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黃河頌》說課稿

說課稿1.73W

《黃河頌》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黃河頌》說課稿

《黃河頌》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五篇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都是以祖國爲主題的。學習這個單元,要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學習《黃河頌》這首抗日救亡的詩,還要爲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作基礎,由課內向課外深化拓展,讓學生更多地瞭解黃河。

二、說目標

本文是詩歌,易於朗誦,所以要加強朗讀教學,不宜過多講解,應該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根據單元要求、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爲:

1.透過反覆朗讀,自行領會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

2.培養對詩歌的感悟能力,並把這種感悟表達出來。

3.理解比喻的修辭方法在詩歌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確定爲:培養對詩歌的感悟能力,並把這種感悟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爲:透過反覆朗讀,自行領會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

三、說教法

《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我們也可以當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式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

調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

學生對這首歌詞產生的時代背景要有一定的瞭解,也有着樸素的愛國感情,所以應設法激發並強化這種感情。可以藉助音樂的力量,透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並且在音樂的背景下,透過配樂朗誦反覆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後對第二節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本課教學應以誦讀爲主,不宜過多講解。應該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四、說學法

引導學生在課前瞭解中國的現代國情——抗日戰爭部分,瞭解一些這個時期的一些作家,如田間、公木等。積累一些這些名家對同一樣的主題、同一樣的情感不同樣的表達方式(名篇、佳句)。

至於具體的教學過程,透過整體閱讀,我們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透過體會對文中精彩語句的品讀,我們可以瞭解把這種情感所表達出來的語言技巧;同時,透過閱讀,我們還可以體會到漢語優美豐富的表現力。這篇課文非常適合朗讀,大聲地朗讀可以進一步加深文章對學生的感染。

五、說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欣賞蒐集到的黃河照片,請學生談觀後感,匯入至抗戰救亡的歷史背景,請學生簡單介紹抗戰時期著名詩人(如田間、公木)及其作品。

2、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3、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教師範讀。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學生齊讀。

4、問題研討

①《黃河頌》中,哪個詞是關鍵?

②請你找出“望”字統領的內容。(配合自由朗讀、體會)

③文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爲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④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的搖籃”、“民族的屏障”、“萬千條鐵的臂膀”這些比喻?(配合自由朗讀、體會)

⑤詩人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麼感情?

5、小結課文。

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頌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6、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齊讀詩歌,共同讚頌黃河,讚頌偉大的中華民族。

《黃河頌》說課稿2

我說課的篇目是《黃河頌》,我將從六大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與設計理念。

一、教材的理解

《黃河頌》不僅是一首現代詩歌,也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詩歌着眼於“歌頌”,它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奔流不息的氣勢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與舊大綱相比,新課標更突出了學生的心靈品悟和個性解讀。

這樣的課文更容易喚起學生的心靈共鳴,新教材選入這篇課文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胸中的民族感情,強化愛國熱情.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碰撞將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學段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二、教學目標的設定

本文是詩歌,易於朗誦,所以要加強朗讀教學,不宜過多講解,根據單元要求、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爲:

1.知識能力目標:①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詩歌。②培養對詩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瞭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詩歌,透過研討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3.情感目標:①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②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愛國情懷。

三、學生情況分析及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初一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黃河頌》這首詩歌潛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內涵,需要學生用心品悟與積極交流。因此,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設定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並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則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並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 “情境體驗” “合作探究”“四邊對話”是我這篇課文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是我落實這些教學方法的途徑。爲了創設情境,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

《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激越飛騰,激情澎湃,情不可遏,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因此我設計在課堂上藉助音樂的力量,透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並且透過朗讀反覆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後對第二節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總的來說,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爲主,以讀啓悟,教學語言詩意化,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五、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本課在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培養方面注重以下幾點的指導教學:

