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目無餘子成語解釋

成語8.54K

成語】:目無餘子

【拼音】:mù  wú  yú  zǐ

【簡拼】:mwyz

【解釋】:餘子:其他的人。眼裏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出處】:《後漢書?禰衡傳》:“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示例】:聽他口氣,已是~。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

近義詞】:目中無人、自高自大

反義詞】:謙虛謹慎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自高自大

【順接】:子不語怪 子醜寅卯 子爲父隱 子云詩曰 子午卯酉 子夏懸鶉 子女玉帛 子女金帛

【順接】:阿斗太子 愛民如子 白板天子 百家諸子 博物君子 不孝之子 不當人子 草頭天子

【逆接】:案劍瞋目 稗耳販目 本來面目 避人眼目 避人耳目 播穅眯目 播糠眯目 不堪入目

【逆接】:目下十行 目不交睫 目不別視 目不妄視 目不忍睹 目不忍覩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視

標籤:成語 目無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