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融合初中作文【薦】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融合初中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融合初中作文【薦】

融合初中作文1

隨着全球一體化的進程,“融合”已成爲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天每天,都有大量的資訊在我們面前交融,整合,勢不可擋地把我們向一箇中心點拉近。在這張四通八達的網上,無論我們站在哪一點兒上拋出一個問題,都能從四面八方得到答案。“融合”已不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而是能在每個細節處有所體現。

譬如,近些年ppt教學逐漸成爲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常規部分,優勢自不必多言,然而可曾知道它的使用限度已遠遠超出最初設定的平均三分之一課時。再如當下掀起的“國學熱”,弘揚國學固然是好,但一些地區竟開設國學班招收學齡兒童,以此代替義務教育。種種此舉,我不甚贊同。

在我看來,“融合”分爲兩部分。“融”指的是融入,而非一味的“取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合”理解爲“合而爲一”,其中又有許多值得探討,深思。如何做到“合而爲一”,那麼必須在兩者或多者間進行取捨,取什麼,又舍什麼,取多少,又舍多少,也許這纔是我們應該關注和思考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在歷史長河波濤洶涌的激盪下延傳下來,仍在如今的方方面面有所體現,到底是因爲它在現世仍有價值和作用。因爲需要,所以存在。儒家的直麪人生,兼濟天下;道家的汪洋恣肆,超然世外;墨家的實際、名家的雄辯……曾被多少人忘記,又被多少人記起。在國外,越來越多的孔子堂被建起,中國的諸子百家之思想切換成外語,仍然被喜愛、讚賞、欽佩。我也曾親眼見到在德國慕尼黑的一片城市綠地中,巍巍站立、氣宇不凡的孔子像。由此觀之,文化若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那麼其有價值的部分必然是經過千百年還是熠熠生輝,不失其本質的,也就無需爲了迎合所謂的“先進觀念”、“時代潮流”而棄之拋之。但仍需辯證地說,千萬不能因此傲視羣芳,不可一世。

西方引以爲傲的科學、民主是進步的動力,但也應讓東方的古老智慧絲絲浸潤我們的心靈,給予柔軟的撫慰和清醒的啓示。至於取多少,舍多少,我想其標準,我們無法,也無須去精確地劃定,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一位作家曾說:每個人只能成爲一個做好自己並尊重他人的人。文化也是一樣,將最美的一面展現在世人眼前,落落大方且不失其本色地與其他文化交織、相融。

融合——學會做最好的自己,方可盡善盡美。

融合初中作文2

歷史學家認爲:沒有對外交流的文明,註定要消亡。瑪雅文明如此,黑非洲文明如此,印加文明亦如此,想必那些不爲人所知的文明也是如此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不妨來看現今的美國,文明的融合碰撞使其迸發出了令我們望其項背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麼說來,文明的交流融合是如進化論般合理的演變,也是一種必須?我陷入了沉思,因爲我想到了中國的兩個地方:上海和西藏。

餘秋雨先生在論述上海人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上海人的人格結構儘管不失精巧,卻缺少一個沸沸揚揚的生命熱源。”這是爲何?我們在這個極度高效的文化熔爐中不斷熔化又不斷吸收,我們的行爲、思想、性格都是精巧而複雜的混合物。我們自認爲的海納百川有時實質上是一種文化的迷茫。我們引以爲傲的是什麼?是佔中國的GDP沉甸甸的分量?使用磚瓦和資金高高堆砌的銀行和外企?還是在潮溼的石庫門間迴盪的吳儂軟語?亦或是在城市的轉角處依稀體現的上海文化?是,又彷彿不是。我們的確有着獨樹一幟的文化,那個屬於曾經不起眼的小漁村的文化,卻被強勢的文化波濤激盪得不那麼涇渭分明瞭。

我不禁想起不久前的西藏之行。我彷彿是想衝開渾濁水流,覓得一絲純淨的魚,卻在那裏受到了無比的震顫,一種發自心靈、震撼思想的觸動。毋庸諱言,那裏的經濟無法和沿海地區相比,然而他們轉經筒中承載的人性與神性的交流與呼喚,他們磕長頭時對文化的尊崇與恪守,他們點起酥油燈時對傳統的執着與信念,他們手捧一杯熱茶,坐在向陽山坡上流露出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平和與滿足,又何嘗不令我們尊重並羨慕?他們是那樣安靜而堅定地傳承着自己的文化。因此墨脫,中國唯一未通公路的地方,如此叫人心馳神往便也不足爲奇。我們的財富隨匯率撥動人心,他們的,卻在精神中一如既往、代代相傳。

