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熱門】說課稿集錦8篇

說課稿2.23W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說課稿集錦8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篇目是《當霧霾降臨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教學過程三方面來說一說我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和設計。

一、說教材

《當霧霾降臨時》是九年級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確遵守自然規則對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室內外活動中安全事故的防範方法,培養他們應對突發性安全事故的技能。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如下三個方面: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霧霾天氣的危害,尊重和珍愛生命,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二)行爲技能訓練目標

能夠有效的做好霧霾天氣中室內外活動的防護工作。

(三)知識經驗積累目標

瞭解霧霾及其危害;掌握霧霾天氣中室內外活動的防護方法。

本文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計如下:

教學重難

點:

認識霧霾的危害,掌握霧霾天氣中室內外活動的自我防護辦法。

二、說方法

課標指出:教師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達成教學目標。本文教學,我將主要採用閱讀互動法和活動演練法指導教學,讓學生在“互動與活動”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教學過程

本文教學的總思路是:

激趣匯入新課——閱讀互動,探究霧霾;活動演練,應對霧霾——趣讀“平安歌謠”——展示學習收穫——課堂小結。

具體過程:

一)讓學生觀看央視“霧霾篇”廣告,以此匯入新課。

採用廣告匯入新課,意在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霧霾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能更有效的激發學生了解霧霾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研讀文字,探究霧霾危害;透過活動演練,讓學生掌握應對技巧。

本環節,我將分三步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步:讓學生速讀“案例寫真”,讓他們說說本案例帶給他們的啓示。

我透過引導閱讀,重在讓學生明白霧霾會影響健康,認識到加強自我防護的重要性,爲下面學習“平安常識”作鋪墊。

第二步:讓學生速讀“平安常識”,採取“我來問,你來答”的形式,相互檢查對霧霾的定義、來源和危害的瞭解是否準確全面。

我採用“你問我答”的方式檢驗學習效果,意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迅速達成“知識經驗積累目標”。

第三步:分組活動:細讀“應對技巧”和“平安沙龍”,結合“平安演練一”的要求,每一組自編自演一個情境劇,宣傳應對霧霾的技巧。

自編自演情景劇,意在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應對技巧,讓學生在娛樂中掌握和運用知識,具有本地化、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以上三步設計,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用互動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思考霧霾、應對霧霾,用活動強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引導學生趣讀“平安歌謠”,牢記應對技巧。

四)展示學習收穫。

本環節,我將指導學生把課內外學到的防霧霾知識製成展板,在校內外進行防霧霾知識普及。這樣設計,意在讓學生透過活動鞏固防霧霾知識,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以上教學設計,我側重於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訓練,以互動促進學習,以活動促進運用,培養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以達成課標預定的目標。

謝謝大家!

《當霧霾降臨時》教案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霧霾天氣的危害,尊重和珍愛生命,培養自保護意識。

(二)行爲技能訓練目標

能夠有效的做好霧霾天氣中室內外活動的防護工作。

(三)知識經驗積累目標

瞭解霧霾及其危害;掌握霧霾天氣中室內外活動的防護方法。

教學重點:認識霧霾的危害,掌握霧霾天氣中室內外活動的自我防護辦法。

教學難點:能在霧霾天氣中採取正確的自我防護方法。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知識學習與活動演練相結合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百度“霧霾”,蒐集相關知識,做好資訊卡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央視《霧霾篇》廣告(幻燈),匯入新課。

師:1、同學們,本節課的學習,讓我們先來看一則廣告。

2、問:看完廣告,哪位同學能告訴我,它反映了一個什麼環境問題?

3、從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霧霾降臨時,人們就像生活在一個籠子裏,它讓人呼吸不舒暢,心情很壓抑,學習、生活,戶外活動都會受到影響。

今天這節課,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去探究這個問題。(再次推出課題)

二、研讀文字,探究霧霾影響;活動演練,掌握應對策略。

一)閱讀“案例寫真”,說說閱讀啓示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第45頁,快速閱讀“案例寫真”思考:這則案例帶給我們什麼啓示。(幻燈)

指名發言後,教師小結:霧霾會危及人的身體健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那麼,什麼是霧霾?霧霾對人有哪些影響呢?

二)快速閱讀“平安常識”,小組間採取“我來問,你來答”的形式檢查對霧霾的定義、來源和危害的瞭解程度。(幻燈)

學生的邊問答,教師邊推出幻燈強調以下知識:

1、明確幾個定義:

霧,是指肉眼可見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懸浮物,是空氣溫度過大時產生的天氣現象。

霾,是指大量煙、塵等顆粒物懸浮在空氣中產生的現象。

可吸入性顆粒(PM2.5),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

霧和霾同時出現就形成霧霾天氣。

2、弄清霧霾的危害:

影響交通,防礙出行。

破壞生態,影響健康。

師:霧霾危害如此大,我們該如何應對霧霾,保護自己呢?

