法都不相同,新穎的形式從頭到尾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在師生互動的環節中,幼兒也能大膽的進行表演,講述。

我細節的地方,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國王與大臣們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在逐步引導下,能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判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較好地理解讀本所表達的內容。在引導幼兒閱讀圖書的前半部分後,讓幼兒帶着問題自主閱讀圖書的主要部分,最後師生再一起閱讀後半部分,這樣層層遞進,充分的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同時,我在教學中運用講、看與運動交替的策略,使活動輕鬆愉快,引人入勝。好動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在動作的模仿和遊戲活動中感受師幼互動的愉悅,體驗到故事帶給大家的樂趣。

活動中的不足:

《國王生病了》是一篇主題嚴肅、卻又幽默有趣的故事,作品以輕鬆的風格,生動的語言緊緊抓住幼兒。我爲了讓幼兒重點找出國王生病的原因,花重筆墨在觀察人物的表情上,對畫中幽默的細節就忽略了,例如:國王和皇后一起做體操,國王對着皇后喊“一二一二”,大臣們擡着轎子,國王喊“嘿吆嘿吆”,游泳時,大臣舉着“25圈”等等這些畫面的幽默風趣,只是一帶而過。可在深入一些,讓幼兒更深的體會書中的幽默。

教學反思:

請幼兒先自己看書,觀察畫面上的內容然後在根據教師的提問進行故事內容的理解。細節的地方,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國王與大臣們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在逐步引導下,能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判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較好地理解讀本所表達的內容。在引導幼兒閱讀圖書的前半部分後,讓幼兒帶着問題自主閱讀圖書的主要部分,最後師生再一起閱讀後半部分,這樣層層遞進,充分的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5

各位老師、領導:

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繪本閱讀《沒有不方便》。

繪本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爲主的兒童圖書,具有文學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給孩子美的薰陶,激活孩子的想象。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活動目標、教法、學法的運用以及活動過程的設計等方面來闡述本次活動。

一、說教材

(一)從教材的教育價值來說。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孩子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殘障的兒童,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幼兒以健康的心態去接受“不一樣”的人呢?繪本《沒有不方便》,它講述的就是這麼一個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透過故事讓孩子要懂得“友愛”,應該一視同仁,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弱者。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值得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領悟、去欣賞、去學習。

(二)從當今幼兒的教育現狀來說。

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裏有着唯我獨尊的思想,什麼事情都是別人來幫助我,只會接受,而不懂得主動地付出,對於社會中的弱者及需要幫助的人表現出冷漠、不關注的態度。《沒有不方便》用一個樸實的故事觸動老師和孩子的心,對中班孩子而言可謂是一場難得的及時雨。

二、說目標

在擬定本節課目標時,我們發現原定的三條目標中,第一條目標

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行爲與第二條目標觀察畫面細節似乎有相似之處,於是我們將第一點目標與第二點目標進行合併。根據教材內容及中班幼兒年齡及心理特點,我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重新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一)在教師引導下透過分段閱讀圖畫書,理解故事情節。(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行爲)

(二)能透過觀察畫面人物的表情和行爲(畫面細節)推測判斷人物的心理狀態。

(三)學習尊重殘疾人並萌發幫助他們的願望。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一)活動重點:在教師引導下透過分段閱讀圖畫書,理解故事情節。

學習尊重殘疾人並萌發幫助他們的願望。

我們擬定的重點往往從目標本身出發,因爲是閱讀活動,理解故事情節就顯得非常重要,故事後的深刻寓意也是本次活動的重心。

(二)活動難點:能透過觀察畫面人物的表情和行爲推測判斷人物的心理狀態。

中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經能從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由明顯特徵到隱蔽特徵進行觀察。但是推斷人物的心理狀態還是比較難的。因而將此作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法

根據中班孩子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們採用了分段閱讀法、啓發、引導法、視聽結合法。

(一)分段閱讀法:我們將這本繪本分成兩個部分逐步進行教學。讓幼兒理解繪本中情節的跌蕩起伏,讓故事中轉折的關鍵情節成爲很好的教學契機。

(二)啓發、引導法:在活動中,我們透過提一些開放性、猜想式的提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激發幼兒說的興趣,給幼兒一個說的空間,從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發展幼兒思維、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三)視聽結合法:在活動最後引導幼兒完整閱讀時,我們給故事配上了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利用舒緩與歡快的音樂幫助幼兒產生情感共鳴,感受故事情節及人物的心理狀態的變化。

四、說學法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對比閱讀法、討論交流法、自主閱讀法。

(一)對比閱讀法:透過對比觀察第9頁與第22頁兩幅圖片,幫助幼兒發現小猴子的行爲轉變,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讓幼兒自己去書中閱讀尋找轉變的原因。

(二)討論交流法:在觀察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三)自主閱讀法:讓孩子自主閱讀第10頁到最後一頁,培養幼兒獨立閱讀的能力,反饋幼兒在閱讀興趣、能力、習慣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四)視聽閱讀法:看幻燈在音樂伴奏下閱讀第1頁到最後一頁,強調在一定情境中聽覺感知(錄音)與視覺(圖片影視)感知相結合。

