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1

我的家鄉位於深圳市,南頭沙河珠光村,我家鄉的春節可不是派了利市就算了的,還有許多習俗呢。

每到了年三十晚,我家鄉的風俗就是吃盆菜,實際上盆菜就是雞啦,魚啦,蝦啦,鴨啦,和各種肉丸拼在一起,在上一些汁。這樣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大人呢,喝大酒,車大炮,談天說地。小孩就把吃的當玩的,飛來飛去,就像打仗一樣,我每一次吃的都不是很安分,老是在玩也沒吃多少,所以每次吃的不是很飽的是我們,吃的剩的最少也是我們。

吃完了飯,就到了大人發利是,我們小孩每次拿完利是就在那裏比誰多,看誰的最高,最高的可以有把一個人的最少錢的利是據爲己有,不過,要是有人出“陰招”,把空的也擺上去的話……呵呵,那後果會不堪設想,難免過一頓被K。

發完利是就到了我們小孩最喜歡的時候了,就是放煙花,在放煙花之前,我們就先把煙花商店像鬼子進村一樣來一個大掃蕩,然後就風風火火的上6樓天台。我是裏面最調皮的一個,拉着沖天炮,對着人家對面的衣服打一個個的大黑大洞然後就給人罵一頓。表哥很喜歡欺負那些怕煙花的人,就比如表姐怕煙花,就衝到一邊去,表哥就把一個黑蜘蛛丟到表姐的“必經之路”,表姐剛剛衝過去的時候,只聽啪的一聲,表姐就不省人事了。

當我們放完煙花後,就又風風火火的下來了,吃那個所謂吃了可以全家團團圓圓,閤家歡樂的……湯圓。我感覺那傢伙又粘又難咬的死人湯圓爲什麼全家都愛吃?咳~真是不知所謂。

不過,我不喜歡吃湯圓不代表我不喜歡過年,過年這個東西,又可以收錢,又可以吃盆菜,還可以放平常不給放的煙花找樂,我看還是過的好。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2

家鄉的春節一般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

臘八着天基本上就是全年最冷的時候了。這一天,家家戶戶熬臘八粥,這粥說是八種糧食,其實我看遠遠不止呢。粥熬好了,端到桌上,聞着就香,口水止不住地往下嚥,喝下去別有一番風味兒。這一天不僅熬臘八粥還泡臘八蒜,這臘八蒜是爲了過年的時候吃餃子用,到了過年的時候,這蒜變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兒,一看就有食慾。

過了臘八,人們就要置辦年貨了,小孩子們也不閒着,又是買零食,又是買鞭炮。到了臘月二十三,就是傳統的小年了,家家戶戶祭竈神、放鞭炮、吃竈糖,這糖有條兒狀的,有菱形的,還有瓜形的,花樣繁多,着實增添了過年的味道。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家就忙活起來了,既要準備吃的、穿的、用的,還要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迎新年。

除夕夜終於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鞭炮聲此起彼伏、徹夜不斷,家家都貼上了紅對聯,掛上了大大的中國結。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除了有特殊情況不得已,大家都會回家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其樂融融,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最高興的要屬孩子們了,他們可以從長輩那裏得到壓歲錢。

大年初一仍然熱鬧非凡,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走親訪友,互相給予新年的祝福。小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到公園裏玩耍,到了晚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初二到十四,大家依染是走親訪友,聚在一起說着一年來的收穫和趣事。正月十五,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到了,大街上依舊是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到了晚上,孩子們打燈籠、放花炮、歡笑聲響徹在美麗的夜空。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一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元宵了,吃元宵意味着團團圓圓。

“正月十九封個口兒”,過了正月十九這年就算過完了,學生們該開學了,大人們也都從老家返回各自工作的地方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3

我們家鄉春節別有一番風味,從春節前幾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節前幾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的家庭裏,這幾天也要買很多東西。大人們要買過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鋪多數過年不開門。小孩子就首先要買爆竹。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就盼着春節到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盼呀盼終於把春節給盼來了。春節真熱鬧。大家都要穿新衣,還要貼紅紅的對聯和吉祥的年畫。中午要吃團圓飯,在吃團圓飯前,還要放鞭炮,那天除了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這頓飯。