三)分組活動:細讀“應對技巧”和“平安沙龍”,結合“平安演練一”的要求,每組自編自演一個情境劇,宣傳應對霧霾的技巧。(幻燈5)

師:(先評價平安演練是否實用和全面),剛纔,同學們用生動的故事詮釋了一些日常應對霧霾的技巧,教材中還有一首歌謠也幫我們總結了應對霧霾的方法,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趣讀平安歌謠,牢記應對技巧吧。

三、趣讀平安歌謠,牢記應對技巧。(幻燈)

霧霾天氣少開窗,戴上口罩保健康

避開人羣少逗留,洗臉漱口清鼻腔

師:感謝幾個小組精彩的表演!同學們,透過本節學習,我們掌握了很多防霧霾的知識,下面,讓我們把課內外學到這些知識辦成一期展板,向更多的人普

及防霧霾知識吧。

四、展示學習收穫。

師:請看要求:(幻燈)

1、把課前蒐集的霧霾知識分類貼上展板

2、根據本節學習內容,每人設計一句防霧霾宣傳語,豐富展板。

五、師生交流學習小結。

師生;透過本節學習,我們不僅瞭解霧霾的危害,也掌握了應對霧霾的技巧,希望同學們在霧霾來臨時,能正確運用本節學所,積極應對霧霾,加強自我防護。(幻燈)

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文敘述了古人範式和張勳重承諾,講信用的故事。本篇課文較簡短,但意味深長。

第一、二節分別各用一句話交代清楚本文的主要人物與他們之間的關係。然後課文就舉了一件具體的事:範式和張勳相約兩年以後相見,範式講究誠信,兩年後如約來到張勳家,拜見了張勳的父母雙親。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較簡短,語言通熟易懂,內容淺顯明白,在教學中主要透過閱讀理解、感悟文章的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2、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講誠實、講信用。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你們讀過《誠實的孩子》這個故事嗎?誰來說說這個故事?

是呀,我們每個人都應講究誠信。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講究誠信的故事。

出示課題:12守信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1、邊讀課文,邊學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交流

(在自學的基礎上學會字詞,瞭解課文。)

三、深入學習,讀懂課文

1、課文哪些話直接點明瞭範式的守信呢?用()標出。

2、張勳和範式之間有一個什麼重要的約定呢?用——劃出。

在這句話中“拜見”能否換成“參見、探望、看望”等詞?

3、對於他們的約定,張勳的媽媽是怎麼認爲的呢?

找出句子讀一讀。

4、看到好朋友如約而來,張勳的表現怎樣?

5、張勳的父母對此說什麼?他們爲什麼感慨地說?

6、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透過圈劃、朗讀、感知了解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講誠實,守信用。)

四、總結

1、課文講了範式和張勳是重承諾、守信用的人,那麼你認爲怎樣才能做到“誠信”呢?

在四人小組談這個話題。

2、課外收集有關誠信的故事,與同學交流。

(在暢所欲言中進一步深化課文,懂得誠信是美德。)

反思與重建:

課後有這樣一個練習:“拜見”可否換成“參見、探望、看望”?在教學課文中,我透過多方面引導解決了這個問題,但覺得學生很懵懂。從理解詞語的意思着手,讓學生判斷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爲他們提供一些知識的積累,挖掘他們原有的記憶,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區分。相信隨着學生閱讀的積累,他們一定能夠體會語言環境中用詞的精準。

說課稿 篇3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你喜歡什麼書,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學生談。

師:大家談的真好!老師覺得你們都是愛讀書的好孩子。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書的世界,去知識的海洋遨遊,好不好?

二、觀察圖畫,瞭解獲得圖書的途徑。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和鼕鼕也來了,你們看!出示課件。

這裏可真繁華,這都是些什麼地方呢?誰願意幫助他們?

生:學生看圖片,說出名稱。

師:誰去過新華書店(或圖書館),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學生介紹。(說的真好!)

師:這些地方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生:發表見解。

師:你還知道什麼地方圖書很多嗎?

生:發表見解。

師:點擊圖片出現。看!丁丁和鼕鼕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生:發表見解。

師:點擊。這又是什麼地方?這裏有什麼?

生:發表見解。

師:讓我們跟着一起來認識這些地方,好嗎?(師指生讀。)

師:誰能當小老師領大家讀?男女讀。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認識了這麼多有書的地方。希望你們能多讀書,增長知識。

師:你知道在哪裏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書?把你的想法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生:彙報。

師:同學們,你們的辦法可真多!

三、學習看封面。

師:出示一本書,師指封面。誰知道這叫書的什麼?點擊:封面。讀幾遍。

師:找一找:封面上有什麼?

生:交流彙報。

師:點擊出現:作者、出版社。讀這幾個詞,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師:出示另一本書的封面:師指生說。

四、給書分類。

師:出示一些書,你能讀出這些書的名字嗎?(大約十本)

生:讀書的名字。

師:出示四大名著,學生讀。這幾本書我們還沒讀過,丁丁和鼕鼕告訴大家:等你長大了,一定要讀讀,它們可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誰知道名著是什麼意思?

