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帶有將字的成語及解釋

成語2.18W

帶有將字的成語及解釋

以“將”字開頭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將遇良材] 良材:本領高的人。大將遇上本領高的人。比喻兩雄爭鬥,本領相當。

[將遇良才] 將:將領;良才:高才。多指雙方本領相當,能人碰上能人。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將胸比肚] 猶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爲別人着想。

[將信將疑] 將:且,又。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

[將心比心] 設身處地地爲別人着想。

[將相之器] 將:將帥;相:宰相;器:度量,才幹。有擔任將帥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將蝦釣鱉] 比喻佔人便宜。

[將無做有] 把沒有的事情當作有。同“將無作有”。

[將無作有] 把沒有的事情當作有。

[將天就地] 指以高就低。

[將順其美] 將順:隨勢相助。美:好事,美德。順勢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順從其美”。

[將取固予]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同“將奪固與”。

[將勤補拙] 以勤奮彌補笨拙。

[將門有將] 舊指將帥門第也出將帥。

[將門無犬子] 將門:將、相的家庭。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不會有庸才俗輩。

[將門虎子] 將門:世代爲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後生子弟不辱門庭。

[將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頂替。

[將計就計] 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

[將機就計] 利用機會施行計謀。

[將機就機] 利用順便的機會。

[將功折罪] 拿功勞補償過失。

[將功折過] 拿功勞補償過失。同“將功折罪”。

[將功贖罪] 拿功勞補償過失。

[將功抵罪] 用功勞來抵罪。

[將功補過] 用功勞來補償過錯。

[將飛翼伏] 翼:翅膀。伏:收攏。鳥在將要飛起的時候,先收攏翅膀。比喻在大的舉動之前,總是要先潛伏收斂。

[將奪固與]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將錯就錯] 指事情已經做錯了,索性順着錯誤繼續做下去。

[將伯之助] 將:請求;伯:長者。請求長者幫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將伯之呼] 指求人幫助。

[將本求利] 用本錢謀求利潤。

[將本求財] 用本錢謀求利潤。同“將本求利”。

“將”字在第二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斬將刈旗] 砍殺敵將,拔取敵旗。形容勇猛善戰。同“斬將搴旗”。

[斬將搴旗] 搴:拔取。拔取敵旗,斬殺敵將。形容勇猛善戰。

[斬將奪旗] 砍殺敵將,拔取敵旗。形容勇猛善戰。同“斬將搴旗”。

[行將就木] 行將:將要;木:指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

[逝將去汝] 訣別之辭。

[請將不如激將] 指用話語刺激別人去幹事要比正面請他去幹事來得好。

[強將手下無弱兵] 英勇的將領部下沒有軟弱無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

[遣將徵兵] 泛指調動安排人力。同“遣兵調將”。

[遣將調兵] 泛指調動安排人力。見“遣兵調將”。

[計將安出] 計:計策,計謀;安:怎麼,怎樣。如何制定計謀呢?

[國將不國] 國家將無法維持下去了。指國家的局勢很壞,有亡國的危險。

[干將莫邪] 干將、莫邪:古代寶劍名。鋒利的寶劍的代稱。

[飛將數奇] 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恩將仇報] 拿仇恨回報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負義。

[出將入相] 出征可爲將帥,入朝可爲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

[拜將封侯] 拜爲將領,封爲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極品。

[敗將殘兵] 指戰敗後剩餘的兵將。同“殘兵敗將”。

“將”字在第三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後發。

[物極將返] 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同“物極則反”。

[望眼將穿]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同“望眼欲穿”。

[王侯將相] 泛指封建社會中位尊、祿厚、權重、勢大的貴族。

[使羊將狼] 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日中將昃] 比喻事物盛極將衰。同“日中則昃”。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器滿將覆] 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同“器滿則覆”。

[老之將至] 多用作自稱衰老之語。

[鴻鵠將至]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斷頭將軍] 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東方將白] 指天將破曉。

[帝王將相]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將。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

[大廈將傾] 高樓大屋,眼看就要倒了。比喻即將來臨的崩潰局勢。

[大廈將顛] 比喻情勢危急,頻臨崩潰。

[大樹將軍] 原指東漢馮異。後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出入將相] 猶出將入相。

[常勝將軍] 每戰必勝的指揮官。

[草率將事] 指辦事馬虎不認真。

[剝極將復] 剝卦陰盛陽衰,復卦陰極而陽復。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兵微將寡]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兵強將勇] 兵力強盛,將領勇猛。形容軍力強大。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麼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兵多將廣] 兵將衆多。形容軍隊人員多,兵力強大。

“將”字在第四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築壇拜將] 指仰仗賢能。

[蝦兵蟹將] 古代神怪小說裏海龍王手下的兵將。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婁羅。

[天兵天將] 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

[損軍折將] 猶損兵折將。兵士和將領都有損失。指作戰失利。

[損兵折將] 損:損失。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指打了敗仗。

[神兵天將] 比喻英勇善戰、行動迅捷的軍隊。

[殺妻求將] 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爲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日就月將] 就:成就;將:進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精進不止。也日積月累。

[遣兵調將] 猶調兵遣將。亦作“遣將調兵”、“遣將徵兵”。

[搴旗斬將] 拔取敵旗,斬殺敵將。

[搴旗取將] 拔取敵旗,斬殺敵將。形容勇猛善戰。

[破軍殺將] ①軍被破,將被殺。指全軍覆沒。②攻破敵軍,殺死敵將。

[謀臣武將]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將。

[謀臣猛將] 善於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的將帥。

[臨敵易將] 易:改變,變換。臨到作戰之前調換將領。

[慷慨輸將] 毫不吝嗇地捐獻財物幫助人。多用在對社會對羣衆。

[拘神遣將] 拘:拘使。指力量無窮。神通廣大,能指揮天兵天將。

[精兵強將]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鬥力很強的將士。

[干城之將] 干城:盾牌和城牆,比喻捍衛者。指保衛國家的大將。

[覆軍殺將] 覆:消滅。消滅軍隊,殺死大將。

[輔車相將] 比喻兩者關係密切,互相依存。同“輔車相依”。

[調兵遣將] 調動兵力,派遣將領。泛指調動安排人力。

[登壇拜將] 比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

[登臺拜將] 指任命將帥或委以重任。同“登壇拜將”。

[殘軍敗將] 戰敗後殘餘的兵將。同“殘兵敗將”。

[殘兵敗將] 戰敗了的部隊。

[兵不由將]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敗軍之將] 打了敗仗的將領。現多用於諷刺失敗的人。

“將”字在第五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豪末不掇,將成斧柯] 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後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豪釐不伐,將用斧柯] 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後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比喻禍害萌生時若不重視,釀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不知老之將至] 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矮子裏拔將軍] 從現有的並不出色的人中選擇最佳者

“將”字在第六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指將才難得。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過五關斬六將]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過五關,斬六將]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將”字在第八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關:函谷關。函谷關以東的地區,民風好文,多出宰相;函谷關以西的地區,民風好武,多出將帥。

“將”字在第九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標籤: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