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熊過橋說課稿5篇

說課稿2.29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熊過橋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熊過橋說課稿5篇

小熊過橋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過多的溺愛,形成了許多不良個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爲中心,這些性格將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因此,教育幼兒寬容待人,也是培養幼兒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方面。爲此我選擇了中班語言課《小熊過橋》(續編故事)。

二、說學情

幼兒階段,由於年齡小,心理髮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有的幼兒常常因爲爭奪一個玩具或是被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就得理不饒人,甚至動手打別人才完事。因此,經常有幼兒來告狀:“老師,某某打我”,“老師,某某搶我的玩具”……《小熊過橋》是一個以相互謙讓爲主題的故事,透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友愛和謙讓是一種值得歌頌的美麗行爲,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模仿願望,明白相互謙讓的道理。

三、說目標

根據《綱要》、教材和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一) 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二) 嘗試續編故事。

(三) 培養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四、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綱要》和幼兒的已有經驗水平 ,我把本次活動的教學的重點、難點做了如下定製:

(一) 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會看圖講故事。

(二) 難點是讓幼兒嘗試續編故事。

五、說準備 :

爲了讓幼兒更容易掌握故事內容忽然情節,我特意做了一下準備:

背景圖畫兩幅、小白熊頭飾一個、小黑熊頭飾一個、實物禮物兩份、小橋一座。

六、說教法

新《綱要》重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打算採用一下教法:

觀察法

透過觀察法,讓幼兒邊看背景圖邊聽故事,從而更好的 理解故事內容,突破故事重難點。也可以培養幼兒的

引導法

在活動中,我會運用引導法,讓幼兒透過我的引導來表達出他們的看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情景表演法

在本節活動中我有一個簡單的環境創設,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中來表演,在表演中獲得快樂和社會經驗。

七、說學法

(一)討論法

討論法是語言活動中很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主要是讓幼兒透過和老師的討論,和同伴的而討論,來得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二)觀察法

透過觀察法可以讓幼兒集中注意力,會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東西,我會努力創造出一個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遊戲法

新《綱要》中國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注重個別差異。另外遊戲法可以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快樂和經驗,真正做到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八、說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纔會學的輕鬆、學的愉快。一開始我出示一幅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觀察並提問:上面有什麼?透過觀察對背景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後再用設問法提問:上面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第二個環節: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我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時配上圖片的演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小熊的的難題。欣賞後提問:故事裏有誰?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透過這些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前面的內容。

然後是組織幼兒討論:兩隻小熊會怎麼做呢?這個部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個環節:情感教育。透過這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做個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好孩子。主要是透過提問: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麼做?

第四個環節:情景表演。我會請幼兒帶上頭飾來表演:兩隻小熊在橋上遇到了,會怎麼做?我想讓幼兒透過自己表演,來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概括,總結。我會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爲活動的主體。

第五個環節是我請幼兒來總結:今天我們知道了什麼?在這個時候我會先請幼兒總結,總結不出來的話我會對幼兒給予引導。

以上是我對本節活動的說課,歡迎各位老師給予點評。

小熊過橋說課稿2

一、說設計意圖: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家裏比較嬌慣,孩子們面對困境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都很差,小熊過橋這一內容比較生動有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並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困境中的同伴,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

二、說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新《綱要》的目標要求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爲依據,確立了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目標爲:

(1)培養幼兒喜歡單獨表演和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體驗在歌表演中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

(3)教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與同伴進行歌表演。透過圖片、多媒體課件、運用臉部表情、遊戲體驗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教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總之,整個活動呈現了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2小熊、熊媽媽的圖片,頭飾。3小熊過橋背景圖,4平衡木。

四、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幫助他們對歌詞、歌曲情緒等方面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透過圖片及多媒體動畫“小熊過橋”的完整演唱,讓幼兒對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認識,

2、創作法:所謂創作法是指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一些新的事物。本次活動中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充分發揮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由的創編動作,體現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最後的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小熊和熊媽媽,共同體驗過橋時害怕和過橋後的喜悅心情。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合作表演,而且認識到要熱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更是創編了多種多樣的動作。

五、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整首歌曲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幼兒嘗試着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時,充分發揮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由的創編動作,逐步探索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過橋的快樂。

六、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激發興趣——完整欣賞——節奏遊戲——動作體驗——完整演唱——歌表演延伸

(一)激發興趣(情境:請來兩位小客人,利用圖片講故事)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可愛的小熊形象,引發幼兒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熊作爲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完整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

透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小熊過橋”的完整演唱,幫助幼兒對歌詞、歌曲情緒等方面獲得一定的理解,對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認識。

(三)節奏遊戲(隨音樂拍節奏)

