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學習計劃

高三一輪複習學習計劃

還有一個月就要考試了,我們要開始高三一輪複習啦,你的學習計劃做好了嗎?如下爲具體模板,歡迎閱讀!

高三一輪複習學習計劃

篇一:高三一輪複習學習計劃

第一輪複習大多安排在升入高三至次年2月底,歷時近7個月。透過拉網式分章節的複習,完成高考必備的知識積累和基本解題能力的訓練。一輪複習時間最長,是高考複習和高考能否取得高分的關鍵。要從以下五個方面抓好一輪複習

1、 課前預習:良好的課前預習是掌握知識的必要保證。

①先把“考試說明”看一下,緊扣大綱和說明系統全面複習,做到不遺漏任何知識點,而又不出“圈”,不做無用功。

② 重“讀”教材。

翻開“五年真題”可以看到,很多高考題直接來源於教材,或者是由課本例題或課後習題改編而來的。因此複習時要依據課本,搞好對基礎知識的複習,而不能一味地鑽入高考複習的各種資料中。

讀教材的四個要素:“劃”、“查”、 “思”、“問”。

“劃”是畫出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或定律的涵義;

“查”指查找複習參考書,豐富對公式、定理或定律的理解;

“思”透過思考把知識、規律綱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變爲自己的東西);

“問”是發現自己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哪些概念比較模糊,哪些規律的應用方法沒有掌握,以便在老師講解時重點突破。

2、積極參與課堂互動: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

①與老師同步:老師一般都有豐富的經驗,課前己經深入研究過大綱、考綱,研究過教學方法和同學們的學習方法,課上專心聽講可以少走彎路。

②積極討論互動:高三的課堂容量大、思維密度大,但你不是簡單的“資訊接收器”,而是“資訊處理器”,要把接收的資訊條理化、系統化,存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庫。要多問幾個爲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麼想到這樣做,有沒有其它做法?要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同學間的討論,將自己的身心與課堂的學習融爲一體。

③做好記錄:高三總複習無記錄絕對不行,但把黑板上什麼都抄下也不行,這樣會過多分散聽課的精力。可記錄三點:重點(重點知識、重要方法);疑點(疑惑之處、需整理消化或易錯之處);亮點(感覺特別巧妙,使自己豁然開朗之處)。多記模型、思維方法,少記題目。

3、有效練習:這是昇華知識、提高能力的保證

選題針對:要針對考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不能搞題海戰術。

題後反思:做完作業不要以爲完成了任務而將題目高高掛起,要養成題後總結反思的習慣,做到:“異中求同”:將不同的習題加以比較、歸納,找出同類問題的.解題方法;同時做到“同中求異”:把“形同質異”的問題加以比較,從中找出本質的區別。透過總結,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收到“解一題,帶一片”的效果。不動腦子仿效式的作業、討論式作業是收不到這樣的效果的。要知道,成績的提高不是聽來的,而是自己 “悟”出來的。

檢查效果:做完作業後,可檢查一下自己對本單元的掌握情況。做高考真題相對其他檢測題來說,回報率是最高的。此時,適合做難度稍低一些的真題。在這裏我依舊推薦天利38套《最新五年高考真題彙編詳解》,這本書選題難度適中,答案解析比較詳細。拿出來“五年真題”,找到與本單元相關的題目做一做,看自己的掌握情況。我相信複習完本單元后,一般難度的高考題你都能做出來,原來“高考試題也就是如此”!是不是很有成就感的?