1、怎樣才能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誦好一首詩詞。

2、在合作學習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3、利用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裏,滾滾東去的黃河浪濤見證了古老中國的興衰榮辱,黃河澎湃的驚濤,恢弘的氣勢和那奔騰不息的精神,也激勵着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爲之拼搏奮鬥。在抗日戰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裏,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讚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衆多愛國志士保家衛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豪邁的黃河讚歌―――《黃河頌》。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透過充滿激情的開頭,激發學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二)簡介創作的時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着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透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鬥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願。《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爲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

(三)激發情感:

1、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第二樂章及視頻,讓學生說看到的畫面並談談從音樂感受到了怎樣的感情。

3、帶着從音樂中體會到的感情來齊讀課文。

(首先借助音樂,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然後透過想象音樂中描繪的場景和體會音樂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交流轉換。,因此最後就能以學生自己從音樂中感受的思想感情來朗讀詩歌,效果顯然勝於教師對學生說要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

4、朗讀交流

1)、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2)、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並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言者也可透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3)、全班齊讀詩歌。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在課堂中應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交流中應鼓勵學生髮表見解,提出看法。先給一點時間小組中交流,可避免剛開始就單獨朗讀的膽怯。)

(四)內容研討:

1、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這一部分爲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副圖畫讓你感受到黃河怎樣的精神特徵?你認爲哪些詞最能體現這些特徵?

(瞭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2、歌詞中哪些內容是來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3、在“頌”之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4、最後一段就是尾聲,主要寫了什麼?(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

5、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爲這首詩歌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透過深入理解課文,朗讀時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畫面音樂的輔助,將學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

朗讀還要注意表達語氣,老師建議大家用“選讀”精彩段落的方式朗讀體會。在讀時,要注意用恰當的語速、語氣、語調來表達字裏行間的感情。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透過老師、學生的互評探究進一步總結出朗讀的要點: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3,對詩歌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五)合作交流

小組交流以上的閱讀印象,並從以下幾種發言形式中選擇一種與小組同學交流: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分層教學的需要:一般的學生都能說出自己最直接的心靈體驗和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

(六)在深入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的大聲齊讀課文,讓詩歌的內涵得到昇華.

(七)家庭作業

上網查找有關黃河頌的資料,和家人一起欣賞詠唱交響樂《黃河大合唱》。並整理古詩詞中描寫黃河的詩句也是對課首的呼應,同時讓全課的教學餘味猶存。

以上就是我教授黃河頌的過程和見解,還存在着許多問題和不足,希望專家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

《黃河頌》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黃河頌,它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首詩歌。

下面我將從五大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與設計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學目標的設定:

《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詩歌着眼於“歌頌”,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這樣的課文更容易喚起學生的心靈共鳴,新教材選入這篇課文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強化愛國熱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碰撞將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學段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基於以上考慮,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將分三個維度設定:

㈠、知識和能力目標

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㈡、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瞭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誦詩歌。

透過研討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

二、學生情況分析及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初一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黃河頌》這首詩歌潛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內涵,需要學生用心品悟與積極交流,否則就會造成學生對詩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膚淺甚或偏向。因此,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設定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並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則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探究思考”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羅素曾經說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新課標也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並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情境體驗” “合作探究”“四邊對話”是我這篇課文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是我落實這些教學方法的途徑。爲了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明晰的學習模式,展示導學的索引問題,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調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生對本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瞭解,也有着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並強化這種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激越飛騰,激情澎湃,情不可遏,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因此我設計在課堂上藉助音樂的力量,透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並且在適當的音樂背景下,透過配樂朗讀反覆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後對第二節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總的來說,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爲主,以讀啓悟,教學語言詩意化,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本課在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培養方面注重以下幾點的指導教學:

1、怎樣才能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誦好一首詩詞。

2、在合作學習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3、利用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4、敢於向教材、老師及學習夥伴發問質疑。

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教師-----深入瞭解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透過歷史課瞭解抗日戰爭時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事蹟,瞭解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透過地理課瞭解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感受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激情。

