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600字(精選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600字(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1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

清明節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按照我們家鄉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按長幼次序進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大家分吃掉酒食回家,據說這樣會得到先人的庇佑。現在的習俗是逐漸的中西合璧,在舊習俗的基礎上,年紀的人都會帶上一兩束鮮花放在已故親人的墳頭,取代焚燒紙錢的習慣,這樣一來既方便,又環保,再者又安全。要不,特別是私墳的山頭,那些護林員們每逢這幾日都是如臨大敵,嚴陣以待。所以現在每每到清明時節,鮮花店的生意卻是最紅火的,少則五元,多則上百無的鮮花,都會銷售一空。再有就是現在的人們對這個節日越來越重視,加之放有國假,故每年的4月4日——4月5日這幾天各大通往公墓的道路那個真是車水馬龍,場面絕對不可謂不壯觀啊!

在祭掃完已故親人後,另一半的重頭戲就是郊遊踏青,平時也難得有時間,趁此機會正好和家人,朋友小聚一下,賞春遊園,而比如此時的梅園、黿頭渚正是山花浪漫,風景如畫時,卻是再好不過的去處了。或是放放風箏,或是垂釣小憩,對於現在整日奔波忙碌的人們來說,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了。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2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託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着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着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爲什麼,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傷心起來,上完香後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爲死去的親人在陰間裏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菸,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了些鬼票子,然後給他們鞠了幾個90°的躬,在家鄉,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說心裏話,我第一個說:“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麼早。”說到這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着,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了,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着薄薄的遺像爲你們祈禱,爲你們祝福……”說完後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了,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了一躬,獻上了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說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爲了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了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了……”

在場的人都哭了,願死去的親人在陰間好好生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3

每到清明節,空氣裏總是瀰漫着憂傷的氣息,人們懷着悲痛沉重的心,情掃墓,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然而,在我的家鄉可不是這樣的,清明節這天,我們會非常開心,穿得非常講究,因爲我們要讓死去的親人放心,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前一天,我剛回到家,妹妹就拉着我去挖紅雞蛋根。這紅雞蛋根是一種植物,葉和莖都是綠色的,莖上有一些小刺,但不會傷害到手指。我們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細的,細的還嫩,粗的就表示這雞蛋根有些年齡了,因爲根長在地下,挖出來時有許多泥土。要把雞蛋根上的泥土洗乾淨之後,才用錘子鑿,直到有紅色的汁兒冒出來,然後把鑿好的根放到盆裏熬,大約30分鐘後,把雞蛋放到裏去煮,煮出來的當然就是紅通通的雞蛋啦。之後,我們又去摘了染飯花,這染飯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飯染成黃色,而且染出來的飯裏還有淡淡的花香,吃起來又香又糯,這可是我的最愛喲!

第二天,我們把煮好的紅雞蛋和染好的飯,還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掛完紙以後我們開始掃墓,除雜草,掃灰塵……接下來就是在墳邊做飯吃,因爲墳旁邊大多有柴火,我們就用磚塊搭竈,全家人一起在墳邊忙活。做完要先把飯放在墓前,燒點“錢紙”,用以供奉死去的親人,然後我們纔可以吃飯。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戴“柳帽”,墳邊種得有柳樹,人們說柳樹是寶,可以驅邪避魔,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至於柳,頭髮長的姑娘把直柳中間的莖抽掉,然後就這樣綁在頭髮上。這天,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便可以到處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車,車上的中國結一定換成了柳;如果走路,路邊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4

每年4月5日前後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也叫做踏青節,因爲那時是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人們常常出去踏青,有去爬山的,有去賞花的,他們看到了粉紅的桃花,白玉似的梨花和盛開的喇叭花……一到假期,人們都歡天喜地地到外面玩,呼吸新鮮的空氣。

清明節那天,人們大部分都去掃墓,紀念死去的親人,還有一些人折斷幾根柳條,插在門前,留辟邪,還有人去春遊,我看見了茁壯成長的小麥苗、金燦燦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不計其數,弄得那麼耀眼,真討人喜愛,互助友愛粉紅色的桃花,遠遠望去,似乎已經成了紅雲。雪白的梨花像白玉一樣晶瑩透亮。盛開的喇叭花,彷彿在“滴滴答,滴滴答”吹着歡快的樂曲一棵棵柳樹展開自己的“長髮”——柳條。微風一吹,“長髮”隨風擺,好像在說:“清明節來了!”松樹的枝幹彎彎曲曲的,像一個駝背的老爺爺,靜靜地站在那裏。白楊樹高大挺拔,一陣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沙,沙沙沙”的聲音,好像一位老爺爺在“咯咯咯”地笑。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在一個地方,一些人會做一種吃的,叫清明糰子,相傳是爲了紀念介子推這個人的。介子推曾幫助過晉文王繼承王位,晉文王想感謝他,誰知,他躲進了大山裏,晉文王怎麼找也找不到他的蹤影,只好放了火把想把他逼出來,可是,事與願違,這火燒了三天,可遲遲不見介子推的晉文王只好上山,他這才發現介子推已經被燒死了,晉文王十分傷心,十分後悔,他下了一道命令,在這天不能燒火,只能吃涼食。以後每年這天,晉文公都來看他,有首詩這樣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5