一滴滴萃取濾出的咖啡,可以放棄它的酸苦,融合令大衆喜愛的甜味,卻也可以保留一份純真,散發出經久而綿長的香氣。不可否認,上海,乃至中國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也是得益於文化的碰撞融合,然而這必須以犧牲部分文化爲代價嗎?我不希望,想必也不會有人希望在自己的家鄉,面對高聳得令人暈眩的鱗次櫛比,不知身處世界的何處。

融合初中作文3

在如今科技文化都日臻完善的時代,人們試圖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方式,新的生活方式,“融合”便成爲了一種途徑,也成爲了人們當下的一個大課題。

早在人類社會建成之初,人們便開始探索一條融合之路,貨幣的流通體現市場融合,秦始皇一統六國則是名族融合,再到後來張騫開闢絲綢之路,世界融合之路我們已踏出了第一步,但如今的融合已不單單是戰爭,開闢市場,更多的是一種“取長補短”的過程。

上海作爲中國的國際大都市,中國與世界的樞紐,近幾年來的發展可謂是一躍千里,不單單是經濟方面,上海還融合了世界文化之風,例如建築風格迥異的外灘,近幾年來更是承辦了世博會這種國際盛會,在這一系列的“融合”過程中,我們尋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融合百家之長,不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是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風格——海派文化。

這就意味着“融合”不單單是模仿,而是一種尋求創新的道路。

在許多融合的過程中,人們不難發現並不是每一條路都走得那麼一帆風順,就拿中國的動畫事業來說,以前的皮影動畫,水墨動畫堪稱經典,一部《大鬧天宮》在世界動畫上也能佔得一席之地,而近幾年來中國動畫不斷被冠以抄襲的名號,美國人更是憑藉一部帶有中國元素的《功夫熊貓》在中國創下不菲票房,這便在警示我們是否在“融合”的過程中,太過關注於模仿,而失去了自己獨有的特色,老北京的城牆已不復存在,許多古建築也因時代的需要而銷聲匿跡,我們是否在過快加快腳步趕上世界的腳步而遺忘了身邊重要的細節。

其實我們身邊也不缺乏在融合中獲得成功的例子。鄭板橋集百家之長創“板橋體”名聲大噪,周立波一口“海派清口”頗具上海本土特色,模仿的確是融合中的一個環節,但創新更是融合中的重中之重。

越來越多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時代的進步需要融合,融合已成爲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中國作爲一個大國也應順應世界的潮流,但怎樣去融合,如何去融合,關鍵在你,在我。

取長補短,在模仿中尋求創新,其爲融合之道。

融合初中作文4

滴滴水珠,慢慢融合,便成了浩瀚大海;迥然不同的基因,經過科學家的巧手,融合成了新的物種;人情與人性,若交融在一起,便有了真、善、美;文化與文化,互相碰撞,便激出了新的文明。由此觀之,融合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且意義相當廣泛。

那就姑且只論文化意義上的融合吧。

衆所周知,上海是個海納百川的城市,它既有享有“十里洋場”美譽的外灘,又有充滿悠遠、渾厚氣息的古鎮——朱家角;既有快節奏,高效率的都市文明,又有駐足欣賞沿途風景的閒情逸志;抑或是那雍容華貴的五星飯店和古樸素雅的,僅供“四大金剛”的小吃店。就是這樣一種融合,讓上海獨具特色,閃爍着智慧的火花。

語言是城市的血液,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上海話,又是如此別具一格。它融合了蘇州話、寧波話、蘇北話,甚至英語等多種語音語調。聰明的上海人將本就發展成熟的各地方言,各國語言取其精華部分,無需精雕細琢,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優美的、象徵着智慧的上海話。

上述的文化融合,都形成了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而文化融合的更大意義在於,讓一塊原始大地載入文明史冊。

還記得《山居筆記》中介紹過一塊流放者的土地。這片土地現在叫東北,古時候叫“寧古塔“,是個讓人望而生畏的偏遠地區。然而,總有那麼些滿懷豪情卻又壯志難酬;肝膽相照卻造小人迫害;學富五車卻又懷才不遇的文人異士被流放於此。這些人都有種苦難中的高貴,他們用那善良、正直在這塊赤裸裸的土地上種下了文明的種子——耐心地教書,細心地指導耕作,用心地進行文化考察。慢慢地,江南地區的文化潤物細無聲地涌入這貧瘠的大地,滋潤着它,哺育着它,文化也就此生根發芽,開出了絢爛的文明之花。

這便是融合的力量。

沒有文化的融合,文明就會停滯不前。正如清代時期,那些“八股文“、”文字獄“以及”閉關鎖國“等下下策,不僅束縛了文人的思想,還打斷了交流的脈絡。沒有這兩股新鮮血液,文化豈能融合,又談何文明進步?清代的最終的下場就很有力地證明了這點。

