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哲理小學生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哲理小學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哲理小學生作文

哲理小學生作文1

世間萬物,變化不斷,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無不給我們以人生的啓示。

如果你是個有心人,那麼你會發現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是在提醒我們時光易逝,不可大意;最柔的水能夠穿透最堅硬的石頭,是在告訴我們滴水石穿,重在堅持;螞蟻搬動蚱蜢,是在告訴我們合作很重要。

生活中並不是缺少啓示正如生活中處處有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正當我寫作業的時候,我聽見一陣響聲,原來是一隻螳螂大小的蟲子,出於好奇,我將他放進一個塑料盒,不知是由於好動還是追求自由,它的八條腿總在不停地划動,不過盒子很光滑,不論它怎麼爬,總是會滑回原地的,儘管這樣,它還是不知疲憊地重複着,很顯然,它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可是想想,這隻小蟲子裏包含着怎樣的偉大力量啊!那是永不停止勞作的發動機!

作爲一隻小蟲子,儘管它其貌不揚,儘管它語不驚人,但扞衛自己的自由是他的權利,也是義務,生在這個世界上,它有責任爲自由而奮鬥,它在爲它的神聖使命而努力。

但僅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大概它的智商是永遠比不上我們的,這隻盒子並不高,只要它換個方向,就能爬出去的。

人生不也是一個奮鬥的過程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論如何,你都要爲它拼搏一番,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

哲理小學生作文2

今天,我翻開《讓小學生受益一生的100個哲理故事》,讀了《負重,纔不會跌到》、《有缺陷的種子》、《人生的困苦》、《跨欄定律》等故事,這些故事都與困難有關,它要我們明白即使遇到困難都不要躲避,也許它們就是上蒼派來的助手。其中,使我受益最深的是《跨欄定律》一文。

一個外科醫生在爲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搞藝術的學生的視力大不如別人,有的甚至是色盲,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道路,原來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缺陷不是阻止他們,相反促使他們走上藝術的道路。因此,他把這種現象稱爲“跨欄定律”,即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於他所遇到的困難程度。

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殘缺會讓人們更加專注,更加努力地去拼搏,以至技高一籌。而一些具有優勢的人因爲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往往導致半路失足。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跌到在缺陷裏,而是敗於不踏實經營自己的優勢。

的確,像龜兔賽跑那樣,烏龜一出生身上就揹着一個笨重的龜殼,因此生理上輸給了兔子;而兔子天生腳長,生理上贏了烏龜。可烏龜賽跑時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往前爬,努力地朝目標去拼搏。兔子原本佔了優勢,但它不努力地去利用,以爲自己就算走路也能把烏龜贏倒,結果跑了一半就呼呼大睡,最後儘管佔了優勢,卻還是輸了。

我終於明白:一個人的缺陷有時候就是上蒼給他的成功資訊。有時候,我們應該像烏龜一樣朝着自己的目標去拼搏,如果你不缺少一些,你就無法得到另一些,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哲理小學生作文3

有個朋友,有個知己,有個窩,有個伴,有點錢。

忘記年齡,忘記名利,忘記怨恨,忘記煩惱。

健康第一,活得糊塗一點,活得瀟灑一點,活得快樂一點。

健康做爲我們的生命之本,是最重要的準則之一,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家庭,財富,名利,快樂,幸福將都是水中花,鏡中月。

健康與我們的生活同行,健康與我們的生命同行,健康與我們的一切同行。

健康的時候,我們從來不知道珍惜,健康的時候,我們總感到時間過的很快,健康的時喉,我們總說自己年輕等等再說。什麼東西失去了,

往往才明白它的珍貴,就如健康一樣,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糊塗一點,讓自己的心隨風而動,隨雨而下,大事明白,小事糊塗,這也是做人的一種聰明吧。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就是這個道理吧。

瀟灑一點,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心態,做人拿得起,做事放得下。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有付出就有回報,魚和熊不能兼掌的。有時你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報,但自己要想明白一些,不要太苛求自己,生命總有它的輪迴,上帝是公平的,它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垂青。

人生苦短,就好好的瀟灑走一回吧。

快樂一點,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享受自己的人生,過去的就讓它永遠的成爲過去吧,希望總在未來,做人就快樂一點,讓心自由的飛翔,忘記所有的痛與愛,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忘記年齡,不要讓自己的年齡成爲自己變老的理由,不管我們多老,只要有一個好的心理,只要我們自己不覺得老,別人怎麼看是他們的事。

