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小學作文【熱】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小學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小學作文【熱】

端午節小學作文1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稱作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大家都很清楚吧!愛國詩人屈原跳河自殺後,老百姓爲了不讓小魚小蝦吃他的身體,扔糉子到河裏,給它們吃。

端午節的賽龍舟非常熱鬧!有一人打鼓,好幾人划龍舟。等全部的隊伍都準備好,就聽見裁判一聲令下:“各就各位,開始!”運動員們就如一支離弦的箭一般劃了出去,比賽非常激烈,他們你追我趕,不相上下。最後一起繞完了一圈,衝過了終點線!

還有,端午節的糉子也很好吃,一剝開外面的那層葉子,又香又軟的糯米就露出來了,一口咬下,軟軟的糯米就慢慢化了開來!

我喜歡看賽龍舟和吃糉子,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2

  端午節

端午節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有五黃:黃酒、黃魚、黃鱔、黃瓜、黃桃。還有許多習俗,比如說:掛艾草等等現在讓我來介紹這些習俗吧!

人們在端午節時還要在門前掛艾草,說是可以防蛇蟲疾病,所以家家戶戶都掛着艾草,有的人甚至將艾草做成香包別在身上。掛艾草還有一段歷史呢!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自私而殘忍,天帝決定派瘟神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來懲罰,瘟神受了天帝旨意,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瘟疫爲不忍加害,在五月初五時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蒿就不會傳染到瘟疫,以示驅走瘟疫。除了掛艾草之外,還有一種習俗,那就是包糉子,一到端午佳節,大家都紛紛包糉子,再送給親朋好友。這是屈原跳河自殺後,後人爲了紀念他,便發明了糉子,將他們投入河中,不讓魚兒去咬他的身軀。漸漸的,糉子成爲了我們食物之一。糉子的品種有很多肉糉、豆棕等都很好吃。

在別的地區有許多地區有豐富的端午節文化,在我們紹興就有划龍舟之類的比賽,真是數不勝數啊!

五年級:馮權良

端午節小學作文3

我的家鄉——漳灣,是一個美麗的魚米之鄉。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家鄉的端午節也有許多習俗,除了包糉子、插艾葉、戴香囊、小孩穿新衣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賽龍舟了。端午節這天,許多其他村鎮的人都來我們漳灣看龍舟賽,我們也急忙跑到江邊看龍舟賽,江邊紅花綠樹,彩旗飛舞,戰鼓喧天。岸上更是人山人海了,好一派節日的氣氛。只見五條龍船紅、黃、藍、綠、紫排成一字行,一百多位參賽選手個個身強力壯,分別坐上長14米左右的龍船上,準備比賽。突然,一聲禮炮巨響後,鞭炮齊鳴,龍舟競賽開始了。五條龍船像箭一樣劃出去。只見紅色龍船快速划行着,排在了前頭。其他龍船也不甘示弱,趁紅色龍船上的選手正得意時趕超過去。這時,紅色龍船就從第一落到了最後。但他們不灰心,還是繼續劃,劃得更起盡了。岸邊的觀衆更是賣力,爲自己喜歡的龍船加油,吶喊着!我也跟着拉拉隊拼命喊着加油……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決賽,但賽出了力量!賽出了速度!賽出了團結!賽出了漳灣人的自豪與幸福!隨着龍舟賽的歡呼聲,吶喊聲,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家鄉的賽龍舟!

端午節小學作文4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主要是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主要以吃糉子,包糉子,和划龍舟爲主。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人們把端午節叫做“詩人節”說完了習俗,來說說我們家最近爲端午節發生的的事情吧。前幾天,我們小區開展猜謎拿糉子的活動,爺爺奶奶他們贏回來了好多甜糉子,可誰知,我一點也不喜歡吃甜糉子,反而還討厭吃甜糉子。“可只有甜的啊。”爺爺說。我說不吃就是不吃,爺爺無奈的搖了搖頭,笑了笑,說:“你不吃,我們吃!”