五、說活動過程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本次活動我們主要從以下六個環節進行預設。

(一)介紹角色,激發興趣

(二)觀察理解,大膽講述

(三)對比閱讀,引發思考

(四)自主閱讀,探索分享

(五)配樂欣賞,昇華情感

(六)知識遷移,延伸生活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6

幼兒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小兔子開鋪子》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並能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表演。

2、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的一些量詞,並在遊戲中學習接觸新的量詞,練習完整講述。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會說兒歌。

活動難點:能說準量詞。

【活動準備】

1、售貨廳,兒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頭飾一個猴子頭飾五個

3、兒歌錄音磁帶一份

【活動過程】

一、 情景表演,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讀白:在一座大森林裏,小兔子開了一家鋪子。(邊說邊拉開帷幕,幼兒看見的是小兔子在鋪子裏。)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開了一家鋪子,歡迎大家光臨。

(師出場):哇!小兔子家開了鋪子,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鋪子裏有些什麼東西。(轉身向兔子,指着襪子)這是什麼東西?一共有多少?(請幼兒回答,學習正確使用量詞:三雙襪子) (再指着一排瓶子)這一排是什麼?共有幾個?(請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練習:四個瓶子) (教師轉身對兔子)小兔子,這桌子也賣嗎?

兔子:賣,當然賣咯!

師:哎,我看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們看看鋪子裏有幾張桌子?(指導幼兒正確運用量詞:張)

(師拿起兩把塑料的椅子)你們看漂亮嗎?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多少,然後告訴大家。(指導幼兒學習用“把”這個量詞)

師:還有些什麼?(老師尋找別的東西,突然發現)瞧,這些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幾頂,我們來數數。一頂、兩頂、三頂、四頂、五頂,一共五頂帽子。(幼兒練習頂這個量詞)這裏的東西可真多呀!

(突然來了五隻小猴子) 之一:小兔子,我要買五頂帽子。小兔子:啊?是幾頂?我沒聽清楚。

師:小朋友,小猴子要買多少帽子,告訴小兔子。(幼兒齊答:五頂帽子)

之二:小兔子,我要買四個瓶子。

之三:小兔子,我要買一張桌子。(老師幫小猴擡下)

之四:小兔子,我要買三雙襪子。

之五:小兔子,我要買二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東西賣完了,明天再來開鋪子。(拉上帷幕)

二、 引出兒歌

1、隨着拉上帷幕的同時播放錄音磁帶,第一遍欣賞兒歌。 (主要集中幼兒注意力) 師:是誰把剛纔的是編成了這麼好聽的兒歌?他到底編的對不對,我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

2、第二遍欣賞兒歌

3、理解兒歌內容

(1) 是誰在森林裏開了一家鋪子?(幼兒完整講述)

(2) 鋪子裏有些什麼東西?(要求正確運用量詞)

(3) 東西被誰買完了?小兔子怎麼說的?

三、 幼兒學念兒歌

1、 放慢速度,幼兒跟老師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會的小朋友念響點,不會的輕輕念。

3、 分組練習,加快速度。

四、 遊戲

1、 教師指導幼兒遊戲,出示一些兒歌中沒有的物品,引導幼兒用“我要買XX的”句式,並能正確使用量詞來參加活動,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幼兒沒有正確運用量詞,可以請其他幼兒幫助他。

師:“小朋友們都會念這首兒歌了,你們會不會買東西呀?好,小兔子的鋪子又要開了,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樣,說清楚你要買什麼?小兔子就會賣給你。”

2、 遊戲擴展:開放幼兒的活動空間,增加互動。

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極了,我的貨這麼快就賣光了。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7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變色蝸牛>>是小班上學期早期閱讀課,<<變色蝸牛>>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又在平時常見到的幾種顏色爲線索所引出的故事,講述了小蝸牛每吃一種水果就會隨着水 果的顏色變換身體顏色 ,所引出的故事, 小班孩子對 顏色認識還夠,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發展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學會 根據畫面上實物的顏色以及人物身上的.顏色猜測想象故事情節,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再加深對顏色的認識,這樣孩子在活動中理解了故事內容,又認識了幾種水果,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孩子們每人一本圖書,讓他們邊看書邊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

(四)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透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慢慢引導幼兒根據色卡知道小蝸牛的身體變化,讓幼兒透過圖片理解的效果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猜猜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猜測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猜測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猜測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猜測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七)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 聽聲音猜測是誰來了,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鼓勵幼兒用"第七天小蝸牛吃了什麼,變成了一隻什麼顏色的蝸牛"講述。3、完整講述故事。

