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飛天凌空課文電子原文

課文2.93W

飛天凌空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寫,全文只有五百多字,卻巧妙地捕捉到了跳水冠軍呂偉最後奪冠的那一剎那,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國跳水姑娘奪取冠軍時的完美的表現,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表現出了中國運動健兒拼搏奮鬥的精神。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了飛天凌空課文電子原文,歡迎閱讀。

“飛天” 凌空

——跳水姑娘呂偉奪魁

夏潔然 樊雲芳

她站在10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白雲似在她的頭頂飄浮,飛鳥掠過她的身旁。這是在卡多拉游泳場的8000名觀衆一齊翹首而望,屏聲斂息的一剎那。

輕舒雙臂,向上高舉,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那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中托住了,襯着藍天白雲,酷似郭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飛天”。

緊接着,是向前翻騰一週半,同時伴隨着旋風般地空中轉體三週,動作疾如流星,又瀟灑自如,一秒七的時間對她似乎特別慷慨,讓她從容不迫地展開身體優美的線條:從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續到繃直的足尖。

還沒等觀衆從眼花繚亂中反應過來,她已經又展開身體,筆直地象輕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幾股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驚。

“妙!妙極了廣 站在我們旁邊的一名外國記者跳了起來,這時,整個游泳場都沸騰了。如夢初醒的觀衆用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來向他們喜愛的運動員表達澎湃的激情。

呂偉精彩的表演,將游泳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她的這個動作五一三六,從裁判手裏得到了九點五分。

這位年方16的中國姑娘,贏得了金牌。

她的嬌小苗條的女伴,門歲的周繼紅,以接近的分數贏得了銀牌。

當一個印度觀衆瞭解到這兩個姑娘是中國跳水集訓隊中最年輕的新秀時,驚訝不已。他說:“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

賞析《“飛天”凌空》

在新聞攝影上,有一種技術叫定格,指的是把精彩的瞬間場景固定下來。由於瞬間稍縱即逝,人們很難快速判斷其中哪些是值得把玩的,所以就把片段攝錄下來,然後用更精密的儀器和技術進行分析,目的是要把瞬間中的永恆之美離析出來,放大突出給受衆仔細察看。而這些蘊含精彩內容的瞬間才最能夠展現出整體的精妙。

從捕捉瞬間這一點來看,這是一篇出神人化的人物特寫。整篇文章不過是記敘中國跳水姑娘奪取桂冠的一秒七,但是,中國健兒的拼搏精神卻在這短短五百字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落筆集中,突出一點,是這篇特寫剪材上的突出特點。在一秒七的時間跨度裏,記者極有層次地描繪了一幅美麗的“飛天” 畫卷從“輕輕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入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輕盈似箭瀟灑自如的身姿就讓人盡收眼底。

特寫就是要對報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點的描繪,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筆。但這篇特寫沒有寫整個緊張曲折的過程,沒有寫贏得金牌後五星紅旗如何在賽場上冉冉升起,也沒有寫她平時怎樣刻苦練功終於今日爲國爭得榮譽。而是全靠記者現場觀察,所攝取的只是跳水冠軍呂偉最後奪冠的一剎那,並把這一剎那,及一連串的'跳水動作用電影分鏡頭的藝術表現手法,逐一攝下、定格、放大,如“輕舒雙臂,向上高舉”、“輕輕一蹬”、“向前翻騰一週半”、“空中轉體三週”、“插入碧波之中”等等。這一系列把呂偉的5136這個高難動作分解成一連串特寫鏡頭、慢鏡頭,描摹出呂偉精彩剎那的具體形象讓讀者產生了比看電視還要深刻的印象,這就是典型的特寫形態。

文勢有起有伏,動靜穿插自如,是一大特色。飄浮的白雲、飛鳥與呂偉的“沉靜自若” 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託” 字猶如“定格”靜靜停留在空中,與“疾如流星” 形成強烈反差:“哧”地插人碧波中的身體,與悄然不驚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聾的掌聲、歡呼聲,構成動與靜的協奏典。以靜反襯動,增強作品的可讀性。

文字清新優美是這篇特寫的另一大特色。文中運用比喻、擬人、對照等多種修辭手段,增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動性,調動了讀者豐富的想象力。僅一組跳水動作,記者就用了7個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隨着旋風般地空中轉體三週”、“筆直地象輕盈的箭”是明喻,“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畫飛天畫的是飄飄欲飛的仙女,記者則以“‘飛天’凌空”爲題,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優美絕倫。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寫的文采,而且是動作更加可視可感。

外國記者的讚歎,觀衆震耳欲聾的掌聲,歡呼聲以及以印度觀衆“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將整個特寫推向高潮,也將體育健兒奮力拼搏爲祖國爭光的主題突顯出來。