媽媽爲了讓這個端午節過得開心,她特意買了好多又大又“肥”的肉糉子,我見了,趕忙說聲謝謝,然後手也不洗的就拿起糉子狼吞虎嚥起來。

昨天,我們四年級還在學校專門搞了端午節吃糉子賣東西的活動,我們班賣的是香包和夢工廠泥吧的泥塑作品。我們的攤前人山人海,幾個人忙都忙不過來,陳老師只好派我去叫援兵。不一會兒,我們的商品就賣光了,陳老師笑的合不攏嘴。

端午節小學作文5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說的最多的是爲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還有的說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說是爲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因爲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糉子;不過,現代人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糉子和舉辦一些大型的慶祝活動。目前端午節已被定爲國家法定假日,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你們應該多瞭解一些並把它發揚光大。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端午節真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祕的節日。

端午節小學作文6

“寶貝,起牀了!寶貝,起牀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輕輕地喚醒,迷迷糊糊中,媽媽在我的手腕上繫上了五彩絲線,快樂的端午節。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起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向江邊走去。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準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準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快樂的端午節。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糉子,看着激烈的龍舟表演,欣賞着江邊的宜人風景,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興高彩烈地出發到白水洋摘楊梅,一路上,我的心老早飛到了楊梅樹上吃楊梅去了。

不知不覺來到了白水洋,熱情好客的叔叔帶我們來到了楊梅山,那裏的`楊梅樹綠綠的,枝葉茂盛,象搭起了一座座涼棚,又大又紅的楊梅好象一串串紅燈籠掛在樹上。我和媽媽東瞧瞧,西望望,想摘些特別紅的楊梅。突然叔叔說:“快到這棵樹上來,這裏的楊梅特別好。”於是,我們來到了叔叔說的那棵樹,果然,紅紅的楊梅真向我招手呢。我讓爸爸抱着我,我使勁往高處爬,我一邊吃,一邊摘,不一會兒,我摘了滿滿一大筐的楊梅,我提着籃子興奮地大喊起來:“我摘好了!”

我對媽媽說:“我還想摘。”媽媽看着我的樣子,笑着說:“你這個花貓,臉上全變成紅色了。我們已經摘得夠多了,下次再摘吧。”我點了點頭地說:“好吧。”但是我的嘴上還是不停地在吃。

這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8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處理一個能夠富國民強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得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入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米飯的竹筒改良成了糉子,把划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一家很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年年端午節都吃糉子!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家就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的好手――我奶奶。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人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奶奶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

奶奶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得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一些料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放着,一片反放着,夾在中間,把這三篇葉子捲成圓錐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加一些好吃的餡兒,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奶奶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

端午節小學作文9

端午節前夕,奶奶正在包糉子。我看見了,覺得很有趣,便讓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奶奶叫我先仔細看她是如何包的,我就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只見奶奶先把糉葉繞成了糉子的形狀,然後往糉殼裏灌米。灌到一半時,又往糉殼裏放了幾個花生米,之後繼續往糉殼裏灌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把米往裏搗,聽奶奶說,這樣做出的糉子好吃有嚼勁。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糉葉包了露出的口,糉葉在糉身上繞幾圈,最後用糉針把糉葉穿過糉身中心紮了起來。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後問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個嗎?”“能,能!”奶奶說。我按照剛纔學的方法,草草地包了一個,雖然不怎麼耐看,但總算還是個糉子。奶奶爲了鼓勵我,一個勁地說“不錯,不錯! ”接着我連續包了好幾個,還好,進步挺大的,一個比一個好看。

端午節那天,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覺得格外地香甜!

端午節小學作文10

6月16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跟媽媽去上山踏青。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羣山,一座疊着一座,好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豔豔的小花從草裏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豔豔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好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麪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裏都拿着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糉子,自然非常高興,但是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爲了紀念他,發明了糉子這種食品。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繼續上山踏青。

端午節小學作文11

我喜歡吃糉子,一次就能吃三個。我特別愛吃肉糉,也喜歡吃栗子糉,所以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因爲每當端午節到了,我們家就會包很多品種的糉子。

