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中山陵六年級作文1000字

中山陵位於南京城東北方向的紫金山上,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六年級作文1000字

8月4日早上我們來到了中山陵的大門。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重30多噸的大鼎,在大鼎的後面是一個大牌坊,牌坊上面刻着由孫中山先生題寫的“博愛”兩個大字,所以又稱作博愛坊。走過博愛坊,就是長達800米,寬30米的墓道,墓道兩旁植滿了高大挺拔的松樹。我們走了好半天,花了好多力氣才走完了墓道,來到了後面的山門。穿過山門到達碑亭,中間是中國國黨給總理孫中山先生立的一塊碑,碑亭的頂上是國黨的黨旗“青天白日旗”。我在這休息了一下,看到了長達800米的墓道十分平坦,而到了山門這裏變得非常陡直,以及中山陵後面的山峯,終於知道了中山陵爲什麼修建在這裏的原因,那就是因爲這裏的地形如同一把椅子,中山陵就修在椅子之上,表明孫中山先生希望國黨要穩坐山。碑亭的後方就是陡直的臺階了,媽媽叫我數一數有多少級臺階,於是我一邊上臺階一邊數,由於我上得太快,數掉了許多級臺階,所以直到後來才知道一共有392級臺階。爬完了392級臺階,我們又來到了靈堂。靈堂的三個門上面刻着“生”、“權”、“主”,媽媽告訴我這是孫中山倡導的“三主義”。靈堂裏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正中是一位意大利雕刻家用漢白玉雕的孫中山先生的坐像,此時的孫中山先生手中正拿着國政府的建國大綱,目視着前方,好像正在想着什麼。這尊雕像,雕的栩栩如生,甚至衣服上的'花紋的清晰可變真像電視裏看的孫中山先生。靈堂兩邊是總理孫中山先生與國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題寫國政府建國大綱,擡頭向上望去,靈堂頂上也是“青天白日旗”。接着我們有走進了靈堂後面的圓球形的墓室。墓室的頂上貼着藍色的琉璃瓦,琉璃瓦上面照樣映着“青天白日旗”。墓室正中間的地下是一副銅棺,裏面躺的就是孫中山先生的遺體,銅棺上面有一個大理石雕的孫中山先生的臥像,雕的也十分精製,絲毫不亞於靈堂裏擺放的那尊坐像。我又繞過靈堂和墓室,來到後花園,這裏有有關於中山陵的展覽。從展覽裏我知道了中山陵是由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的設計師呂直彥設計的,爲了設計這個呂直彥花了3年時間,用盡畢生心血而完成的。他這個中山陵的設計也有一定寓意:整個中山陵的樣子就好像一個警鐘,以警示後人。據資料介紹中山陵位置的選定,是孫中山先生在一次打獵中大致圈定的,孫中山先生去世後,宋慶齡、孫科以及國黨的一部分人員來到紫金山,選定了具體位置。

看完了中山陵,我有去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雖然是皇帝陵,但和中山陵相比之下,顯得並不氣派,甚至有些破舊不堪。我現在不得不承認,中山陵是多麼的雄偉壯觀,真不愧爲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