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2.78W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及解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名稱:老馬識途

成語拼音:lǎo mǎ shí tú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途:道路。老馬能認識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成語來源: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成語造句:王朔《我是你爸爸》:“怎麼不說小孩識途偏說老馬識途呢?”

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xi)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釋義“途”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老字開頭的成語

老來有喜 老龜刳腸 老龜煮不 老驥伏櫪 老而不死 老牛舐犢 老當益壯 老馬識途 老生常談 老嫗能解

包含有老字的成語

老而不死 老驥伏櫪 人老心不 少壯不努 無面目見 無顏見江 老龜煮不 老龜刳腸 老來有喜 老生常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