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走進六年級作文集合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走進六年級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走進六年級作文集合7篇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1

“哎!快來看,這是什麼軟件?”一天,我正在專心致志地寫作業,忽然聽見媽媽驚奇的叫聲。我聞聲而去,只見在媽媽手機的屏幕上顯示着一隻綠色小鳥的圖標,軟件名叫“樸樸”。我好奇地點進一看,原來是一個在線購物的軟件,不同於別家的地方是,它賣的全部都是超市裏的食材、零食等,還能在30分鐘內送達。

媽媽饒有興趣地說道:“如果真有這麼方便的軟件,那今後豈不是省事很多?”心動不如行動,我和媽媽精挑細選着食材,三下五除二地下了訂單,滿心喜悅地期待着送貨員的到來,可惜,天公不作美,我們剛買完不久,窗外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剎那間,天地一片混沌。我唉聲嘆氣:“完了,看這種天氣情況,訂單一定會停止派送,這是要等到猴年馬月呀!”媽媽也是一副焦急的模樣。

過了半個小時,我和媽媽正思考着怎麼解決午飯問題,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我跑去開門,映入眼簾的竟是被雨水淋得如落湯雞一般的送貨員叔叔。他穿着綠色的“樸樸”制服,面帶微笑地把裝滿食材的袋子遞給我,說了聲:“不好意思,下雨天訂單運送遲了,請您驗貨!”雖然送貨員叔叔的衣服被淋得溼透,物品卻毫髮無損,我不僅十分敬佩送貨員叔叔的敬業精神。

向叔叔道謝後,我接過袋子,和媽媽檢視食材的質量。令我們大吃一驚的是,食材的品質不僅不亞於超市裏的,甚至還好上許多:紅彤彤的蘋果,紫瑩瑩的葡萄,還有蒼翠欲滴的青菜,鮮美的豬肉,鮮活的魚肉……媽媽喜不自勝地說道:“如果以後都能這樣,我的時間就可以充裕許多了。足不出戶,可以買到山珍海味。”

從此以後,媽媽再也不用匆匆忙忙地跑去超市買食材,又緊趕慢趕地給我做飯。現在,她只需動動手指,便可以送貨上門,還有空閒時間能聽聽音樂,看看書籍,好不悠閒自在。

媽媽在點“樸樸”時,常常會跟我念叨:“你瞧現在的網絡是多麼發達,從前我可沒有這樣的福氣。”是啊,是祖國的富強推動了網絡的發展,使它更加發達。如果沒有網絡的發達,怎會有我們這便捷的生活,人與人之間又怎會有這樣密切的溝通?想着想着,電視中廣告又播着“上班帶娃好辛苦,吃飯買菜用樸樸。”看着媽媽興奮地選購着商品,我不禁微笑着陷入了沉思。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2

那是一條破爛不堪的小巷。置身其中的它只是一道廢棄的樓梯。

它左邊是一家十分紅火的超市,右邊是家庭主婦洗洗涮涮的天堂。而被夾在中間的它對面,就是我的家。

幼時的我總是充滿好奇,望着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雜物的它幻想連篇,它是被世界拋棄的存在。

沒有人試圖踏上去,好像樓梯的盡頭是有着被封了印的惡魔。受了他詛咒的人可能禁不住誘惑,着急走上去,而沒有被下蠱的則苦口婆心地勸阻,好想力挽狂瀾,試圖把溺亡的人救出水面。只是很不巧,我,中毒已深。

桃花源的入口,是一個“才通人”的山洞,山洞後的桃花源,是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簡直妙不可言。也許捕魚人遇到的也就是這樣的小道吧!只不過桃花源周圍是山,身後是桃花林和小溪流。

搬起擋住小樓梯的塑料泡沫板,我踏出了迷茫的第一步。髒、亂、差,在這裏集中體現。我管不了那麼多,儘管心裏已經預料到出上面還是小小垃圾場,可卻仍然自我催眠,根本停不下向前的腳步。

走進了,才知道,說不定還會有點別的什麼呢?