生:理解詞語意思。

師:點擊出現:我們把這一類書叫做著作。

出示連環畫:你知道這些書屬於什麼?點擊出現:連環畫

出示字典:它屬於什麼?點擊出現:工具書

出示課本:它屬於哪一類?點擊出現:教科書

出示幾本雜誌:這些是什麼書?點擊出現:雜誌

生:讀詞語,鞏固讀。

師:出示全課的生字新詞,有信心把他們都讀下來嗎?我們和丁丁冬冬一齊讀、搶讀、男女比賽、開火車讀。

五、小結。

今天,我們和丁丁冬冬一起暢遊了書的世界,他們的收穫可多了,想聽嗎?

丁丁冬冬說,他們特別開心,認識了很多有書的地方,還知道了許多和書有關的新知識,跟大家一起學習真快樂。

你有收穫嗎?誰來說一說?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百分數的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六單元《百分數》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在學習了整數的認識、小數的認識、分數的認識以及熟練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與技能後進行的學習,對於豐富學生的數感以及今後的百分數應用等有重要作用。

教材中安排了“派誰去罰點球”以及“選種哪號種子”兩個主題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後透過多方面、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豐富對這一概念的認知,其主導思想是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後透過“問題情境——數學建模——解釋應用”逐步地豐富和達成教育教學目標。

我們常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點就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學生存在着實施方面的衆多的差異,我們要正視這些差異、要重視這些差異,適時地、適當地改編教材,從而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在我們這裏,學生對足球是陌生的,許多同學對於“足球怎麼比?”、什麼是“點球”是毫無概念的,這樣的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無法真正地調動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由此,我想就應改編教材,選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來引入。於是想到了“籃球”。學生對於籃球是熟悉的、是有感情的,許多學生還是此中的高手。籃球比賽中的一些規則等學生是有生活經驗的,因此也是能夠很好建構的。同時,還準備把第二個主題情境去掉,讓學生透過多元的訓練來豐富對百分數的認知。

二、說學情。

《國家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其中包括:

(一) 生活基礎

A、 籃球的東西,學生生活較常見,有的學生還樂於參與其中,對於罰球、三分球等是不陌生的。

B、 生活中存在着較多的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見、或有所聞。如衣服上、牛奶上等等。

這些爲本節課的開展奠定了生活經驗基礎。

(二) 經驗基礎

A、 知識經驗

小數的認識、分數的認識以及通分知識了掌握,爲本節課學生的自主建構百分數的意義,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特別是通分的知識。

B、 活動經驗

在五年的學習生活中,探究、合作、自主等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起着潛意識導向的作用,而衆多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也在正面或反面提供了問題索引。爲本節課的開展,打下了較豐實的活動基礎。

三、學目標

我認爲,一節課的預計至少要考慮四個要素:1、課程標準理念的把握,2、學情的瞭解與把握,3、教學內容的瞭解與把握,4、教師個人特色的把握。不同的學情、不同的教師特色,上出來的課是各異的。而其中的一個關鍵要點是目標的確定。

目標是活動的指南,也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對於一節課具有重要的導向、評判的功能。本節課,在分析了教材內容以及學情之後,我確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認百分數,會比較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異同。

能力目標:透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等。

情感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親數學的行爲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法

我們說的“以學認教”,說的是要以學生學的效果以及學的狀態來評判教師教的有效度,學生學的效果越好、學的狀態越好就說明教師教的有效度越高。因此,我們可知:教法與學法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我更傾向於把它們看作是“一體兩面”的事物,教法必須建立在學法的基礎之上。學生是怎麼學的?學生希望怎麼學?是我們在確定教法是應深刻把握的。

高年級的學生對於學習,他們渴求“有挑戰的學習”,他們渴求能“自己學習”,因此,本節課我採取的學習方法是:

1、 情境創設。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明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覺、自主、自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2、 合作探究。在“推薦誰去?”的問題指引下,讓學生透過合作、交流、辯論、計算等,來感悟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來突破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在多元的訓練中,在說一說、寫一寫、比一比等,讓學生在探究中一步一步地逼近“數學真實”。

五、說程序

本節課,我將遵循“感知——建構——應用——拓展”的教學主線來開展教學。

(一) 談話感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上有一些數,是我們以前我們沒有學過的,大家來找一找吧。

問:這些數你們認識嗎?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課題“百分數的認識”。

[透過學生找數來引入,激發學生有興趣;在談話瞭解對百分數的初步認識中,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從而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 情境建構

屏幕出示:某籃球比賽的情況。有一號、二號、三號三位選手。

1、 出示投籃總數

分別是20個、25個和50個。

問:推薦誰去參加比賽?你怎麼想的?討論。

得出:只看投籃總數判斷不出誰去,還要看他投入了多少個。認識到這是個有缺失的資訊。

2、 出示投中個數

分別是18個、23個和47個。

問:比較兩組數據,想一想,誰是冠軍?爲什麼?討論。

這時可能學生會想到透過比較兩組相對應數字的差,一號選手差2,二、三號選手各差3,從而認定是“一號選手爲冠軍”。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這樣的推理合理嗎?推理的方法適當嗎?這個結果可信嗎?等,或者透過反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如果老師也參加了,我投了一個球,沒有投中;這時我投的個數與投中的個數差1,我能否去比賽?”讓學生明瞭此中的不合理性,從而想出以“通分”的方法來建構。

