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讓學生透過讀來感悟課文內涵

課文9.64K

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感悟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的指導不僅在於讓學生有所感有所悟,還要讓學生逐步學會感悟。

讓學生透過讀來感悟課文內涵

一、讓學生學會在讀中感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讀的指導,讓學生學會透過讀來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透過讀來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透過讀來品味、揣摩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指導學生朗讀和默讀。文質兼美、感情濃厚、節奏感強、篇幅短小的散文,詩歌應以朗讀爲主;自然科學方面的說明文、篇幅較長的課文應以默讀爲主。

其次,要指導學生精讀和略讀。學習課文中的重點句、段,感悟課文中的關鍵之處、精妙之處,應引導學生精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中的非重點句、段,可以引導學生略讀。

另外,要指導學生熟讀。

二、讓學生學會在思中感悟

感悟不僅要注重讀,還要注重思。讓學生學會在思中感悟,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提問,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在讀中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在思中感悟,尤其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自己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

三、讓學生學會在聯繫中感悟

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課文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注重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不僅有助於學生正確地感悟,而且能提高感悟的效率。

1.讓學生學會聯繫課文中具體的語言環境感悟。例如,引導學生品味《我的戰友邱少雲》這篇課文的關鍵詞語紋絲不動,不僅要聯繫紋絲不動所在的句子,還要聯繫後文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裏一動不動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有挪動一寸地方。

2.讓學生學會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悟。例如,學習《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就應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理解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這一中心句。

3.讓學生學會聯繫已經積累的語言材料和語言模型感悟。例如,《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中有這樣兩個句子:一是說他特別,因爲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二是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體會這兩個句子的含義,可以引導學生聯繫已經學過的課文《全神貫注》中的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

四、讓學生學會在比較中感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品味、揣摩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句、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

1.添、減詞比較。課文中有的句子不僅表達得非常準確,而且很精練,很生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給句子添、減詞語,然後同原句比較,讓學生體會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2.換詞比較。課文中有的`詞語用得十分準確、巧妙,可以換成意思相近的詞語進行比較,有助於學生領悟如何準確地運用詞語。

3.變序比較。對於課文中的某些句、段,有時可以改變句中的詞序、段中的句序,然後進行比較,使學生懂得詞序、句序的重要性,弄清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聯繫。

4.前後比較。有的課文中前後幾個詞語或句子字面上只有細微的差別,有的一個詞語或句子前後幾次出現,將它們進行比較,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