(一) 情境匯入

記得高楓在《大中國》中這樣唱道:“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家裏盤着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是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裏,滾滾東去的黃河浪濤見證了古老中國的興衰榮辱,黃河澎湃的驚濤,恢弘的氣勢和那奔騰不息的精神,也激勵着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爲之拼搏奮鬥。在抗日戰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裏,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讚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衆多愛國志士保家衛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豪邁的黃河讚歌―――《黃河頌》。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透過充滿激情的開頭,激發學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二) 簡介創作的時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着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透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鬥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願。《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爲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

(三)激發情感:

1、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樂章的片段,並對音樂所要描繪的內容和表達的主要情感進行自由想象。

2、學生說腦中想象到的畫面並談談從音樂感受到了怎樣的感情。

3、帶着從音樂中體會到的感情來齊讀課文。

(首先借助音樂,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然後透過想象音樂中描繪的場景和體會音樂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交流轉換。《黃河大合唱》中八個樂章的感情一脈相承,因此最後就能以學生自己從音樂中感受的思想感情來朗讀詩歌,效果顯然勝於教師對學生說要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

4、朗讀交流

1)、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2)、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並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言者也可透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3)、全班齊讀詩歌。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在課堂中應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交流中應鼓勵學生髮表見解,提出看法。先給一點時間小組中交流,可避免剛開始就單獨朗讀的膽怯。)

(四)內容研討:

1、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這一部分爲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副圖畫讓你感受到黃河怎樣的精神特徵?你認爲哪些詞最能體現這些特徵?

(瞭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2、歌詞中哪些內容是來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3、在“頌”之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4、最後一段就是尾聲,主要寫了什麼?(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

5、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爲這首詩歌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針對教學目標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將課文的結構、內容、主題進行梳理明確,同時也有助於更好地朗讀詩歌)

(五)配樂朗讀,評價探究:

1、 小組中練習。

2、 上臺配樂朗讀表演。

3、 師生共同評出最好的小組。

(透過深入理解課文,朗讀時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畫面音樂的輔助,將學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藉助表演和評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並給予適當的刺激和壓力。)

朗讀還要注意表達語氣,老師建議大家用“選讀”精彩段落的方式朗讀體會。在讀時,要注意用恰當的語速、語氣、語調來表達字裏行間的感情。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透過老師、學生的互評探究進一步總結出朗讀的要點: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3,對詩歌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六)合作交流

小組交流以上的閱讀印象,並從以下幾種發言形式中選擇一種與小組同學交流:①這首詩歌中我最欣賞的是-------②讀了這首詩歌,讓我最感動的是-------③這首詩歌讓我明白了--------④讀了這首詩歌,我有這樣的疑問-----

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分層教學的需要:一般的學生都能說出自己最直接的心靈體驗和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語言鑑賞功底的學生則會選擇“讓我最欣賞的”形式發言,對於喜歡另闢蹊徑思維獨特的學生來說,“我有這樣的疑問”這個話題則更能激發他們發言的熱情。

(七)創新實踐

新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學習的革命〉〉中說過:“頭腦不是一個需要充塞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在整體把握文字內容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創新實踐活動”這一環節,鼓勵“百花齊放”式的個性閱讀。活動的方式是:從以下方式中選擇一種展示你這節課的閱讀收穫:A配樂朗讀(音樂由多媒體放送)由學生選擇自己最爲欣賞的一部分朗讀,獲得一種審美娛悅; B寫意繪畫,畫出你心中的黃河;C寫作補白,這首詩歌讓我感受到,學生透過寫作可以填補這個空白。D連結生活,講述課文實際意義,這樣文字的內涵才能得到實際的開發和利用。

教師對以上活動予以整體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總結學習經驗,表揚學生的閃光點,激勵學生以更大的學習熱情大膽地、愉快地進行自主閱讀。

(八)家庭作業

上網查找有關黃河頌的資料,和家人一起欣賞詠唱交響樂《黃河大合唱》。(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一環節旨在利用現代網絡技術,讓學生克服以往以書本爲中心進行學習的傾向,實現教材內外的溝通和課堂內外的交流。)