一: 聽聲音猜測是哪個小動物,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象聲詞蟋簌,並讓孩子們猜猜看誰來了,小朋友們就大膽想象,是誰來了呢?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 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第一天小蝸牛吃了什麼東西?身體變成了什麼顏色?2、第二天小蝸牛又會吃什麼,會變成什麼顏色呢3、第二天過去了是第幾天?蝸牛媽媽又會給他吃什麼東西呢?那小蝸牛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這一環節透過提問、猜測,讓幼兒在討論、尋找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情節很平凡,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小蝸牛從第一天到第七天吃水果吃東西的地方設計了當小蝸牛遇到了小朋友後,小朋友會給他吃什麼東西呢?小蝸牛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了呢?這樣一 來.孩子們舉手的熱情更高了,回答問題也熱烈了,雖然有的孩子回答的文不對題,但畢竟孩子在思考問題,在認真表現自己了,我就及時給予他們鼓勵,給予他們肯定。

c) 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我是在進行復述故事了,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體會,第一天蝸牛吃了什麼?他變成了什麼顏色的蝸牛?第二天,他又吃了什麼?又變成了什麼顏色的了?第三天呢?直至到第七天他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你們覺得他還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了呢?在這樣一遍又一遍反覆的提問下,孩子對故事已進一步的理解了。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8

一、說活動內容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透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着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該故事雖然篇幅不長,人物對話簡潔明瞭,但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故事中再三描寫了青蛙看到房子不佔爲己有的無私精神,後又描寫了青蛙與小動物們一同分享快樂,繼而描寫了小兄妹樂於幫助別人。步步深入主題,而又在小青蛙與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樂達到高潮。故事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兒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動淺顯的語言,又便於幼兒理解、記憶和模仿。顯然的,故事的主題就是體驗分享的快樂,這與大班幼兒社會性發展是相一致,適宜大班幼兒。

二、說幼兒

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大班的幼兒積累了不少的童話故事知識,富有觀察力、好奇心,探究慾望強和富的想象力,喜歡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透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童話故事較感興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內容較豐富、表現手法較複雜的故事,並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

但由於幼兒成長環境的影響,幼兒經常出現自私、以自我爲中心的現象。而故事是運用兒童文學作品向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選擇了故事主題明確、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生動淺顯而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漂流屋》。

三、說活動目標

新《綱要》中指出: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精神、故事文字的分析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

2、能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並學習詞語:漂流、擱淺、甜美。

3、透過活動,體驗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體驗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因爲,現在的社會居多都是獨生子女太過於以自我爲中心,不願意與同伴分享。所以,我將本活動的重點環節放在分享這一環節上,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相適應,所以我爲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

(1)幼兒在常識活動中已熟悉青蛙、螃蟹、烏龜、小鳥的生活環境。

(2)已認識過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初步瞭解了擬人和比喻的概念。

2、物質準備:

(1)優美音樂背景的錄音帶,錄音機,教育掛圖《漂流屋》。

(2)請每一位幼兒自帶一份小禮物。

五、說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法:直觀形象法、討論法和環境體驗法。

1、直觀形象法: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透過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而且,我有效地將語言與教育掛圖聯繫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講授法:是教師透過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方法。在第二環節中,透過口頭語言講述故事,幼兒進行完整的欣賞故事內容,對故事有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在第三環節中,我是採用分段講述故事。讓幼兒進行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運用語言的直接講授,能夠讓幼兒直接的接觸到故事中的情景、人物。便於幼兒理解、掌握故事內容。爲後面交流討論故事,做一個有利的鋪墊。

3、討論法:討論法是兒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動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活動中,我首先揭示或引發討論內容,然後由幼兒進行補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我多次讓幼兒討論自己對故事裏人物的看法,以“爲什麼”讓幼兒深入思考問題,並讓幼兒提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看法,甚至讓幼兒反過來向老師來發問。討論法結合了《規程》的要求,爲兒童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牴觸心理和行爲。

4、情境體驗法:兒童因爲年齡小、知識經驗少,對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很難理解。現實生活中很多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一直以自我爲中心,不能體驗到什麼是分享,分享又能帶來什麼快樂。於是,活動中採用了情景體驗法,提供了一定條件,讓幼兒透過自身的禮物交換、分享,從而感受和獲得體驗。這可以加身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認識水平,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六、說活動程序

活動流程我採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本次活動,設計程序爲:

1、出示漂流屋圖片,引導幼兒進行初步想象

在活動的開始環節,運用直觀的方式直接出示漂流屋,讓幼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幼兒直觀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更快地融入角色當中思考問題“這是哪裏來的”“撿到它以後要怎麼辦”。該問題把幼兒帶進一個思考想象的空間,創設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 語言環境,並讓幼兒初步產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識,爲下面的故事做好鋪墊。

2、教師配樂完整朗誦,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對故事有一個大致上的瞭解,對故事內容有一個初步、完整的概念。透過討論:你喜歡故事中的哪些人物或哪些情節?爲什麼?有哪些詞語你覺得美?引導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這個環節仍然給幼兒留有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在剛纔的想象基礎上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3、結合教育掛圖,理解故事的內容

(1)出示教育掛圖一

提問:青蛙剛開始的時候,是住在哪裏的呢?青蛙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這間漂亮的漂流屋像什麼呢?青蛙不知道這間漂流屋是誰的,青蛙都問了哪些動物呢?青蛙爲什麼不好意思獨佔這間漂亮的屋子呢?邀請了誰來住呢?青蛙邀請了這麼多的動物住進了漂流屋,青蛙現在的心情感覺怎樣?透過提問,讓幼兒更進一步地瞭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的人情美。瞭解與他人分享快樂自己也會快樂的心態。運用教育掛圖直觀的方式,讓幼兒直接接觸到故事中的事物,直接感知故事情節,更容易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出示教育掛圖二

