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推薦】說課稿錦集九篇

說課稿3.19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說課稿錦集九篇

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課題是《動能和勢能》。

一.說教材

我先對教材進行一下分析:《動能和勢能》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一章第3節的教學內容。本節教材首先在學生學過的功的知識的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係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嚴密性,這是因爲初中只要求學生對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透過本節課的內容爲“機械能及其轉化”的學習做準備。

二.說學情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學情進行如下分析 :日常生活中,有的學生聽說過“能”,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疑惑。因此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喜歡動手進行實驗。 “能”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八年級學生又是首次接觸“能”這個概念,學習的難度較大。

三.說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三個學習目標,

(1) 知道能量、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

(2) 在探究實驗中理解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因素。

(3)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說教學重、難點

鑑於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及其影響因素。教學難點是:能的概念的建立及動能、勢能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五.說學法和教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開式的教學情境,構建體驗性教學模式”爲指導,使用我校的“學生自學、展示反思、小組互學、彙報反思、教師導學、練習反思”的教學模式。

爲了達成本節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開放性學習,我選擇的學法有:自學、探究、展示交流、練習反饋等。教法有:聆聽、導學、提問、精講等。

六.說教學流程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是:

一、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展示彙報、反思交流

這一環節我要求學生把在課外利用20min時間預習的能量、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知識,在課堂上利用10min的時間檢查、展示彙報,使學生初步理解“能量、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 初步瞭解“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彙報過程中我認真聆聽,適時點撥精講。

二、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彙報結論、交流反思

本環節我讓學生分組利用18min的時間,用實驗驗證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我不斷巡視,觀察學生做實驗的情況,個別指導,引導學

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總結能量。我預設的實驗方案如下,學生也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方案。

(一):動能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1、動能與速度的關係:

實驗方法:我們用同一個鋼球做兩次實驗。

第一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低的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第二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高的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比較兩次實驗中木塊被推的距離大小。 實驗結論: ( 學生完成)

2、動能與質量的關係:

實驗方法:第一次,我們使小玻璃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注意木塊被推的距離。第二次,我們換一個質量大的鋼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到達平面上時和剛纔的小鋼球具有同樣的速度,再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 實驗結論:( 學生完成)

(二):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1、勢能與高度的關係:

實驗方法:我們用同一個鋼球做兩次實驗。第一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低的位置自由下落,落入沙中;第二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高的位置自由下落,落入沙中。比較兩次實驗中鋼球砸入沙中的深度。

實驗結論:( 學生完成)

2、勢能與質量的關係:

實驗方法:我們用體積和形狀相同的鋼球和玻璃球做兩次實驗。讓鋼球和玻璃球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入沙中,比較兩次實驗中鋼球和玻璃球砸入沙中的深度。

實驗結論:( 學生完成)

(三):什麼樣的物體具有彈性勢能?

大家做一個實驗。把一塊硬紙片放在彈簧上,用力將彈簧壓縮,使其發生彈性形變。大家猜想,彈簧能不能做功?放開手,我們觀察到什麼現象?

三、練習反思、激化悟性、精秒拓展、激活能力

本環節學生利用9min的時間,獨立完成練習並彙報反思,我進行巡視,觀察學生做題的情況,然後聆聽學生的彙報,並作適當的講解。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我設計的練習題如下。

1、判定下列物體是否具有動能或勢能,假如有,說出能量的名稱,假如沒有,說明原因:

①在水平地面上滾動的鉛球: ;

②懸掛在室內的電燈: ;

③玩具汽車中被卷緊的發條: ;

④彈簧: ;

⑤在空中飛行的波音747客機: ;

⑥靜止在水平軌道上的列車: ;

⑦高速升空的火箭 ;

⑧被拉彎的鋼板尺 ;

⑨被水電站攔河壩攔住的上游水 ;

⑩空中下落的皮球 。

2、質量較大的喜鵲與質量較小的燕子在空中飛行,假如它們的動能相等,那麼 飛得快。

3、假如卡車空載和滿載時都以同樣的速度行駛,那麼空載時具有的動能 滿載時具有的動能.(選填“大於”、“小 於”或“等於”)

四、課堂小結

我引導學生利用2min的時間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小結。

五、佈置作業

我利用1min的時間佈置作業。

1、獨立完成P70“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4題,第5題不做共同要求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選做。

2、預習:第4節 機械能及其轉化。

六、板書設計

第3節 動能和勢能

一、能量

1、概念

2、單位

二、動能

1、概念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三、重力勢能

1、概念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彈性勢能

1、概念

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節課的題目是《南轅北轍》。

一、教學分析:

《南轅北轍》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一篇寓言故事。

《南轅北轍》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個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卻是朝向北方。別人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人們用“南轅北轍”這句成語,來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學習這則寓言故事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同時,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積累,引導他們喜歡寓言,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根據精讀課文的要求以及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會認13生字,會寫10個生字,繼續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固執己見”“誠懇”等詞語。

3、情感目標:做什麼事必須把方向搞正確,要聽從朋友善意的勸告。

三、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目標中指出,要關心作品中人物命運和喜怒哀樂,在學法指導中強調要使學生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加強情感體驗。結合二年級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難點則是體會、領悟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是爲學服務的,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爲使本課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 創設情境法:

充分運用多媒體直觀教學,將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創設情境,透過品讀、想象、描述,爲學生呈現生動的畫面,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拓寬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實現學生與文字的深層對話。

2、運用動畫激活法:

我出示的課件視頻有助於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上進行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課文人物的情感。

3、角色演繹法:

《南轅北轍》是一篇學生非常喜愛閱讀的故事,整個故事就是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此時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在這堂課中,我嘗試着讓學生透過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來感悟人物的情感和品質,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課文,理解文字。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然後加以點撥,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在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在課文內容和詞句的理解上,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交流、自覺感悟。

五、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努力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他們在感興趣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本着這樣的指導思想,特將本堂課的教學思路按以下三個環節進行。

(一)匯入課題

此環節我利用看誰記得多的遊戲,讓學生說出自己記住的詞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遊戲讓學生知道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與成語有關,引出課題《南轅北轍》。再請同學們看動畫片並提要求,請你認真仔細地看,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你想讀一讀這個故事嗎?原來這個故事就藏在我們語文課本里,請同學們又輕又快地把書翻開自讀課文,要求圈出不認識的字,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繼續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

(二)學字習詞

首先由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在合作的時候不會讀的同學請你請教一下別人,會讀的請你幫幫他讀得又快又好的,別忘了誇誇他。

然後集體學習生字,在學習字詞的過程中採用個別讀、小老師帶讀和開火車讀的形式讀,並理解:誠懇和固執己見這兩個詞。

(三)品讀課文

詞語朋友我們都認識了,再把這些詞語朋友放回到課文中,我們就應該把課文讀得更加流利了。

再讀課文時提出要求:

1、課文中主要講了哪些人物?

2、他們幾次對話都說了什麼?

在同學們回答問題時,教師不斷地追問,讀第一次對話時你知道了什麼?第二次對話與第一次對話有什麼不同?此時出示對比句子。從而加深理解季樑的誠懇和朋友的固執己見,並指導朗讀。此時老師提出車上的朋友到底不明白什麼?引出最後一段。這一部分是朗讀的重點。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真正明白無論做什麼事必須把方向搞正確,而且還要聽衆朋友善意的勸告,達到教學目標。

六、資訊技術應用:

設計意圖:、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藉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爲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對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計算機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透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全方位感知更多的資訊,提高教學效率,激活學習的內因。

應用效果:

教學中我從實際出發,以出示幻燈片作爲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增加課堂知識的容量。

七、課例的創新點

1、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形象、直觀的效果,解決難點。

2、圖文並茂,培養學生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說課稿 篇3

第一、說教材。

本單元選取的文章都是有關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爲人類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物的生動感人、廣爲流傳的事蹟。《孫權勸學》講的是孫權勸說東吳大將呂蒙認真學習的故事,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文章簡練生動,用語不多,但能在寥寥數語中描摹出人物說話時的口吻、情態和心理,人物個性鮮明,躍然紙上,堪稱人物語言描寫的精品之作。同時文章宣揚了一種謙虛好學,重視閱讀的昂揚向上的思想,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

第二、說教學設想。

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想體現一種新的文言文教學思路。新課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應該怎麼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堅持“吟誦爲本、注重基礎、品味探究、適當運用”的十六字方針。“吟誦爲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點,讓“讀”貫穿課堂始終,激發學生興趣,還文言文課堂書聲朗朗的本來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讀必須讀出“古味古韻”。本課中我將透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朗讀把對文字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礎”,即關注學生文言文學習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透過掃清字詞障礙,增強文言文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當古漢語來教,而把文言文當美文來學,讓學生增強文學欣賞能力。“適當運用”,即讓學生能根據文章的情節、內容、人物性格等資訊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進行擴寫、補寫、續寫(不是說讓學生學寫文言文),對文字進行創造性閱讀。本文作者爲了突出“孫權勸學”,對材料進行了剪輯處理,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爲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條件。