本課的設計是課前準備用“瞭解黃河歷史”拓展着學生的視野,激發着學生的情感,給課文教學鋪墊了一個厚實的背景。匯入新課後以“欣賞黃河頌歌”將學生引入課文情感的波濤,從中感受體味詩中澎湃激昂的頌揚讚美之情。中間研討“探究黃河精神” 激發愛國熱情。家庭作業“詠唱黃河歌曲”是活動形式的變換,也是對課首的呼應,同時讓全課的教學餘味猶存。

《黃河頌》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黃河頌》是人教版七下第二單元的一首詩歌,這個單元以愛國爲主題。學習這個單元要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二.說目標

㈠、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字詞;2、整體把握歌詞內容。

㈡、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愛國熱情。2、理解黃河的英雄氣概 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三.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

教學難點:理解黃河的英雄氣概。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多媒體演示法

學法:1、圈點批註

2、誦讀法

3、自主、合作、探究

五、說過程

(一)匯入

先讓學生說說他們曾經學過的有關“黃河”的詩句。

接着:在抗日戰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裏,也有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讚歌,激勵了衆多愛國志士保家衛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豪邁的黃河讚歌―――《黃河頌》。

(二) 檢查字詞;介紹作者,背景(多媒體顯示相關資料);

(三)整體感知:

1、 播放歌曲《黃河頌》,學生聽讀

2、學生跟着音樂朗讀

3、誦讀:

(1)教師範讀

(2)小組朗讀交流

(3)指名學生朗讀

(4)全班齊讀

(四)合作探究:

(課後練習二)

1、詩人從哪些方面讚美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先畫出有關語句,再概括

2、詩人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麼感情?

3、詩歌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舉例說明

(六)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抗戰歌曲?(如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大刀進行曲)

(七)總結全文

最後送給學生一句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愛黃河就是愛我們的民族,就

是愛我們的祖國。

(八)佈置作業

欣賞《黃河大合唱》的其他樂章。

《黃河頌》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黃河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以愛國爲主題。也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詩歌着眼於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它潛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讀來情緒慷慨激昂,是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

《黃河頌》還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詩歌語言凝練,表意深刻,運用了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方法,多角度地描繪了黃河的形貌,頌揚了黃河的精神。是七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掌握詩歌朗讀方法,提高詩歌朗讀水平的好材料。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碰撞將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學段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二、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朗讀能力不強,對詩歌的節奏、重音、語氣把握不夠熟練,對詩歌的內容理解還沒達到一定的程度,學習詩歌的方法還在探索階段。但現在的他們的學習慾望強烈,有一定的表現慾望,還會在課堂暢所欲言,在老師的指導下會願意去接受學習詩歌的方法。

三、說目標

基於以上考慮,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2)培養對詩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詩歌。(2)透過研討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2)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

(四)教學重難點

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並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文字特點,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設定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並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則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說方法

(一)說教法

(1)情境體驗法

(2)朗讀法

(3)合作討論法。這是一首詩歌,語言凝練、簡潔,重在抒情,又涉及到了歷史、地理、音樂等相關知識,所以,我主要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朗讀法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二)說學法

(1)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2)嘗試課外透過網絡、報刊、書籍等收集各種資訊資料的方法(如:黃河的古詩名句、黃河的傳說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做批註法

五、說教學設計

(一)欣賞:讓我們靜靜地聽

(1)欣賞《黃河頌》歌曲,自由想象音樂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聽《黃河頌》的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字詞的讀音,朗讀的重音、節奏、語氣語調等。《黃河頌》本身是一首歌。我就先播放這首歌曲,讓學生首先從聲音上去感受黃河的氣魄,讓學生明白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我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漩渦、激情澎湃,氣勢磅礴。學生邊聽邊想,這樣既感染了學生,也藉助音樂的力量讓學生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新課標提出:教師的職責,是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情緒展開的場,讓學生直接面對文字,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學生的自主性越強,積極性越高,其所獲就越多。這首詩,是一首現代抒情詩,關鍵是朗讀。所以,我側重引導學生靜靜地聽課文朗讀錄音,既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也讓學生初步瞭解字詞的讀音,朗讀的停頓、重音、語氣語調等。有了朗讀錄音的範讀引路,爲學生創設了朗讀的氛圍,也有了展示朗讀的慾望,學生聽起來自然全神貫注,收穫多多。(聽了之後,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讀的環節吧。)