提問:漂流屋飄到了哪裏呀?這時出現了誰呀?哥哥和妹妹分別說了什麼呀!他們看到了什麼?最後又把屋子放在哪裏了呢?該問題把幼兒帶進一個思考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簡單的描述漂流屋飄到了哪裏?最後又到哪?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出示教育掛圖三

此環節是故事的尾聲,透過提問“漂流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小動物會覺得這間漂流屋是誰送給他們的呢?他們會知道嗎?”透過提問讓幼兒進行猜想,進行想象,留給他們一個懸念,讓幼兒有一個想象的空間。

此環節結合了語言和教育掛圖,再次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以分段講述故事爲主要形式,透過一個一個的問題,找出了故事的重點,引導幼兒不段思考、探索、層層遞進,從而達到理解和記憶故事內容的目的。而擬人、比喻手法的運用是本故事的一個亮點,爲達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將漂流屋比喻成“宮殿“、”大雪糕”、“搖籃”。而對幼兒來說文學中採用的表現手法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我以問題“漂流屋像什麼”的提出加深有對比喻手法的理解。

4、交流討論故事,引出教育意義

提問:你聽完故事有什麼感受?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喜歡它?聽完了故事讓你聯想到了什麼?透過交流討論故事內容,讓幼兒明白故事中的 “小青蛙問遍所有的人尋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獨佔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動物們時高興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兒懂得與別人分享。在這個活動環節中以“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讓幼兒直觀形象地感知,什麼是好的,該學習、模仿的是誰。這樣,他們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時還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問題,讓幼兒將學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5、分享小禮物,激發幼兒樂於與同伴分享的情感

《綱要》指出:應以幼兒的情感態度的培養放在首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體驗中交換禮物、交朋友,感受到與同伴分享玩具的快樂心情。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幼兒與別人分享,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能使更多的幼兒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將活動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6、活動延伸

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語言區、美工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了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從第一、第四環節的逐步深入,到最後互換禮物的情感體驗,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重點逐漸攻破。當然,培養幼兒懂得分享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的,因此,本次活動是先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是一個累積良好體驗的好機會,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母雞太太和兩個蛋》幼兒園語言教案的內容,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中講述了母雞太太爲了孩子出生辛苦孵蛋,及小雞知道媽媽的辛苦在蛋殼談論怎樣回報媽媽,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這個故事,語言精練優美,抓住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這一關在鍵點,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二)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2、能力目標:要求幼兒能簡單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已有生活經驗理解和回答問題。

(三)活動重點、難點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爲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所以我確定本課的難點是:要求幼兒能簡單地學習故事中小母雞和小公雞的對話語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母雞和小雞們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二)學法主要採用了"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等"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採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而興趣是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還引導幼兒採用了"興趣導學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是:

1、母雞家背景圖;2、母雞,小母雞,小公雞,雞蛋圖片和頭飾;3、模擬雞蛋;4、錄音機,磁帶。選擇以上直觀教具是爲了激發幼兒想象力,營造寧靜溫馨的氛圍,起到以景激情的作用。

三、學習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透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5分鐘左右)

剛纔聽着音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裏讓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

文學作品與音樂本是一家,透過音樂與故事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兒,以歌表演中可愛的母雞形象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模仿想象:啓發幼兒學學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爲後面表演鋪墊,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使孩子們表演起來更活臨活現增加表演的趣味。

(一)聽聽、說說:

(1)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提問"我是母雞太太,小朋友喜歡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裏有誰呀?"

(2)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圍繞重點、難點開展活動。

說說母雞太太怎樣愛小雞,小雞是怎樣愛母雞太太,重點鼓勵孩子說說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先讓幼兒完整聽第一次故事,暫時不出現教具以免影響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教具講述第二次故事,借據教具幫助幼兒。

3、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透過互相交流和啓發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情感體驗:"母雞孵蛋",帶孩子一起體驗媽媽愛小雞,小雞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演、講述的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3、用表演形式激發幼兒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爲孩子的"學",將培養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充分利用分組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形式,限度地爲每一個幼兒創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0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要說的是中班語言活動:三隻小豬。現在的幼兒都是父母手裏的寶貝,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寵愛溺愛,導致幼兒不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得懶惰,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三隻小豬蓋房子這一課,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兒勤勞勇敢,做事不圖省事,不怕苦不怕累,以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此外《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我還運用此故事,鍛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二、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我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磚房子最結實的道理。

2、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3、感知主要人物的不同特點,體驗小黑豬的勤勞、聰明和勇敢。 活動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能夠簡單複述故事內容,難點是幼兒理解做事不要圖省事,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我作了如下準備:故事《三隻小豬蓋房子》

房子》視頻;豬頭飾四個(豬媽媽、小白豬、小花豬、小黑豬);狼頭飾一個;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法:

爲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提問法、引導法等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五、說學法:

我打算幫助幼兒採用觀察法、討論法、複述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爲五個環節: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講《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幼兒簡單複述故事內容;播放視頻《三隻小豬蓋房子》;表演《三隻小豬蓋房子》。

第一環節: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房子是用什麼蓋的嗎?有三隻小豬他們也想蓋房子,你們想知道他們用什麼蓋得嗎?請聽故事《三隻小豬蓋房子》,聽故事,找答案。1、故事裏面都有誰?2、三隻小豬都用什麼蓋的房子?3、誰的房子最結實?