灰塵漸漸附着在我的手上,一步一步,不斷地挪動,一步又一步,走向頂層的陽光。小樓梯兩邊都是蠻高的房子,陽光沒有七拐八拐的屬性,照到小巷子裏,短短几米差距,卻演繹着黃昏和正午的不同。一陣風吹過,“嘭”!竟生生掉下來一個瓦片,在我眼前幾公分的地方自然墜落,碎了一地。

正午烈日的陽光一點點瀰漫整張臉,我揉着眼睛,跨過最後的一道檻兒。

樓梯的盡頭是很空曠的一片地方,放眼望去只是空曠,滿目的寂寥:幾個廢棄的爛花瓶,幾排無人問津的廢磚塊,許久未打掃佈滿灰塵的架子上全是三瓣的小腳印。電線杆微微地探出頭,小鳥嘰嘰喳喳地在電線上譜寫樂譜,單調的空曠,竟也譜寫出了春一般的感覺。腳下有脆脆的碎裂聲,低頭看地上,卻三三兩兩的散佈着枯黃乾燥的落葉。

走進了,才知道,一切瞭然於眼前了。沒有被封了印的妖魔,沒有滿目愴然,一切存在於想象中的情節都只是想象罷了。

當我用盡心思走了上來,解了心中一直以來的謎後,本該被現實填滿的內心,現在卻不知爲何空空的了……

走進了,才知道,清楚了,卻又如失去了些什麼。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3

這個星期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是走進水城城參觀。我們組織了很多同學一起走進幹水品批發市場。

到了那裏,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58個攤位,接着是帶有海鮮味的香噴噴的乾貨撲鼻而來,真讓人直流口水。

我拿起一隻大蝦,先看了看,後添添,還有一股甜味呀!我連忙把蝦放到嘴裏慢慢得開始品嚐起來。一邊嘗一邊仔細觀察:這裏的乾產品有白色的小蝦米、有紅紅通通的大蝦、有黑黑的紫菜。還有好多叫不出名的食品。

後面還有我們小朋友喜歡的各種各樣貝殼類做成的工藝品。有海螺做成的號子、有小貝殼串成的一條條項鍊、有小螺做成的風鈴。拿在手裏真讓人愛不釋手。我們小朋友打成一團。有的手捧蝦乾、有的舉起黃魚鯗、有的摸摸紫菜、有的還拿起長長的鰻跟自己比高底等……高興極了。

這樣的活動使我們更加理解了自己家鄉的各種各樣,形態不一的水產品。還讓我們知道了舟山爲什麼有怎麼多來外遊客來到舟山旅遊,原來舟山沈家門是世界上三大漁港之一,也是大型幹水城批發市場所在地。我們爲自己的家鄉驕傲和自豪!

我期待着下個星期我們二(3)班每個小朋友都能帶上自己喜歡的乾產品來學校比一比,期待着……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4

“六一”兒童節那天,我沒去豐遠樂高,沒去海洋館,沒去瀋陽世博園。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來到了赫圖阿拉城。

“赫圖阿拉”,滿語的意思是“建在平頂山崗上的城堡”。該城至今以有四百一十多年的歷史了,是清代關外三京之首。

我坐在車上,一路欣賞着窗外的美景,企盼着早點到達目的地。下車後沿着緩坡山路,在濃濃的樹蔭下只走十幾分鍾,一座古城堡映入我的眼簾。

走進古城,我看到了滿山的綠色,到處是參天的古樹。清新溼潤的空氣,帶着泥土和草香味撲面而來,使人心曠神怡,使人禁不住連連多吸幾口。

來到罕王井邊,聽導遊詳細的解說,我知道了努爾哈赤一家是靠這口井生活的。罕王井位於內城中部,是城內唯一的一口飲水井。井深丈餘,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見底,清爽甘甜,嚴冬不封,酷暑清涼。我俯身舀水灌入瓶中,嚐了幾口罕王井水,頓感署意全消。

外公不辭辛勞背了幾桶回來,至今還在飲用。每每喝上幾口汗王井水,總是讚不絕口。

在去塔克世故居路旁的草坪中,有一塊空地,見很多小朋友在那裏做一種叫“打瓦”的遊戲。這種遊戲和“跳房”、“抓嘎拉哈”都是滿族先民的原始遊戲。

“打瓦”也叫“大老爺”。十米開外立七快木樁,上面分別寫上“大老爺”、“判官”、“打手”、“小鬼”等字樣,參加人數可多可少,依次拿起同一塊長方木塊投向前方的七塊木樁,打着那塊木樁就扮演什麼角色。角色分配完畢後,大老爺升堂,兩個打手把小鬼押上來,判官開始審判……外公講他小時候也玩過這種遊戲,很有趣。

兒童節,我走進了赫圖阿拉城,瞭解了滿族先民,在這座城堡裏生活的歷史。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5