(二)誦讀:讓我們朗朗地讀

(1)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並討論如何讀得更好,讀得更有感情。

(2)學生總結交流朗讀方法,包括重音、節奏、語氣語調等。

(3)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

(4)分聲部男女生,合誦朗讀,讀出對黃河的讚美之情。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這一環節,就是我爲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討詩歌朗讀的方法。所以,我設計了以上這四個步驟。本詩歌語言淺顯,我沒有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重在組織、引導學生透過初讀、細讀、精讀、有感情的讀這些靈活多樣的朗讀形式,由淺入深的進行朗讀。這樣,學生既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也提高了朗讀詩歌的水平。(讀中生悟,以悟促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詩歌凝練的語言,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題。)

(三)品析:讓我們細細地品

(1)找出直接描繪黃河和讚美黃河的詩句?

(2)詩人從哪些方面讚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請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結合具體內容,說說詩歌蘊含的情感。

(3)請你找出詩歌中最能體現黃河雄渾好豪邁的詞語,仔細品味並寫出批註。

(4)你認爲這首詩歌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朗讀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而有感情的朗讀又必須建立在真正地理解詩歌的內涵的基礎上。基於這個目的,我提出了上面這四個問題,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將課文的結構、內容、主題梳理明確,細細品析,以悟促讀,幫助學生更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朗讀中抒發對黃河的讚頌之情。

(四)頌揚:讓我們樂樂地寫

學習黃河的偉大與堅強,號召中華兒女奮起抗爭,這確實是作者的心聲,下面讓我們以作者寫黃河,就是以此頌揚偉大的黃河吧!要求學生用“我欣賞這首詩,因爲xxx的句式寫話。

學生暢談學詩的感受、體會,組內交流後,班內展示。此環節旨在幫助學生髮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圍繞着詩歌的內容、語言、思想、結構等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我欣賞這首詩的畫面,因爲它爲我們呈現了黃河立體的美,近遠結合,縱橫相接,全方位展現了黃河獨特的美(雄渾的美、壯闊的美、蜿蜒的美),使我們真切感受到黃河的磅礴氣勢、勇不可當的氣度和力量,這足以激發每一位華夏兒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五)拓展:讓我們美美地說

課前讓大家透過各種方式查閱有關黃河的知識,下面請同學們盡展才華,讓我們來說說黃河,說一說你對黃河知多少。

(1)歌頌黃河的古詩名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大漠孤煙直,長沙落日圓。(王維)

(2)與黃河有關的俗語、諺語、成語

(3)與黃河有關的傳說。

最後一個環節是讓我們美美的說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新課標對老師的基本要求。這一環節我安排了三個說的內容,旨在利用現代網絡、報刊、書籍等多種形式,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克服以往以書本爲中心進行學習的傾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實現課堂內外的交流。完成小語文向大語文的轉化。

六、說教學反思

總之,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詩歌教學貴在化抽象爲形象。在這節課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黃河頌》音樂和朗讀錄音,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視、聽覺感受,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情感薰陶。

(2)注重朗讀。詩歌關鍵就是朗讀,我利用靈活多樣的朗讀形式,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朗讀,讀出黃河奔騰咆哮之聲,更讀出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3)教師始終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4)用六字教學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也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學生的發展爲本,不斷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黃河頌》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黃河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五篇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都是以愛國爲主題的學習這個單元,要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學習《黃河頌》這首詩,還要爲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作基礎,由課內向課外深化拓展,讓學生更多地瞭解黃河。

