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隨筆初一作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精選5篇)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1

每當清明節,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包艾餃,我家也是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昨天我們去山上祭祀完後,摘了許多艾草。今天,我和媽媽很早就起牀了,準備着做艾餃。媽媽先把艾草整理好,然後把艾草裝進一個籮筐裏,再去洗乾淨,把艾草燒熟,撈出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似蘭花的氣息,聞着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我則把手洗得乾乾淨淨的,端端正正地坐在餐桌前,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媽媽。

只見媽媽把揉好的粉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媽媽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鹹菜筍絲。我放好餡後,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但樣子似乎有點醜。再看看媽媽,她已做了兩隻,且樣子相當漂亮,跟市場上在賣的一模一樣。我有點不服輸,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雖然比起老媽的還是有點遜色,但我也相當滿意了,媽媽畢竟包了十多年了……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二十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當然,透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2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媽媽和奶奶早早就起牀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爸爸一起殺雞、炒菜……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說: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着酒,還有雞鴨、米、鞭炮等供品,帶着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就出發了。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裏,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着。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一大的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着,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着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幾位表哥們點燃了爆竹,隨着“啪啪啪”聲,那聲音刺耳又響亮。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着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默默地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的悲傷感動着天地,思念的心情,落向人間。此刻我的心與天堂的你們在一起,年復一年的清明,是這樣的感情,久久的,不散……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3

早在今天,天空就顯得憔悴。不久,一場大雨洗刷着大地。末了,只剩下紛紛細雨在徘徊,不願離去…… 清明節本應是4月5日,下個星期四,但提前的預兆使得整個街道籠罩在節氣當中,偶有一輛出租車飛馳而來,又朝向前方在朦朧的雨簾中駛離。在路道上漫無目地走着,儘管身旁的大樹還未長得很茂盛,就自己來說,心底裏對祖宗的懷念早成了一片樹蔭繁多的森林。雨還在下着,我還在走着,整個城市的背景主題換成一幅清明雨簾圖,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雨水模糊中,人們的臉龐變得不怎麼清晰,只是在水淋淋的路邊多了幾把清晰的傘,顏色是那樣肅穆。伴隨着愈發愈濃重的氣氛,消失在莊嚴的大地上。 第二天醒來,我覺得昨天的一切如夢境一般。好像我只是做了一場最高意境的夢。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4

一天天,一年年,我站在窗邊,託着下巴,靜靜的看着天空中,今天的月亮並不完美,它被啃了一半。

也許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在清明節上貼的標籤,只有掃墓、踏青和吃青團吧?沒錯,清明是隻有這些,但是清明節的來歷,你們知道嗎?清明節是感恩的節日,你們知道嗎?大家是不是被雷到了?是不是心中再說不可能呢?是不是在說只有感恩節纔是感恩的節日呢?我是祭拜完我的爺爺奶奶和祖母之後,父親告訴我的,故事由我簡短講講吧!

在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大家找不到一點吃的,十分焦急。這時隨臣介子推煮了碗肉湯給重耳喝了,當重耳醒後,驚訝的發現,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許多人爲他抱不平,叫他去面君討賞,可介子推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重耳聽說自己忘了介子推,羞愧萬分,發現介子推已辭官同母親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兩個人又談何容易啊。有人說,用火燒,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了綿山,也不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大家上山尋找,發現了揹着老母死在柳樹下的介子推,在旁的樹洞發現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聽完這個故事,我早哭的稀里嘩啦的了,清明節祭祖先就是爲晉文公的忠臣介子推而定的呀!

我的清明節,也許一整天都在哭,也許一整天都在感動,也許一整天都在思考……

清明隨筆初一作文5

星期四,是一個令我難忘又感動的日子,有的同學可能會問,這有什麼特殊的?只是一個平凡而並不特殊的星期四罷了!但是我並不覺得,因爲我們去掃墓了,在這一下午,天氣是溫暖的,我的心也是溫暖的。

下午,我們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步行來到了烈士陵園,一開始,同學們七嘴八舌的,可是漸漸的同學們的笑聲、說話聲越來越少了,“到了,看烈士紀念碑”!老師說,接着同學們的興致又高了起來,雖然不少人又想開始說話,但是人人都知道,進了莊嚴的陵園不能說話,要肅靜的。

進了陵園,我們看到的雖然還是以前的陵園,但是這裏的許多松樹,經過了風吹雨打,沒有人打理,依然長的這麼直,這麼高,這麼綠,這就像是烈士的精神!爲國犧牲,永垂不朽!是啊,多麼強勁的8個大字,在太陽的照射下更是閃閃發光。

看了一座座陵墓,我想了許多許多,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有幸福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過得非常好,烈士們安息吧!走到無名烈士墓前,我的心更熱了,他們不知道是誰,也不曾有許多人來看望他們,想到這,我不由自主把手中的小白花獻給那些無名烈士,爲國犧牲,你們死的光榮,死的壯烈。

後面是紀念堂,紀念堂門口有一副對聯,禦寇殺敵英雄事蹟千秋頌,拋頭撒血烈士芳名萬古傳。進了紀念堂,裏面記載着那些日寇可惡的行爲,竟然使用槍殺酷刑等行爲,來嚴刑逼供,哼!真想把這些日寇從圖片上拽下來,破口大罵一頓……

在返回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明明很累,可他一直堅持着,你扶我,我扶你……

難道你不感動嗎?現在的社會,純潔而又高尚的友誼真是處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