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衆志成城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9.95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成語很是熟悉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衆志成城的成語故事及解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衆志成城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衆志成城

【讀音】zhong zhi cheng cheng

【釋義】萬衆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自】《國語;周語下》:衆心成城,衆口鑠金。

【相近詞】衆擎易舉、萬衆一心、戮力同心

反義詞】一盤散沙、四分五裂、同牀異夢

【典故】東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貴,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時,做了兩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鑄大錢,一件是鑄大鐘。大錢就是幣值高的錢。景王試圖以鑄行大錢的方式來收繳民間的小錢。大鐘即編鐘。景王準備鑄造兩組巨型編鐘,一組是無射(讀yi),一組是大林。他打算把這兩組編鐘上下懸掛在一起配合着演奏。景王身邊的大臣單穆公對此很擔憂,極力加以勸阻。他認爲鑄大錢不利於流通,是絕民用以實王府,是對平民百姓的'殘酷掠奪;而鑄大鐘更是勞民傷財,既得不到悅耳的美的享受(鍾過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所以這樣做將會使百姓離心,國家危險。但景王聽不進去。司樂大夫伶州鳩也勸阻說,編鐘的聲律強調和諧,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沒有和諧了。他引用民諺衆心成城,衆口鑠金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老百姓共同喜歡的東西,很少不實現的;而他們共同厭惡的東西,也很少不廢滅的。但景王還是不聽。三年間,既鑄了大錢,也造了大鐘。結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於心疾,周王朝也隨即爆發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內亂。

衆志成城的趣味故事

周景王愛好音樂,他最喜歡的樂器是鍾。

他想爲自己鑄一口大鐘,於是命令手下到處收集好銅。

周景王對鐘的要求很過分,可以說這是一件勞民傷財的工程。

大夫單穆公和司樂官州鳩都不支援周景王鑄大鐘,屢次勸阻周景王別這樣做。

可是周景王不聽他們的勸告,堅持要鑄鐘。

第二年,終於鑄成了一口大鐘。

周景王高興得跳了起來,立刻就讓樂工演奏。

那些善於逢迎拍馬的樂工演奏了樂曲,並向周景王祝賀,稱讚大鐘的聲音悅耳動聽。

周景王聽了很是得意,他對州鳩說:“你當初反對我鑄鐘,說大鐘的聲音不和諧,現在鍾鑄好了,你好好聽聽,這聲音多麼悅耳,多麼和諧!”

我認爲,如果天下老百姓都擁護、贊成,那才叫和諧。

如今大王爲了鑄這口鐘,勞民傷財,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艱難了,他們都在怨恨大王,到處都是議論、反對的聲音,這怎麼叫和諧呢?!無論什麼事,只要是老百姓贊成的,就一定會取得成功;如果是老百姓反對的,就肯定會失敗。

有句諺語說得好:衆人團結一心,就會成爲堅固的城堡;衆口一辭的輿論,足以把金子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