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連除解決問題》說課稿

說課稿1.8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連除解決問題》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連除解決問題》說課稿

【說設計思想】

三年級下冊已學習過用連除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裏出現的是另一種形式的需連除解決的問題。根據這一學情,本節課採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從說中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引導學生說出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根據所教學生大部分學生只會做,不會說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多讓學生動口和動腦,培養學生真正會分析題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訓練學生先動腦思考再動筆的良好思維習慣。以“解決問題”爲主題,分層遞進。整節課設計由分層提問 → 分層探究 → 分層練習,逐層滲透各種解題策略。

【說教材】

連除的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計算後進行教學的,其實就是把小數除法與實際問題聯繫起來,是小數除法的綜合運用。連除的解決問題一方面進一步鞏固小數除法,另一方面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其特點是:總量與兩個變量有關係,並隨着兩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時,要加強數量關係的分析,引導學生用數量關係來描述解題思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爲以後學習更復雜的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和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

【說教法】

1、注重口頭表達,訓練學生把解題思路說清楚。讓學生從說中理解題目的數量關係。

2、訓練思維習慣,培養學生審題的關鍵及方法。讓學生靈活運用各種解題策略,認真審題、弄清資訊間的數量關係後再動筆列式的良好習慣。

【說學法】

1、重視語言表達和思維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爲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內容逐步分層。整個教學流程主要分了“三層”,從複習提問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到鞏固練習,每一層又逐步分層,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

3、注重解題策略的滲透。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掌握各種解題策略,爲學生以後的數學學習鋪墊。

【說教學程序】

本堂課我們主要預設了以下環節:第一環節:分層提問,引入問題策略;第二環節:分層探究,滲透解題策略;第三環節:分層練習,激活解題策略;第四環節:拓展延伸,深化解題策略;第五環節:幻燈回放,回憶解題策略。

第一環節:分層提問,引入問題策略。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除法計算,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用小數除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開門見山,直奔課題,明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師:你能根據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嗎?

(1)3個籃球共240元。

(2)一週看35頁。

(3)2臺拖拉機4小時共耕地32公頃。

師:三道“熱身題”提出的問題都是用什麼方法來計算的?(除法)它們的問法都是怎樣的?(得出歸一問題的模型)

(根據三年級已經學過連除的解決問題,所以我設計了三道“熱身題”。這三道複習題由淺入深,讓學生的思維有個適應的過程。第(1)題是單一的“歸一”問題;第(2)題是隱藏7天這一個資訊的簡單的“歸一”問題,也爲例11的理解做好充分的準備;第(3)題是整數的“雙歸一”問題。前兩題都是隻有唯一的答案,後一題就比較開放,複習題的三個“小分層”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開闊,也很好地爲這節課的學習進行鋪墊。從這提問題中也可以瞭解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總結“歸一”問題的問題模型。)

第二環節:分層探究,滲透解題策略。

師:哪位同學可以把題目大聲讀出來?(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一定的評價)

師:讀完題目,你覺得這道題哪些詞語是解題的關鍵?(抓住學生的回答讓學生理解“上週”“每頭一天”的意思。)

師:求每頭每天,你想到用什麼方法計算?(除法)

師:能一步算出得數嗎?(不能)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間說一說你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然後列式計算。

(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了題意,再來一個小組學習,讓學生小組之間說一說,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與人交流能力。也可以在說的過程中真正理解題意,初探題中的數量關係。讓學生在相互說中進行同化,讓說得好的同學帶動說話不完整的同學,從中互補,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全班彙報交流,得出三種不同的'解決方法。

(全班交流,把小組交流的結果彙報出來,再一次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語言的簡潔,明確了題中的數量關係。在彙報的過程中也注重方法的多樣性,由易到難,活躍了學生思維,體現數學解題方法的靈活性。線段圖和圖畫是幫助解決問題最有效最直觀的教學方法,透過兩個線段圖的演示,讓學生第三次深刻理解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接着用兩幅圖來理解3×7=21表示什麼意思,學生很容易就會理解到21相當於21頭奶牛產奶一天或1頭奶牛產奶21天。)