把枯燥的歌詞練習設計成一個孩子們喜歡做的遊戲,激發他們的興趣,既讓幼兒熟記歌詞,又能讓幼兒熟悉音樂的旋律。

(四)動作體驗(體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2/4和3/4的不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編出許多動作,體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五)完整演唱(引導幼兒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來演唱整首歌曲)

在引導幼兒觀察小熊的表情後,討論出現這些表情的原因,從而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來完整演唱,並激發幼兒勇敢、樂於助人的情感。

(六)歌表演延伸(進行歌表演)

在孩子們演唱這首歌曲以後,很想與小朋友們一起表演,因此,我給孩子們創設環境,讓孩子們戴上頭飾,踩着平衡木進行歌表演。

小熊過橋說課稿3

一、活動教材:

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閱讀被稱爲“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研究結果表明: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3—8歲形成的。大班幼兒正處於這個年齡範圍。早期閱讀是兒童憑藉變化着的色彩,圖象,文字或憑藉成人形象,生動的讀,講求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開展閱讀活動,爲幼兒提供閱讀圖書的經驗,前識字經驗與前書寫經驗,向幼兒提供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生動的閱讀材料。幫助幼兒將閱讀內容與口頭語言連接起來,產生對象徵意義的聯想。

早期閱讀活動詩歌:小熊過橋,從幼兒熟悉平凡的生活中,以小熊這一幽默憨厚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爲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透過明快的節奏,展示出一定順序的畫面從而展現出小熊過橋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小熊不敢過橋的模樣想誰呢?烏鴉和流水是怎樣嘲笑小熊的?小熊最後能過橋嗎?這些問題都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學習下去。淺顯的詩歌構思和富有情節形象的畫面,都非常適合幼兒的閱讀水平。這是一個透過小熊從不敢過橋到透過自己的努力勇敢過橋,前後不同的心理活動對比,萌發幼兒堅強勇敢的個性。

二、活動目標:

美國國家研究院,早期兒童閱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提出:“閱讀能力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得成功的基礎”,研究者還大聲疾呼:“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今天的幼兒是新世紀的主人,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對幼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學會”到“會學”,即透過學習,不僅僅只侷限於學到某些知識,記住某些東西,而是更應透過自身的努力,掌握學習的方法。根據《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目標》提出:“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的技能,提高他們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水平的要求,結合幼兒在閱讀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口語表達能力發展迅速,積累了一定聽故事和閱讀圖書的經驗,但不能恰當的把前後畫面聯繫起來,理解所要表達故事的內容。缺乏節奏感和流暢性,對角色的動態,表情的觀察不仔細,欠缺爲故事創編動作的能力。所以我從技能,能力,態度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能用普通話獨立,清晰的朗誦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及意義。

2、感受小熊過橋的心情,懂得遇見困難要勇敢自信的克服困難。知道別人遇到困難時,應鼓勵幫助,而不是譏笑。

3、能夠有表情的朗讀兒歌。並嘗試爲詩歌創編表演動作。培養幼兒仔細觀察角色,大膽表演動作的興趣。

三、活動重難點:

研究報告指出:在兒童3—8歲期間,我們要幫助他們奠定的基本閱讀能力是自主閱讀的意識與技能。

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是:以具體思維向抽象邏輯性思維過度。所以科學的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造是活動重點。理解和想象用比較適當的語句描繪角色的心理活動與情節的發展是活動的難點。

四、活動準備:

“小熊過橋”課件,與詩歌對應的圖片,小熊烏鴉流水鯉魚的粘貼圖片。

五、活動教法:

遵循感受理解,體驗遷移,想象創造的閱讀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官分析器。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本課我主要採用了猜測討論法,直觀展示法,情感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1、猜測討論法: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而言語是幼兒學習閱讀和檢驗閱讀的基本手段。運用這種方法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2、直觀展示法:直觀展示法具體形象,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爲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爲突破活動重點服務。

3、情感體驗法: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爲主的,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在課堂上,幼兒作爲主導性主題的課堂地位,要讓他們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運用多種感官系統,使學習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從而達到“寓教於樂“的教學目標。

六、活動學法:

遵循幼兒早期閱讀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重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怎樣去學。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透過啓發引導,觀察討論,體驗的過程來快樂學習。

七、教學過程:

1、匯入:用小熊過橋的課件啞劇引入,請小朋友觀察:你看到了什麼?依次來說一說,老師評價表揚。激發幼兒的興趣後,老師把詩歌改編成一個故事給小朋友聽。然後告訴小朋友:“小熊過完橋後,心裏非常高興,於是就把這件事編成了一首詩歌,名字就叫做‘小熊過橋’,讓我們一起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引出課題後完整欣賞詩歌,提問:“你聽到小熊都說了些什麼?”這裏多聽幾遍,然後將幼兒聽到並說出的內容,老師拿出與之相對應的圖片依次貼在黑板上。