綜上所述,唯有融合才能撞出新文化,才能點燃新文明的火種,纔會有創新可言。

融合初中作文5

當清晨荷葉上的兩滴露珠漸漸匯聚在一起,當第一聲清脆的鳥啼融進了溫暖的陽光裏,當燻人暖風滲透進人們的心房,於時便有了融合,有了和諧。任一縷清風帶着思緒穿梭古今,遨遊於滄茫天地之間,尋找生活中的“融合之美”。

行走在上海的小弄堂裏,古色古香與現代潮流在這裏交匯。在上海這座城市,像這樣叫不出名字的小弄堂其實也不少,選一個暖日,走進一條靜靜的弄堂,弄堂裏有個小小的咖啡館,幾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坐在小藤椅上品咖啡,濃郁的香氣四溢,別有一番愜意的滋味。偶爾,幾個上海老太搬幾把椅子出來,坐在弄堂口談天說地,可能她們會說自己快要抱孫子了,又或是聊起她們那個年代的故事。從弄堂口望出去,是一幢幢歐式建築。精緻的花紋、白色的立柱爲這片土地添上一抹現代感。你在這裏絕不會覺得突兀,反而在這小片鬧中取靜的地方叫人舒心。

行走在紹興的魯迅故居中,舊文字和新文字在這裏相遇。上個世紀,中國的文字文化因爲一場運動而逐漸演變成如今我們所熟知的文字文化——白話文運動。魯迅、胡適、陳獨秀等都是這場運動的領頭人,他們提倡以簡潔的“新文字”白話文來替代“舊文字”文言文。這場運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誰都無法知曉。其實我們今天所寫所說的並不是白話文,但不可否認的是,白話文運動使我們逐步走近一個新的文字時代。如果沒有這路,可能我們還停留在“之乎者也”,可能我們還在用繁複的文言來交流。誰說,文字的碰撞就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融合呢?

行走在校園的朗朗讀書聲中,知識理論與實際生活在這裏交融。縱觀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而學校就是培養人才,更不如說是培養全才的地方。每一門科目都必需從接觸到精通,可有的人說,以後又不是當數學家、物理學家,更不是做政治家,不需要學這麼多。其實不然,每行每業都是相互滲透的。比如你想做一個醫師,生物、化學、英語就都需要深入學習。由此,一切的理論知識都是爲我們的生活所服務的。

放慢腳步,走走停停,你會發現生活之美便在於融合。是融合將我們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社會大家庭。作爲學生,社會的未來,我們要學會融合,學會融入這個大家庭。

每一顆樹木的茁壯成長,方能融合成一片浩瀚無比的“綠色海洋”……

融合初中作文6

曾幾何時,那是多少帝王將相馳騁疆場,爲之折腰的夢想;那是多少有志之士運籌帷幄,肝腦塗地的謀求。九州歸一,融合了茫茫無跡的蒙古草原;融合了綿延不絕的喜瑪拉雅;融合了四海南疆的熱烈與純潔;融合了華夏中原千百年來的燦爛文明。

融合。當智慧與力量融合,成就了帝國屹立不倒的神話;當實幹與追求融合,豐富了人民富庶安平的生活;當鮮血與汗水融合,堅定了民族振奮崛起的信念。如今,和諧的理想滲透進人們的思想,融合進社會的生活,我們幸福地微笑着,接受時代給予]我們的美好生活,走在先烈們鋪就的康莊大道上,憧憬着未來還能有多少歡聲笑語。融合,就是這個時代的意義,亦是我們的追求。

將一粒污油點入清水,無論你多用力地攪拌,多希望它能夠融入清流的狂瀾,它只會敷衍似地,短暫地將軀體混入你的脅迫,而最終一點點地浮出水面,暈成一片。這數量極微,影響卻一發不可收拾的油漬,就像是潛伏在社會中的危險分子。他們總是伺機待發,甚至迫不及待地呼出混濁的氣體,打亂有秩有序的生活。融合是追求完美的,儘管這追求有太多遙不可及,儘管不安的分子不可能一網捕盡,但是我們都在努力着——我們堅信勝利就在不遠方,手握着良心籌來的籌碼,背靠着衆志連成的城牆,我們相信最大的敵人實際不堪一擊,因爲真理握在我們手上……。

融合是不分國界的。隨着倫敦奧運會的臨近,北京奧運會的餘溫似乎還沒有散盡,世界各地的人民在這個季節匯聚一堂,追逐着人們對“更高,更快,更強”的共同目標,體會着不同國界的風土人情。人們的心意相通,思想相融,忘記或許矛盾的立場,促成純粹真誠的相擁。我相信在這一刻,全世界的心融合在一起,人類的力量在這一刻,纔是無窮的。