篇二:高三一輪複習學習計劃

1、基本指導思想

要以課本爲主。有些考生認爲:“課本沒什麼看的!太簡單了!”這種想法是絕對不可取的。“萬變不離其宗”,千變萬化的試題只是命題角度的變化,高考試題也同樣如此,它不會脫離《考試大綱》,不會脫離課本的知識點。所以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課本上。

複習課本不是像剛學習的時候那樣的細緻,但也不是簡單的翻一遍,或是單純的背誦一遍,必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雖說是第一輪複習,但實際上它包含兩遍:

第一,先把課本讀“厚”。具體做法是:結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都找出來,逐個消化。需要知識的識記,需要理解運用的知識點,要再通讀一下課本上的相關內容,特別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點問題,除了要問老師和同學之外,還要做少量相關的習題。這一遍複習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識死角。要下苦功夫細緻地複習,時間不夠要抽時間,把識記、看課本和做題有效地結合起來。另外,每複習一個階段要做一套檢測題,檢查一下自己知識點上還有沒有漏洞,以便及時查漏補缺。我建議:以每兩課爲一個階段,複習完兩課後做一套試題,自我檢測一下。

第二,再把課本讀“薄”。根據記憶規律,我們過一段時間還要重複複習一個前面我們複習進的內容,但時間有限,我們必須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每進行完一個階段(也就是兩課),就要及時地總結一下,用一個專門的本子,列出兩課的知識框架結構,並找出裏面重點的知識和自己認爲比較難的知識點,以備日後快速有效的複習。同時要做一個習題集,記錄下那些自己做錯的且比較重要的試題,每次考試前都要抽時間翻一下。

2、處理好課內和課外的關係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礎比較好,那麼只要做好上面的兩步,並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那就要投入比較多的時間來做好第一步,除了課內要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還要安排好課外時間。比如,要抽出時間記憶知識點和知識框架結構;要抽出時間做一定量的習題;要抽出時間理解和消化課本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在這個時間的安排上,我認爲:前一類學生的課外時間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鐘左右,而後一類學生的課外時間投入最少要90分鐘,用30分鐘時間記憶,30分鐘理解,30分鐘做題,等到基礎知識牢固了,可以適當地減少課外的時間的投入。那種靠考前突擊記憶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歷次實踐證明:如果平時沒有時間,那麼考前更沒有時間,也沒有好的心態去記憶,政治雖是文科,但同時要把功夫放在平時。

3、針對各科學習內容制定計劃

歷史:講究細節,是最考驗記憶的科目,課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圖、乃至註釋都不能放過,大家聽起來可能覺得難以置信,但是我們班幾乎所有同學都是這樣做的,這也是我們班能在文綜全區前十中佔據第三的位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是一課一課背的,這時就要求自己首先把這課書從頭到尾詳細地、無遺漏地背下來,然後整理出一個大綱,例如這一課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對外關係等,根據這個大綱把這一課中的知識主幹再強化記憶一遍,最後把容易遺忘的細小知識點如小字、地圖、註釋等整理出來再背一遍,三遍過後就可以對這課書有比較好的掌握了。

政治:則講究系統化,因爲政治得分的高低取決於你所提到的得分點的數量,而要把所有知識點都答出來,除了要記得它們,還要把握這些的得分點的內在聯繫,以及它們適用的情況,如果你在腦中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系統,就能由一個得分點聯想出相關的得分點。所以,在背政治的時候不能把知識割裂開來,可以把每一課、每一個章節、每一本書的知識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然後按照他們在內容和邏輯上的聯繫構建成關係緊密的網絡,強化記憶知識脈絡,達到涉及一點便能聯想起整個知識網絡的目的。

地理:文科中最具有理科氣質的科目,單純靠記憶是學不好地理的,它最講究理解和總結規律。地理分爲人文和自然兩個部分,自然地理可分爲地形、氣候、土壤、水源、植被幾個方面來記憶,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各地理事物上述幾個方面情況形成的原因,將這些地理狀況與太陽的運動等相關理論聯繫起來,以理解爲主,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要想從一個條件分析出其他方面的情況並不困難。人文地理則可按勞動力、原料、燃料、技術、交通等幾個方面來記憶,結合太陽活動規律、大氣活動規律等自然規律來記憶。我一直認爲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難學,因爲它非常之靈活,所以在掌握好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多讀一些相關的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