第二環節:教師講《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故事。

1、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並生動的講述故事。

2、 回答問題:故事裏面都有誰?三隻小豬都用什麼蓋的房子?誰的房子最結實?

第三環節:幼兒簡單複述故事內容。

請幼兒大膽地講述故事。

第四環節:播放視頻《三隻小豬蓋房子》。

增加幼兒對故事的印象,並討論:你們覺得故事中的小黑豬是怎麼樣一隻小豬?(是一隻勤勞、勇敢、聰明的小豬)如果你蓋房子,會選擇什麼材料蓋?建議幼兒蓋結實的磚房子,要做一個不怕苦、不怕累的孩子。

第五環節:表演《三隻小豬蓋房子》。

選出扮演角色,分發頭飾。運用多媒體課件佈置故事背景,教師指導。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我選擇的說課的科目是語言,課題內容是詩歌《秋風吹》,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教材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語言教材。這首小詩明快清新、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可以藉機培養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提到的秋天的景色有所瞭解,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秋天樹葉的變化,可以讓幼兒學學小樹葉飄落下來的樣子、蝴蝶飛舞的動作,還可以帶領幼兒進行拾落葉的活動,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爲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任務,制定了四個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能大膽表達,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欣賞爲學作品的興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嘗試朗誦詩歌。

4、豐富動詞:吹、飄、飛。

教學的重點是:

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這是依據了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詩歌內容淺顯、含有粗淺的知識性,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描述了秋天美好的情景,是幼兒認識自然瞭解秋季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願意朗誦。

難點:理解動詞的實際含義並會應用。語言教育能激發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感****彩對幼兒有很大的感染力,透過豐富動詞,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鼓勵幼兒模仿與動詞有關的各種動作,使詞彙的豐富遊戲化、趣味化、兒童化,透過孩子自身的肢體語言進一步加深對動詞含義的理解,活躍了課堂氣氛,構建了民主和諧的師幼關係。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趣味遊戲法、視聽結合法和完整跟誦法三種教學方法。第一種趣味遊戲法,同中小學不同的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援、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

那麼,趣味遊戲法恰恰是實現綱要要求,激發幼兒想說、敢說願望的最好途徑。活動中,我請幼兒扮演小樹葉,秋風吹來隨優美的音樂自由表演,音樂聽,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這片小樹葉像什麼?透過這個遊戲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的同時,激發幼兒別緻的想象。

第二種是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透過多媒體課件,更加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小樹葉奇妙的想象,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你看到的小樹葉飄下來的時候像什麼?”在教學中爲了讓幼兒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在示範朗誦時,教師配以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自然的張口習得詩歌中的語句,豐富幼兒的語言。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三種方法是完整跟誦法,在幼兒自由積極的獲取知識的同時,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幼兒大膽地站在集體的面前進行表現,聲音自然的朗誦給大家聽。從而鍛鍊幼兒的膽量和展示自我的表現精神。

以上三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配合使用意境優美的背景音樂、教師親切自然的激勵性語言、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等,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欣賞力和理解力。

三、學法指導

教學中注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彙和語法規則。根據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我在示範朗誦前着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詩歌中說了些什麼?”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

在示範朗誦中藉助於多媒體課件和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並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爲幼兒提供學習朗誦的榜樣,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其次,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透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自由大膽表演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敢說。

四、教學程序

總體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採用拾落葉活動匯入,以親切的口吻,師生進行相互交流,肯定幼兒幫助孔爺爺做事,使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美麗這一助人爲樂的做法。然後,設定疑問:小朋友在哪兒揀到的這些樹葉啊?樹葉爲什麼會在地上呢?從而啓發幼兒對季節的變化、植物的變化產生好奇心。第二部分,是分析理解詩歌部分,這一部分共分五部。

第一步,利用課件,教師配合語言的講解,幫助幼兒瞭解一年四季樹葉的變化。拓展幼兒知識面,實現課程間的整合。看後,再回到秋天這一季節,提問:秋天,小樹葉都怎樣了?啓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講出秋天樹葉的變化,此環節順利過渡到下一步。