和諧的理念是必須倡導的,對融合的追求亦是我們青少年應該秉持的思想覺悟。如今的社會或許是不完美的,道德的淪喪與唯利是圖,影響着每一個人的健康成長。世界對於我們的希望日積月累,矚目的眼光日益深沉,我們揹負的不僅是家人的希望,更是一代一代人民對“更美好,更久遠,更和諧”的追求,我們是載滿夢想的運動員,懷揣地球人渴望融合的信念,必將迎來徹底的改變。

我閉上眼,用心感受着澎湃的血液在融合,萬衆的吶喊在融合,我輕輕地笑出了聲——曾幾何時,融合已不再是一個既定的目標,而已沉澱爲所有人心中永恆的寄託。

融合初中作文7

真正的融合是有歷史文化的沉澱,又有現實中的隨心,它是自然的一種演變過程,簡單卻富有深意。

上海,集繁榮與寧靜於一身的城市,這座城市,讓人看到了過去,現在與未來。清晨的霧靄漸漸散去,她便迎來了新的一天,公園裏的老人們,紛紛做起運動,也有結伴步行的,他們不失的活力,給這座城市增添了第一抹亮色。如果只顧着車水馬龍,或是前方堵塞的交通,那你自然看不到周遭有一羣可愛的人——她們大多是主婦,每天的生活以家庭爲中心。總愛結伴而行,一起商量着今天的菜譜,討論着孩子的學習,雖然生活在外人嚴厲單調了些,但她們卻爲此樂此不疲。偶爾在公車上聽見幾個媽媽之間的談話,也不禁會心一笑。人與城市的融合,正是簡單中領會到和諧。

上海人時常被外地人稱爲“一羣精明的人”,的確,我們的“門檻很精”,將上海過去的典型標誌弄堂,保留下來並進行改造,這便足以體現我們的精明。弄堂文化應當被珍惜,在這繁華的大都市裏,幾條頗具韻味的弄堂,讓人不禁回憶往昔的歲月,身處其中,感受到的是上海人獨有的文化,恍如昨天曆歷在目。偶爾聽見回聲機裏,唱着熟悉的上海旋律,別有滋味。午時持續不斷的炒菜聲,孩子們的嬉笑叫嚷聲,讓這裏的一切多了幾分現實,充滿了人情味。喜歡田子坊的格局,一家家創意小店,別具一格的小玩意兒,受到了衆多年青人的追捧,不僅僅如此,這條弄堂雖被開發,但仍有居民,擡起頭,還能看到一掛杯子,看到幾個老外拿着相機拍下,不知是因爲好奇還是認爲不雅,但這果真是過去上海弄堂中獨有的風景。再看腳旁,居民的住所旁有幾塊花磚,這些意圖經營者們,要給居民留下一些自由。這種商業與人文的關係處理,恰到好處,體現出了尊重與融合的讓步。

喜歡驅車透過那一片梧桐樹,這裏本是法國的租界,歷史的再現,過去上海被分割成各個租界的羞辱,如今也早已是“天淡雲清”。只有那一排排梧桐樹,越長越密,愈來愈攏,樹幹上的瘡跡,讓我看到了它的滄桑,也讓我領悟到上海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成爲一顆明星,璀璨於國際!從城至人,一步一步,融合秉着有容乃大的原則,汲取精粹,並將之發揚,此乃融合之本質。

融合初中作文8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我們的世界就是因爲人類的創新與發展,才造就了世界的大發展。我們人類就應像水融合成海一樣而融合成世界。在融合於世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個性張揚的人出現分歧,走着與融合的理念背道而馳的路。但是他們總有一天會番然醒悟,就如《秋水》中的河伯一樣明白:“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並且我們也衷心地希望他們能夠旱日醒悟。最近發生的幾件事讓人們真的是寢食難安啊!就如最早些時候的“染色饅頭”事件,還有瘦肉精、牛肉粉等都是第一次才知道的名詞。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促使那些人去做出這些違背良心的事呢?說到底就一個字,那就是“利。”利益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誘惑,俗話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是有血有肉的人呢?但是這一點恰恰就違背了融合的理念。

同時,也正是因爲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纔不能像鬼一樣去那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但是,如果那些人知道自己錯了,想融合進來,可是大家都不歡迎他們,那麼他們自然也就融合不入,所以我們和他們應該是相互融通合,這樣才能直正使世界發展。就如我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一位罪犯在牢裏患了眼疾,而正當他處於黑暗的前途和失明的雙眼的雙重黑暗時,獄警的熱心帶給了這位罪犯以光明。在獄警的幫助下,罪犯的雙眼不僅得復明,他的刑期也因爲表現好而得以減半。由此看來,獄警帶給罪犯的不僅僅是一雙明亮的眼睛,最重要的其實是點亮了罪犯的前途之路上的長明燈。