清明是一年中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後第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時候,氣溫驟然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在這一天,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這個節氣,太陽沒有升起之時如果摘下一些柳樹的嫩葉,曬乾了泡水喝就起着去火消炎的作用(各位可以回家試一試反正氣溫已經升上去了烘乾也簡單)。

清明還是那個清明,但今年的清明倒於以前的清明有些不同。原因有二。

第一個,就是從大的.來說,今年沒有了往年的雨紛紛的天氣和欲斷魂的氣氛。沒有了雨,不僅沒有影響到人們,反之,讓年輕的一輩有了踏青的機會,讓年老的一輩有了登高望遠的激情。不下雨就行了吧,還那麼熱,讓我怎麼活。洗了一對襪子,連擰都沒有擰,直接放在太陽下,只是一個下午就曬乾了。

第二個,我們沒有回家,姥姥和姥爺的墓也沒有去,媽媽本來要去的,可後來一到車站也驚呆了,就不打算回家了,只是在家裏,用一個大碗盛了一滿碗的餃子放在那裏等了兩個小時,然後我和媽媽分着吃了。都已經涼了,可媽媽說,這裏面可是有着你姥姥姥爺的祝福哦!唉,沒辦法誰叫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還是吃了吧!

清明節自然是有好處的,電影院的鬼片全部半價,就連那機器的鬼屋,那些鬼們好像也更亢奮了呢。走進去滿耳朵都是尖叫聲,覺得恐怖的叫得更大聲,不覺得恐怖的,也大叫,爲什麼?氣氛,營造一種氣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6

每逢清明時節,我的家鄉都江堰都會舉行盛大的放水儀式。這天,家家戶戶都會趕到江邊,看勇士們放水,看滔滔江水流入自家田中。

放水節那天,我懷着激動地心情,連蹦帶跳地跑向江邊,這時江邊已經人山人海了,每個人都踮着腳尖,伸長脖子,那眼神中分明有一份激動,有一份焦急,還夾雜着幾分感激。

放水儀式開始了,一個穿着古代服裝的人開始念李冰父子的祭文,他說的話每句我都聽得一知半解,看來,我以後得多學學古文了。

舞蹈表演隨着音樂開始了,少女們旋轉着、舞蹈着,少年們強壯有力的手臂揮舞着木棒。這舞姿啊,如同鮮花開放在江邊,又如同浪花綻放於江中。他們跳着,唱着,笑着,跳得多歡啊!唱得多美啊!笑得多甜啊!這表演裏何不蘊含着成都人現在的幸福呢?全場人都定住了,彷彿時間靜止了一般,但每個人都笑得很開心,很欣慰。歌聲夾雜着笑聲在都江堰上空徘徊,是我聽過最美妙的音樂。

隨後,勇士們趟入急流中,在冰水中一刀一刀地砍開榪槎,勇士們在統一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拼命幹活。你知道嗎?在人們看似簡單的工作中,卻存在着極大的難度,都江堰的水在夏天最熱時僅4℃—6℃,而且江水隨時可能捲走任何一個人,可是勇士們卻毫不畏懼,毫不退縮,他們忍住寒冷,咬緊牙關,似乎一切困難在他們眼裏都算不上什麼。

終於,榪槎被拆除,滾滾岷江水直入內江,灌溉成都千里農田,這水是生命之水,更是成都人的希望之水,幸福之水。

我相信,放水節在都江堰會一直流傳下去,我們會永遠記住爲我們帶來幸福生活的李冰父子,時刻不忘幫助過我們的人。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7

今年清明節並未像往年那樣,淅瀝小雨纏綿不絕,而是微風習習,晴朗溫暖,充滿了春天的味道。

早上6:30從家裏出發,本以爲走的夠早,卻沒想到,仍是被安排進了堵車的隊伍裏,我百無聊賴的望向車外,一排排車彷彿是被按下了停止鍵,絲毫不見動彈,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我決定下車看看。

下了車,我才發現那油菜花遠比我想象的開得繁盛。一朵朵,一株株,開得那麼熱情,笑得那樣活潑。那金黃的花瓣是幸福,是希望,是春風吹過,是萬物的喜悅,是暖陽灑下後萬物的芬芳。我望着油菜花停下了腳步,發起了呆,卻被不遠處的嬉笑聲拉了回來。遠處兩個小女孩正互相推打,嬉笑着,旁邊是一個年輕的阿姨,舉着手機一副要拍照的樣子,想必兩個小姑娘是在爭奪照片的C位吧。我眼中看到的,本是專屬於孩子的純真無邪、活潑爛漫,她們眼裏散發着的,是澄澈的充滿幸福的光芒。