18/20=90/100,23/25=92/100,47/50=94/100,從而得出三號應該去。

3、 百分數的意義

A、 由分母是100的分數寫出百分數

B、 教學百分數的讀寫法

C、 理解三個百分數的意義

D、說說生活中的百分數所表示的意義。(P65頁,讀一讀、說一說)

E、 學生概括百分數的意義,接着看書進行完善]

[對於資訊的收集、整理、分析、處理等,是本次課程改革目標中的一個重點,透過兩次數據的出現,讓學生在獲取資訊的同時,不斷地加強對資訊的處理能力,感悟“有缺失的資訊”以及資訊的處理辦法。透過對情境的理解以及生活事例中對百分數的理解,不斷地完善學生對百分數的感知,最終較好地抽象出百分數的概念。]

(三) 應用提升

1、 基礎訓練

A、 遊戲——寫百分數。(讓學生獨立寫在紙上,然後用百分數進行交流。如我寫對了總個數的百分之八十,或我寫對了總個數的百分之九十,我寫對了幾個?等)

B、 塗塗寫寫。(P66頁,設計圖案第一小題,讓學生去數百格圖中藍色的格子數,想出藍色格子佔總格子數的百分之幾,再想出白色格子佔總格子數的百分之幾,由此及彼,爲今後的百分數的應用奠定意識基礎。)

2、 應用訓練

A、 成語轉化。(用一個百分數來表示成語。如百裏挑一、百發百中等)

B、 交際轉化。(如,這件事一定成功,百分數怎麼表示?這件事完蛋了,百分數怎麼表示?等)

(四) 拓展提高

1、 用一句含有百分數的話對自己本節課的表現或收穫進行總結。並送學生一句鼓勵的話,成功不僅要有1%的靈感,更要有99%的汗水,如果我們每天進步一點,我們就100%可以成爲有用的人。

2、 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並說說怎麼理解這個百分數。

說課稿 篇5

教材:高中美術(必修)中國工藝美術欣賞(第四講)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織繡 玉器 漆器》。

一、說教材

教學目的:

1、瞭解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種類中的織繡、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識,以及歷史成就和主要工藝特點。

2、培養學生初步掌握欣賞織繡品、漆器、玉器的審美能力和初步區別幾種織繡工藝特點的能力。

3、透過學生對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廣泛感受、認識,初步理解各類工藝美術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價值內涵,從而使學生熱愛祖國優秀的工藝美術,激勵其發奮創造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講清絲織物的基本編織結構、工藝流程,使學生理解其織造工藝的精湛之處,以加深體會織繡品美之所在。

二、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爲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flash軟件製作美術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視頻錄相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新課

中國的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是最古老的藝術種類之一。追溯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工藝美術幾乎與人類文明的步伐同始同進。美,伴隨着人類進步,美是人類文明的標誌。當我們的祖先在距今7000多年前,在開始燒製陶器的同時,也開始發明利用植物纖維和蠶的絲織成布帛,以遮體避寒,使人類擺脫了掛樹葉、披獸皮的矇昧,從而使人類向文明大大地跨進一步。當人們學會織造時,對美的追求也便自然地融入其中,於是在漫長的織造發展歷程中,形成了我國引以爲豪的工藝美術品種——織繡(板書)。

三、新課內容

(一)織繡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蠶絲的國家。根據出土實物和文獻記載,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知道種桑、養蠶、織帛。中國古代織繡品的輝煌成就,還體現在它精湛的工藝技術方面,這是與當時高度發達的織繡工藝技術分不開的。

代表作品:

1、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淺褐色菱形紋羅地信期繡》(課件展示)

2、新疆吐魯番唐墓出土的《聯珠鹿紋錦》(課件展示)

3、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刺繡《蟠龍飛鳳紋淺黃絹面衾》(課件展示)

(二)玉器

玉是優質的石料,質地潔美瑩潤,種類頗多。有質地堅硬的黃玉、碧玉等,色彩鮮豔的珊瑚、松石、瑪瑙等,晶瑩明潔的水晶等,寶光閃爍的紅藍寶石等。

琢玉爲器,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即已有之,至商代已趨成熟。玉器是從玉工具發展而來,用作禮器、儀仗用具、生活用具和裝飾陳設等。

代表作品:1、《玉雲形杯》(課件展示)

(三)漆器

漆器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中又一傑出的種類。我國漆器使用的是天然漆,即取漆樹汁經加工而得,然後透過各種工藝手段,即雕刻、彩繪、鑲嵌製成各種精美的器具。它比青銅器、陶器輕便耐用,又有耐酸鹼腐蝕的特性,便於彩繪裝飾等優點,所以具有獨特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代表作品:1、《彩繪獸首鳳形漆勺》戰國時期(課件展示)

2、《張成造剔犀盒》元代(課件展示)

四、播放一段“織繡 玉器 漆器”的綜合題材錄像。提升學生對傳統工藝的瞭解。

五、課堂小結: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種浩繁,成就卓著,並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爲人類的社會進步作出過舉世公認的貢獻。在我們舉國上下團結奮鬥,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更應繼承發揚這一優秀的文化藝術遺產,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六、複習題:刺繡和緙絲有什麼區別?羅和錦有什麼其別?