由此可見,只有相互融合,才能使這個世界更美好。我想對那些還沒有醒悟的人們說一些話:“親愛的朋友,你們好!你們知道你們的行爲不僅僅是害別人,同樣也是在害自己嗎?試想想,你們如果正在做着黑心食品,那麼你們難道就不要吃飯嗎?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樣,那麼你遲早有一天將吃不到放心食品,只能吃自己做的黑心食品,自己埋下的苦果當然就得自己吃。但是如果你醒悟了,那麼我們就像你的兄弟姐妹,還有世界這位大母親,都將歡迎你這位我們的好兄弟。

母親的好兒子的歸來!”大海之所以能成爲百谷王。那是因爲他的無所不容,還有水的心甘情願。所以我們要像大海一樣寬容別人,那麼別人與我們就能相互融合,那麼我們的世界便將成爲無窮在世界一樣迅速發展。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融合初中作文9

隨着資訊時代的高速發展,人們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新事物。而在發展中,一味的標新立異或是墨守陳規卻是不可取的。在世界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融合的理念顯得尤爲重要。讀書思考與實踐探索的融合,新生事物與舊事物優劣的融合;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的融合。這都是原本獨立,各有特色的事物變得不再單一。

融合正是做到了這一點,它可將各種特色不斷滲透、比較、結合,最終迸發出新的火花,是原有的本質進一步昇華,而對於融合這一理念,早在千百年前的中國大地就已然拉開了帷幕。北魏的孝文帝改革,讓漢服、漢語、飲食起居甚至於儒家思想、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緊緊聯繫在一起,並在此後不斷髮展。當然融合並不是單方面的,兩者需各自取長補短。胡人漢化,而必然會有漢人胡化。

於是你便可看到鮮卑族人們穿着漢服作揖,也會有漢人作在桌前吃着烤肉串。兩種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使經濟、政治更加繁榮昌盛。試想,若是沒有這樣的融合,我們依然會席地而坐。由“胡凳”逐漸發展爲我們所熟知的椅子,這都是同北方少數民族不同風俗與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最終融合的結果。將融合的理念滲透進每個領域,我們便可更深入瞭解,瞭解其更本質的精神內涵,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吳清源,作爲舊中國的一位圍棋聖手,在同對手搏弈的過程中,他總能冷靜地分析態勢,又或是在處於劣勢時心平氣和,毫不焦燥。

這都是由於在賽前,他通讀老子的《道德經》,將這樣一種清淨、無爲的思想與下棋融合在了一起,發揮出了更高的境界,戰無不勝。融合,固然是要取長補短,做到更上一層樓。但我認爲這一過程萬萬不可忽視事物本身的規律和特性。與自然規律相違背,那麼融合也不再有意義,而是一種破壞。這就如同在張家界的清山綠水間,人們爲了旅客登山的方便,硬是在爭議中將一座‘天梯’融入了那峻美秀麗的山脊上,原本的自然景物卻融入了一種不和諧的感覺。

因而,我們要真正的瞭解何爲“融合”,纔能有效地運用與滲透到每一天的生活與學習中去,發揮其優勢。是的,不久前“漢語橋”節目的開展,那是對不同文化語言的融合;人人倡導着“低碳生活”,將綠色環保思想與生活完美融合。在事物不斷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各種奪目的光彩不斷激發,推動着社會進一步的發展。

融合初中作文10

融合,顧名思義,融而合之,相融而成一體。縱觀歷史,種種跡象表現着融合的重要性。

在遠古時代,部落的出現標誌着人類正慢慢適應着羣居生活。在衆多的部落中,以炎、黃部落最爲強悍,兩個部落時常有摩擦,這種行爲只能是削弱了雙方各自的實力,直到黃帝的部落徹底征服炎帝的部落。黃帝以理服人,對炎帝表示出了充分的尊重,邀請炎帝擔任部落的福首領。炎帝十分感動,從此一心一意追隨黃帝南征北戰,使得黃帝部落的實力達到了鼎盛,形成質與量的飛躍,這便是完美融合後的好處。