吃完團圓飯,除夕夜也悄悄地來了。我們這裏除夕要守歲,雖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午夜時分,家家都要放鞭炮,放禮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變得亮了起來,好像白天一樣,鞭炮聲震耳欲聾。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了,不是從門縫裏飄出的飯菜香味就是人們的歡聲笑語訴說着人們的幸福美滿。

正月初二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一個重要節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最快樂的也是我們小孩子了。我們可以拿到許多的壓歲錢,還能自由自在的玩耍。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我愛家鄉的春節。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4

春節,總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除夕理所當然地成爲了春節中最熱鬧也最重要的高潮了。這一天早晨,家裏貼上了對聯,粘上了窗花,釘上了中國結,這麼一來,就充滿了新年的喜慶氛圍。這一天,我也十分高興,不僅是爲了新春的到來,更是因爲晚上的年夜飯與壓歲錢。

中午,奶奶除了做午飯,還要準備晚上的年菜:千層堡啦,素雞啦,蛋餃啦,春捲啦,豆乾啦……數不勝數。我呢,也在一旁襯着學着奶奶和媽媽的樣子做點菜。但照葫蘆畫瓢出來的東西,大多都是殘次品,只有一下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傑作”纔算看得過去。好在奶奶並不在意這些,全部大人大量地照收不誤,我心裏也喜滋滋的。

年夜飯終於大駕光臨了,但說到底,就是做飯嘛。不過,這“年夜飯”的頭銜都得了,怎麼也不能草草了事。於是,奶奶登場了,和着中飯做的那些,變出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餚。我就以迅雷之勢把餐桌襲捲了一遍,飽了,也就滿足了。等到8點鐘,大家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其樂融融地守歲。

後面的去親戚家拜年就乏味多了,遠遠及不上除夕的那股熱鬧勁。二舅五叔家各溜一圈,又回到家裏,回到溫暖的窩裏。春節,也就隨之遠去了……

春節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大節日,可不能馬虎了,圖的就是吉祥、熱鬧。一家人聚在一起,挺好;春節,挺好。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5

爆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時間過得真快,霎時間又迎來一年一度的春節了。在我的家鄉有一個習俗,每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們就會請年菩薩,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萬事順心如意。

首先我們會擺一桌子的菜“有大肉、雞、魚、豆腐等還有酒,香噴噴的米飯則放在很小的碗裏,這樣的飯要擺上好幾碗,在木質的桌上放一個小盆,上面插有一對蠟燭。桌下放有一塊墊子,接下來大家會陸續上香。細細綿綿的火焰在香頭上燃燒,時不時還會冒出幾朵火花一切都感覺暖陽陽的。一縷縷青煙飄出似乎得到了神的祝福。藕有一絲絲灰落下時間就這樣過去了一年”。人們就這樣祈福平安幸福快樂。

請完年菩薩還有個孩子們最喜歡的節目;放煙花爆竹雖然現在國家規定不能隨便放煙花,但到了那天還是會有很多家庭放出漂亮的煙花現在的煙花也比從前的煙花漂亮多了形狀各異有花的有流星變字的有串串紅的各式各樣。我仰望着天空看着那些美好的瞬間幾乎忘了我已經這樣擡着頭有多久了,最後一朵煙花最亮最響成連發型讓我感覺置身在流星中,看到了好多金閃閃的魚”哇實在是太美了我伸出手想要抓住一條卻發現離我好遠。很快最後一批魚在遠處落下。這時我申直脖子發現擡頭時間太長一下子好酸爽。

就這樣我們的春節開幕啦!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6

我的老家在贛東,每逢過春節,無論多忙,都要回家過年。

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爲了年,人們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二十三祭竈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大餈粑,二十九炸和滷。”一切都是按照傳統程序進行的,所以這些日子,家裏面時時飄香香。時不時還會給鄰居送上新鮮的糯米丸子。而我們則些小孩子,則是一邊吃着各種各樣的甜食,一邊掰着手指算着,還有幾天過春節。

大年三十終於到了!家裏老老少少都起了個早,互相祝福。祝福過後,媽媽們去準備年飯,爸爸們去貼對聯、貼倒福。

家鄉的年飯一般是中午吃的`,我們家也不例外。滿滿一桌的飯菜噴香噴香的,有魚、有肉、有面條,惹得我和弟弟們“口水直流三千尺”,不過家鄉再吃年飯之前還要放炮仗,寓意辭舊迎新,趕跑災難驅除邪惡。我也只好忍住肚子的抗議了。

