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初中語文高分的作文

說實話,我的學生作文也頭痛,其實沒有不頭痛的,連我也頭痛。學生頭痛的是:寫作文的時候,感到無從下筆;我頭痛的是:教學時間過去了,學生的作文 水平不見提高。我們的作文教學,只注重“怎樣寫”,而忽視了“寫什麼”,把主要精力花在給學生講一些“審題”,“怎樣開頭和結尾”等寫作技巧方面。巧婦難 爲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文,離開了素材,就如同加工產品沒有原料一樣。因此,學生作文就無話可說,感到頭痛。

初中語文高分的作文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寫作無從下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生活圈子較小;二是年齡較小,對身邊的事物不可能深入觀察。然而難就難在老師無法對症下藥, 你擴大學生的生活圈子,領學生走出校園,讓學生上網等,我想沒有一個領導會同意,上網也沒有那個條件,你又不可能讓他們在一夜之間長大,懂事起來,怎麼 辦?一個字“背”。

史上,才高八斗的曹植,10歲左右,便能背誦詩賦十餘萬言;漢代傑出的女文學家蔡文姬,年輕時能背誦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唐代大詩人杜甫也“羣書 萬卷常闇誦”;蜚聲文壇的.巴金,小時候也背了許多書,在背得很熟的幾部書中間有一部《古文觀止》,這是兩百多篇的散文選集。

背誦被譽爲語文學習的“千古真經”。

第一,背誦是積累語言材料、生成語文素質的不二法門,要學好語文必須積累大量典範、精美的語言材料。“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水之積也不 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胸藏萬卷氣自豪,積累多才可在此基礎上建造語文的高樓大廈。熟讀背誦那些千錘百煉、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可逐步積累 語言材料,並可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轉化爲讀寫、口語表達的能力。許多學生對作文深感頭痛,背誦則是醫治此病的良方。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說:“人之能 爲文,由腹有詩書。”春蠶飽食桑葉,才能吐雪白的絲;蜜蜂廣採花粉,才能釀出香甜的蜜。清人唐彪在《讀書作文譜?卷五》中也說:“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爲 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絕。”熟讀成誦,消化吸收,作文時則意到筆隨,文思泉涌,筆 底生花,稱心如意。巴金也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慢慢摸到寫作的調子”(《讚歌集?談我的散文》)。

第二,熟讀成誦是積澱語感的必由之路。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在長期的語文實踐中積累了極其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吸取和借鑑;夏丏尊、葉聖陶、 呂叔湘、張志公等教育家的豐厚教育理論我們應該學習和研究。古今許多教育家都強調語文學習要重視語感的積澱,從而形成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能力。要形成正確、 敏銳的語感,須熟讀、背誦大量語言典範的作品,讓正確的語言範式反覆刺激大腦,從而形成毋須經過邏輯推理便能準確理解判斷的語言直覺能力。研究證明,在含 英咀華、熟讀成誦中能有效地積澱語感。

第三,熟讀成誦鍛鍊了記憶。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記憶力得到很好的鍛鍊。背誦是記憶的體操。

總之,背誦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思維能力和智能活動水平的基礎。中學時代又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代”,應抓緊時間,多讀多 背。語文教材要求背誦的,要不折不扣地熟讀成誦。此外,還可適當增加背誦內容,主要背誦名家名篇。優秀的詩詞、精短的文章可以全背,較長的好文章可以背誦 精彩的片斷;好的文言文要多背一些,葉百豐先生甚至主張“凡是選入課本中的文言文,篇幅不太長的,均要熟讀成誦,背誦全篇”(《熟讀成誦》)。多背誦多積 累終身受用。

僅明白這些道理還不行,還得有四大措施:一是繼續推進“背誦日”或“背誦周”活動,拿出固定的、大量的、集中的時間讓學生去背。背誦和新授課一樣重 要,甚至更重要。二是背書若喚不起學生的興趣,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就有可能使背誦變成“死記硬背”,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背誦難以堅持下去。三 是強調背誦並不是說作文指導與寫作訓練不重要,在寫作實踐中應有機結合在一起。四是堅決落實“10+30=40或20+30=50”的寫作時間構建。將作 文時間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前10分鐘或20分鐘,利用這段時間在大腦中構建文章,形成簡略提綱,包括審題、選材、立意等;一部分是後30分鐘爲寫作時 間,是對前10分鐘的落實、修改、補充過程。這有效解決學生盲目下筆,無從下筆,半途而廢,文章空洞無物,文筆粗糙等一系列問題。

最後,我想對同學們說的是,在經過艱苦修煉“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後,苦盡甘來,初中語文高分也就這樣煉成了。

標籤: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