再來到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羣雄並起,軍閥割據,名以上的皇帝——漢靈帝、漢獻帝形成虛設。戰爭的連日爆發,使百姓身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的國家國力必定十分弱小,直到曹操吞併袁紹,呂布戰勝袁術,而曹操又挫敗了呂布,而劉備在蜀地籠絡勢力,孫策、孫權佔據江東,這時候三者融合了衆多勢力,實力自然得到提升,才能呈三國鼎立之勢。而後魏國解決了蜀國和吳國,實力更是獲得到長足的進步,國力也是步步提高,融合的效果在此處可見一斑。

再來到元朝,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亞、歐、非三大陸,往西擴張到阿拉伯帝國,往北不斷侵擾俄羅斯,使中國的版圖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化。然而他只知道擴張版圖,侵略他人,各種不同的文化不能相融,而他侵略他人的殘暴手段也讓被征服國家的人民感到不滿,最終各個國家還是在元朝國力漸衰的情況下獲得了自由。爲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在於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不能得到統一,融而不合,才造成了那樣的局面。

隨着現代技術的不斷髮展,資源和科技的共享顯得格外重要。如果在各個領域,國與國之間不能融合,這就只能導致兩種結果:要麼是一國的成就越來越偉大,卻不能傳到其他國家,使得這個國家的實力愈發強大,而弱小的國家愈發弱小;或者這個國家根本得不到別國的幫助,只能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從而使得它的整體實力低下。

至此,相融合的重要性已不需要我多言,大家自能體會。

融合初中作文11

融合音樂不單單是技巧性的演繹,更是融合了表演者內心對音樂的喜愛與對這首曲子理解。

還記得那是在一個暑假,伴隨着的是那場鋼琴考級。

於是,汗水、作痛的手指和僵硬的肩膀開始與我爲伴,當然,還有煩!煩!煩!《夢幻曲》不再縹緲空靈,而是淡如白水;《G小調小步舞曲》不復輕盈歡快,而是重得讓人窒息。

“高擡指”、“小顫音”、“斷奏”……“鋼琴晉級十要”如蚊蚋般在耳旁不斷叫囂,手指也精確地執行了大腦下達的每一個指令,可一曲彈罷,無論往日多麼美妙的音樂,一旦被套上了“考級”這把枷鎖,都會變得面目可憎枯燥乏味味同嚼蠟起來。我的音樂究竟缺少了什麼?

將視線望向視窗,爬山虎正在陽光下恣意地生長,整整一面牆綠浪翻滾,那向着天空不斷攀升的綠啊!充滿了對生命的嚮往,對自由的渴望。不知爲何,突然憶起了兒時鋼琴老師所說的一句話:“音樂不單單是技巧性的演繹,更是一個抒發了你內心感情的一個平臺,要把‘心’融入音樂裏。”

把“心”放進音樂裏,我有嗎?不知從何時起,薄薄的證書在心靈天平上已然壓過了一切,而他人的讚美、羨慕,更讓我的心飄飄然忘乎所以了。牽動着我的心的,不再是音樂,而是掌聲,是讚許,是證書!

曾經的那個爲了音樂而眉飛色舞黯然神傷心馳神往的女孩去向了何方?

窗外,棟棟高樓間圈出一小片蔚藍的天空,那片天空是伴我成長的專屬天空。扔下琴譜,我開始沉醉於那抹悠悠的藍。一條白線從藍中劃過,又很快不見了,是去遠方的飛機吧……心慢慢地被藍色和白色填滿,洗掉了之前的浮躁與不安。

再次坐上琴凳,我彈起久石讓的《天空之城》,寧靜而美好的聲音從指尖傾瀉而出,就如同窗外那乾淨的蔚藍色般觸動人心。一個個音符從指尖傾瀉而出,所有關於鋼琴關於音樂關於生命的美好記憶也像音符般舞動起來:那個第一次站舞臺上找媽媽的我;那個和朋友一起四手連彈的我;那個在藝術節上勇敢秀出自己的我;那個一遍又一遍地聽着《神祕園》又一遍遍哭泣的我……指尖輕輕掠過,一切似乎都回來了。

指尖輕輕掠過,一切似乎都回來了。依舊是那最熟悉的黑白琴鍵,依舊是那最單純的音樂。

我的音樂是最單純的音樂,它融合了我對它最單純的喜愛與理解。

融合初中作文12

星漢燦爛,華夏文明最繁盛,因爲它融合了百家孕育了千年;二十四史,太史公《史記》最亮麗,從黃帝到漢武,從神話直至書表,融爲一爐,合而不同。融合的理念早已歷經了千年的印證,世界的發展需要其貫穿始末。