思考題:何謂剔犀?簡述其工藝過程。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雖然同學們缺少對於文中提到的白血病、地震等事件的切身體驗,但是他們已經具備了藉助教師的引導以及情感遷移等方法來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情感。透過學習本文,同學們也能深切的體會海峽兩岸同胞割捨不斷的血脈親情。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夠認讀生字詞,並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透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生命橋”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體會兩岸同胞割捨不斷的血脈親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讀生字詞,並能夠體會生命橋的深刻含義。

2.難點:感受兩岸同胞割捨不斷的血脈親情。

五、說教學方法

討論法(展開)、談話法、情境創設法、多媒體演示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匯入

使用投影出示1999年臺大地震的相關資料,並提問:“遇到地震我們應該怎麼辦?”同學作答:空地避難、有序離開建築物。

教師講述:但是在地震當時有兩位臺同胞堅持呆在室內,他們爲什麼會這麼選擇,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下。

2.整體感知

1)播放範讀錄音,提示同學們標出文中的生字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並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3)請同學們合上課本,回憶文中講了一件什麼事。並隨機點名請同學回答,回答不完整的會請其他同學補充,並由教師進行總結。

3.深入研讀

1)隨機抽取同學範讀第1、2自然段,並提問:“小錢得了什麼病?”並與同學們談話互動分析得出:“小錢是不幸的,更是幸運的。”因爲小錢有機會能夠得救。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3、4自然段,並從文中找出,爲什麼李博士和青年都沒有離開醫院的大樓。

3)由教師範讀第5、6自然段,讀後提問:

a)“針頭從肌膚中脫落,青年的反應是什麼?”

b)“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說明了什麼?

c)爲什麼青年一直靜靜地躺着?

並請同學們四人一組進行討論,時長5min。討論結束後隨機提問,由教師進行總結。

4)由教師繼續追問:“骨髓抽出之後是否就能鬆一口氣呢?”同學尋找答案:“骨髓必須在24小時之內注射給小錢。”

5)最後,請同學們齊讀第7自然段,並提問:“這座生命橋是由哪些人的努力架起來的?”同學們會自然想到:“李博士還有青年。”教師加以引導:文中沒提到的人有沒有呢?比方說兩岸的醫護人員。在引導之下,同學們可能會進一步回答出:飛行員,接送的'司機等等。再此,我會加以總結:“在這個故事的背後,還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他們也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4.拓展延伸

由教師提出問題:“小錢獲得新生的血脈來自於這位無名的臺青年,那又是什麼讓這位青年可以不計得失的付出?”同學們透過思考及回憶文章內容,就會找出:“兩岸同胞的心及血脈親情都是連接海峽兩岸的。”由此同學們自然的會感受到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

5.小結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同學們齊讀課文,再次感受文中的濃濃的血脈之情。

作業: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爲單位,想象十年後小錢與臺青年兩人見面的情景,並分別選人飾演,在下一次的活動課上進行展示。

七、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淺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透過對登山路上,山嶺、大天池等處的雲霧的形態、顏色的描寫,讚美了廬山雲霧的美麗神奇,抒發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縱觀全文的內容,可按“古人的讚美→特點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爲六大段。其中寫第二大段是重點,不僅佔的篇幅最多,而且寫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分體現了本單元教材的教學重點:過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應當作爲本課文的教學重點。

仔細品讀全文,我們還能領會到課文具有以下的三個寫作特點:

一、言簡意賅地引用古代名人言行稍加議論的辦法,增強了讚美的感染力;

二、段與段之間巧用過渡句,段意銜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氣呵成之感;

三、語言形象、生動、有氣勢,採用比喻、對比、擬人等多種寫法寫出了廬山雲霧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極好的寫景範文,宜採用多種教學手段,透過對文章中語言文字的讀、思、議、品等,使學生領會文章的語言美、感受廬山雲霧的景色美,從而使他們的心中升騰起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二、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第二大段,會背誦第4自然段,完成作業本的第3、4、5、6題。

三、本課時教學目標

1.瞭解廬山雲霧的特點,會背誦第4自然段。

2.理解詞語的意思,能用“剛剛……轉眼間……”、“時而……時而……”、“尤其”造句,能摘錄有分號的句子。

3.能找出第二大段中的過渡句,並體會其作用。

4.感受廬山雲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

瞭解廬山雲霧的特點,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五、教學難點

對廬山雲霧美麗神奇的感受。

六、教學思路設計淺析

現代教學論認爲,教師的作用不單是“資訊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爲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爲此,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採用了教師稍加點拔,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透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體會並理解課文的內容。訓練的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之中無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本課時的教學設計就體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情境的教學