二、說目標

本文是詩歌,易於朗誦,所以要加強朗讀教學,不宜過多講解,根據單元要求、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爲:

1.知識能力目標:①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詩歌②培養對詩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瞭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誦詩歌,透過研討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3.情感目標:①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②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學生情況分析及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初一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而詩歌的民族文化內涵,需要學生用心品悟與積極交流,否則就會造成學生對詩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膚淺甚或偏向詩歌語言凝練,表意深刻含蓄,因此不能作過多、過繁的分析,否則會難爲學生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設定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深刻的含義是教學的難點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透過整體閱讀,學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透過體會對文中精彩語句的品讀,可以瞭解把這種情感所表達出來的語言技巧;同時,透過閱讀,學生還可以體會到漢語優美豐富的表現力這篇課文非常適合朗讀,大聲地朗讀可以進一步加深文章對學生的感染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本課在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培養方面注重以下幾點的指導教學: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好詩歌

2、在合作學習中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3、蒐集資訊、概括資訊,養成勤寫、勤積累的好習慣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並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情境體驗”“誦讀感知”“合作探究”“四邊對話”是我這篇課文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生有着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並強化這種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旋律激昂,氣勢磅礴,課前,教師蒐集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上藉助直觀的黃河圖片和音樂的力量,打動學生的心靈,,並且透過配樂朗讀反覆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後對第二節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六、說教學設計

1、情境匯入

師生共同欣賞蒐集到的黃河圖片,調動學生的愛國情感藉助圖片、音樂,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透過充滿激情的開頭,激發學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2、說黃河,激發詩情

調動學生的知識儲藏認識黃河在地理、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黃河文化積澱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着學生的情感,給課文教學鋪墊了一個厚實的文化背景這也符合課標中倡導的“大語文觀”。

3、頌黃河,感知詩意

(1)瞭解時代背景和作者情況

(2)朗讀課文

①教師範讀,進行朗讀指導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學生齊讀、美讀課文

4、研讀詩歌

(1)讀一讀,議一議,討論兩個問題:①詩人是怎樣描繪黃河、讚頌黃河的?②你認爲這首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師生交流明確

5、繪黃河,拓展詩趣

(1) 展開想像,學寫誦詩(加深理解,遷移運用)

(2)齊頌昇華(在奔騰激越的音樂聲中,教師小結課文,師生齊聲誦讀課文昇華感情,同時讓全課的教學餘味猶存)

《黃河頌》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黃河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的五篇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都是以祖國爲主題的學習這個單元,要求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了黃河的形象,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情緒慷慨激昂同時,歌詞節奏鮮明、音節洪亮,長短句結合,韻律自然和諧這首詩十分注意刻畫黃河的形象,營造出了宏大壯闊的畫面之美學習《黃河頌》這首抗日救亡的詩,要與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相結合,由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深化拓展,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黃河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二、教學目標

《黃河頌》全篇以短句爲主,兼以長句,句式長度懸殊極大,長短結合,節奏強烈且富於變化在韻腳上,巧妙地運用了雙聲疊韻詞,隔二三句押韻,形成了自然和諧的韻律總體上,韻律響亮、節奏鏗鏘,朗誦起來琅琅上口,極富音樂美正如詩人所言:“我……慣於爲朗誦或制曲而鍛句在我看來,詩歌的語言,主要地不是訴之於視覺,而是訴之於聽覺的”因而,該課教學無疑需要特別重視朗讀同時,《黃河頌》從內容和主題上又是反映抗日救亡的,結合單元目標中要求“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這一目的,我們需在培養愛國情操方面加以關注此外,詩歌的時代背景與學生距離較遠,且初一學生的朗讀能力還不夠強,把握不準詩歌的節奏、語氣、重音等因而,根據上述我們分析的《黃河頌》的特點,根據單元要求、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爲: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把握全詩主要內容和結構層次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藉助背景介紹、朗誦聆聽和自我朗讀,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摯烈情感