融合是輕輕地擷取,巧妙地映襯。

多少次流連於素色水閣的粉牆黛瓦,江南古鎮的古樸悠韻雋永而清秀,卻憾那夜幕翩至時霧色籠罩中的模糊失味,連臆想也斷了“飛翔”。可摩登的時代,橘白的霓燈會告訴你,夜裏看閣其味非常!疏影橫斜,參差有錯,霓燈綴清水,清水掩古城,只是巧妙地融合了幾點霓燈便出落了一個大方綺麗的別樣古鎮!現代元素之於古風古景,旅遊業的靈活運用可謂妙哉。

融合是大膽的創新,優雅的擺渡。

以中式的壯闊浩瀚對西式的別緻精巧,漾着中國情懷的西式風範,行走在建築的大道上,貝律銘像只活絡的燕子,融合着自然與人的距離,昂首踏步或是踽踽而行,配合着卓越的膽識大膽創新,在中西的文化差異裏進行優雅的擺渡。歐式建築之於傳統國風,建築業的運用可謂推波助瀾!

融合是誠摯的投入和文化的相薰。

子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徹底的投入,將自己的性靈融合在祖國的山山水水裏,融入祖國的事事關心中,融入對世界生生不息的探索裏,寤寐而求!踏着前人之鑑追今之來者。像霍金一樣融在科學的大道上薰以世界以科技之光,像馬克思一樣從經驗裏總結,用思想丈量普世的價值,馥香不斷……於是科技便有了開拓,原子量物理學何等微言精益;於是時代便有了變革,共產主義何等大智大理!融合之於思想其深不可丈量!

融合是人世的博愛,是發展的未來!

“予人花朵,手留餘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融合更要融入民族的包容裏,人性的善美中。再不是那個野蠻時代聽着鐵馬冰河的蹄踏,再少有“苛政猛於虎”的言傳,再難聞從軍去時楊柳依依,歸時雨雪霏霏的悽悽慘慘慼戚。因爲人民的融合所以寧靜致遠,因爲融合所以穩定發展,因爲融合所以天人合一、博愛而生,因爲融合才發展如此迅猛而民樂!

融合從屬博愛是基礎,從屬藝術是美感,從屬文化是繼承,從屬創新是發揚,歸依於生命的本根裏、世界的軸心中,是順應時代的感召,亙古不變的真諦!

融合——爲進步而生!

融合初中作文13

說起融合,便立刻有一個畫面蹦到眼前:火焰上架着一個巨大的褐色鍋爐,站在一旁的白鬍子仙君往爐裏扔草藥,繼而用沉重的蓋子堵上那個不斷冒着熱氣的大口,經過長時間的燒煉與相互融合,所有的精華集在一起合成了一顆仙丹。

我便以爲融合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取其精華”而後匯合在一起。正如我們所說的.“全面發展”並不只是要在各科考試中全拿高分,而是學科彼此之間的一種融合。將看待問題的不同方法和態度,把感性與理性的思維碰撞揉捏在一起,最終融合成一個更均衡的人。生活就像一個大雜燴,它不會用單一的理性或感性的面貌呈現於人,如此你就要“以雜攻雜”,融合便會起了莫大的作用。社會亦如此。

要做到融合,首先應“融”已,適時收斂起自己身上的自傲、鋒芒,這並不是“溶”己,不是將自己的才華藏起來甚至如溶解一般消失無蹤,而是把你的智慧拿出來,和他人的思想相交相匯,構成集體的大智慧。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集體意識。每一個個體都是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的,社會也是由這樣的一個個個體組成。如果每一個人都固執己見,誓死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往往會損害他人的利益,那何以爲和諧之社會?對此,先人早已嘆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每一個人都願意後退一小步,就像爐裏的草藥,不爭先恐後地渴望讓自己才華畢露,懂得與他人共處共存,與他人共同努力,同時不忘儘自己所能,彼此融洽,才能達到較爲完美的融合境界。

這也是一種包容。這個世界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所有人共同擁有與維護的。每一個人都被允許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每個人都應允許別人有與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觀點。常在微博裏看到各執一詞的雙方爭論不止,“你的觀點就是錯誤的!”真是如此嗎?當你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許在他人看來,你所說的更爲可笑。你應該包容每一種不同的想法,你可以不理解不贊同,但不能抹殺它們的存在。所謂融合,將所有人不同的見解保留下來,不片面,不偏激,中肯而有理。世界如一個大煉爐,我們是其中一味味不同的藥材,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味道。我們一同爲“煉丹”的目標而努力,渴望更好。發揮自己的才能,不自以爲是,相互理解與包容……最後我們煉成了一顆不老仙丹,並且將永世流傳下去。於是每一個人就會被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是爲融合。