最後總結歸納,掌握解題策略。

師:同學們真棒,一道題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請問這三種方法都是幾步計算的?(兩步)都用什麼方法來計算?(連除或相乘再除)

(解決問題要善於總結方法,拼命地做題而不善於總結方法會變成機械練習,在做題中常回頭看看,從中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會使學生學得事半功倍,學得靈活。比較和分析這兩種解題策略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

第三環節:分層練習,激活解題策略。

1、方法變遷,激活“分析”策略。(做一做)

2、練習變式,激活“排除、多樣化”策略。(選一選)

3、習慣培養,激活“思考”策略。(說一說)

4、綜合運用,激活“比較、優化”策略。(比一比)

(整個鞏固練習的形式多樣、新鮮而又不缺思維含量,環節之間由淺入深,學生能力也得到提高,最後的“比一比”更是學生綜合能力檢測的“大舞臺”。第一題是簡單的“雙歸一”問題,是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第二題是“雙歸一”問題的深化,先連除再連乘,最後一題是第二題的同類型,但“6頭奶牛一週產奶多少千克”這一問題也可以用另外更簡單的方面法來解決,因爲6頭是3頭的2倍,所以可直接220.5×2,解決方法也要“優化”。這樣的練習設計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保障中下生能學好最基本的,也爲中等生提供發展的平臺,更能滿足優生的需求。)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深化解題策略。(書本P43第3題)

(這道題包含了大量的數學資訊,而且圖文並茂,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收集資訊和分析資訊的能力,可以檢驗學生各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紮實,也可以讓優生往更高層次發展。)

第五環節:幻燈回放,回憶解題策略。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用幻燈片播放的形式回憶整節課的內容。)

(透過幻燈片連續播放的形式來回憶所學,是一種課堂小結的新方法,它可以讓學生對40分鐘的所學所做有一個觸動的回憶,在這回憶的瞬間,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和收穫,讓整節課有個完美的收場。)

【設計反思

在學習了小數除法的計算後,讓學生用小數除法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小數除法的應用價值,上完這節課後,自我感覺上得很真很實也很有效,這節課的設計,我主要體現了“分層”來解決問題這一理念。整節課主要分三“大”層,每個大層裏又分小層,層層深入,激活學生的思維,滲透解決問題時常用的解題策略,爲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一、巧設分層,激活思維。

第一大層是“複習”分層,裏面又分三個“小”層,複習題裏的三道提問題由淺入深,很好地爲例題的學習做好鋪墊,又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第二大層是“探究”分層,裏面又分了四個“小”層,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得主動又紮實。第三大層是“分層”練習,裏面又分了四個“小”層,“小”層裏又分“小小”層,一環扣一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二、注重表達,訓練說話。

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口才往往比文才運用更直接,更具有實際價值,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勇於說話、樂於說話、善於說話。每個人都應具備較強的說話能力,以此作爲立身、處事、待物、生存的基礎。本節課中我很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把每一步計算所表示的意思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說中明白解題思路和解題步驟。

三、滲透解題策略,提高解題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很注重學習策略的滲透,在課的各個環節適時滲透各種學習策略。如在講授例11時,先引導學生看到題目先找關鍵詞,接着引導學生要分析題意,最後總結解題方法,有效滲透了“找關鍵詞”“分析”“總結”等學習策略。在鞏固練習時又滲透“遷移”、“排除”、“對比”“優化”等解題策略,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抓數量關係,形成思維習慣。

要想正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列式,理順題中的數量關係很重要;而要找到正確的數量關係,學會思考方法就是關鍵。一般在解決問題中用得最多又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就是“綜合法”和“分析法”。 綜合法是指從已知條件出發,藉助其性質和有關定理,經過逐步的邏輯推理,最後達到需求問題,其特點和思路是“由因導果”,即從“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而分析法就剛好相反,它是從問題出發,找出相關聯的量,經過逐步推理,最後找到已經條件來計算,其特點和思路是“由果導因”,即從“問題”找“條件”。如果學生能熟練運用這兩種方法來思考的話,就不會說看到題目那麼多資訊,不知從何下手,所以這節課中我很注重讓學生說出數量關係,教會學生思考的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也爲往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