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病入膏肓成語解釋

成語2.29W

成語】:病入膏肓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簡拼】:brgh

【解釋】: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示例】:吾觀劉琦過於酒色,~,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近義詞】:人命危淺、行將就木、不可救藥

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事物或人

【英文】:the disease is not curable

【日文】:病(やま)い膏肓(うう)に蕑る,病気が不治の狀態に蕑ったと

【法文】: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

【俄文】: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景公得了重病,秦國國王秦桓公派名醫緩前去爲其治病。緩來到晉國,見到晉景公,把好脈後搖頭嘆息說:“大王的病已經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藥力是無法到達的。”果然,沒過多久,晉景公就病死了

【順接】: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 病染膏肓 泉石膏肓 深入膏肓

【逆接】:多愁善病 多愁多病 負薪之病 工愁善病 花魔酒病 掎摭利病 積勞成病 疥癬之病

【逆接】:病從口入 病入膏盲 病入膏肓 病入骨隨 病入骨髓 病勢尪羸 病國殃民 病在膏肓

標籤:成語 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