融合初中作文14

“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我們跪着。”倘若我們帶着這樣一種甘居下風的崇拜之情,何時方能撐起一把自己的傘?早些年,周國平研究尼采,掀起了一股尼采熱。於是乎周國平說,不僅僅是尼采影響了我,反之,我也帶給了尼采他想不到的驚喜。的確,他們做不到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但卻以一種精神上的共鳴,藝術上的融合互相鼓勵着對方。於是我們看到了周國平思想的天空和獨立的靈魂。天空之所以廣袤是因爲滿天星斗互相滲透,靈魂之所以偉岸是因爲人格的獨立與價值判斷的獨到。

如今,當融合的理念滲透進各個領域時,我們應當以怎樣一種姿態面對這種趨勢呢?我想,文化的融合是可以關照方方面面的。不同的文化底蘊猶如這城市中的高樓,是面和線的交織,而文化的融合正如同國畫中皴的手法一般,填補着一些空白,猶如城市的弄堂是一些散落的點。這樣看來,融合應當建立在各自獨立又豐富多樣的基礎上。文化的融合脫離不了歷史的軌跡,而他最終的歸宿也應當流入歷史的長河。融合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爲其推波助瀾的力量。融合不是全盤接收,而是取其精要,豐盈自我。

當帝國主義將那貪婪的雙手伸向中國,當他們用武力用槍林彈雨開啟鎖國大門,隨之而來的是我們未曾思慮的“思想灌溉”。從《海國圖志》的師夷長技以自強到戊戌變法進化論的輸入再到新文化中高舉科學民主。這樣的推進並不是中國有識之士單槍匹馬的行徑,反之是對世界文明的考量得以自身文化的質的飛躍。中西文化的交流難道只停留在文化上嗎?當然不是,文化融合的趨勢猶如一股洪流滲透進各個方面。從採西學制洋器,再到民主共和革命推翻清王朝,融合的腳步是我們未曾意料的矯健。西學東漸,從文化到制度,從量變到質變何曾不是一箇中西融合的縮影。

文化的融合帶來了制度的改變,而融合向來都不是單向的。文明的勃起離不開碰撞,更少不了融合。不過多的關注如何碰撞,而是努力把我碰撞帶給文明的收益。從而用一種包容的力量撐起文明的傘!當上海成爲國際化大都市的時候,當城市的星空逐漸點亮這座城市的點線,當在外灘的老外拿起相機捕捉海上繁華,當你手拿一本西方著作,我的心頭盪漾開層層漣漪。融合並非是一種使命,而是我們在恰到好處的時候,紛紛邁出了一步,他或許無意,或許出於另一種意圖,但當上帝爲我們開啟這扇窗的時候,註定要送來這樣一縷清風——溫潤你我。

融合初中作文15

融合在科技文都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處處都存在着融合,而融合並不一定代表着文化與思想的碰撞,融合也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

融合是愛與美的火花。固然,每個人都是具有不同個性的個體,然而正是在與不同個性的人接觸的時候,互相學習與借鑑悄悄地磨去了彼此傷人的銳角,從而將自己打磨得剔透。曾經有人說過“只有不斷的學習與借鑑,才能使人更有智慧、更美麗。”是的,他人就像一面面鏡子,機反射出自身的優點,也將缺點暴露無疑。在與他人融合交流之時,不斷完善自己便是愛愚昧的最佳體現。

融合並不代表着沒有距離。張愛玲曾經說“留點美好給距離。”的確,融合並不代表着失去距離,因爲那樣就變成了依賴。啦美作家柯艾略曾經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到“依賴會使人失去自我。”而我認爲,最完美的融合便是處於借鑑與依賴之間,我們必須清醒地明白的是:我們的一切喜怒哀樂並非建立在他人的心情之上,我們的一切行爲只是聽命於自己的心。因此,那些看起來親密無間的人是真正彼此融合了嗎?未必,所謂“同行不同心”便是對那種人的最好詮釋。哪怕身處異地,真正“同心”者也是真正的融合。

融合在天下大同時表現的獨有不同,正如牛頓說“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學會汲取他人的有點並加入自己的獨有的視角便融匯成了新的視角,這樣產生的科學學說和科技理論並不少見,在魏格約的“大陸漂移說”之後,科學家們努力探索,不斷思考,最終提出了現今最具信服力、最權威的“板塊構造學說”,這個學說融合各種學說中合理科學的見解,並且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小心求證,這不就是融合意義的真正體現嗎?

人與人交往需要融合,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也需要融合,人類在融合中求進步、求發展。融合,並不限於中西文化,它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也不限於年齡和階層,只要你樂於學習、勤于思考,敢於創新,便能實現實現自己與先進文化的完美融合。融合,是心靈對心靈的追問,是人類進步永不止息的源泉。

我想,對於“融合”的最佳詮釋就是——只要有一顆透明的心,就能夠折射全世界的光。

標籤: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