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古詩絕句

思念父親的詩

一山一水都凝聚了父愛深情, 一草一木盡顯父親的關懷。本文爲思念父親的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思念父親的詩

思念父親的詩

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爲化得身千億,散上峯頭望故鄉。

6、《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8、《思江南》【唐】方幹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9、《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渡江漢》【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1、《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2、《竹枝詞》【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附:劉禹錫《竹枝詞》賞析

《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劉禹錫創作多首《竹枝詞》,分兩組,這是其中一組的第二首。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卻流露出詩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楚地巴山遠離長安,雖然暫時避開政治漩渦,但對於心懷遠大抱負的詩人來說卻是心仍有不甘的。“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這也許正是詩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不能不使人愁苦,傷心失意下也屬正常。壓在心頭的大石無法移開,難以消除的寂寞和煩悶更無法排遣。江雨又來,淅瀝不歇,更添傷情。

“巴人能唱本鄉歌。”於此傷情懷思之下巴人鄉歌又傳入耳。“歌者那知聽者愁,一聲一嘆總牽情。”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詩人卻將其平常事入詩中,可見詩人自己心緒卻是常常不平靜的。自然不是隻因耳聽巴人歌聲才起的不平靜,人總是會因某事而及他情。這是再自然正常不過的了。本來由江雨多引起的傷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聞歌思歸,自然引出下兩句:“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長安,不算是自己的歸處,多次的貶謫打擊,他怕是早已對政治不懷希望了,長安那裏只是自己的傷心地而已。至於詩人想歸何處,可以從詩句中推測。《紇那》當是詩人家鄉的鄉歌。身披綠色綺羅踏着《紇那》曲的`和聲邊舞邊歌的鄉人想必是歡迎自己歸來的一朝離鄉,飄零天涯。也只有那裏纔不排拒自己。因有這樣的想法,窗外的綠水微波漸漸幻成故鄉人身上迎風而舞迎己歸來的綠色綺羅,耳邊聽聞的《紇那》節拍又顯得那樣的清晰明瞭。

詩歌詞的風格明快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樣,劉禹錫從當地民歌中汲取素材,變民俗風情爲文人風雅,創作出有別於文人文學的民歌體詩歌,顯示了文學創作中雅俗互補的重要意義。

標籤:思念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