第二步遊戲《秋風吹》。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扮演秋天的小樹葉,播放“秋風”的音樂,秋風吹來了,小樹葉隨音樂自由表演。遊戲中,老師自然的配以詩歌中的語言:秋風秋風輕輕吹,樹葉樹葉飄呀飄。秋風吹來了 ,這片小樹葉好象在空中跳舞;這片小樹葉好象一隻小燕子;這片小樹葉跳累了,躺在了大樹媽媽的身旁。音樂停止,提問:你象什麼?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變化。有的幼兒說:自己像一隻小蝴蝶。教師自然引導過渡到下一步:xxx小朋友說他扮演的小樹葉象一隻蝴蝶,飛呀飛!到底象不象蝴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第三步,欣賞課件,爲幼兒創設詩歌中所蘊涵的美好意境,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落葉形象的比喻。欣賞後配合提問:你看到,小樹葉象什麼?(象蝴蝶)有多少蝴蝶呢?老師:不是一隻蝴蝶,是許多蝴蝶,我們可以這樣說“一羣蝴蝶”。 學說詩歌中的語言:好象一羣小蝴蝶。教師進一步追問:小蝴蝶在幹什麼?(飛)問:怎麼飛?會飛的昆蟲或者飛禽都有什麼?(翅膀)對!那它是怎樣飛的呢?學說:張開翅膀飛呀飛。

第四步,利用多媒體,完整欣賞詩歌錄音。在幼兒的頭腦中對詩歌中的意境構建一個完整的美好印象,幫助幼兒加深記憶。

第五步,是師生一起朗誦詩歌,表演朗誦或分組朗誦。教師配以:“正因爲有了你們這些象蝴蝶一樣的小樹葉,秋天才變得那麼美麗”的激勵性語言鼓勵幼兒大膽地站到集體面前進行表演。活動中,教師利用豐富的語詞啓發幼兒想象,因爲幼兒的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把重點放在了幫助幼兒大膽的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發揮其想象的積極性。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2

一、說設計意圖

這個故事言簡意涵,寫的是貝貝的生日禮物雖然弄壞了,但失而復得的是全體老師,小朋友的愛和爸爸媽媽的關愛。作品富有童心和情趣,貼近幼兒生活。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當別人有犯錯是要寬容要諒解,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特別在活動後程的應用遷移,更能讓孩子從自己出發去體驗和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深層意義。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着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句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爲:

1、欣賞故事情景劇,並理解故事的內容,初步感受當別人有錯時能原諒。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和父母對自己的愛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如“對不起,是我的錯”“沒關係”等,感受當別人有錯時能原諒別人。

難點是感受朋友間的友愛和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無私的愛。

三、說活動準備

其實像這樣的故事,應該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先給鄰班拍攝了一個故事情景劇,在活動室創設一個生日晚會的氛圍,裏面有蛋糕和禮物,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生日快樂》音樂歌帶,還做了故事中出現過的玩具小斑馬(一隻腳壞了,用雙面膠固定)準備好大的禮物盒子。。應該說,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裏的活動前準備我不僅是“備物”還“備人”,在活動前我抓住孩子的原有經驗,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做好當別人有錯時能原諒別人的心理準備。

四、說活動過程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活動的參與者、支援者、合作者。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是起着引導和推動作用,要淡化自己的意見鼓勵孩子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整個活動流程爲:1、情景匯入(發現問題)---2、情景劇欣賞(在故事氛圍中提出問題)----3情景劇演示(解決問題)----4、應用遷移。

(一)、開始部分以開生日舞會,跳《找朋友》舞的形式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二)、情景劇欣賞(有目的的分段欣賞,先看第一段和結束部分貝貝收到了個大禮物盒子)

1、師:昨天是一個叫貝貝的小朋友的生日,可是在他的生日會上他又哭又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咱們來看個故事。在看故事前先來聊聊小朋友,你們過生日會得到什麼禮物?哪件禮物是你最喜歡最寶貴的禮物?

2、看第一段故事到禮物-小斑馬壞了,引導幼兒發散思維。

3、快近看最後部分:貝貝收到了個大禮物盒子會是什麼呢?幼兒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三)、情景劇演示。理解了故事的內容之後,給孩子一個懸疑:貝貝到底會怎麼處理小斑馬壞了的事情?最後的大禮物盒子裏會有什麼?然後可以問小朋友們自己快不快樂,如果是你們碰到了這件事情該怎麼辦?

讓孩子分四組,自由選出各個角色,進行模擬活動。再集中每組選出代表講本組的活動結果。

(四)、集中完整欣賞故事一遍,看看整個故事的發展是不是和自己的一樣,或區別在哪裏。

運用遷移---我在平時該怎麼對待當別人犯錯時,以及當自己做錯事時應該表示謙意,對造成的後果負出能力範圍內的責任。

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

結束部分---

這部分是讓幼兒感受快樂大家庭的氣氛,體驗朋友們一起遊戲的樂趣,。播放《生日快樂》,幼兒和教師手拉手圍着禮物唱一唱,跳一跳,然後快樂地離開活動室,活動就此結束。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有意性行爲開始發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禮物”這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透過移情體驗他人的心理。透過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彙。

透過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彙。

教學活動基本達到了移情環節說深說透的目標,難點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壞同伴的玩具該怎麼辦?”到這個環節就比較容易冷場,我用了激將的語言:“剛開始想辦法比較容易,越到後面就越難,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難,還能想出好辦法來。” 既體諒幼兒又富有挑戰性的語言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3