晚上還要吃一頓年夜飯,與吃年飯不同的是,它講的是守歲迎新。它是從第一鍋餃子出鍋開始的,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待到快到12點,爸爸們就在屋外用爆竹擺成一條長龍,等待點火信號。每到這時候,央視就會開始倒計時,大家就一起跟着大聲喊:“5——4——3——2——1,點火!”這時候,除了鞭炮聲,就再沒有別的聲音了。

到了凌晨一點,鞭炮聲就漸漸稀了,而年,就在這漸漸消去的鞭炮聲中遠去了。作文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7

在一年四季都有快樂的節日,比如:端午節、中秋節......不給我還是最喜歡春節

我們這裏的春節在臘八就開始了,人人都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真稱得上色味俱全。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過小年,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牀,大人放鞭炮。俗話說“這天是送竈王老爺上天過年的日子”因此鞭炮聲格外響亮。

二十五,一掃帚掃走所有的不吉利,掃走所有的不乾淨。大人小孩都要趕個年集,買一些糖果,買一些水果,然後買新衣服,買對聯。在二十九下午,家家戶戶都揭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以表示新的一年喜氣洋洋。使我想起“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除夕晚上,五點鐘就已經夜幕降臨了,我們一羣小夥伴歡快的玩耍,手裏拿着一大把自己喜歡的鞭炮。大人們則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點鐘,該散夥了。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小夥們則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餃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了出來,像彩虹一樣,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着香噴噴的餃子,沾着臘八蒜,別有一番風味。家家燈火通宵,熱鬧極了。

初一,我們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去給長輩拜年,還給壓歲錢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廟會,燒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節別提有多熱鬧了,晚上一起吃元宵,還有燈會,一個個漂亮的小姑娘舉着燈籠走來走去,非常壯觀。

十六便開學了,大人也開始勞動。

我愛家鄉的春節,希望下一年更美麗。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8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着火箱圍着火爐看,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塞都塞不下。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春節到了,小們便早早起牀,來到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說着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裏啃着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9

我的家鄉在河南,那裏過年的習俗很有趣。過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這天,家家都要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青菜、雞、魚、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開張。

到了三十千家萬戶的家庭成員都要出去逛街。尤其是小孩特別喜歡,因爲可以得到特有的玩具禮物。

按家鄉的習俗,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屋裏裝飾上自己喜歡的新年賀典。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享受着中國第一道大餐——看春晚。

正月初一的光景也許與除夕截然不同,門店封閉,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大多數人在家休息。

正月初二從這天起一至到初七初八,人們開始互相走親訪友,去拜訪老人,去探望親友。整個家鄉的春節氣氛都包含着和和睦睦,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友誼!

時間如流水一眨眼又到了元宵佳節,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正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人們三個一簇,兩個一堆,個個喜笑顏開,觀賞着紅紅的大燈籠美麗的禮花。

呵!家鄉的春節熱鬧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紅火的,是溫暖的,那裏有親人美好的祝願,那裏有我們深深的留戀!

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10

我的老家是美麗的棗鄉——臨澤,她不僅養育了善良淳樸的臨澤人民,還孕育着獨具特色的文化習俗,家鄉的春節便是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日。

每年的二月份左右,便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每逢這時,我們便能擁有一大把的零花錢去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

今年春節,爸爸媽媽帶我去逛街。剛到街上,我便被春節歡樂的氣氛給渲染了。大街上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好不熱鬧!正當我目不暇接之時,一排形態各異的花燈映入了我的眼簾,有兔子燈、老虎燈、牛燈、老鼠燈……它們製作得惟妙惟肖,讓人看了忍俊不禁。更有意思的是製作花燈的人別出心裁,運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不僅使花燈會動了,而還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彷彿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一隻活生生的動物

春節,當然少不了拜年啦。大年初一,爸爸帶我去爺爺家拜年,一進門,我便看到了一輛嶄新的電動三輪車。原來,那輛電動車是家電下鄉時爺爺買的。我爺爺靠賣菜賺錢,但是腿腳不方便,每天只能騎着人力三輪車一趟一趟地來回。這下好了,有了這輛電動三輪車,爺爺可高興啦,他拉着我的手對我說:“玲玲啊,你看現在黨的政策多好啊。你可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黨和祖國。”我連連點頭稱是。

改革開放給祖國和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新春佳節裏,我在心裏暗自祝願我們的祖國飛速發展,我的老家能夠更加美麗,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