其次,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的體驗、探究,讓學生自主的與文字、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對話。整個課堂,教師預設大致程序,許多具體內容教師可根據課堂生成靈活駕馭和調控。

第三、說教學目標。

“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這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強調初中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文言文教學作爲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與現代文教學共同承擔起這一重任,只不過側重點可有所不同。《孫權勸學》作爲一篇精練的文言文,是讓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簡練生動的筆墨,個性鮮明的對話,極富特色。從教材的編排體系來看,把它放在七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中,緊扣住單元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名人的品格,態度與精神這一要求,同時新教材將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單元中,也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與積累文言知識,提高自己的文言閱讀能力。有鑑於此,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並積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詞語,掌握並能運用文中的成語。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做到能當堂背誦。

2、品味人物對話的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並能進行創造性閱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朗讀體驗。讓“讀”貫穿課堂始終,讓學生在讀中體驗故事情節、人物個性。

2、探究交流。採用師生同讀同講的方式。(在師生、生生交流中,達到知識互補和提高,有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虛心接受正確意見,不斷追求進步,努力讀書學習的精神。

第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師由三國演義說起,引出呂蒙,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教師在介紹時採用說書的方式(用半文半白語言),激活學生的興奮點。

二、辨讀課文,對照註釋讀準字音、節奏。

1、學生自由讀,對照註釋讀通課文。培養學生看註釋的習慣。

2、單個學生表演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點評。透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把握課文的朗讀要求。對難句的朗讀老師要抓住契機調動學生進行探究,不可輕易放過。在此環節中,教師充分發揮激發引導作用,讓學生聲情並茂,搖頭晃腦,拿腔拿調的讀,讀出古韻古味。

三、教師範讀,學生點評。

教師聲情並茂的吟誦把學生帶入當時的情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字的體驗。同時讓學生給老師的朗讀挑刺,學生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可被充分激發。

四、析讀課文,理解文義。

採用文白互讀的方式,一學生讀原文,另一學生用白話文進行解說。解說時要力求語言生動流暢,再現原文神韻。這樣可避免傳統逐字逐句翻譯的機械和刻板,既可培養學生的文言理解力,又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在文白互讀的過程中,教師、學生及時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對重點文言詞彙的理解。同時,透過投影對常用文言詞彙進行疏通檢測。

五、分角色演讀,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

學生扮演孫權、呂蒙、魯肅,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態、語氣等進行角色朗讀,揣摩品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生演讀的時候引導他們細細品味,用“------寫出了-----”的句式品味文章語言。這樣,學生在自主的體驗探究中就可以輕鬆的突破本課重點,學習並掌握富有情趣的對話描寫。

六、創造閱讀。

接受美學認爲,讀者對文字的閱讀不應是被動的,而應參與到對文字的再創作活動之中。文中有多處空白,爲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話省略了許多未說的內容;“蒙乃始就學”,如何學,本文沒說,儘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呂蒙究竟談了些什麼讓魯肅大驚?這些內容儘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學生在補充時可文言可白話,可文白夾雜,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個性化解讀。

七、聯想連結,精神內化。

本文給了我們什麼啓示,請用一句俗語或名言或古詩文名句進行解釋。

八、吟誦課文。

學生能背則背,不能背就讀,課堂在課文的吟誦聲中結束。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裏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爲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豔,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文章的字數不多,卻把滿池荷花的美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題材,也是指導學生朗讀和培養學生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的好教材。這節課我力圖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

二.說教學目標

本組課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爲專題。根據本課以上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言;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根據擬定的學習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教學難點是: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爲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圖文對照法;本文利用課文插圖和《荷花》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想象。

2、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於理解。

3、以讀代講法。透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

四、說教學過程

我是緊扣“美”字進行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感知美

俗話說的好,“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我在設計《荷花》一課匯入時,選用了猜迷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接着,出示荷花圖,讓學生欣賞後用詞語描繪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匯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被激發,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師生交流後揭題板書。

(二)自主探究,尋找美

本文語言優美,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初讀課文,談讀後的感受,使學生整體感知荷花的美。然後再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畫下來,反覆誦讀,並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後的感受。

(三)彙報交流,體驗美

學生透過上述兩個環節,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定會產生一些疑惑。在學生彙報交流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時,教師可隨機出示圖片或視頻,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句子,在讀中理解、感悟。透過此環節,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了荷花的美,然後有滋有味地讀出美,使教學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

如在教學描寫荷葉的句子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荷葉特點的詞語“挨挨擠擠”,透過看圖理解,有感情朗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並教給學生圖文結合理解課文這一學習方法。而“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緊緊抓住“冒”字進行引導。讓學生想象:“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是什麼樣子呢?誰來演一演?“冒”字用得好在哪裏?緊接着又抓住“冒”字,透過多種形式練習有感情朗讀。

又如,教學描寫荷花三種姿態的句子時可分三步走:

(1)讓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

(2)圖文對照,讓學生感受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讀出它的美?”

