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五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五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3篇

五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臨近了,四周的氣氛和天上的明月都透露出這個資訊。但是,去年的中秋節卻給了我一個非常難忘的回憶。

三年前,我聽祖母說,本來我應該還有一個叔叔,因爲當年祖母家境貧窮,孩子又多,養不起這個最小的叔叔,所以只好忍痛將叔叔送給了人家。幾年後,祖母幾經辛苦都無法聯絡上這個叔叔的養父母。每當說起他時,祖母都落下眼淚,看的出,祖母對這個最小孩子的深深的思念之情。祖母后悔了當年所做的決定,而與叔叔相認,就成爲她老人家三十多年來的心願。

伯父和爸爸其實一直都在探聽和找尋那位叔叔的下落,但卻找不到。一直到去年的中秋節前幾個月,爸爸說他們終於聯絡到領養叔叔的父母了。他還說幾個月後這位叔叔就會從國外回來,到時候還會來探望祖母。祖母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開心,一整晚都在笑,因爲祖母幾十年的心願快要實現了。

去年的中秋節那天,爸爸高興地告訴我們,今天會有一位不速之客到來陪伴我們一塊兒度過中秋節。這句話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爸爸的意思。

中秋節當晚,我們一家象往年一樣聚在一起吃飯,但是桌上卻多了幾雙筷子,而且祖母也格外的開心。

突然,屋外響起車笛聲,祖母聽到後,馬上走出去開門。

一對夫婦從車裏下來。祖母看到他們,快步走上前去跟他們一一握手,並向他們致謝。

不久後,車上下來了一位三十來歲的男人,以及一個小孩。這位男人樣貌有點像爸爸,走路的姿態也跟伯伯他們很相似。祖母凝視着他,淚就不知不覺流下來,祖母走上前去抱住他。那位男人也緊緊抱着祖母,口中輕聲叫着“媽”。

我明白,他就是我最小的叔叔了。

伯伯和爸爸不約而同地走向前去,拉着這個叔叔的手不放。

叔叔跟我們一起吃飯,賞月,有說有笑。這個中秋節是祖母最開心的,因爲她的三十多年的心願終於達成了,我們一家人也爲叔叔的歸來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後來從大人們的交談中得知,我這位叔叔已經結婚了,還育有一個兒子。

與這位叔叔相認後,我們一家人更開心了,因爲這位叔叔不但爲人豪爽,而且非常風趣幽默。每逢佳節,他都會回來跟我們一起慶祝,我想應該包括就要來臨的`今年的中秋節吧。

五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2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纔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爲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爲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五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3

白底藍花的細瓷碟裏擺放着八塊月餅,天邊的月亮,盈盈似水,中秋節便在這美食、美景之中悄然而至。而我,幾年來似乎習慣了沒有您的中秋節。可今年,您卻很強烈地從我腦海中躍出,讓我不得不想您。

今年如果沒有想您,我會和往常一樣看一會兒月亮,吃着甜膩的月餅,然後乏味地入睡。可今年今日今時,我卻很想您。平時,我似乎從來不刻意去想您,儘管您曾經是我向同學炫耀的資本,因爲您可以爲我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可現在您卻是我的心結。面對您的離去,我似乎不會肆意大哭,儘管內心十分傷痛,原來,傷痛到極點可以將淚水塵封。

不過,您對我的好,卻無法在我的腦海裏塵封。

在我5歲那年,爸媽由於要忙於工作上的事,就將我放在您家裏。您是位農民,白天要忙於農活,不能過多地陪我,只能在夜幕降臨時與我玩耍。還記得是中秋節那天,我看着別的小朋友吃着甜甜地月餅,便嚷嚷着跟您要月餅,您聽着我幼稚無知的話,一個人在田埂間吸着煙站了好久。突然,您抱起我說,“走,孫女,爺爺和你到街上買去!”那天,我吃到了我有生以來的第一塊月餅,那就叫一個“甜”啊,那時,甜就是我的天堂啊!您用微薄而又厚實的愛,爲我打造了一個夢一般的中秋節。

還記得10歲那年的中秋節,那時您已是染病在身,卻還是強打精神和我們一起過節,您和我們對對子,說燈謎,還有說我那過去的故事,那天天空雖然沒有月亮,但看着您開心的樣子,我心中的月亮漸漸地明朗起來。這是您和我們過的最後一箇中秋,十個多月後,農曆六月十一,您還是離開了我們,再也不要您疼愛的孫女了。您走了,走得那麼令我難以接受。十五那天,我站在窗前,淚眼朦朧地望着天,淚水無聲地流過我的面頰,月亮格外的圓。可我內心恨透了這皎潔無辜的月亮,一種“月圓人不圓”的哀思涌上我的心頭。爺爺啊,您慢些走,莫怕,有月亮照着您前行,月兒悠悠我心悠悠,此時又巴不得月兒再亮些,好讓您一路好走。

今年是您走後第五個中秋節了,今年的月兒特別圓!爺爺,您還會再惦記着您這個小孫女嗎?她個子長高了,都超過媽媽了,更懂事了,一晃已初三了,學習嘛您就放心啦……淡染月華,您和我之間的情,於中秋,鋪陳而至,細細回味,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