(三)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

深刻感悟黃河的雄偉氣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激發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深刻感悟黃河氣概,激發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摯烈情感,深入理解民族品格

三、教學學法

(一)說教法

本課教學努力實踐新課程理念,結合學情、課文和教學目標,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情感體驗”爲教學主線,透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師生、生生等多重對話的基礎上,體味詩歌情感,感悟黃河氣概,激發愛國情懷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詩歌緊扣黃河雄姿,刻畫出了黃河磅礴雄渾、恢宏壯觀的形象對於不在黃河邊長大的學生來說,可以藉助圖片或視頻等相關的.直觀方式來讓大家瞭解黃河的形象而對領唱部分的朗誦和歌詞中黃河乃民族魂、民族神的內涵必須以學生對黃河雄姿的感受爲基礎領唱部分可以極快地在學生內心產生震撼,深化對“英雄氣魄”的感悟,歌詞中的第一段可加強學生對黃河雄姿的感受

2.朗讀法

本詩節奏鮮明鏗鏘,富於音樂美,適合朗讀朗讀是深化理解和體味詩歌的有效手段,教學中,可以藉助各種各樣的朗讀方式來展開教學環節,如:閱讀前的名家朗誦聆聽,賞析前的配樂自由朗讀,賞析中的個讀、配樂齊讀,賞析後的配樂領讀與齊讀相結合等透過反覆朗讀,在讀中生悟,在悟中促讀

3.互文補充法

本課內容涉及抗日戰爭的歷史背景、黃河的地理位置等,加之又是大型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詞,涉及到歷史、地理、音樂等相關知識對於詩中所言“黃河”爲“搖籃”、“黃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的理解需要藉助相關歷史、地理知識,而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摯烈情感和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則又不得不借助背景知識因而,在教學中,可把寫作背景、黃河的地理知識及圖片等充分引入教學中

(二)說學法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朗讀和討論等,透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體味詩歌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話說黃河史

此環節意在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情感,給課文教學鋪墊一個厚實的背景

首先,讓學生了解相關背景:多媒體演示戰爭畫面及八路軍戰士在黃河岸邊行軍的畫面,利用聲音和畫面,再加上老師的講述,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講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了全面進攻,中國軍民奮起抗戰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戰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着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背景畫面】洶涌奔騰的黃河(畫面直觀、醒目,讓學生內心油然升起豪壯之情)

然後,簡單介紹一些與課文學習有關的黃河的歷史知識對此,主要關注中華民族的其他表述詞語,引導學生明確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他們就曾於黃河流域羣居藉此切換到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同時,教師深情講述:“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黃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明的發源地,每一箇中華兒女都對這條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

接着再由學生介紹、教師補充相關的知識

(二)吟讀黃河頌

此環節重在藉助朗讀和賞析,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和結構層次,初步感悟和體會作者情感和詩歌的意蘊

首先,讓學生聆聽名家朗誦,強化第一環節中已喚起和激發的興趣與情感,在學生內心深處掀起一陣感觸的高潮,同時也藉此形成教學節奏層面的一個小高潮聽完名家朗誦後,讓學生自由言說自己的感受

其次,在此基礎上,教師注意提示學生關注“啊,朋友”中的“朋友”,“我站在高山之巔”的“巔”,“啊!黃河!你……”中的“你”,但不做具體闡釋,只是要求學生在配樂自由讀的過程中,細細體會這些詞及其效果,和這些詞在朗讀層面的處理學生配樂自由讀完後,讓學生們自己思考或相互討論來加以落實,藉此關注詩人在人稱表達層面的轉換及效果,體會歌詞中第一部分的視角轉換及效果

再次,引導學生緊扣“啊!黃河!”的三次重複,同時關注課文中的“朗誦詞”、“歌詞”等字眼,落實課文結構層次的把握

此環節將學生引入了課文情感的波濤中,從中感受體味詩中澎湃激昂的頌揚與讚美之情

(三)探究黃河魂

這一環節重在理解課文主旨,感悟作者情感,體會民族品格

首先,以一段話“詩歌的韻味,伴着我們的聲音、我們的情感,敲打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進一步走進詩歌,探究黃河精神”來過渡然後屏幕展示相關問題,讓學生合作探討:

1.黃河有着怎樣的氣勢和精神?你是怎樣體會的?