哲理小學生作文4

不知什麼時候,那張動人心絃的畫像又出現在我眼前。瞧!淡淡的眉毛下,一雙似醉的雙眼深深陷入眼眶,充滿了慈祥和藹;那雙曾有傷的腳,用紗布緊緊地包着,頓時,以前的往事像電影一樣歷歷在目……期末考試剛結束,我就拖着爸媽去看望奶奶。一進門,奶奶便邁着蹣跚的步子來到我的跟前,笑眯眯的說:“小旎呀,今天難得來,奶奶給你燒幾道你愛吃的菜。”我想,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腰和腳都不好,還是清淡、普通一點好。我正想說,奶奶已經走進廚房。她緩緩的拿起鍋子,在我看來,那鍋子已經不是原來的了,上面彷彿放着幾塊沉重而又透明的石頭,讓奶奶這麼吃力。坐在裏屋沙發上,望着廚房內忙碌的奶奶,我心裏一緊,不由得走進廚房。突然,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本來這三伏天坐着都渾身冒汗,更何況在廚房呢?悶熱得簡直像個大蒸籠,叫人喘不過氣。奶奶扭頭一看,便說:“小旎啊,出去吧,這而熱得很。”我擡頭看那奶奶蒼老的臉上,已滲出許多汗珠,白布衫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了。我無可奈何,只得退出廚房,透過玻璃望着奶奶的身影,我說不出什麼滋味。突然聽見“砰”的一聲,走進廚房,只見奶奶滑倒在地,我心裏一驚,馬上扶起奶奶,但奶奶卻說:“沒事,剛纔不小心滑了一跤……”就這樣,奶奶的腳受了傷,也許在別人眼裏,摔跤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眼裏,摔跤卻是給我奶奶一個重大的打擊!過了一會兒,奶奶終於託着一盤菜走了出來,我吃着,奶奶問道:“好吃嗎?”我嘴裏不停的說:“好吃、好吃……”其實,菜的味道我早嘗不出了,只希望快點吃,讓奶奶感到快慰一些。這張畫像我沒有給奶奶看過,也許是自認爲不好吧,但是這是用心作筆,用感情作線條,描繪成的畫像。啊,我再一次端詳您的眼睛,多麼慈祥,多麼醉人心絃啊!

哲理小學生作文5

像行駛在滾滾江河裏的航船無法躲避濁流和漩渦一樣,我們的心靈在現實的生活裏也無法躲避庸俗的纏繞;曾經有多少燃燒着渴望卓越之火的靈魂,卻在人生的歲月裏被庸俗的浪花濺溼了理想的柴薪,窒息了進取的烈焰。然而,那些無論在任何境況下都不願失去自己高貴心靈的追求者,卻乘着永不沉沒的生命方舟揚帆前進,任憑那庸俗的濁流在舟底暴漲翻卷,也只能將帶那些沙塵埃土、腐枝敗葉吞沒。

高貴的心靈也許並不鄙視庸俗,就像雍容典雅的蘭花不會鄙視善於獻媚邀寵的月季,但高貴的心靈絕不會在庸俗的泥淖中沉淪。

高貴的心靈也許會與庸俗穿着同樣色彩和款式的衣服,就像同一條藤上開放的爭奇鬥豔的花朵。但庸俗卻如那隨風飄落後陷於虛空的謊花,而高貴的心靈卻是碩果累累。

高貴的心靈也許會常常會被庸俗所嘲笑,就像不修邊幅的大學者常常會受到披金戴銀、衣冠楚楚者的鄙視一樣。但高貴的心靈不會去作任何尋求廉價讚美的努力,而是在庸俗的嘲笑裏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獨立。

高貴的心靈根植於生命的大智大慧,而庸俗卻產生於愚昧無知;高貴的心靈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因此,他總是養護好自己胸中的浩然之氣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而庸俗卻處處表現着自己的不可一世的自大和雞鳴狗盜般的“小聰明”……

高貴的心靈之所以高貴,正是因爲它雖被庸俗所包圍或纏繞,但卻不會被庸俗所污染。

高貴的心靈是永不沉沒的人性的方舟,任憑庸俗的流水氾濫橫溢,它永遠都將保持住自己的高度!

哲理小學生作文6

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後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塊石頭卻受到別人的唾罵。

這塊石頭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曾經在三年前,我們同爲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產生這麼大的差距,我的心裏特別痛苦。

另一塊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熢經在三年前,來了一個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他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像未來的模樣,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產生了今天的不同。

兩者的差別:一個是關注想要的,一個是關注懼怕的。

“人生教育之父”卡耐基說:“我們不要看遠方模糊的事情,要着手身邊清晰的事物。”

假設今天上帝給你一次機會,讓你選擇五個你想要的事物,而且都能讓你夢想成真,你第一個想要的是什麼?假如只要你選擇一個,你會做何選擇呢?假如生命危在旦夕,你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事情沒有去做或者尚未完成?假如給你一次重生的機會,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發現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馬上明確下來,明確就是力量。它會根植在你的思想意識裏,深深烙印在腦海中,讓潛意識幫助你達成所想要的'一切。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你能想到,下定決心去做,你就一定能得到。

哲理小學生作文7

都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衆所周知,並不是所有書都能成爲“人類進步的階梯”。正確的選擇一本好書,與你吸收知識的好壞與否有着密切的聯繫。

如同魯迅“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般,因此,一本好書能給我們帶來探準知識海洋的導航;反之,一本無用的書也可能引領我們進入萬惡的深淵。

記得有一本書,一本帶給我大道理的好書。名字我已記不得,但它裏面有一句話卻至今都清晰的放在腦裏。——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是啊!偉大的人就是因爲沒被自己的習慣、時間、惰性所控制,他們懂得,潛在的能量是智慧、能力等,屬於一個人的這些東西不難促使成爲偉大的人。單單這句話,單單這幾個字,卻給我深深思考,久久沉浸。

那些風花雪月的華麗的詞語堆砌成的文章或書對於我們做無用功。而用言簡意賅的詞句組成的一片片簡潔的文章,連串而成的一本樸實的書籍,卻能輕而易舉,點破一個個深刻的道理。這不是比那些無聊詞語和句子拼湊成的無聊文章,連接成一本天南地北的書籍,但到頭來卻令人摸不着半點頭腦的無趣之作好的多嗎?現在回想來,書的確爲好壞兩種,走進好的那種吧!