情境教學法能牢牢把握和促進兒童發展的動因——情感,展開和推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教學收到最優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適宜於進行情境教學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透過情境教學,才能使廬山雲霧的美景在學生的腦海中展現,真切地體會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爲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情境教學的環節:

①以學生的說話訓練匯入課文,教師又施以啓發性的小結、提問,誘發學生學習課文,想欣賞廬山雲霧的好奇心。

②教師的配樂表情朗讀,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入觀察廬山雲霧的情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催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

③投影片的及時展示。再現課文情境,變具體爲生動,變抽象爲直觀,讓學生感到自己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廬山之中,對廬山雲霧的讚美之情得以進一步的昇華。

④以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盡情抒發對廬山雲霧的讚美之情。

⑤教師以充滿感情的課堂環節銜接語,激起學生心中感情的盪漾。

(二)注重學法的指導

成功的語文教學策略應該體現以學生爲主,以自學爲主,以訓練爲主,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宗旨。因此,根據本教材的內容及其結構特點,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學法指導訓練環節:

①採用指導讀第3小節——師生共讀第4小節——獨立自學第5小節的遷移教學方式,教會學生學習寫景文章的“一找;二找;三體會;四朗讀”的閱讀方法。

②以讀範句→補充完整語句→獨立說句的層次訓練,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使學生在有模可仿之中,學會舉一反三。

③注意課堂上學法的及時梳理與小結,讓學生明確並掌握學法的步驟。

(三)注重讀寫結合

讀和寫是個互逆的過程。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繫着。讀是理解的吸收,寫是理解的表達。兩者相輔相成,在閱讀教學中,有目的地“見縫插針”,在學生理解了課文表達方法之後有針對性地設計一定量的片斷練習,實現讀寫的遷移,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透過組織多種手段讓學生欣賞廬山雲霧,感受廬山雲霧的美之後,學生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已油然而生,極想淋漓盡致地抒發一番。此時,我便不失時機地推出《家鄉的晨霧》的寫作訓練,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這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世紀之聲,也已逐漸成爲廣大教師的共識。針對本課的特點,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充分利用圈、劃、刪、改、讀等多種途徑,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欣賞能力。

①用上“神祕、探求、令人心醉”,說一句比較通順的話,進行說話及遣詞造句能力的訓練。

②按要求找、劃出描寫雲霧的詞句並進行賞析,是典型的語言文字訓練形式。

③模仿例句,發揮想象進行造句練習,加深學生對文中關聯詞的理解,並真正達到學以致用這一目的。

④“默讀→有感情地讀→表演讀的過程”,體現了學生對課文語句的循序漸進的理解過程。“個人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的多種形式的替換變化,則能有效地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習效率,對課文語句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七、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初讀課文,熟悉第一段

1.師出示詩句:“一起千百里,一蓋千百峯”問:這是古人用來描述什麼景物的?

(一)初讀課文,學習第一段: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廬山雲霧)

2.出示投影片:神祕、探求、令人心醉,請運用以上的詞語圍繞廬山雲霧,說一句比較通順的話。

3.師小結。

同學們,廬山雲霧是充滿神祕的,廬山雲霧是令人心醉的。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去觀察這令人心醉的廬山雲霧好嗎?

(二)細讀課文,品味精美

1.師配樂表情朗讀課文第二大段,要求學生認真聽、潛心感受雲霧的美,邊欣賞,還要邊想想:我們分別在哪幾個地方觀賞雲霧?

2.議:剛纔,我們欣賞了廬山哪幾個地方的雲霧,請完成下列填空題。(回答)

我們觀賞了在()看到的濃霧,在()看到的霧氣和在()等處看到的雲海。(先在書上用“____”劃出,再回答。)

(引:這些地方的雲霧各有什麼特點?現在,我們再回過去細細地欣賞欣賞。)

3.默默地欣賞課文的第3自然段,思考:這個地方的雲霧有什麼特點?(用“____”在文中劃出一個能概括其特點的詞。)

4.理解“瞬息萬變”,哪些詞與它意思相近?

5.要求學生圍繞“瞬息萬變”提問。

6.師小結學生的問題,要求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第三小節,思考:①哪些詞句體現了廬山雲霧的這一特點?(用“~~~~”在文中劃出有關的詞句)

②你認爲哪些詞句用得好?爲什麼?

7.討論以上問題中的第1個問題。

8.討論第2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語句:

遊客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雲轉眼間變成瀰漫窗外的濃霧。

9.有感情地齊讀這一句:體會“剛剛……轉眼間”在這句話中的作用。

10.用“剛剛……轉眼間”進行說話訓練。

A.六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剛剛還是(),轉眼間就()。

B.火燒雲的變化真快,剛剛看上去(),轉眼間()。

C.自己說一句話,用上“剛剛……轉眼間”。

11.出示語句

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議:將以上的話改成下列這一段話,好嗎?爲什麼?

