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集思廣益的成語故事

成語1.38W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集思廣益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檢視!

三國時,劉備死後,劉禪繼位,他就是蜀漢後主。由於後主年輕,朝堂中的大小國事,都由丞相諸葛亮來拿主意。這樣,諸葛亮權傾朝野,成了蜀國政權的實際掌握者。雖然諸葛亮的威望很高,功勳卓着,但他從不驕傲,而是經常聽取下級的意見,來改正工作的缺失。

丞相府中,有一位掌管文書事務的主簿官,名叫楊顒。當時,他看到諸葛亮對每一件事情都要過問,就覺得這種工作作風對於蜀國的發展極爲不利。

有一次,楊顒對諸葛亮說,處理國家大事,上下之間應該有不同的分工。他還引經據典,列舉了史書上的着名例子,勸諸葛亮不必對一切文書都親自處理,不要爲瑣碎的小事而勞神,應該把一些瑣細的事情交給下屬去辦,而自己則履行丞相職責,只抓軍政大事。

諸葛亮覺得楊顒的意見很有道理,因此對他的提醒非常感激。但是因爲劉備對自己恩深如海,他唯恐一時不慎,辜負了劉備所託的大事,仍然親自處理大小事務。

後來楊顒染上重病而死,諸葛亮心裏非常悲傷,一連痛哭了好幾天。諸葛亮還特別寫了一篇文告,鼓勵下屬參政議政,多提意見。

這篇文告就是着名的《與羣下教》。

他在文中寫道:“國家大事需要大家共同討論,所以丞相府讓大家都來議論政事,以便集中衆人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見,從而振興漢室江山。”

成語釋義:形容集中羣衆的智慧和意見,辦事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故事出處:諸葛亮《與羣下教》:“夫參署者,集衆思,廣忠益也。”

出處譯文:丞相府讓大家都來議論國事,是爲了集中衆人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