2.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爲作者描繪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要表達什麼情感?

3.請用相似的短語來替換詩歌結尾的“偉大堅強”這個詞,發出你的誓言

4.引入《長江之歌》,類比體會兩個文字情感層面的一致性,以深化理解和昇華愛國情感

《黃河頌》說課稿8

各位評委: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黃河頌》,下面我將從六大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與設計理念。

一、說教材

《黃河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五篇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都是以愛國爲主題的。學習這個單元,要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學習《黃河頌》這首詩,還要爲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作基礎,由課內向課外深化拓展,讓學生更多地瞭解黃河。

詩歌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它潛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內涵,讀來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與舊大綱相比,新課標更突出了學生的心靈品悟和個性解讀。這樣的課文更容易喚起學生的心靈共鳴,新教材選入這篇課文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強化愛國熱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碰撞將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二、說目標

本文是詩歌,易於朗誦,所以要加強朗讀教學,不宜過多講解,根據單元要求、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爲:

1.知識能力目標:①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詩歌。②培養對詩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瞭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誦詩歌,透過研討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3.情感目標:①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②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學生情況分析及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初一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而詩歌的民族文化內涵,需要學生用心品悟與積極交流,否則就會造成學生對詩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膚淺甚或偏向。詩歌語言凝練,表意深刻含蓄,因此不能作過多、過繁的分析,否則會難爲學生。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設定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深刻的含義是教學的難點。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透過整體閱讀,學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透過體會對文中精彩語句的品讀,可以瞭解把這種情感所表達出來的語言技巧;同時,透過閱讀,學生還可以體會到漢語優美豐富的表現力。這篇課文非常適合朗讀,大聲地朗讀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學生的感染。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本課在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培養方面注重以下幾點的指導教學: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好詩歌。

2、在合作學習中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3、蒐集資訊、概括資訊,養成勤寫、勤積累的好習慣。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並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情境體驗”“誦讀感知”“合作探究”“四邊對話”是我這篇課文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

調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生有着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並強化這種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旋律激昂,氣勢磅礴,課前,教師蒐集資料,製作多媒體,課堂上藉助直觀的黃河圖片和音樂的力量,打動學生的心靈,,並且透過配樂朗讀反覆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後對第二節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總的來說,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感悟爲主,以讀啓悟,品讀詩歌,教學語言詩意化,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六、說教學設計

1、情境匯入

師生共同欣賞蒐集到的黃河圖片,調動學生的愛國情感

(藉助圖片、音樂,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透過充滿激情的開頭,激發學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2、說黃河,激發詩情 (調動學生的知識儲藏認識黃河在地理、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黃河文化積澱。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着學生的情感,給課文教學鋪墊了一個厚實的文化背景。這也符合課標中倡導的“大語文觀” )

3、頌黃河,感知詩意

(1)瞭解時代背景和作者情況

(2)朗讀課文

①教師範讀,進行朗讀指導。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學生齊讀、美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在課堂中應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交流中應鼓勵學生髮表見解,提出看法。先給一點時間小組中交流,可避免剛開始就單獨朗讀的膽怯。)

4、研讀詩歌

(1)讀一讀,議一議,討論兩個問題:①詩人是怎樣描繪黃河、讚頌黃河的?②你認爲這首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師生交流明確

5、繪黃河,拓展詩趣

(1) 展開想像,學寫誦詩。(加深理解,遷移運用)

(2)齊頌昇華(在奔騰激越的音樂聲中,教師小結課文,師生齊聲誦讀課文昇華感情,同時讓全課的教學餘味猶存。)

如有不足,懇請各位專家指正!謝謝大家!

標籤:說課稿 黃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