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比讀、評讀、表演讀。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畫面。在感受了、體會了、讀出了荷花的美后,教師還準備了貼畫,要求他們在黑板上貼出荷花的美。

(四)含情誦讀,釋放美

在第二段體驗美的基礎上,第三、四段使美感進一步深化。教師深情引讀: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學生飽含激情,接讀第三段。然後,讓學生想象,除了文中寫到的三種姿勢,荷花還會有哪些姿態?在理解“一大幅活的畫”時,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像一下,活的畫是什麼樣的?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體會了一池荷花的動態美,並在表達中抒發了美,釋放了美。

以此爲契機,教師配樂範讀第四段,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彷彿看到的畫面,接下來課件展示動畫,讓學生想象說一說,似乎聽見蜻蜓和小魚對“我”說了什麼話,還有哪些動物會來和“我”交談,可能告訴“我”一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思維將又一次被激活。這時,再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朗讀這部分,學生感覺自己彷彿真的成了荷花,併爲自己的美所陶醉。

(五)整體回顧,欣賞美

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欣賞優美的畫面,嘗試自己介紹荷花的美。

(六)拓展延伸,深化美

在這一環節,教師告訴學生,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讚美荷花的詩篇,接着,伴隨一首優美的民族音樂,教師出示宋代詩人楊萬里的配圖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並深情朗誦。之後,教師用課件展示滿池荷花,讓學生面對大自然描繪的美麗畫卷,說出此時最想說的話。透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從欣賞、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得到昇華。

五、課外練習

1.看課外書或上網查找有關荷花的古詩。

2.作者把荷花寫得多美啊!我也要寫寫自己喜歡的花。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的貼畫和一個“美”字組成,讓荷花的美再現在學生面前。

說課稿 篇5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談話活動,題目叫《可愛的動物》。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將小動物這個幼兒熟悉並且喜愛的素材作爲教學的內容,容易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幼兒可以更加輕鬆愉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可以讓幼兒增加對動物的理解,形成初步的生態意識。因此,我設計了此次《可愛的動物》活動,鍛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二、活動目標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瞭解教師講解的遊戲要求和規則。(認知)2、能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準確地發出"咕、汪、喵、嘎、嘰、蹦"等音,並能協調的模仿小動物動作。(技能)3、參與集體遊戲的積極性提高。(情感)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都是讓幼兒能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準確地發出"咕、汪、喵、嘎、嘰、蹦"等音,並能協調的模仿小動物動作。

三、活動準備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在父母幫助下預習過遊戲兒歌《可愛的小動物》

2.物質準備:背景圖(畫有草地、藍天、白天);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小鴿子圖片各一張;與幼兒人數相等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的頭飾。

四、教法和學法現代兒童觀認爲:"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纔會更快、更好地發展語言能力,爲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和學法:①遊戲法②談話法③模仿法等六、活動過程本次活動四個環節:(1)情境匯入,引起興趣(2)展示動物圖片,瞭解動物叫法(3)學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字、叫聲和動作(4)進行遊戲(一)情境匯入,引起興趣出示背景圖,透過"今天,有很多小動物要到我們班做客,看看誰來了?"這句話創設情境,使幼兒產生好奇和興趣。

(二)展示動物圖片,瞭解動物叫法展示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小鴿子圖片,透過詢問,讓幼兒瞭解這幾種動物的外貌、走路方式、飲食習慣、叫聲等基本特徵。例如:這樣問"小鴨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它的嘴巴長的什麼樣子?(扁扁的);它有什麼本領?(游泳);它喜歡吃水裏的什麼?(小魚和小蝦),小鴨怎樣叫?(嘎嘎嘎)最後以"那麼多小動物到我們班來作客,我們小朋友非常高興、特別開心。"爲結束語結束這一環節。

(三)學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字、叫聲和動作①首先教師示範兒歌,並配合動作,讓幼兒仔細聽和看。

②接着帶着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四)進行遊戲老師說小動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叫聲,並做動作。待幼兒熟悉玩法後,適當加速,要求幼兒一定要老師說完後才能說和做。然後請個別幼兒上臺做小老師說小動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做動作,要求做小老師的小朋友說話聲要響亮,吐字要清晰.