總的來說,這是一篇非常優秀的人物特寫,但這更是一篇美文,它值得我們細細“品嚐”。

八年級上冊語文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新聞特寫的文體特點。

2.把握呂偉表演“5136”的全過程,體會她跳水動作的“飛天”之美。

3.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透過朗讀、品味、批註等多種方法來理解作品的內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作品中流露出來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一、匯入新課

在運動領域,美國有籃球夢之隊,中國有跳水夢之隊,中國姑娘呂偉從10米跳臺縱身一躍,瞬間驚豔了全世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聞特寫《“飛天”凌空》,感受中國姑娘那“飛天”之美。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把握內容,體會寫法

提問1: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呂偉跳水之前的場面,呂偉跳水動作全過程,呂偉跳水後觀衆的反應和裁判評分等情況。

提問2:呂偉跳水動作連貫流暢,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卻解說得十分清楚,這裏使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技巧?

明確:呂偉完成跳水動作只是瞬間的事,想要解說清楚十分困難,所以,作者採用了動作分解的寫作技巧,把完整連貫的跳水動作分解爲起跳、騰空、入水三個步驟,逐一刻畫,猶如慢鏡頭回放,精彩地再現了跳水的全過程,讓讀者彷彿親眼看見一般。

提問3:課文標題是《“飛天”凌空》,能不能只寫呂偉跳水這一部分內容,把其他內容刪去?

明確:不能。跳水前的場景描寫,特別是對白雲和飛鳥的描寫,是用白雲和飛鳥的動來襯托呂偉的靜。跳水後觀衆的反應以及裁判的評分等,是側面表現呂偉跳水動作的完美。

目標導學二:品讀課文,把握情感

提問4:默讀並批註,體會呂偉跳水動作的“飛天”之美。

明確:可從選詞、修辭手法、寫法等角度進行品析感受。

示例:①“輕舒”“舉起”“一蹬”“飛去”四個動詞,把呂偉起跳的輕巧靈動生動具體地描繪出來。②“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襯着藍天白雲,酷似敦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飛天’。”這句話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呂偉比作凌空翔舞的“飛天”,生動形象地寫出呂偉形體優美、動作輕盈,宛如天仙凌虛蹈空。③“如夢初醒的觀衆用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來向他們喜愛的運動員表達由衷的讚賞。”這裏使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如夢初醒”寫出了觀衆被呂偉優美的跳水動作所陶醉,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寫出觀衆被呂偉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歡呼表達由衷的讚賞。這樣的手法,把氣氛推向高潮,讓讀者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精神享受。

提問5:細讀課文,說說這篇特寫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對運動員呂偉爲國爭光的讚美,爲中國有這樣優秀的跳水運動員而自豪,表達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目標導學三:拓展延伸,比較異同

多媒體顯示:

中國運動員呂偉亞運會奪冠

新華社新德里11月24日電 11月24日,中國跳水姑娘呂偉在10米跳臺跳水比賽中,技壓羣芳,一舉奪魁。

新德里跳水運動館,10米跳臺跳水比賽進入白熱化狀態。八名各國選手按照次序登臺比賽。4輪比賽過後,中國姑娘呂偉以微弱優勢排在第一。第五輪比賽,選手們紛紛上了難度。呂偉這最後一輪選擇的動作是“5136”,這是跳水比賽中難度係數最高的動作。只見她登上高臺,靜靜站立。起跳,向前翻騰一週半,空中轉體三週,身體開啟,筆直地入水,壓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現,裁判給了9.5分的高分。憑藉着這一跳,呂偉獲得第9屆亞運會10米跳臺跳水賽金牌。

提問6:請仔細閱讀上面的消息,說說這則消息和課文的異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聞特寫各自的文體特點。

明確:同:這則消息和課文寫的都是同一事件——呂偉奪冠,都具有真實、簡要、迅速的特點。

異:這則消息側重呂偉奪冠的經過,表達方式主要是記敘,語言準確精練。而課文側重描寫呂偉最後一跳之美,表達方式主要是描寫,語言生動形象。由此可見,消息和特寫的共同點是:簡要而迅速地報道新聞事實;不同點是:消息往往則要地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而特寫主要抓住新聞事件中富有特徵的片段展開。

小練筆:學習課文的寫法,選擇發生在學校的一件事,寫一篇特寫。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

重視學法的指導,從抓關鍵語句,梳理情節到正、側面描寫的分析,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不足之處

對於文章中描寫呂偉起跳這一部分的動作描寫,很多學生都從不同細節中讀出了呂偉精湛的技法,但由於時間原因,未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必要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