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雷雨公開課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1.06W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雷雨公開課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雷雨公開課說課稿範文

小學雷雨公開課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第18課,這是一篇老課文,在新課程改革之後保留下來不多課文之一。本文用字簡煉而且準確,語言優美而生動,是一篇很富表現力文章。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景象。

1、根據我班實際情況,我擬定本課學習目標。

(1)、 會認本課時4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充分感受雷雨前情景,初步感受雷雨中,雷雨後景象。

(3)、聯繫生活,培養學生有觀察天氣變化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4個生字,重點指導書寫 “垂”“。

2、聯繫生活感知,感情朗讀雷雨描寫。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心理特徵,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住,並能在老師創設情景中體驗,感受。同事也比較多積累了不少下雷雨情景,因爲我們是在南方,雷雨時很常見自然現象,這也是學習本科有利因素。

三、說教法

1、“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1)藉助拼音齊讀,(2)小老師領讀,(3)同桌互讀,(4)仔細分析,組詞。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雷雨嗎?雷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雷陣雨,誰能說說雷雨是什麼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雷雨。(板書課題)

(二)、看圖,瞭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方式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不會字多讀幾遍;再把句子讀通順。

2、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3、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段落,糾正丟字、添字和讀破詞、破句現象。

(四)再讀課文,讀流利

1、練習把課文讀流利。先自己讀兩遍,讀得準確,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不唱讀。

2、標出自然段,在小組內讀,每人讀一段,看誰該得正確,讀得流利。

3、朗讀自己喜歡段落。你喜歡課文哪一段,請把它流利地朗讀一遍。

4、賽讀課文。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閱讀實踐。讓學生在充分地讀書,把課文讀流利,爲下節課做好準備。)

(四)默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默讀,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什麼?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前景象?哪幾個自然段寫雨中景象?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後景象?兩幅圖分別寫是什麼時候景象?

2、小組討論、交流。(第1— 3自然段寫雷雨前;第4 — 6自然段寫雷雨中;第7-8自然段寫雷雨後。第一幅圖是雷雨中景象,第二幅圖是雷雨過後景象。)

3、課堂拓展

讓學生說說,他自己觀察到了什麼。

小學雷雨公開課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雷雨》,《雷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第18課。課文用精練、自然簡樸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不同的自然景象。課文根據三個不同的時間段分成三部分,我認爲課文主要寫了雨前和雨後的景色。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比較適合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爲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增添生活的樂趣。本單元的教材是圍繞自然現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單元訓練中提示,學習本組課文,可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理解內容,品位美感。 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學情特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壓等四個生字,垂、亂、沉等九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並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學會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從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出發,結合教材的內容,我覺得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雷雨前和雷雨後的不同景象。教學的難點在感悟雷雨前後景物的變化。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上述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藉助多媒體課件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自主閱讀”兩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我藉助課文中的兩幅插圖,讓學生結合生活,透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讀一度”等學法,以學生爲主體對文字展開自主閱讀。透過讀,學生與文字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嚐着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着學生的語言的感覺;透過讀,課文規範的語言儲藏在了學生的頭腦 。

三、說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後,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後,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從課堂開始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初讀課文,學詞識字

1、作者到底寫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教你的同桌。(自讀課文)

2、課件出示句子:剛纔小朋友讀得非常認真,生字這個攔路虎消滅沒有?老師從課文裏選了4個句子,看水能字音讀準,句子讀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聽仔細了,看他的字音讀準沒有,句子讀通沒有。(自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課件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讀準,單獨出現還能讀好嗎?(同桌互讀──男女賽讀)

(初讀課文,讓學生讀準課文。字詞的最好教學方法是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去學習、感觸。字詞教學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不孤立進行教學。因此,我一開始出示課文生字比較集中、朗讀有難度的句子,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教學。)

三)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分大組賽讀課文

2、邊讀邊想圍繞雷雨,你讀的這個部分寫的是雷雨什麼時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書:前中後)

(與初讀課文相比較,這次讀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且在讀的同時給學生布置了聽和思考的任務,讓他們思考,朗讀的課文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

讀要體現層次性和目的性,紮紮實實地讀好每一遍課文,讓學生在每一次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3、品讀課文:想不想欣賞一下雷雨的這三個不同的景象?

雷雨前:

(1)出示課件: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板書:烏雲、大風、閃電)

(2)從你看見的,聽見的,感受到的,你認爲這是什麼時候的景象?

(3)剛纔大家看了,說了雷雨前的景象,現在我們讀一讀作者寫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讀懂些什麼?體會到什麼?(自讀課文──朗讀指導──談體會──齊讀)

(4)小結:是呀,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雲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捲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來湊熱鬧,多可怕的氣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透過朗讀來告訴大家,讓老師也感受到。齊讀1──3自然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因此,在本環節設計中,我力求體現這一理念,透過創設情境讀、展示讀、評讀、激讀、賽讀的方式,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讀書過程也是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的過程)

雷雨中:

(1)出示課件:不一會,雨下起來了,這時你聽見了什麼?(板書:雨)

(2)你試一試,你會怎麼讀4——6段?