最後改變遊戲玩法,老師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小朋友說小動物名字,並做動作。

附遊戲兒歌:

《可愛的小動物》

小鴿子咕咕咕,小鴨子嘎嘎嘎,小小雞嘰嘰嘰,小花貓喵喵喵,小黃狗汪汪汪,小白兔蹦蹦跳跳。"七、活動特色這次活動的特色在於首先讓幼兒瞭解了動物的叫聲,使幼兒學習兒歌更加輕鬆,然後透過做遊戲有對動物的叫聲進行了複習鞏固,再配以動作,強化了記憶。同時,透過遊戲鍛鍊了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的膽量,促進了幼兒的語言發展。整個活動一環扣一環,銜接緊密。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說課稿 篇6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楊氏之子》。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楊氏之子》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

2.教材簡析:第三組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楊氏之子》對答巧妙;《晏子使楚》應答機智;劇本《半截蠟燭》和相聲《打電話》更以語言見長。這樣編排,就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3.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小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爲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爲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多媒體課件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

要重點抓讀和背誦。讀,要透過範讀,讓學生注意停頓,體味語感,而後領讀、自讀,直至正確、讀流利。釋句,要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句。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以及閱讀心得。背誦,不僅要正確,還要注意停頓和語氣。

三、說教法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遊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爲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一)古詩匯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讀了不少書,增長了不少知識。現在我想來考考大家,考什麼?考古詩。能接受我的挑戰嗎?你可得把題目給聽清楚了。在你知道的古詩中有哪些詩篇寫到了小孩子,你能背給大家聽嗎?

【小學生愛表現自己,教師利用學生熟知的古詩入手,從而能大大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從而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接觸文字,讀通課文,理解句子意思

1.簡介白話文與文言文的區別。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讓學生初次嘗試讀文言文,找出讀文言文的問題】

3、再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悟交流法。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要樹立 “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這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不容易的,在學生朗讀不盡人意時,老師應進行適時的範讀,老師的精彩範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慾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能更好地領悟文言文的特點,爲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

4、讀懂,根據註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環節以讀爲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習慣,這將爲以後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5、吟誦,創設情境,熟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創設情境法,創設了人物對話情境,分角色朗讀,主要意圖在於體驗語言的精巧,老師也課加入到角色扮演中,做到師生互動,改變傳統的評讀僵局,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三)深究文字,深化主題,感悟語言巧妙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2.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說的話?爲什麼?

板書:楊氏子 孔君平

孔雀 楊梅

孔家 楊家

甚聰惠

(讓學生暢所欲言,抓住關鍵句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加深對人物及語言的理解。“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係。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繫起來,開玩笑地說:“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說話,因爲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說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四)朗讀全文

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讀中養成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 五)延伸拓展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透過講故事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體現了“大語文”觀。

(六)說板書

這樣設計,內容精當簡約,佈局合理,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小孩子的聰慧、機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文章重點。

說課稿 篇7

一、談話揭示課題。

由前面認識的8個聲母,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3個新聲母。

二、引出新授內容。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情境圖,透過學生想象說話和教師總結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同時也引出了”鴿子圖”、”蝌蚪圖”與”喝水圖”,並引出了音節ge、ke、he。

三、教學g、k、h的讀音。

我由“鴿子圖”引出“g”,透過範讀,講發音方法,再範讀,指名讀,讓學生正確讀出“g”。爲了使學生讀準音,我編了順口溜:一隻白鴿ggg。爲了讓學生認準形,我讓學生找藏着的g,並讓學生說說g還像什麼,又編了順口溜9字拐彎ggg。“k”和“h”的教學與“g”的教學基本相同,只是在“k”的教學時,我穿插了一個小實驗,拿一張紙放在嘴前,讓學生比較出:發“k”時,吐出的氣還要強一點。

四、課中操。

教學到此時,我覺得學生比較累了,我便穿插了課中操《找朋友》,讓學生輕鬆一下。

五、教學g、k、h的寫法

1.歌曲《找朋友》之後,我設計了“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說說出示的三幅圖分別像什麼,他們的朋友是誰。從而引出了g、k、h。接着,我再利用新的順口溜讓學生再次記憶了字形。

