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傳統文化的繼承說課稿

說課稿1.56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的繼承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的繼承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框題是《傳統文化的繼承》。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的繼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題內容。本框題是對第三課內容的拓展和提升,在肯定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展示和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進而緊扣“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對待傳統文化”這一現實性主題逐步展開教學內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內容要求,在教學要求這樣掌握教學目標:

3.知識目標

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的特點;明確傳統文化的作用

4.能力目標

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地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掌握辯證分析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的能力。

5.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透過教師情感的引導,讓學生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樹立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價值觀。

6.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對學情的分析,本框題教學主要應集中精力解決“現實作用”和“對待態度”兩個問題。爲此,對教學的重難點是這樣設想的:

重點:傳統文化的表現和作用

傳統文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平常都接觸過這一概念,但其具體內涵是什麼都不太清楚。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闡述來介紹,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中只有透過對其表現形式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並透過傳統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來概括傳統文化的特點,讓學生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作用。因此傳統文化的表現和作用是教學的一個重點。

難點: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由於絕大多數學校的思想政治必修課開設順序是按照教材順序進行的,所以學生還沒有學習過哲學常識,認識和對待事物還不能自覺地做到一分爲二、全面辯證。從學生思想方法上看,正確對待不同的傳統文化是一個難點。同時,要真正做到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分清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需要掌握判斷的標準,即它對現實生活的積極作用。對於這個標準和作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從價值觀形成上看,要引導學生形成一個科學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只有突破這個難點,才能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併爲後面的文化創新與發展、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析學情

從知識能力上看,關於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和作用,學生在第一課中已經學過,具有一定的認知、思辨和實踐能力,爲理解傳統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礎。從學習心理上看,作爲高二學生,他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敢於提出問題,對事物具有新鮮感,同時,他們又具有這一年齡段學生的普遍不足,由於缺乏社會文化知識和生活經驗,看問題容易產生片面性,被現象所迷惑,認爲傳統就是過時,就是落伍,就要被淘汰。

三、講策略

1、教學手段

2、教法:

情景教學法、活動探究法、歸納法

3、學法

成果展示法、問題合作探究法、自我歸納法

四、談過程

(一)課前準備:

立足實際,發揮學生實踐調查和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將學生分別分爲習俗代表隊、建築代表隊、文藝代表隊、思想代表隊四小組,每組選出自己的小組代表,分別收集自己所熟知的民族習俗、傳統的建築、文學藝術、傳統思想等內容,由小組代表進行總結整理髮言,並且要求談談對本小組所收集到的內容的認識。

(二)教學環節

環節1:網絡熱點匯入(3分鐘)

近期,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有很多論壇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細看來,全都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討論,且衆說紛紜,這也引起了我對傳統文化深深地思考,今天,我想讓大家幫幫我,讓大家與我共同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展示網絡關於傳統文化的討論的截取圖片)匯入關於傳統文化的繼承的學習。

設計思路及意圖:

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多媒體展示網絡材料,然後運用情景教學法,向學生求助的方式,來引出本節課傳統文化的繼承。由於學生已經置身於網絡之中,對網絡本身有着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很容易與我一起步入本節課的學習之中。

設問:既然在網絡上大家都在熱議傳統文化,那麼什麼是網絡上熱衷討論的傳統文化呢?傳統文化又有哪些主要表現呢?還記得上節課我給大家留下的課前準備嗎,現在是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刻了,準備好了嗎?

環節2:學生成果展示(15分鐘)

設計思路及意圖

在課前讓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四大表現進行分組調查收集,爲了避免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出現意外,教師也做了必要的準備。因爲學生有準備所以都很有信心,都想盡快來展示本小組的合作成果,我的要求是每組三分鐘即展示成果又談認識,然後師生要對每一組的成果給予評價,計入學習過程評價,最後師生合作完成表格。在整個合作成果的準備和展示過程中,既體現了教師爲主導,又體現了學生爲主體,透過課前準備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透過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歸納提練,讓學生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幾種表現形式,也透過分析現象讓學生深刻的瞭解了傳統文化的含義,同時也使學生更廣闊的瞭解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增強了學生的自豪感,民族自信心。透過師生評價讓學生的成果獲得肯定,使學生取得了成就感,更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環節3:合作探究(12分鐘

