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說課稿

說課稿5.79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說課稿

《聲音的產生》一課,是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的第一課。這個單元以聲音這種物理現象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爲主題,引領學生對展開研究,涉及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聲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調、音色)、樂音與噪音等內容。

《聲音的產生》主要教學內容有三個部分:

第一,瞭解聲音的主要功能是傳遞資訊。除了用眼睛看外,聲音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另一種重要方式。聲音的主要功能是傳遞資訊。

第二,想辦法制造聲音。教材安排了兩個造聲活動。這兩個活動皆限定發聲的物體,不限定發聲的方法,讓學生儘可能多地想出辦法制造聲音。在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透過問題匯出本課的研究主題,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假設。

第三,引導學生運用間接觀察法和歸納法發現物體發聲的共同規律。這是本課的主體部分,務必讓學生充分實踐、充分感受。由於物體的振動不是肉眼都容易觀察到的,因此引入間接觀察法,藉助於一些其他物體將物體的振動可視化。活動分爲三個層次:

(1)直接觀察感受振動。

(2)藉助於其他物體將物體的振動可視化。

(3)反證實驗。

在充分感受、實驗後,讓學生從中歸納出聲音產生的共同規律: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產生的。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能用擴散性思維設計出各種製造聲音的方法。

2、透過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狀態,抽象概括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3、知道摩擦、彈撥、敲擊、吹氣可以使物體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4、能過透過親身感受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在觀察、比較、討論、交流中認識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透過觀察、比較,將聲音的產生與物體振動建立起聯繫。

因爲交流的主題是二次備課,所以教學過程就不一一複述了,重點說一說,在二次備課中,對原有教案的修改於取捨,以及修改取捨的原因和依據。

本次授課《聲音的產生》,採用教學參考書中的參考教案,並在此教案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備課的。之所以選用教學參考書中的參考教案,是考慮到它的廣泛性,大多數青年教師都是以參考教案爲藍本來進行備課的',老教師也是在此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修改,形成自己的特色的。這就是我選擇參考教案作爲二次備課的藍本的原因。

本次授課《聲音的產生》,是四年級上冊的內容。現在的四年級已經上過這一課,只好選擇三年級的學生來上這一課。之所以敢選擇三年級的學生來上這一課,是考慮到《聲音的產生》這一課是《奇妙的聲音王國》這一單元的第一課,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儲備,有生活中的體驗和感受就可以了,教學內容中對動手能力要求不多,以三年級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可以勝任的。不足的是三年級的學生在觀察能力、歸納能力上略有欠缺,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多加註意,給予學生更好的引導。

在二次備課的過程中,我保留了原教案中第一部分,即匯入新課的環節。我認爲這一環節是對學生進行擴散性思維的訓練,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一種鍛鍊,同時也是完成第一條教學目標的必要過程和手段。讓學生在動手製造聲音的過程中,感受聲音的產生,對後續的課堂教學完成一種鋪墊。

在第二個模組,“研究聲音的產生”中,我將橡皮筋的實驗進行了修改。原教案中是讓學生將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張開這兩個手指,用左手去撥動橡皮筋。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做這個實驗時,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皮筋張不開,太鬆;橡皮筋在振動過程中順着手指下滑;實驗中手指晃動等,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了實驗的效果。所以,我選用了橡筋琴,橡筋琴可以很好的固定橡皮筋,避免出現以上問題,同時實驗效果也非常好。

在第二個模組,“研究聲音的產生”中,我保留了鋼尺的實驗。鋼尺的實驗可以說是“聲音的產生”這一課的典型實驗項目。鋼尺和橡皮筋一樣,振幅明顯,聲音也不弱,學生可以直接觀察感受到物體的振動與聲音的產生,對於學生認識理解“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概念非常重要。所以予以保留。但也要注意在實驗中提醒學生,不要連續撥動鋼尺,不要過於用力,要用力壓好鋼尺,以避免鋼尺反彈與桌面發生碰撞而產生聲音。

在第二個模組,“研究聲音的產生”中,我將關於音叉的實驗取消了。取消音叉的實驗。不是因爲音叉的實驗有什麼問題,其實音叉的實驗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只是在教學儀器的配置中,音叉的數量不多,不足以進行分組實驗。音叉的實驗不適合進行演示實驗,因爲距離的問題,學生難以觀察到音叉的振動。雖然有人在實物投影上將音叉放入水中,藉助水的波動來觀察音叉的振動,但是會有一部分學生聽不清或聽不到音叉的聲音,會影響到實驗的效果。在進行反證實驗的時候,學生依然難以感受到音叉的振動與聲音的關係。所以我認爲,如果音叉的數量不能做到分組,那還不如取消。

將吹塑料瓶實驗中的小泡沫球取消了,原教案的設計意圖是透過小泡沫球的振動,將空氣的振動可視化。但是小泡沫球與塑料瓶碰撞產生靜電,吸附在塑料瓶上,根本吹不動。同樣,使用細鹽的方法也不行,細鹽也吹不動,所以將小泡沫球取消。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多加引導。

在第二個模組,“研究聲音的產生”中,我將“反證聲音是由於振動產生的”這一部分進行了修改。在原教案中,只是在“研究聲音的產生”這一環節之後,利用音鈸、喉嚨發聲這兩項實驗進行反證實驗。我則是將反證實驗貫穿於每一項實驗中,而不是單獨進行。我認爲,學生在探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中,每一項實驗從正面證明了物體振動與聲音的產生的關係後,立即從反方向證明物體振動與聲音的產生確實有這密切的關係,有物體振動就聲音產生,振動停止,聲音就消失,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與此同時,將“反證聲音是由於振動產生的”這一環節中的音鈸實驗、喉嚨發聲實驗,併入到“研究聲音的產生”中去,這樣可以更加地突出教學重點,有利於解決突破教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