2.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自己觀察說說筆順與格式。

3.在h的書寫指導時,我進行了h與n的比較。

4.最後是學生練習描紅書寫。

說課稿 篇8

本節課我以新課程標準爲依據,以學生髮展爲本,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活動與遊戲爲載體,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讓學生在所喜愛的活動中學習一定的知識,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我在教學中,運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把學生自主學習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在時間、空間和學習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神奇的報紙》一課我從教案的設計上進行改變,使課的目標更具體細化、更有針對性,透過用舊報紙創設做紙飛機、放紙飛機、投紙團的故事情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共同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神奇的報紙》一課,從教學內容上看體現了知識性、趣味性、實效性的有機整合。我在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組織形式,讓學生散點自鍛、分組創新嘗試練習,如:教師透過言語啓發、鼓勵,讓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積極創想、合作探究,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了各種自創投擲紙飛機的練習,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創想也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在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的調動。

本課亮點:一物多用、遊戲貫穿、輕鬆愉快

今後我在教學中還有待改進的地方是:

1、由於在學生練習時間上的把握不是很準確,結果在自由創想練習與教師引導後的發展練習這個主次環節上有些不平衡,給我留下了不小的遺憾,也使整節課顯得不夠完美,所以在課堂練習時間和環節分配的把握上,我今後要更加註意。

2、再就是在組織教學上,對於任務安排和語言表達上我還有一定的欠缺,特別是在學生分組練習時對各組的場地、任務安排要明確到位,在此次課中學生在分組練習時有些對劃分的場地不是很清楚造成次序有些混亂,着實讓課堂時間緊了許多。

3、在講解正面投擲時,我一味的強調手上動作,卻忽略了下肢的動作。此時解決的方法應該是,教師在強調上肢動作的同時,讓學生明白下肢動作的重要性。

修改的方法:

1、講解時重點突出,通俗易懂,面帶微笑,增加肢體語言,示範時,動作優美到位,生動活潑,從規範走向高效。

2、動作講解要全面,不能因爲本節課的重點而忽略整個動作技術。

3、教學方法多樣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有效的引導學生,尊重學生。

在《神奇的報紙》一課的實踐教學中,我感到對教材的目標把握還要更深究,要進一步學習、研究、探索、運用學生自主學習這個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引導、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考了什麼,感悟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收穫了什麼,使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昇華?還得實踐、反思、實踐、反思、再實踐。

說課稿 篇9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它源於分數,又別與一般分數。它是在學過整數、分數、小數,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大家分享了百分數的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設計理念

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過程,數學教育要以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中心,以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和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爲基本點。

本節課的設計正是盡力以此爲理念,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使學生經歷問題情景—提出問題—解釋—拓展與應用,親身體驗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二、說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在學生生活社會生產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入手,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並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三、說學情分析

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學生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是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或問題的表述不清晰。

2、由於學生對分數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的意義理解較深,有的學生可能會把百分數和分數的意義等同起來,認爲“分母是100的分數就是百分數”

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究、觀察、比較、歸納等學習方法,理解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繫與區別,經歷“微課自學—課堂翻轉—鞏固練習”的過程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並適時地滲透思想教育

重點:藉助生活經驗,透過生活實例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它的讀法和寫法,從而突出重點

難點:透過分析、比較、討論來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從而突破難點

五、說教學結構設計

課前微課預習

環節一、課前微課自學 透過觀看微課,瞭解百分數的意義,學習百分數的讀寫法。並在微課中留下作業,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並思索關於百分數一些問題

一、複習檢查,鞏固微課學習效果。

①出示幾個簡單的問題,回顧百分數的意義

②展示學生帶來的百分數,說出這些百分數的意義,讀寫這些百分數,檢查學生自學效果,並適當糾正錯誤之處。

二、翻轉知識點

1、活動:學生提出對百分數的一些疑惑,百分數與之前分數的一些不同之處學生們透過老師引導以及自己的觀察,提出了一些問題。比如

①、爲什麼不約分?爲什麼分子可以是小數?

②、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大於100麼?

③、百分數有單位麼,可以寫50%千米麼

④、百分數有什麼作用,能給生活帶來什麼好處?

⑤、百分數時分母爲100的分數麼,他們是一樣的麼?

透過學生自己討論解決,教師適當總結

2、完成表格,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三、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1、透過判斷題,和說一說百分數的含義,理解百分數,區分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

2、用百分數表示詞語,聯繫生活

3、用百分數總結課堂。回顧課堂,理解百分數。明白各種情緒之和爲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