2、新課學習:老師對應着黑板上的圖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並提問:“這是一座怎樣的橋?誰來過橋了?”引出“小竹橋,搖搖搖,有隻小熊來過橋”。“小熊是怎樣過橋的?”引出“立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在這裏老師請小朋友上來表演小熊站在橋上左右搖晃,不改過橋的樣子。也請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要求自己的要與其他幼兒表演的不一樣。“這時烏鴉和流水是怎樣嘲笑小熊的?他們這樣做對嗎?爲什麼?”第一段學完後,讓幼兒猜一猜“小熊到底能不能過橋呢?會發生什麼事呢?他又是怎樣過橋的?”老師朗讀第二段提問:“小熊站在橋上怎樣叫媽媽的?”引出“媽媽媽媽快來啊,快把小熊抱過橋”請幼兒上來表演並念出這時小熊膽小害怕的心情。“這時誰來幫助小熊的?鯉魚是怎樣幫助他的,鯉魚說了什麼?”引出“河裏鯉魚跳出水,對着小熊高聲叫‘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在鯉魚的幫助下,小熊是怎樣勇敢的過橋的?過橋後他的心情怎麼樣?鯉魚又是怎麼樣的?”引出“一二三,走過橋,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得尾巴搖。”這裏請幼兒上來表演鯉魚的尾巴是怎樣搖的。再請幼兒說說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幫助小熊過橋,還有那些好辦法呢?

3、鞏固新課內容:跟隨着黑板上的圖畫,鼓勵幼兒跟隨着老師的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分組練習,表揚讀的好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加油。

4、活動延伸:遊戲,老師讓幼兒慢慢朗讀詩歌,在一張畫有小溪的版面上逐一粘貼詩歌中出現的小動物,從而完成一幅情景畫。示範後請其他幼兒上來做一做,貼一貼。

5、教師小節:品德教育,讓幼兒透過學習詩歌,懂得要勇敢自信的克服困難,並教育幼兒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鼓勵和幫助別人,而不是譏笑他們。

6、結束部分:請幼兒回家後把這首詩歌說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八:活動預測:

在本次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始終以大班幼兒的實際水平作爲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性,並在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透過看聽想說來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使多數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小熊過橋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這是一首情節性的詩歌,關於一個小動物的故事,詩歌抑揚頓挫、琅琅上口。講述了一隻小熊從最初害怕走竹橋到後來勇敢前進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困難源於生活,藉助《小熊過橋》這一載體回到生活中去體會成功的喜悅,活動貼進生活容易被幼兒接受。大班的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是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許多幼兒會選擇放棄或尋找他人的幫助,還有許多幼兒需要老師家長不斷的鼓勵和勸說才能做好。這首詩歌針對這一現象啓迪幼兒在遇到困難時要執着於自己的努力,懷着“我能行”的信念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

學習重點:學習故事中小熊敢於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優點。

學習難點:體會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橋(面對挑戰時)的心理

二、說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不會跑題,有一定的擴散性思維的能力,能運用已有經驗猜測,敘述創編的能力。因此,按照新《綱要》的教育目標,滿足幼兒認識,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這次活動目標定爲:

1、理解詩歌,能借助課件講述詩歌中的故事,即而學會《小熊過橋》這首詩歌。

2、能依據課件,猜測故事情節大膽講述。

3、激發幼兒依靠自己力量克服困難的勇氣。

三、說教法。

遵循感知理解,體驗遷移,想象創造的閱讀活動規律,將敘述法,猜測討論交流法,角色扮演法作爲本次活動的主要教法,敘述法即根據課件內容敘述故事猜測討論法,就是所觀察到的情節猜測發生了什麼故事,並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角色扮演即學習詩歌中幾句對話,體驗角色心理。

四、說學法。

幼兒運用傾聽法,把握詩歌中情節,運用情感體驗法體會角色心理,運用經驗遷移法親身體驗故事主角小熊遇到困難時的心理,表述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表述出來。

五、說教學流程。

1、活動準備:詩歌《小熊過橋》課件。

2、經驗準備:在晨間活動時,帶幼兒一起玩走獨木橋的遊戲,採用二個獨木橋遊戲a。走塑料長椅,把椅子當小橋b。的走獨木橋(閉上眼睛,腳跟連着腳尖)透過遊戲體會走上獨木橋時的緊張,害怕的心理,以及走下獨木橋時獲得成功喜悅的心理。

