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說課稿彙總八篇

說課稿1.1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說課稿彙總八篇

說課稿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小貓釣魚》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在瞭解兒童的認數、數數情況,以及1——5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小貓釣魚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思考、交流,理解的含義,即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點,學會讀、寫。教科書的編排是先認識的意義(什麼物體也沒有時),再學習書寫,最後認識、理解的其他含義,並將知識拓展到課外,尋找生活中用到的地方。根據一年級新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使學生樂學、愛說。

學情分析

對的認識,許多學生只把理解爲什麼都沒有,對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點)基本沒有接觸過,因而對的集訓,單獨安排一節是十分必要的。透過對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可以認識到一個數所表示意義的多樣性,體會答案的不惟一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理解的意義,知道和1、2、3.....一樣,也是一個數。指導學生規範寫,培養學生書寫能力,使學生初步知道生活中所表示的幾種常見意義。 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觀察圖,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的含義,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

2.指導學生規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的不同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魚形卡片,直尺,溫度計。

課型

數的認識授新

教學時間分配:

見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 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你們看!(出示課件)小貓也有自己幸福的家,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貓爺爺帶領着他們一家人外出釣魚,說一說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2看圖講故事。

學生可能回答:

生a:有4只小貓,他們一家去釣魚了。

生b:貓爺爺釣到了3條魚,貓爸爸釣到了2條魚,貓媽媽釣到了1條魚,小貓一條魚也沒有掉到。

生c: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很不高興,其他的3只小貓釣到魚了很高興。 ........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知道《小貓釣魚》的故事嗎?故事中的小貓在釣魚時一會捉蜻蜓,一會捉蝴蝶,結果蝴蝶蜻蜓都飛走了,它什麼也沒抓着。故事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你們喜歡故事裏這隻三心二意的小貓嗎?

由此可見,今後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不能像小貓那樣,結果什麼也得不到。 3匯入: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這一個也沒有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如果學生答不出來,教師可以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告訴學生“一個也沒有”就用表示,如果學生答出來,教師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數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用親切的語言,採用學生熟悉的故事創設“小貓釣魚”的故事情境,以趣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情節和教師的問題中去,“的認識”自然引出。

二 觀察畫面,探究新知

1 認識(的意義)

師:同學們看圖說得非常好,我們再來看看圖中有哪些數學資訊呢?看貓爺爺釣了幾條魚? 請一名同學拿老師事先準備好的魚形卡片在黑板上擺出相應的條數。並在田字格里寫一寫。 師:貓爸爸沒有貓爺爺技術高,只釣到了2條。再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擺一擺,寫一寫。 師:那麼貓媽媽的技術如何呢?釣到了幾條?

請同學拿魚形卡片在黑板上擺出相應的條數,並在田字格里書寫。

師:你認爲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學生互評,老師小結)

提問:同學們,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引導學生小結: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就用數字表示,和1、2、3都一樣,也是一個自然數。

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舉一些例子,並根據學生的回答一一進行展評。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認識的含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進一步體會的含義以及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 學習的寫法

師: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就用數字表示,那麼怎麼寫呢?注意看老師寫。

(講解:是一筆寫成,起筆在右上邊線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再向左下寫,寫到橫豎中線焦點的地方,與豎中線接觸,然後向右下拐,到下邊線中間偏左的地方與下線接觸,再往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邊線接觸,再繼續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 請學生說一說像什麼?

剛剛同學們看了老師是怎麼寫的,請同學們在課本上的田字格里描一描,寫一寫。 學生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書寫,學生互評,老師將學生在書寫時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重點提示。 小結:透過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在一個也沒有的時候可以用數字來表示,也是一個自然數,並學習了的寫法。

【設計意圖】透過本教學環節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3 的另外意義

師: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數字,你們看(拿出直尺),能從這把直尺上找到嗎?這個表示什麼?

請同學拿出直尺,先自己獨立找一找在哪,再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然後集體交流。 生:直尺上最左邊的數是

生:直尺上的表示開始 ......

師:對,以後我們學習用直尺測量鉛筆.練習本等有多長,就從 開始。

師:你在你們家的電話上見過嗎?

生:電話機上有數字,和其他數字123....一樣用來撥電話號碼的。

師(出示溫度計)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知道它的名字和作用嗎?

學生答不出,老師介紹:這個叫溫度計,它可以顯示每時每刻的溫度。

師:在溫度計上也有,誰知道到攝氏度天氣會怎麼樣?

師: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

提問: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

門牌號上有,汽車牌上有,電視機裏......

(對於學生的發言,只要合理,教師就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透過認識直尺上的,電話上的,溫度計上的,豐富對的認識。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用“”表示的現象,讓學生體會到不僅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線”。

4 鞏固練習

師:剛纔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現在稍微放鬆一下,看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什麼?出示課件。(教材第1頁第3題)

師:誰能看圖給大家講一講圖中的小故事?先在小組裏講一講,可以互相補充,然後講給大家聽。

學生在小組裏講,教師深入到小組進行指導。

組織交流,引導學生講明白:小白兔原來有5個胡蘿蔔;過了一天後,小白兔吃了一些還有2個胡蘿蔔;又過了一天,小白兔又吃了一些,只有一個胡蘿蔔了;到了最後小白兔把胡蘿蔔吃完了,1個胡蘿蔔也沒有了,就說有個胡蘿蔔。

最後讓學生把每幅圖中胡蘿蔔的個數寫在圖中的田字格里,注意佔對格、寫漂亮

的書寫有其規範的筆順,對此學生在第一次書寫時,要對學生說清楚這個數字的啓閉與收筆,要讓每個學生清楚在田字格中所佔的位置,對個別學生不正確的書寫要及時糾正。 【設計意圖】藉助小白兔吃蘿蔔的有趣情境,用運動的觀點,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體會物體個數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從中讓學生知道“沒有”可以用數字表示,知道所表示的物體個數比1 2 3.....要少。

三 全課總結

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有什麼體會?還有哪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