霧來時,好壯觀;霧去時,好輕悠。霧濃時,遮住萬般秀色:霧稀時,給山川披上外衣。

12.指導並練習有表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指名朗讀——指導——自由練讀——男女分角色讀。

13.師小結:“瞬息萬變”的濃霧真的是好美呀,讀了作者的解說,我們真的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剛纔我們經過了哪幾個步驟才領略到這一番美景的?

14.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學法。

一找:找出能概括雲霧特點的詞。

二劃:劃出能體現雲霧這一特點的詞句。

三品:品味用詞用句的準確、生動。

四讀: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讚美之情。

15.生自學第4小節。

16.彙報交流。在生彙報的同時,適時地出示投影片,領會“時而……時而……”的用法。

①小貓釣魚真不專心,時而____,時而____。

②雨斷斷續續地下了兩天了,時而____,時而____,時而____,真令人擔心會不會發洪水。

17.指導背誦。

這段話共有____句話,第一句話先講廬山雲霧對山鎮牯嶺特別____,一年365天,有____天與它____。第二句講廬山雲霧時而____,時而____。第三句講山鎮牯嶺一半____,一半____。

18.試背。

19.師小結:猶如仙境一般的山鎮牯嶺真令人流連忘返,但這不是最壯觀的。因爲最壯觀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雲海。(出示雲海的投影片)這就是雲海的兩幅照片,想去體會體會它的美嗎?

20.生按學習第3小節方法,自學第5小節。

21.集體交流彙報。出示檢測題:

A.雲海的特點是()。

B.作者生動地描述了()和()兩種情況下的雲海。

C.找出與以下結構相類似的詞:

波濤起伏()青峯秀嶺()

2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

(三)總結全文,找出過渡

1.師根據板書,小結學習內容。

廬山雲霧是美的,但是作者的敘述更是天衣無縫,連貫而又自然。作者是*哪些詞句連接起課文的內容的呢?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第二大段。

3.師小結,並要求學生進行仿寫:《家鄉的晨霧》。要求寫出晨霧的特點。

(四)作業。

1.片斷練習:《家鄉的晨霧》。

2.補做完作業本上的第3、4、5、6題。

附板書設計

廬山雲霧

登山路上 濃霧 瞬息萬變:剛剛……轉眼間……

霧來時……霧雲時……

霧濃時……霧稀時……

山鎮牯嶺 霧氣 朝夕相處,時而……時而……

一半……一半……

大天池等地 雲海 壯觀絢麗 雲海茫茫,波濤起伏

雲絮翻飛,色彩斑斕

本課時採用這種對應式的板書:

一、便於體現出廬山雲霧的特點;

二、便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三、體現了文章的重點,使板書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六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訓練重點是進一步鞏固訓練學生理解詞語,並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一句話,滲透段的訓練。透過教學,組織句與句之間的關係,進行段落訓練。

這篇課文是寫景爲主的記敘文,作者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

本文題目中心詞是“西沙羣島”,即描寫表現的對象是西沙羣島,而題眼是“富饒”,縱觀全文,作者先概括地總述了它的富饒、美麗,再從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寫海面主要是透過色彩的變化來表現它的美麗;海底是寫水產豐富,重在“富饒”。西沙羣島的海底有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的海蔘、威武的大龍蝦;魚的品種衆多、數量也多。寫海灘則突出了貝殼的“千奇百怪”和海龜的“龐大”、“有趣”。寫海島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從總到分,進一不寫出西沙羣島的可愛。最後寫西沙羣島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本文在寫作上一個特點是首尾呼應。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羣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羣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而二到六自然段是分述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就文章結構而言,這部分是按照進入羣島的地點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來寫,而每個部分都有中心句。第二個鮮明特點是用詞準確,寫珊瑚的形狀像“花朵、鹿角”,寫海蔘“懶洋洋地蠕動”,寫大龍蝦“全身披甲”“威武”等。本文句羣種類較多,結構十分典型。

文章敘述具體、細緻、有序;描寫動中有靜,動靜結合,作者又能恰當的運用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因而寫得十分生動。

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語文訓練方面:

A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羣結隊、飄飄搖搖、顏色、形狀、千奇百怪、漁業工人、四腳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B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C品讀優美的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2思想教育方面: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羣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習慣培養:

A繼續培養學生用心、動腦思考、邊讀邊想邊動筆的習慣。

B培養學生按照要求預習的習慣。

C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教學重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編者的意圖,確定的第一個教學重點應該是透過教學,使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句羣種類較多“因果、並列、總分等”結構又十分典型,依據這個特點,確立第二個教學重點是憑藉以上有利條件進行句型分析,讓學生認識其特徵,掌握由句子到句羣到段落的組合規律,弄清句與句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能利用句判斷理清文章的脈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根據本學期訓練重點,確定第三個重點是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能力。

本文語言優美生動,因此描寫海水顏色和海域物產的段落是本課重點,品讀的同時,進行仿寫,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教學難點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決定了對於遠離海域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弄清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成了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1教學本課主要採用以讀爲主的方法。本課教材語言具體、形象、生動,字裏行間包含着作者真摯的感情,學生的情感容易被激發,因此教學時,注意指導朗讀,反覆熟讀,輔之以講、議、問、答,適當點撥,就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註解,激發學生深厚的愛過情感。