3、具體流程。

(1)透過課件猜測故事情節第一段。

以問題:“看看小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匯入請幼兒看詩歌課件前半段(無聲)。幼兒猜猜小熊可能發生了什麼事,爲前半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埋下伏筆。

(2)學習前半段歌詞。

再次聽詩歌前半段(有聲),幼兒傾聽,老師:“聽聽故事中是用什麼簡單的話講這個故事的。”在老師帶領下學詩歌中的歌詞“小竹橋,搖遙遙,有隻小熊來過橋,立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頭上烏鴉呱呱叫,橋下流水嘩嘩笑,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學學小熊是怎麼叫的,鞏固學習前半段歌詞二遍,要求有感情地朗讀。

(3)體會故事中小熊面對挑戰困難時害怕,着急的心理。

這個環節是針對活動難點的,請幼兒討論你在走獨木橋時是怎麼想的,幼兒根據已有遊戲經驗進行討論,自由回答。老師總結:“走獨木橋真危險,小熊也和小朋友一樣很害怕,他請媽媽來幫忙,媽媽來幫他了嗎?我們來看看後面的故事。”

(4)學習故事後半段(有聲)。

幼兒傾聽故事後半段回答:“媽媽來幫他了嗎?誰來了?他是怎樣對小熊說的?小熊小熊不要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過橋,原來是鯉魚在爲小熊加油呢。”一起學學小熊說的話。最後小熊過了橋。他怎麼樣了?鯉魚呢?學習詩歌最後二句。這個環節把對話與結尾部分分解開來學習。體會鯉魚鼓勵小熊的口氣。有感情地朗讀,視幼兒情況鞏固複習後半段歌詞一到二遍。

(5)完整朗讀詩歌。

完整地跟着課件一起朗讀詩歌二遍。

(6)依靠自己力量克服困難的喜悅。

小熊過了橋他開心嗎?這次走過竹橋沒有人幫小熊,他是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小朋友,你遇到過困難嗎?你是怎麼做的?請把這個靠自己克服困難的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我們一起來學做勇敢的小熊吧!

小熊過橋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這是南師教材大班的一節音樂活動。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發現有許多孩子的膽子很小,怕這個怕那個,有的還不敢拿一隻小蟲子,爲了培養幼兒勇敢、樂於助人的優良品質,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新《綱要》的目標要求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爲依據,確立了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培養幼兒喜歡單獨表演和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體驗在歌表演中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

(3)教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與同伴進行歌表演。透過兒歌、多媒體課件、運用臉部表情、遊戲體驗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教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總之,整個活動呈現了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的板凳呈半圓形擺放,鋼琴在一側。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小熊、熊媽媽的頭飾若干。

3、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兒歌《小熊過橋》。

全方位的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生動、活潑的演唱影響孩子,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外,還挖掘了整合的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幫助他們對歌詞、歌曲情緒等方面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透過製作多媒體動畫“小熊過橋”的完整演唱,讓幼兒對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2、創作法:所謂創作法是指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一些新的事物。本次活動中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充分發揮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由的創編動作,體現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最後的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小熊和熊媽媽,共同體驗過橋時害怕和過橋後的喜悅心情。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合作表演,而且認識到要熱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更是創編了多種多樣的動作。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達到了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整首歌曲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幼兒嘗試着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時,充分發揮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由的創編動作,逐步探索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過橋的快樂。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說兒歌——完整欣賞——節奏遊戲——動作體驗——完整演唱——歌表演延伸

(一)說兒歌,激發興趣(情境:請來一位小客人,看大屏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可愛的小熊形象,引發幼兒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熊作爲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完整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

透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小熊過橋”的完整演唱,幫助幼兒對歌詞、歌曲情緒等方面獲得一定的理解,對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認識。

(三)節奏遊戲(隨音樂拍節奏)

把從前枯燥的歌詞練習設計成一個孩子們喜歡做的遊戲,激發他們的興趣,既讓幼兒熟記歌詞,又能讓幼兒熟悉音樂的旋律。

(四)動作體驗(體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2/4和3/4的不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編出許多動作,體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爲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孩子們拍完後,我設計了一個請小熊客人拍節奏的環節,從而鞏固這一知識點。

(五)完整演唱(引導幼兒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來演唱整首歌曲)

在引導幼兒觀察小熊的表情後,討論出現這些表情的原因,從而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來完整演唱,並激發幼兒勇敢、樂於助人的情感。

(六)歌表演延伸(進行歌表演)

在孩子們演唱這首歌曲以後,很想與小朋友們一起表演,因此,我給孩子們創設環境,讓孩子們戴上頭飾,踩着平衡木進行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