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的小學生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4篇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1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在廣州生活了十幾年,自然也對這裏的風俗瞭如指掌。我覺得廣州的春節不僅有着獨特的風俗,而且還分外熱鬧。

除夕前一天,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除夕夜團圓飯的飯菜,還得進行一次大掃除,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夜,到處都瀰漫着過年的氣息,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準備着這一年中最豐盛,且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飯菜端上來了,桌面上有魚有肉,各具特色的廣州名菜盡收眼底:紅燒豬手,黃埔蛋,燒鵝……應有盡有。吃飯時,大人們聊着這一年中的趣事與下一年的計劃,孩子們也不甘示弱,聊得熱火朝天,不過他們聊的一般都是吃飽飯後玩些什麼?去哪放鞭炮不會被大人發現?總之,此時每家每戶都過着一年中最幸福,韻意最深的時光。

吃完團圓飯後,老人家開啟電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年輕人負責洗碗,貼春聯,小孩子們這時是最開心的,他們用大人給的錢去街上買新年禮物,買燈籠,買沙炮,一邊走,一邊玩了起來。

這一天,長輩們還要給晚輩們紅包,聽說這意味着一年都富富裕裕。除此之外,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都不準睡覺,大家都要守歲,快活地玩上整一夜,盼望着美好的新一年到來。

元宵是春節的尾聲,也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天,大家都要去賞花燈,無論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綵,這些花燈形態各異,上面印着許多五花八門的圖案,五顏六色的花燈將廣州城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另外,大家還要在這一天裏吃湯圓,據說這意味着全家幸福安康,團團圓圓。

就這樣,春節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可大家都還沉浸在新年熱鬧的氣氛中,大人們念念不忘地回單位上班,孩子們依依不捨地回學校上學,一切又平靜了下來。廣州雖然是城市,但並不機械化,它也是有自己的節日風俗的,尤其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2

春節到了,什麼事值得我們快樂?哈哈,不用說,我已經知道了:春節放鞭炮最值得我快樂。

春節終於到了!終於可以和大人們一起去小店買鞭炮了。經過兩次向小店“進軍”,我的收穫可真不少——以我一下子能“消滅”三盒鞭炮的“神速”,可我不會一伸手就那麼浪費,因爲我還要慢慢分享放鞭炮的樂趣。這不,第一天,我就興高采烈地開始放鞭炮了。我先點燃一支香,再把鞭炮頭對在香的頭上。“嘻——”鞭炮點燃了!我急忙把鞭炮扔了出去。在那一瞬間,鞭炮“啪”地一聲爆炸了。我頓時心花怒放,又急忙點燃了下一個鞭炮……到了晚上,我又拿出另外一個品種的煙花,放在地上,點燃了煙花引線。這時,伴隨着“刷刷”的聲音,五顏六色的焰火在空中綻放:時而變成一盞盞燈籠,飄落下來,彷彿在迎接春節的到來;時而變成一朵朵菊花,在天空中綻開笑臉……

春節放鞭炮真快樂!我愛放鞭炮。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3

馬上要到春節了,這是我想起了上四年級時的春節。那次是最有趣的。因爲我我的小弟來了。

上午,姥姥帶我倆去買年貨。在公共汽車上,我的'小弟突然大叫:“看!‘偷’油賓館!”我一看,那是什麼‘偷’油賓館,是‘輸’油賓館。於是我對我的小弟說:“那字念‘輸’,不念‘偷’!你個‘白字先生’!”

在商場,他看到了“花生米”,於是大叫:“大家快來看!‘花’也能生‘米’了!"我差點暈過去,虧他想的出來。

到了晚上,大家正在包餃子。我和我的小弟也想包。於是對姥姥說:“我倆也想包!”姥姥死活也不同意,但在我倆的“死纏賴打”下,終於同意了。我小心翼翼地照着姥姥的樣子包餃子,但還是不是形,和老老包的餃子簡直是“天壤之別”但在我的努力下,終於包得像點形。可弟弟早已沒了耐性,把麪糰當成了橡皮泥!竟然捏起了小人!姥姥見了火冒三丈。大叫:“你怎麼浪費呢?”可弟弟卻有詞有理,說:“水浪費了?我爲了節約,在裏面裝了餡!”把我姥姥氣得哭笑不得!

終於到了0點了,“該放鞭炮了!”我大叫。咦?我的小弟呢?我找了半天還沒找到。沒辦法,我只好和姥爺去放鞭炮了。

我剛出樓棟大門,只聽“嘭”的一聲。差點把我嚇破了膽!我的小弟大叫:“大哥上當了!哦耶!看你還說我‘白字書生’不?”

這個春節可真有趣!多虧了我的小弟呀!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4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竈、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結束了。

春節的歷史非常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它的各種傳說也非常多。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非常不相同的。一種說法是: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天,來了一位老人,他說有辦法驅趕年獸,大家半信半疑,只有少數幾人陪老人驅趕年獸。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子裏家家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年”怒視着這些貼上對聯的房屋,突然,想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年”被嚇的落荒而逃。

大家歡呼着,第二天,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右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非常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