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我身邊的匠人作文

在我身邊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榜樣,他們平凡的舉動常常在我腦海裏留下令人感動的一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身邊的匠人故事作文,歡迎閱讀!

我身邊的匠人作文

身邊的匠人故事作文1

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都能看見一個修鞋的老大爺。他個子不高,戴着一副圓形眼鏡,面板在風吹日曬下成了褐色,手裏總在忙着修一雙又一雙的鞋子。

下午六點左右,我提着一雙開了膠的皮鞋,走向那個熟悉的小修鞋鋪。說是鋪,其實就是一個擺滿了釘子、螺絲、針線的破三輪車。斑斑鏽跡可以印證它度過的歲月。“師傅,幫忙粘一下這雙鞋!”老大爺並沒有擡頭。“放車上吧!”他回答道。手裏還是井井有條地幹着自己的活兒。在等待的閒暇時刻,我簡單掃視了一下老大爺每天工作的鋪子:車上放着一個有木板釘成的盒子,盒子旁放着一個紅色握柄的老剪刀。地上有一個很古樸的帶着花紋的盆子,盆裏是渾濁不清的髒水。

待他手裏的鞋被他一番修理後,車上的一塊抹布被他輕輕拾了起來。他把鞋湊到眼睛邊上,一手拿鞋,一手拿抹布,細細擦拭着鞋上的塵土和泥垢。等他滿意後,眉頭才放鬆下來。那表情就像是自己用刻刀刻出了一件精美的手工作品一樣,如癡如醉。

“錢放桶裏,零錢自個兒找吧!”他頭也不擡,拿起我帶來的小皮鞋又投入到了下一個任務之中。我緊盯他的老手,像枯樹幹一樣,還有幾塊沒擦乾淨的污漬。但這雙手,幹起活來卻麻利得很。每擠一點膠就用棉棒慢慢抹開,邊緣地方還用針線縫了一下,整個過程好像機器加工器具一樣,不出差錯,行雲流水。他把抿在嘴脣間的線頭吐掉後,兩手一合,鞋底和鞋體便又成了密不可分的一家。

“三塊錢。”他擡頭望了我一眼,手借勢在衣服上抹了下灰,便從那個摺疊椅上站了起來,靈活的手又開始收拾起來……

一位路過的老大爺高喊一句:“呦,今兒個這麼早回去啊?”“今兒老伴生日,早點回家了!”他用胳膊擦了擦臉上的.小汗珠,腿一跨就蹬上了車。“走了!”他有點自豪地說了一句。他佝僂的身子,因蹬車使勁而跟着左右搖晃着,車子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車上的零件發出互相碰撞的聲音。伴隨着黃昏撒下的一把光,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路的盡頭。

這就是我身邊的一位老匠人,他做的不是雕花藝術,也不是精巧手工,只是一份平凡的鞋匠工作,在他手中一干就是幾十年,而這漫長歲月中,我想那份認真,專注做事的工匠精神,便是最可貴的人生寶藏了。

身邊的匠人故事作文2

在衰落遺失的邊緣堅守,在在快捷功利的繁榮裏堅持。——題記

臨近期末,巨大的學業壓力彷彿要將我壓得喘不過氣來。在被解不開的數學題折磨了半個小時之後,我再也沉不住氣,擡起頭正欲找些別的事情做,但當我的目光掠過那個小巧的兔爺時,我卻猶豫了。我看着那個精巧的小兔爺,我彷彿又見到了那個了不起的匠人。

又是一陣涼風吹過,我裹緊了身上的衣服,繼續在像迷宮一樣的小衚衕裏漫無目的的遊蕩着。和不遠處的南鑼鼓巷的主街比,這裏顯得時那麼的靜謐安詳。踏着陳舊的凹凸不平的青石板,我發現了一個別有洞天的,隱蔽小店。

說它時小店,不如說它時個博物館,或是住在這裏的人純屬時爲了自娛自樂才擺出來的。四五排精緻的小兔爺整齊劃一的碼放在櫥窗裏。臉大的木板上方方正正的寫着,“兔爺”兩個字,時間太久已經看不清楚了。不大的門店裏,除了大大小小的兔爺,都顯得和店主人一樣的滄桑又安詳。

“既然進來了就隨便看看吧。”店主人彷彿終於注意到了我,擡了下眼皮後,仍緊緊盯着手中怔住製作的兔爺。他的手上佈滿了老繭,厚實又粗糙,和製作出來的精細的小物件看起來截然不同。店內沒有暖氣,我呵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感嘆着老爺爺怎麼一點也不像冷的樣子。我靜靜的看着老爺爺做兔爺。十分鐘——二十分鐘——一個小時——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一個細緻精巧的兔爺出現在了我的眼前。他上身穿着硃紅色的大袍,下面時白蘭相間條紋,騎着一隻栩栩如生的麒麟。背後插着兩個飄揚的旗子,活靈活現,彷彿下一秒就會活過來一樣。

臨近太陽落山,我才從店裏出來。手中捧着爺爺送給我的兔爺,心中對他持之以恆,專心致志的精神感到敬佩只增不減。

直至現在,我仍舊會爲老爺爺堅持不懈擇一而終一生的匠人精神感到震撼。他是個多麼了不起的匠人啊!

身邊的匠人故事作文3

“世界再吵雜,匠人的內心,絕對必須是安靜安定的。”

——題記

我是在茉莉花茶的清香中長大的。

在我尚幼的時候,就背上一個小竹簍,跟外婆上山采綠茶葉,每次外婆總要反覆叮囑我:“這茶葉,一定要取二三葉之間的部分,不可太嫩也不可太老。”當我問起爲什麼的時候,外婆只是微笑着對我說:“這是世代傳下來的,小孩子聽不懂的。”外婆那雙經歷時光沉澱的眼睛,折射出一層讓我看不懂的光芒。

在花茶中,茉莉花就是它的靈魂,但處理花的步驟也更爲複雜。殺青,揉捻,再到乾燥,老人總是願意親力親爲,一隻手伸到殺青後放於180℃——200℃炒鍋中的茶葉上,重重地壓去,再用兩手將茶葉捧起,然後又抖掉,這個動作要反覆幾十甚至幾百遍。小時候的我貪玩,將手伸到鍋上方,一不小心碰到了茶葉,手立刻就起了一個泡。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有一次和外婆提起:“茶嶺中的其他茶戶早已經使用了機械生產,您……”還沒等我說完,外婆帶有慍色的神情讓我不得不住了口,印象中,這是外婆第一次對我生氣。

當成茶做好的時候,外婆帶着虔誠的眼神沏了一杯茶,我目不轉睛的看着,紅木製成的木勺舀上茶葉放進蓋碗,用開水淋過,蒸汽攜帶者茶香裊裊上升,沸水反覆相沏,後倒進白瓷碗中,幾片茶葉與潔白的茉莉花在碧綠的液體中舒展,旋轉,徐徐下沉,再升再起。沒有一絲破損的茉莉花在這芽影水光中起舞,相映交輝,忽地,腦海中浮現出了外婆那雙在茶嶺上覆蓋了一層光芒的眼睛,不消他言,心中早已一片清明……

在衰落遺失的邊緣堅守,在快捷功利的繁榮裏堅持。在這燈紅酒綠,喧囂浮躁的世界中,還有那麼一羣人,宛若憨厚的耕牛,在默默堅守着那流傳了數百年的文化和傳統,外婆便是他們中的一個!

那些堅守各自技藝的匠人如同在稻田中那草扎的稻草人,只要稻田仍舊輝煌,他們便一如既往,萬壽無疆。

標籤: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