幾經週轉,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個親戚家。親戚家門前也有油菜花,一簇簇的熱烈鮮豔。表哥帶着弟弟妹妹們在放風箏,我在一邊看着,那真是生活最美的模樣。

下午天氣依舊晴朗,媽媽決定和全家人一起爬山。山下的廣場開滿了櫻花,粉紅色的溫柔的浪,像極了春天柔和的模樣。廣場上有人們在放風箏,風箏乘着風飛上了天,帶着孩子的期盼的眼神,帶着人們美好的期盼,飛上天空。

外婆看到美麗的櫻花,激動的像個小姑娘,執意拉着外公的手拍照,看着他們幸福的模樣,我彷彿看到了外婆的青春歲月,她的羞澀,她的青春,她的被柴米油鹽埋沒了的曾經。

清明,清明。心之清,心之明。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三字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瞭解清明節的又有幾個呢?那麼我就帶領大家認識清明節吧。

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兒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介子推走到僻靜的地方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下。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從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時候他流下了眼淚……19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繼位後,普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可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打抱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普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經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合談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的介子推已經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普文公見狀痛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了紀念介子推,普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在清明節時我們可以出門踏青。不說了我準備好了!一起走吧。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9

今年清明節的天氣依舊是陰沉沉的,不過,在衆人提着祭品去掃墓的時候,天空倒是沒有飄來紛紛雨絲。

每年的清明節,我家裏都格外的重視。在清明節的這一天,家裏所有的人都得到場,並且家鄉里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要在這一天中午之前,去山上給先人們掃好墓。

隨着清明節的到來,在前一天裏,在外地的家人們全都回了家來。所以,清明節一早,家裏的人就陸續的起牀,然後準備着要去上山掃墓了。我們掃墓必須準備酒肉,還有新鮮煮好的米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掃墓的紙錢,香燭,還有清明插花。

準備好了這些東西之後,我一家人就去山上給先人們掃墓了。由於,家裏祖先的墓地離家裏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所以,我們的腳程也都加快了些。家裏每個人的手上都會拿着一些祭品,然後全程都較爲嚴肅的往先人的墓地而去。

當我們到達了第一處墓地的時候,掃墓的一些儀式以及流程也就開始了。我們會將墓地裏的一些雜草,以及灰塵掃去,然後擺上食物,點上蠟燭,燒上紙錢,以及點燃線香。一切都做足了之後,我們就該朝着先人的墓地拜上三拜了。在拜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裏祈禱,也求先人保佑。等到拜完,我們會等上一會,然後放鞭炮。鞭炮噼裏啪啦的響着,鞭炮聲一結束,我們也就該離開,然後前往下一處墓地了。

家裏人格外重視這個節日,也因此每年的清明節一到,家裏的氛圍也都變了。那是我們對逝去先人的懷念,以及尊重。

當我們從山上下來,回了家後,清明節的掃墓儀式也算徹底結束。一年一年的清明節,讓我們祭奠逝去先人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珍惜我們身邊的人。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10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習俗之一,在清明節這一天,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人必須回家鄉爬山掃墓,給我們去世的親人們燒紙,燒衣服,燒香等等。

我們一大早就準備好燒肉、香、陰燒紙、鏟子……清明節還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爬山了。我們去世的親人是住在山上的,所以爬山是不可避免的。想要爲去世的親人們送東西,那就必須透過爬山這一關!爬山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每次爬山我都是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但這次我不會像上次一樣了。因爲我長大了,我不可以像以前一樣。

開始爬山了,山路已經長滿了草,還有一些帶刺的草,我們要小心翼翼地從那些草邊走過。我們要邊長草邊,走在路上我還被吵次來次去,感覺腳像被1萬支針刺中了。終於,我看到了勝利的光芒,終於終於要到了,爺爺給我們分配任務,爸爸,奶奶常常其他人掛白掛白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我們要找石頭和棍子插在這裏,但如果棍子不夠尖,就插不進土,如果太過脆又會斷。石頭麻一定要尖。

我們拿出了貢品,有白瓷,燒肉,酒等等……我們要燒東西了,爺爺叫我把乾的樹葉和可燃物都掃走,因爲如果不掃走的話,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刷完東西了,我們還要拜一拜,並說一些祝福語,比如保佑順順利利等等……最後一件事情就是燒鞭炮了。這次是時候該到我出手了,我一個手拿着火機,一手拿着鞭炮,一點燃馬上就跑。在跑的過程中還不信摔了個狗啃泥……

雖然科技發展的很快,但他永遠不可能替代我們傳承了5000年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