(讓學生聯繫生活,聯繫實際,感受心情,體驗朗讀,進行個性化朗讀)

(3)讓我們一邊聽雨聲,一邊帶着剛纔的感受讀一讀4──6自然段。

雷雨後:

(1)出示課件:漸漸地,雷聲、雨聲都小了,一場雷雨很快結束了,雨後的景象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板書:彩虹)

(2)是呀,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麼清新,蟬又叫了,蜘蛛也出來了,連小青蛙歡快地唱着歌,天上還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個小朋友,你有什麼感受?

(3)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後那美麗的景緻。

(4)小結:雨過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呀。

(在這一段的教學中,教師可適當放手,而採取合作探究這一有效的學習方式,透過學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啓發,共同探究,學生不僅有所發現,而且,合作精神、協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孩子有事可做,纔不會讓他出現走神的機會,在聽的過程中讓每個孩子都擔任評委的角色,既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也是對他的檢測,檢測他對上面所學的閱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四、拓展聯繫,昇華情感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樂趣,發現更多的祕密。不過,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能說說,雷雨過後,大自然還發生了什麼變化啊?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因此,在本課中,我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說出自己的體會,教師就此一節適時點撥引導,而後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小組讀,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總之,整個設計,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以長久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讓學生學有所得,在輕鬆、愉快中體會情感,發展語言。

小學雷雨公開課說課稿3

各位領導老師們好,我們年級組分工合作,執教的任務由曾妮來承擔,今天由我來說課,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四冊18課《雷雨》的第二課時。

說教材

課文用精練、自然簡樸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不同的自然景象。課文根據三個不同的時間段分成三部分。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比較適合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爲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增添生活的樂趣。

教學目標:

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和本課課文內容及課型特點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朗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後的不同景象。

3、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重、難點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材的內容,我們認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雷雨前和雷雨後的不同景象。

教學的難點是感悟雷雨前後景物的變化。 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上述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主要採用了“圖文結合教學“、“多形式的朗讀教學”。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採用看圖與讀文相結合的方法,啓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感受雷雨的特點。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爲重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讀感悟,從而獲得收穫,體驗學習的快樂。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教師藉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爲主體對文字展開自主閱讀。透過讀,學生可以與文字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嚐着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覺。

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匯入,質疑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採取了猜謎匯入,分別用兩個謎語來揭示課題,相機板書雷、雨,隨後立刻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透過猜謎,質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閱讀教學,從整體感知入手。在匯入課題之後教師讓學生透過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雷雨前、中、後分別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透過初步感知來理清文章的脈絡。

三、圖文結合,感悟朗讀

在感悟課文中教師分3個小部分來授課:

1、雷雨前的景象。(1—3自然段)

這篇文章在運用詞句方面非常準確、傳神,值得細細體會。教學中教師設計各種形式喚起學生對詞語的直觀理解,體會這些詞語的精妙。首先讓學生觀察雷雨前的圖片,滲透觀察方法,然後在課文中找出重點詞句,加以理解。如課文第一段“黑沉沉”這個詞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出示烏雲特寫圖,讓學生透過看圖,知道雷雨前的雲很黑、很厚,所以看起來“黑沉沉”的。又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就用得很妙,滿天的烏雲是怎樣壓下來呢?教師透過動作展示,然後追問:滿天的烏雲向你壓過來,你會覺得怎麼樣呢?學生經過訓練,不僅會弄清了“壓”字具體含義,而且會揣摩出了人們當時的感受——又悶又熱。不僅如此還有許多詞句表現雷雨前的悶熱,教師用準確的銜接語流暢的轉移到另一個句子,並且在此設定按點。用多媒體出示了兩個對比句,a、葉子不動,蟬不叫。b、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學生透過按鍵選擇哪個句子更好來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和精妙。再如“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中“越…越…”就用得極爲準確,教學時,教師將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聽雨聲,學生自然體會領悟出雨是從小到大,慢慢變化的,從而會說出了很多“越…越…”的句子。並且以“烏雲越來越( ),風越來越( )。”的詞組練習加深對課文第一部分的理解(即雷雨前的理解)。這種設計意在透過緊密聯繫視覺效應等方式去體會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學得有趣,用得正確。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此階段還小結了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自主學習,掌握課堂。

2、雷雨中的景象(4—6自然段):

這一部分教師指導學生按照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時還教師還透過有效按點設定,品讀嘩嘩譁以及漸漸地,漸漸地來體會雷雨的變化,以及雷雨的特點:來得快,去得也快。這一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按鍵選擇與教師的相機點撥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讀中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觀察的細緻,描繪的生動形象,並藉此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3、雷雨後的景象(7—8自然段):

這部分的教授,教師主要讓學生透過看圖,想象,情境體驗來加深學生對雷雨後景色的感悟。如: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小青蛙你在叫什麼呢?小蜘蛛你現在又坐在網上幹啥呢?這一系列的問題的研究挖掘出本文中的童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雷雨是夏季常有的自然現象,作者爲什麼能寫出這麼真實的文章來呢?教師在總結全文時向學生拋出這個問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領悟,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如實記錄下來。`

因爲本人經驗不足,整個說課過程一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師們能給予批評和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