 一、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幼兒與人交往能力較差,缺乏友愛、助人爲樂意識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我想幫忙》這節活動。這節活動選自鳳凰康軒中班上冊語言領域《好朋友》這一主題。本活動選用了幼兒熟悉的小兔、小雞、小羊等動物形象爲角色,以主角河馬的思想、行爲活動爲主線展開情節講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我首先以談話匯入,創設一個幼兒想說、敢說、願意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又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出示動物形象,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透過設定懸疑問題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思考,充分發揮想象,進一步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慾望和興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環節幫助幼兒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同時培養幼兒的自信,進而學習幫助他人。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提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根據這一要求,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體現在教學環節一)

2、能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怎麼幫的?(體現在教學環節二)

3、幫助幼兒感受與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體現在教學環節三)

 三、說活動重、難點:

現在的幼兒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護圈”裏,與人交往的能力較差,自我意識強,缺乏友愛、助人爲樂的意識,我把“幫助幼兒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定爲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爲了培養幼兒養成說完整話的習慣,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又把“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做爲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字卡“幫忙”

 五、說教法:

直觀法、提問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內容。幼兒在情節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主角的快樂,又能充分展現自我,同時培養自信,學會幫助他人。)

 六、說學法:

觀察法、談話法、遊戲法等。

(遊戲法的運用是爲了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鞏固對詞語的認識和理解。)

七:說活動程序:

本次活動我設計以下三個環節:

一、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說話,並認讀詞語:幫忙。

二、引導幼兒情境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三、嘗試表演,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說話,並認讀詞語:幫忙。

1、談話匯入:

(教師神祕地說)告訴大家一個祕密:老師發現了一羣小動物們之間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可是,小動物們說了要想知道它們的祕密必須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認真觀察,動腦筋思考,還要大膽回答出問題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嗎?就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出示幻燈一)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小動物們都在幹什麼。

(出示幻燈二)猜猜“河馬會怎麼幫忙呢?”

(這樣的設計就是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利用幼兒觀察小動物們生活化的動作形態和解答懸疑問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出示幻燈三——六)在展示畫面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認真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並使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3、認讀詞語:幫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畫面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去了解、認識詞語,再透過遊戲《幫字寶寶找朋友》進一步加深理解詞語。

(此環節不但培養了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而且使幼兒能夠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實現活動目標1。)

二、引導幼兒情境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爲了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畫面內容的理解,我以啓發、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主要故事情節,如:河馬幫助了誰?(河馬幫助了小兔。)河馬是怎麼幫忙的?(河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聽到的,告訴幼兒也可以用動作、肢體語言來表達。

(此環節既突破了重難點: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體現了活動目標2。)

三、嘗試表演,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教師出示河馬等小動物頭飾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提問:

大家都喜歡愛幫忙的河馬,如果你是河馬,你會怎麼幫助這些小動物們呢?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實現活動目標和重點的突破。這個環節不但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自信,並學習幫助他人。)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要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做一個愛幫忙的人。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金色的房子》是一篇講述小姑娘與小動物們友好相處的童話故事,故事語言自然、優美,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語句反覆吟唱,極富感染力。這既易於幼兒掌握複述,又對她們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一方式,符合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很好的爲幼兒接受。故事中反映的"友好相處,與人分享"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種美好情感。因爲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優越感強,常以"自我"爲中心,社會交往時不懂得與人分享,友好相處,有時又甚感孤獨。中班孩子他們的交往熱情日趨高漲,這時候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基於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指南》精神,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提出以下幾個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能夠複述故事中的重複對白。

3、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分享。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分享。

活動準備: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和完成活動目標、內容,我做了如下準備:1、PPT課件2、小姑娘與小動物頭飾若干3、大掛圖三、說教法、學法《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1、提問法2、講述法3、討論交流法4、多媒體演示法。

依據"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採用了以下幾種學法:1、觀察法2、視聽講結合法3、模仿扮演法。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目標,我設計了四大環節:

(一)逐一出示故事圖片,猜想故事內容。

這一環節,我沒有按傳統方法講述,而是逐一出示故事圖片,讓幼兒大膽猜想故事內容。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氛圍,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欣賞故事課件,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這一環節,透過欣賞故事,讓幼兒驗證自己剛纔的猜想,對故事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欣賞完畢後,對幼兒進行簡單的提問。欣賞故事課件時,不出現故事名字,讓幼兒爲故事命名。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大膽想象、大膽表達的機會。

(三)分段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

這一環節,出示大掛圖,邊講故事邊提問,重點引導幼兒說出重複語句,能用故事中的原話回答問題,爲表演故事打下基礎。

(四)扮演角色,複述故事。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小動物與小姑娘的對話。

教師小結: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一起在金色的房子裏玩得多開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分享,纔會獲得更多快樂。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穫快樂。

五、說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拓展與補充,我爲本次活動設計了兩方面的延伸活動:

1、家園共育:家長主動邀請孩子的好朋友到自己家中做客,爲孩子創造友好相處的機會。

2、區域活動:將角色頭飾放在表演區,讓幼兒自由表演。

教學反思:

