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兩代人的對話說課稿

說課稿1.53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兩代人的對話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兩代人的對話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課《我與父母交朋友》的第二框題《兩代人的對話》。

一、說教材

《兩代人的對話》是本冊教材第一單元家庭交往的最後一個框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針對家庭交往中易與父母產生矛盾和衝突的普遍問題,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與父母的矛盾,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及交往藝術,從而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

初二的學生大多是十二三歲的青少年,他們渴望人格獨立,但又因爲人生經驗和閱歷等有限,易產生逆反心理,易與父母發生誤解、矛盾,甚至衝突,導致雙方關係疏遠或緊張。但作爲青少年,只要端正態度,努力與父母溝通,就可以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進一步密切親子關係,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又可以使家庭氛圍保持溫馨。因此引導學生真正從內心理解父母,主動化解與父母的矛盾,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及交往藝術,既是本單元內容的落腳點,又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基於以上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掌握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把握與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與父母商量溝通的能力,能夠運用合適的方法與父母交往;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與父母的矛盾和衝突,理解尊重父母、關心熱愛父母。

爲達成以上目標,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和內心體驗,在充分交流討論、體驗、探究的基礎上,歸納總結交往的要領及藝術,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二、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父愛如山深沉厚重,母愛如水溫柔細膩。當父母牽着我們的小手,把我們送入校門而依依不捨的離開時;當父母冒着寒風冷雨,爲我們送衣送傘噓寒問暖時;當我們捧着成績單,面對父母那充滿期望而又哀怨的眼神時;當我們犯了錯誤,父親憤怒地抄起棍棒而又輕輕落下時;當我們厭煩於母親的嘮叨,惡語相加甚至摔門而去時……同學們,你可曾感受到父母那無私無微至深至純的愛?你又可曾想過,我們該如何與父母和諧地相處、愉快地生活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兩代人的對話》(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感受親情的同時,將其在生活中與父母常發生的矛盾呈現出來,引起共鳴,激發學習興趣。

(二)心靈檔案

要求:以小組爲單位,說一說自己在與父母的交往中,有沒有不愉快的經歷?有沒有讓爸爸媽媽生氣傷心、讓自己困惑煩惱的事情?並說一說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當時是怎樣處理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現在將作何處理?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活動是爲了使同學們立足自己的生活實際,認識需要“對話”的原因(矛盾和代溝),端正與父母交往的態度:既不能否認,也不能漠視,更不能誇大,積極的做法就是親近父母、跨躍代溝,用心去和父母溝通,進而架起理解的橋樑。那麼如何與父母溝通、架起理解的橋樑呢?我設定了“你說我說,各展風采”的環節。

(三)你說我說,各展風采

各組選取成功解決問題的同學,或者未能解決問題的同學上臺發言。其他同學針對成功解決問題的同學,總結其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幫助未能解決問題的同學,爲其指點迷津。教師適時歸納總結,明確溝通的過程、要領、藝術等。

溝通的過程:首先要冷靜下來,然後要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最終透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溝通的要領:前提是彼此瞭解;關鍵是尊重理解;方法是換位思考;結果是求同存異。

交往的藝術:讚賞父母、認真聆聽、幫助父母

(四)合作探究

大屏幕出示甲乙兩種觀點:

甲:家庭交往中,我們對父母應言聽計從。

乙:家庭交往中,凡事應與父母據理力爭、明辨是非。

你同意哪種觀點,並說出理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透過辨析,認識到父母不是聖人,他們也難免有錯誤,關鍵是要端正態度、平等交往,溝通理解;同時在家庭交往中不必與父母太計較,更不能得理不讓人,要學會原諒、寬容父母。

(五)教材品讀

同學們,剛纔我們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找到了許多與父母交往的方法,指出了一些不理智、不可取的`做法,也總結出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下面就請大家回到課本上,來看一看編者教給了我們哪些交往的知識和方法。特別是那些我們沒有說到的內容,一定要認真體味。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帶着興趣、帶着問題、帶着已有的知識儲備去讀書,便於梳理總結,鞏固知識,加深理解。

(六)課堂練習

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大家都已經成了與父母交往的高手。下面我們就來解決兩個實際問題:

1、毛毛是個冒失鬼常常弄壞東西、染髒衣服、摔壞花盆,惹得父母批評。可他家的親子關係並沒有因爲毛毛的過失、父母的批評而疏遠,毛毛覺得與父母在一起很開心。當問及毛毛有什麼訣竅時,他說:“我有錯會認,挨批評會聽,幫父母做事,還會誇讚父母,老爹老媽能不喜歡我嗎?”

爲什麼毛毛常弄壞東西、染髒衣服、摔壞花盆,可他家的親子關係並沒有因爲毛毛的過失、父母的批評而疏遠?你能從中悟出哪些交往的藝術?

2、請簡單分析漫畫中小朋友的作法。(出示兩幅漫畫)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學生從別人的交往中尋找成功的經驗,並能幫助他人解決困難,更有利於他們成長和進步。

(七)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明白了爲什麼兩代人需要“對話”,原因是矛盾和代溝;明白了“對話”的目的是溝通;掌握了溝通的要領和與父母交往的藝術。其實,掌握知識這些還遠遠不夠,要想使親子關係和諧、家庭和睦,一定得端正與父母交往的態度,那就是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感恩父母。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上高中、讀大學、走上工作崗位,我們一定得學會享受親情,常回家看看父母,學會感恩父母。下面就讓我們在歌曲《常回家看看》中結束這一節課的學習。

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三、說板書設計

這節課主要解決了爲什麼兩代人需要“對話”,“對話”的目的是什麼,怎樣“對話”三個問題。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原因:矛盾和代溝

目的:溝通

方法:要領

藝術

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