探究1:經過上一環節的展示大家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那麼大家再來觀察幾幅圖片分析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今天有着哪些主要特徵呢?(圖片見課件)

探究2: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團圓的民族,而中秋佳節恰恰象徵着團圓和美好,在過中秋節時人們也會傳承着好多習俗,比如吃月餅、飲酒賞月、拜月、拜兔爺、玩花燈和舞火龍等。下面請同學們看這幾幅圖片,你從中會想到什麼,我們的傳統文化在今天又有着怎樣的作用?(圖片見課件)

設計思路及意圖

在學習完教材第一目傳統文化面面關之後,再一次拋出問題“大家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的瞭解,那麼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今天有着哪些特徵和作用呢”,下面爲大家展示幾幅關於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圖片,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圖片並對問題進行分組思考探究,得出我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及作用。我之所以選取中秋節的圖片是因爲它對於學生而言熟悉瞭解,並且中秋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的典型體現,古已有之,今人仍過,充分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大陸和海外華人身處異地,卻都不會忘記慶祝我國傳統佳節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民族性,學生透過欣賞圖片進行合作探究,在古今中外過中秋的鮮明的對比之下不難得出結論,同時透過讓學生透過觀看圖片瞭解中秋的美好團圓之意和飲酒的作風以深刻的感受到傳統文化在今天的雙重作用,若與時俱進,積極促進作用,若一成不變,消極阻礙作用。這樣,師生在課堂中透過討論、探究,產生共識,在疑中思,思中辯,辯中悟,悟出傳統文化的特點及作用,在探究活動中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警示了學生在過傳統佳節的時候飲酒所帶來的危害,要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做到了與社會現實的有機結合。

環節4:自我靜悟(8分鐘)

環節銜接,自然過渡:

設問:既然我們分析了傳統文化在今天有着雙重作用,那麼到底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財富還是束縛我們的包袱呢,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呢?”

設計思路和意圖

在進行完教材的第二目傳統文化在今天后,我仍然是拋出問題逐步過渡到第三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即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請每個人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分別請同學談自己的看法,最後教師進行點撥和總結。在經過前兩目的學生的積極參與下,課堂進行的熱情火,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到最後學生對如何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應該有一個內心的沉澱過程,透過學生的發言,指出其看問題的優缺點,給予正確的指導,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識到對待我國傳統文化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爲今用”以化解學生認識上的誤區。

環節5:總結鞏固拓展(5分鐘)

(1)總結

(略)

(2)拓展

透過對本框題的學習,大家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你所學到的知識積極的對傳統文化進行探討與研究,針對開頭我們所見的網絡論壇對傳統文化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認識,並以小論文的形式呈現出來。

(3)鞏固

20xx年3月27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有的學者認爲儒學有功於中國,孕育出漢唐盛世;有的學者認爲儒學危害中國,是落後的罪魁禍首。儒學在兩千多年中,對中國的盛世是否有過貢獻?現在如何公正地評價當時的批儒?這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儒學,儒家精神,對現代有沒有價值?能不能經過轉換,服務於現實?也需要研究。

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談談我們對待儒學應持的態度。

(1)儒學是我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它的內涵能夠因時而變,因此,我們對待儒學的正確態度應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爲今用。

(2)面對儒學,我們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其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使其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對於其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設計思路與意圖

透過層層深入的學習,本課要接近尾聲,請學生來對本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總結,教師進行點撥並在大屏幕上進行板書展示,這樣可以鍛鍊學生歸納和概括的能力。同時針對前面的網絡論壇寫一片小論文,並進行習題鞏固,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知行統一。

五、話反思

我在設計本課時,期望透過教師的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充分的探究與思考,並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破重點、化難點,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從而突破狹小的教室空間,讓學生真正做到感知中國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要達成上述目標,我覺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尚需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時,教師的導要做到適時適度,否則會出現課堂散亂的效果。

2.要求學生的課前準備要充分,在課堂生成不斷的情況下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使教學預設與生成有機統一起來。

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指導!

標籤:說課稿 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