我的太婆也很喜歡過端午節,她的牙齒已經掉光了,她最愛吃的是綠豆糕,一種軟軟的甜甜的糕點。在我們家鄉江南這一帶,綠豆糕也是端午節的特色點心。

過端午節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煮滿滿一大鍋的雞蛋。把自家採摘的茶葉、曬制的梅乾菜與雞蛋一起煮,雞蛋就會格外香了。奶奶要包很多的糉子,有肉餡兒的、紅棗餡兒的,還有豆沙餡兒的。當然奶奶包得最多的就是肉餡兒了,因爲有我這個大胃王呀,哈哈。爺爺會在過節這一天,到房子四周噴灑雄黃酒,據說這樣後山上的蛇就不會爬到家裏來了。

今天爸爸還告訴我,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皇帝不聽他的勸告,國家滅亡了,屈原很傷心地跳河自殺了。老百姓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就把糉子、雞蛋扔到河裏給魚吃。

爸爸還說溫州端午節有划龍舟比賽,準備帶我去旅遊。

端午節小學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和我一起包糉子。

媽媽先拿來葦葉,捲成一個小鬥兒在裏面放進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紅棗,再給小鬥蓋上蓋子,媽媽一邊給糉子系紅線一邊給我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寫了很多愛國詩篇,想了很多治國的好辦法,但國王不聽,而且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國家滅亡了,屈原很悲憤,就投江自殺,人們位了不讓魚兒去吃屈原的屍體,就包了很多糉子投入江中。聽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糉子竟然意義深遠。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包完糉子,媽媽把鍋燒開,然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15分鐘,糉子撈起來,放在盤子上,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糉子,剝開葦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都誇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學到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端午節小學作文13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可是它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無非只有屈原投江的故事,其實並不是這樣。

端午節的由來,常見的有2種說法,可各有自己的依據。1是爲了泡蘭草,掛艾草。據說蘭草有特殊的功效,可以在5月5日這天驅走病,而艾草的氣味大可以用來驅蚊,所以就有了端午節。2是爲了紀念屈原和伍子胥,屈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接下來我就來講講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了楚國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出了他的墓,鞭了屍體三百下,以報了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過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久。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又受了越國的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死前說:“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東門上,以看越國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知道了,讓人將子胥的屍體裝在袋子裏在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所以爲了紀念伍子胥,就有了端午節。

現在大家一定對端午節的由來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感受了吧!

端午節小學作文14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家就用賽龍舟、吃糉子的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但家家戶戶都在包糉子,吃糉子。而我最喜歡品嚐的就是媽媽包的牛角糉。牛角糉用葉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從各個角度看去,外形都像三角形,用一條細繩緊緊固定,拉開細繩剝開糉子葉,糉子裏面軟糯的米,加上紅豆、香菇、豬肉,閃着光澤,飄着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咬一口,細細咀嚼,真是人間美味啊!每次我都把肚皮撐得飽飽的。

到了中午,爸爸媽媽就帶我去河邊洗龍水澡。據家鄉的習俗,洗了午時龍水澡就能一年健健康康,無病無災。河邊格外熱鬧,很多小朋友在大人的陪同下,盡情地戲水,享受河水帶來的陣陣清涼,大家的歡聲笑語把小河都填滿了。

端午節小學作文15

端午節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

昨天,電視上放的龍舟比賽精彩極了!龍頭會吐水,真壯觀!今天,我要去西溪溼地西區“尋龍舟”!

到了目的地,我歡快地向前跑去,真想快點見到龍舟。“嘰嘰喳喳”“布穀布穀”隨着鳥兒的歌聲,我看到了一條有龍有鳳的船前,一隻小巧玲瓏的鳳凰停在體型龐大的龍頭上,爸爸告訴我,這是“鳳船”。“龍舟在哪裏呀?”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什麼也沒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中午,我纏着爸爸:“龍舟在哪?龍舟在哪?”爸爸說:“我也不知道。”“哎,只能觀賞風景了,這裏真美,綠樹環繞,小鳥唱的歌聲銀鈴般脆響……我一邊吃午飯一邊觀賞。突然,開始演出了!是龍舟嗎?我急忙跑到“橋”邊,說是橋,其實是由船是組成的。我目不轉睛地盯着河面……結果呢?是場沒意思的文藝演出。

雖然沒找到龍舟,但我依舊很快樂!

標籤:端午節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