初中生活就像咖啡。苦澀。初中生活。不知是誰在五彩的世界點上一抹苦澀。創造了你,咖啡。我埋怨。我的初中生活就像咖啡,喝一小口,便能感受苦澀的味道。

但是,在咖啡里加一點糖。甜甜地味道出現在你的嘴裏。於是你就愛上了它。

初中的生活也是這樣。

每天,披星戴月的上學、回家,在校穿梭於教室、食堂、廁所這三點一線之間,上課要聽講,做筆記,下課還有成堆的練習,早晚還要自習,一天下來近十節課,就是什麼也不做,光是坐着也難受,還得熬。週末還要補課,讀書真的很辛苦。也許,這就是不少青少年學生厭學、棄學的直接原因。

可是,朋友。你是否想過讀書的樂呢?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讀書有何樂?其實不然,讀書也可以快樂。在讀書時,你可以學到許多文化知識,使自己變得充實;你可以學到做人的道理,使自己變得有修養;你可以學到什麼纔是真、善、美,使自己變得有氣質;你還可以交到許多朋友,使自己不再孤獨,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走進初中,或許你一帆風順,事事稱心;也許你煩惱多多,憂愁不斷。但在人與人的交往、幫助和學習下,你終究會感受到許多:有交往中的幫助,幫助中的不和,不和中的傷心,和傷心之後還是朋友;也有受挫折時的堅強,堅強時的哭泣,哭泣後的歡樂;也會有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切……

走進初中,不管你經歷如何,你都會一天天長大,擺脫幼稚,穿上成熟,告別童年,走向一個全新的青年時期!

走進初中,祝你事事稱心,一帆風順!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6

中華文化悠悠五千年曆史,中華美德更是貫穿其中。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中華傳統美德更是不可忽視。

美德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我覺得美德就是尊老愛幼,就是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就是看見不平的事可以伸手去幫助一下。當然有人會說這種美德太膚淺,但是我卻覺得這一點也不膚淺,因爲美德就得與生活相接

我們可能還沉迷於古代的書籍中的“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種故事對於我們來說還有意義嗎?現在的水果保鮮與技術可以讓我們一年四季吃到新鮮的水果,根本不需要去讓梨。而且基本上我們家家都有空調,更不需要我們像黃香那樣去溫席。所以這些古典文化教給我們的是對待家人的態度。

雖然在現在像孔融讓梨那樣已經沒有什麼必要了,但是我們可以把梨洗乾淨再給家人。我們雖然不用去溫席但是我們可以在父母回家之前把他們的東西整理好,着也不正是一種美德嗎?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就說過“美德即知識”這就說明了美德是好的知識。而且他也指出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以有的美德。這就體現了人要有好的美德就必須要受到好的教育。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7

時代飛速發展,老人們越來越舉步維艱。不會買飛機票、動車票,在銀行裏無法應付各種各樣的ATM機,不會像年輕人那樣掃碼付款。各個城市裏的“滴滴出行”到處都是,可是老人們根本不敢自己一個人去坐“滴滴出行”,因爲他們完全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帶來的便捷。即使逛商場,面對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商品,也有很多不認識,不知道用來做什麼?有錢竟也不知該如何使用了。 但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不思進取”,還是有小部份的老人“積極向上”。

我的奶奶就是那“積極向上”中的一位老人,她今年已經67歲了,雖然奶奶是小學畢業,但是她研究智能手機的歷史已經有五年之久了。她對手機的執着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記得有一次,奶奶去五夫萬畝荷塘,拍了一些照片,想讓我教她做一個相冊。我拿起手機,兩隻手如同蝴蝶般上下翻飛,嘴巴如同機槍一樣,奶奶眼花繚亂,直說:“慢些,慢些。”我只好提起耐心再說一遍。“你看,先點這個通訊錄,然後再點公衆號,我幫你下一個卡娃微卡,以後你就直接點這個卡娃微卡。”我慢慢地說着。 奶奶趕忙找來本子和筆,將我說的記錄了下來,我等奶奶記好後接着說:“點了這個卡娃微卡後,便點它左下角這個音樂相冊,再點這個創建新相冊,然後就可以添加照片了。”“那是不是,可以添加一百張照片啊?”奶奶像小學生向老師提問一樣問我。“可以是可以,不過一次只能添加九張照片,如果想繼續添加的話,就要點一下創建新相冊下面的繼續添加了。”我帶着嚴肅而又溫和,就像老者回答孩子的問題一樣。

接着我又教奶奶如何換“模板”“音樂”,怎麼樣加文字。奶奶還是照老樣子用筆在本子上記錄了下來。我說:“奶奶,你這個光寫是沒有用的,要記在腦子裏,否則這個本子丟了你就又不知道怎麼做了。”可是奶奶卻回了我一句:“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奶奶積極向上的好學精神讓我感動!我要用我的小手拉着奶奶的大手走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