2運用讀段的方法,突破難點,弄清句與句關係。教材的第三自然段是並列句羣,二、六自然段是因果關係,課文首尾呼應,段中又有中心句。教學中,要先引導孩子抓住重難點詞語理解句,再聯繫上下句理解句羣,進行段落訓練。

3根據小學生特點,對直觀形象的東西反應強烈,應該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情感,讓學生有切身感受。

三、學法指導

1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質疑問難的能力。

學貴有疑,教學中,要有意識培養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逐步到自己能解決問題。

2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養成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大綱規定,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滑,久而久之,學生就回領悟讀書必須動腦,動手的學習方法。

3教給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進行段的訓練,是閱讀教學的訓練重點,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指導預習,匯入新課,整體感知。瞭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品讀首段和末段。

第二課時,重點學習2到6自然段,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領會中心句的作用以及這種寫作方法。

(一) 教學內容

指導預習,匯入新課。

(二) 教學步驟

1全文感知:我採用解釋課題匯入。

齊讀課題,談談讀了科第你知道了什麼。(課文寫的是西沙羣島;寫它的富饒;知道了富饒的意思。)

出示地圖,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及情況。讓學生了解西沙羣島是祖國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海防前哨。

(以課題激起孩子們走進文字的閱讀期待。以學生的自讀爲主,讓他們在放聲誦讀中實現與文字的初次對話,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談談自己的閱讀感覺。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文字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彙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文字獲取知識的過程。)

2指導預習

A自由讀課文,藉助字典詞典自學生字詞。

B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C就文章的方方面面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安排這個環節,是爲了培養孩子讀書思考,學會提問的習慣,逐漸練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有利於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便於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有的放矢。)

3檢查自學情況

A正音

B談談讀後的初步感受

C作者寫到了西沙羣島哪些地方?

(教師注意小結,給學生以完整的認識。)

第一自然段比較簡單,應採用學生自己讀懂的方法學習。感知西沙羣島是個怎樣的地方?

最後一段要讀出熱愛,感知“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和首段的呼應。

4重點難點學習

學習第二自然段:

第一個環節,指名朗讀,思考這個段有幾句話,主要寫的什麼?(第一二句寫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第三句寫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

第二個環節:海水都有哪些色彩?用線劃出,再讀讀,你感覺怎樣?同時可以擴展,你瞭解海水還會有哪些色彩嗎?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儘可能地去想象海水色彩的美麗。結合上下文說說“五光十色”的意思。爲什麼文中不用五顏六色呢?(因爲五光十色不僅僅是顏色美,還有光澤,體現作者用詞的準確。)

,我的《富饒的西沙羣島》說課稿五標籤: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大全, 我的《富饒的西沙羣島》說課稿五,

第三環節:理解海水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自己讀讀這句話,想想能不能用簡單的筆畫說說這個句子的表達意思,並進行調換句式的訓練,弄清句與句的關係。

(教師可設計這樣的訓練,把第三句與一二句話位置可以換一下嗎?作者爲什麼把結果放在前面呢?這樣可以體會到作者強調的是海水顏色多,美麗無比。突出教學難點。)

學習第三自然段:

第一環節:聽錄音,想象一下,假如你潛到海底,你看見了什麼?(各式各樣的珊瑚 懶洋洋的海蔘 威武的龍蝦 成羣結隊的魚)(課件出示珊瑚、海蔘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將具體形象的物體與抽象的文字聯繫起來。)

第二環節:讀第一句,讀懂了什麼?學生抓住各式各樣,讀出珊瑚的多和美。以讀促寫,想想珊瑚還會有什麼樣子的?(菊花盛開、像樹枝……)

(本環節讓學生會感受出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產生的形象生動等效果,在感知、理解、積累、運用語言過程中,讀寫結合、相互貫通,進行仿寫。讀寫結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兒童學習語文具有模仿性和較強的發表慾等特點。引導學生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以此方法,學習後面兩句,同時瞭解並列句羣,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

學習第四自然段:

第一個環節:知道總分總的寫作手法,先總敘述魚“成羣結隊”突出魚多,再分別說魚的樣子,最後總的寫出“各種各樣的魚數都數不清。正象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第二個環節:分析“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並非真的水魚摻半,而是用誇張的手法,強調西沙羣島物產豐富的特點,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出師課件,獲得感性認識。)

第五自然段抓住美麗和有趣略講,學生讀熟即可。

第六自然段,找到中心句“鳥的天下”,體會一個由鳥來主宰的島嶼。

(五六段強調閱讀訓練。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這篇課文語言流暢,生動有趣,語言貼近兒童生活,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語句,細細品讀,從而更好的落實教學內容。)

原文:西沙羣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着。因爲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爲了講解這段,讓孩子知道海水不僅僅是蔚藍,還有“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着。”不在海邊的孩子,用這樣的圖來衝擊他們的視覺,是最容易理解海水“五光十色”的含義的。

標籤:說課稿 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