冰心奶奶不也曾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一本好書能給你帶來無限的好,無限的快樂,無限的道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本好書帶給我的人生哲理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讀一本好書,是與作者的心交流,是與作者的心情交流,從中,你一定可以獲得道理。

哲理小學生作文8

有師徒兩位僧人,從很遠的地方去靈山朝聖。一路上一邊乞食一邊趕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爲在行前,他們發了誓願,要在佛在佛誕日那天趕到聖地。作爲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誠、不妄語,何況是對佛陀發的誓願呢!

但在穿越一片沙漠時,年輕的弟子卻病倒了。這時離佛誕日已經很近,而他們距靈山的路還有很遠。爲了完成誓願,師父開始攙扶着弟子走,後來又揹着弟子走,但這樣一來,行進的速度就慢了許多,三天只能走完原來一天的路程。到了第五天,弟子已經氣息奄奄,快不行了,他一邊流淚一邊央求師父:“師父啊,弟子罪孽深重,無法完成向佛陀發下的誓願了,並且還連累了您,請您獨自走吧,不要再管弟子,日程要緊。”師父憐愛地看着弟子,又將他背到背上,邊艱難地向前行走邊說:“徒兒啊,朝聖是我們的誓願,靈山是我們的目標。既然已經上路,已經在走,靈山就在心中,佛陀就在眼前了。佛絕不會責怪虔誠的人,讓我們能走多遠走多遠吧……”

這則故事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居士講給我的。

他說,他年輕時經商,在商海中搏命,賺了一些錢,掙下了一份產業。這中間,有失敗有成功,有笑聲也有眼淚,但自己無論怎樣努力,卻總是離家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慾望差很遠。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這則師徒朝聖的故事,大受感動之後,翻然悔悟。他說其實每個人都是朝聖者,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誓願,由於各種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並非每個人都能達到目標和實現誓願,儘管每個人的目標和誓願都不相同。其實只要你上了路,向目標靠近,你就已經到達了,因爲每個人的靈山都不一樣。關鍵是你要整裝上路,要向前走!能走多遠走多遠……

哲理小學生作文9

早上在一家麪館吃早飯,偶遇一對父子。

父親看起來有些蒼老,腳上穿着一雙解放鞋,粘着黃褐色的泥巴,褲腿上卻沒有一點泥,一件臃腫的棉衣遮不住他那有些單薄的身軀。他的臉看起來還算平整,沒有多餘的皺褶,可是面板的顏色是一種特有的古銅色。

兒子跟在他的後面,約摸十七八歲。身着時髦的牛仔衣褲,小平頭,面板白皙,個子高過父親,看體型,體重也要重過父親。他手指快速地智能手機上劃來劃去,一邊應答父親的詢問,商量吃什麼口味的麪條。他始終不看父親一眼,這讓我有點心寒。

父親看着牆壁上的麪條價目單,兒子說“來一兩牛肉麪”的時候,他的臉上依稀有些不高興。父親皺着眉頭看着兒子說:“一兩哪夠啊,你可不能餓着,正長身體呢。”

在等待面上桌的時間,父親從口袋裏掏出並不厚的零鈔。我用餘光望去,看見他手中最大的鈔票就只有四張五元的,其餘的全部都是一元的。

父親坐在兒子對面。老闆端來了兩碗牛肉麪,分別放在兩人面前。在老闆還沒有將麪條放穩妥的時候,父親就小聲地說道:“我不愛吃牛肉。”他把自己碗裏的牛肉全部夾到兒子碗裏,然後大口吃起面來。

兒子也不拒絕,依然低着頭大口吃起來。老闆聽到父親的話,就說:“你不愛吃牛肉,可以要碗小面嘛。”父親只是低着頭吃着,並不理會。

我一邊吃一邊聽父子倆的談話。兒子說要去超市買餅乾,父親焦急地說:“餅乾哪裏吃得飽?”對於經常幹體力活的父親來說,餅乾是根本吃不飽的,可對於兒子來說,餅乾只是解饞的一種零食。

看着這對吃麪條的父子,我心裏特別着急,這位十七八歲穿着光鮮亮麗的兒子知道父親爲他默默付出的心思嗎?我不敢去妄自揣摩,但我對這樣一位父親充滿着敬畏之情。

父親真的不愛吃牛肉?或許是真的,但或許是從兒子降臨在這世界上的那一天起,他爲了省錢、爲了讓孩子吃得好而變得不再愛吃牛肉了。想起家裏面也有一位說不愛吃肉的父親,我熱淚盈眶。

標籤:小學生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