《金色的房子》這一活動,我採用的分段講述,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第一遍故事講完,幼兒基本已經理解的故事的內容,第二遍是完整欣賞故事,重點的學說對話,因爲故事中的小動物形象都很鮮明,語句比較短,有很多重複的地方,所以孩子接受的快,有幾位都能在講述完第二遍以後完整複述故事了。接下來,教師與幼兒進行角色表演,學說對話的時候,孩子的積極性很高,都很願意表現自己,都搶着說有點亂。在提升問題中,孩子已經能理解整個故事帶來的含義了,大家都覺得小姑娘剛開始是不對的,她很小氣,不讓小動到家去玩,可是後來小姑娘又改正了,孩子都很高興。我覺得在活動延伸階段,利用亮堂堂、熱鬧、一閃一閃等詞語說一句話,效果較好,我班的葛福來同學表現得尤爲突出。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5

彩虹的盡頭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繪本教學——《彩虹的盡頭》。

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彩虹的盡頭》是一本經典兒童繪本,是一個寓意很深的故事,繪本意境優美,蘊含着感染人、影響人的情感價值:以獾和狐狸尋寶爲主線,逐漸展開故事情節。什麼是寶貝?在儲備冬糧的松鼠來看,一堆橡果就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寶貝,在幸福的鴨媽媽看來,鴨寶寶就是勝過世界上任何東西的寶貝,而在閱歷豐富的兔子爺爺看來,最令他陶醉的寶貝當然莫過於對往事的回憶了。

透過在尋寶途中與遇到的三個動物之間的對話,獾和狐狸悟出“寶貝”的真正涵義:寶貝不僅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來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寶貝還是一些很特別的東西,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尋寶前後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這是一個由物質到精神上的昇華。大班幼兒對“寶貝”已有了朦朧的概念,他們認爲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物品就是“寶貝”,“寶貝”大都是物質方面的,對於“寶貝”更深層次的涵義並不理解。大班幼兒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更強了,又善於思考,正好藉助《彩虹的盡頭》這個繪本 ,結合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的教育原則,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寶貝”的涵義有更深的理解,同時,繪本所傳達的價值觀也將對大班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說教學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和理解能力,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爲:

情感目標:體驗“寶貝”帶給自己的快樂。

能力目標:初步理解“寶貝”的廣泛涵義,能大膽表達。

說教學流程:

整個活動分爲三個環節:介紹自己的寶貝—閱讀、理解繪本—互動體驗、遷移情感。

第一環節:介紹自己的寶貝。

在《喜洋洋》喜悅的音樂背景下,幼兒拿着自己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寶貝,和身邊的同伴互相欣賞後,從談話入手,以開“鑑寶會”的形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的寶貝:“你的寶貝是什麼?你爲什麼把它當成寶貝?”一方面瞭解幼兒已知經驗—對寶貝的認識,激發幼兒想說、樂說的願望,另一方面將幼兒引入正題:“來了一隻獾和狐狸,它們聽說我們小朋友有這麼多的寶貝,它們也想去尋寶。獾和狐狸到底有沒有尋到寶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從而激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第二環節:閱讀、理解繪本。

在這一環節中,考慮到幼兒以讀圖爲主的閱讀特點,同時也爲鍛鍊幼兒的讀圖理解能力,我將此環節分爲三個層次:

1、引導幼兒初步觀察圖畫、理解故事。教師逐頁翻動圖書,啓發幼兒帶着“如果你看到寶貝了,就趕快舉手告訴我”的任務仔細觀察畫面,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並積極地去繪本中尋找答案,引導幼兒初步根據畫面猜想和理解故事,充分體現了幼兒自主的學習。

2、完整閱讀PPT的圖文,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容。播放PPT課件,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對於某些關鍵頁,透過提問、交流、體驗的方法引導幼兒着重觀察和理解。比如:“什麼是回憶?”“尋寶之前,狐狸和獾以爲寶貝是什麼?”“最後,它們找到的寶貝是什麼?”在質疑、猜想和閱讀中,知道松鼠、鴨媽媽、兔爺爺的寶貝,並透過扮演獾和狐狸,深入地體驗角色的情感,感受到他們之間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深厚友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情感上的體驗。

3、把依託整個故事背景中的關鍵頁,作爲重點觀察,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寶貝”的廣泛涵義。

這樣層層遞進的安排,既對幼兒理解故事和“寶貝”廣泛涵義做到由淺入深,又注重幼兒讀圖能力的培養。

第三環節:遷移情感,迴歸幼兒生活。

任何一個文學作品,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在教師的引導

下能夠迴歸幼兒的生活。在初步瞭解了“寶貝”廣泛涵義之後,透過讓幼兒採訪周圍教師,藉助採訪活動,組織幼兒分享交流:“老師的寶貝是什麼?”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寶貝”的廣泛涵義,接着,透過播放幼兒在園生活照片,烘托至幼兒和教師自然擁抱作爲活動的結束,由此,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從對“寶貝”物質層面的理解逐漸升華到對“寶貝”精神層面的理解。以此來了解幼兒對作品的感悟能力,並移情到幼兒的生活中去!

在整個繪本教學活動中,我充分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不斷讓幼兒在質疑、猜想、跳一跳的過程中,激發幼兒學習的渴望,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真正做到想說、敢說、會說、樂說,並在說的過程中獲得文學閱讀能力,讓閱讀走進幼兒的心裏,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