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學習計劃

【必備】課程學習計劃三篇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學習,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學習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課程學習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課程學習計劃三篇

課程學習計劃 篇1

在新課程標準培訓中,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不斷地提升,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特制定此學習計劃。

一、學習目標:

透過學習使自己對新的課程標準能有所理解,對新的課程結構有新的認識,並明白新的課程結構的含義。知道如何開發利用課程資源,透過教師的互相學習、交流,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對新教材內容、教法不僅做到心中有數,對新教材的評價體系也要有新的認識,明確自己在新教改形勢下的地位。透過努力的學習,讓新的理念轉化爲自覺的行動,在學生中大力開展素質教育,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學習內容:]

1、《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認真學習我國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景透視、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課程結構、課程資源、校本課程、學習方式、課程評價、教師角色轉換等相關內容。

2、《心理健康教育與老師心理素質》重點學習心理健康健康觀的革命、心理衛生實現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素質教育的新樂章、教師的社會角色與心理素質、教師的壓力與挫折、教師的合理認知與心理健康、教師的情感與心理健康、教師的性格與心理健康、教師的教學觀與心理衛生、教師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與業務素養、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等重要內容。

3、《新課標》主要學習課程檔案的轉型: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課

程性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課程目標:致力於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語文新教材:從“多本化”走向多樣化、學習新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新評價:注重多元、質性、過程的發展性評價、教學新課題:語文課程與現代資訊技術的整合、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創生、課程新發展:拓展語文課程的新領域、與新課程同行: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專業化建設等主要內容。

三、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自己自學。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把理論和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每天抽出兩個小時認真研讀《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心理健康教育與老師心理素質》、《新課標》。

2、合作交流:在學習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和同事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和坐班時間在一起進行研究和討論,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3、撰寫教學反思:華東師大教授葉瀾說:透過反省、思考、探索,來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它是理解與實踐的對話,是理解與實踐溝通的橋樑。

四、預期成果:

在一系列的學習中弄清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對新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對課程結構、課程資源有進一步的認識,對教師的健康心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對新課程的目的、理念有清楚的認識。

課程學習計劃 篇2

在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嗎?

不一定!

有些同學雖然看起來很努力,課間不出去玩,週末也窩在家裏寫作業,但他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一個班裏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這個狀態。

有的同學從來不熬夜,該玩的時間也在瘋玩,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提前做個計劃,知道總共有哪些任務,安排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一個班裏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這個狀態。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你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對 策:

自己製作學習計劃並堅決完成。

1.先仔細想想,這段時間最想在哪方面有收穫?是單詞量的突飛猛進,還是語文素材的積累,還是數學基礎的鞏固?選一個你最想要的目標,然後進行分解。

2.給自己些小獎勵。當天的計劃若能執行,不妨在下週的計劃表裏給自己安排看一場電影。 周計劃能執行,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一個獎勵措施吧,選你最喜歡的。

3.遇到變動時怎麼辦?寫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課程學習計劃 篇3

主要工作

一、加深課改認識,提高實施課改的自覺性。

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課程集中反映了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體現着教育價值的取向,制約着教育活動的方式,直接影響着學生身心成長和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麪對未來的挑戰,原來的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實施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本次課改最突出的特點是"關注人的本性"、"關注人的發展"。因此,人的自主權、主動權,被提升到最高地位,這也是課改成功的關鍵。所以,我們要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調動自身的`主動性、自主權,把學校辦成在課改實驗中成功的、有特色的學校。

二、注重校本培訓,增強學習培訓的實效性。

能否成功實施課改,教師是關鍵。教師要立足新課程、運用新理念、創造新風貌,使自己成爲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

1、進行校本培訓。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教育資源促進教師的成長,拋棄過去辦公室或個人的各自爲政的封閉系統,使每個教師處在能充分交流與合作的開放系統,在互相探究、相互反思中走上成熟。

2、採取專家講座、分散自學、小組研究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學理論、業務能力的水平。進行經常性的教學經驗體會交流,組織"青年教師教學沙龍",用團隊智慧彌補資訊量的不足。

3、改變以往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師的專業化特徵,找準自己的角色。變孤立作戰爲和同事、學生、家長之間的合作互動;變專業化知識結構爲綜合性知識結構;變單一化課程資源爲多元化的課程資源。

4、轉變教師角色。在學生面前,要學會"童化",降低自己的高度,做個"兒童";幼化自己的心靈,擁有"童心";純樸自己的行爲,永褒"童真";要學會"服務",以服務的責任感,憑藉豐厚的教育底蘊,用科學、藝術的方法,致力於與孩子的平等合作,尊重、欣賞、呵護、關注、喚醒、等待…,致力於對孩子的引導和促進。

三、加強教學管理,把握提高質量的生命線。

要提高學校教育質量,關鍵的一點必須加強教學管理。更新教育觀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加強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加強流程監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1、重建教學管理制度。改變過去以"分"爲本、以"章"爲本、以"權"爲本的管理弊端,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從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出發,透過全體教師的共同研究,達到解決問題、提高質量的目的,在學校形成一種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氛圍,使教學研究成爲學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永恆動力。同時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建立民主協商對話制度、民主評議制度,讓廣大教師在學校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中發揮主人翁作用,工作計劃《學習新課程工作計劃範文摘編》。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在考評內容和標準上,體現新課程精神,反映教師創造性勞動的性質和角色轉換的要求以及教學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開發以及師生關係引入考評的內容。引導教師在考評過程中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從而進一步提高。

2、教學管理工作由"虛"變"實"。形成以"看、聽、監、問"四種方法爲主的質量管理體系。看,即看備課、作業,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聽,即聽隨堂課及各類課,組織教師相互聽課、外出聽課,提供教師學習、提高的機會;監,即進行教學流程監控,監控以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與批改、輔導、檢測、質量分析爲重點,採用隨機與專項相結合、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問,即透過兜校園、找談話、走辦公室、進教室、蹲學科組、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瞭解、分析教與學的情況,發現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徵詢建議和方案,進而提出整改意見,落實相關措施。

四、把握《課標》實質,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衡量課改是否成功的標尺在於課堂教學,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提出三句口號。

1、讓學生帶着自信走進課堂。

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成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發揚教學民主,允許說錯、做錯,錯了不挖苦、諷刺,允許隨時改變自己的說法和想法;鼓勵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敢於否定所謂的權威;鼓勵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倡導主動參與,經歷過程。在教過程中充分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增強學生自我有效感。實行無劣等評價,樹立學習榜樣,進行耐挫訓練。

2、讓學生的聲音響起在課堂。

讓學生有發問的聲音。讓學生髮問,以問題爲紐帶組織教學,喚醒他們的問題意識,培養他們探求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他們對問題的獨立見解。

讓學生有爭論的聲音。實行開放的課堂教學,師生關係平等,教學民主,尊重差異,崇尚個性,孩子們言論自由,"百家爭鳴"。

讓學生髮出思想的聲音。現在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見解,教師要持有積極而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他,珍視他,讓學生在課堂上發出思想的聲音。

讓學生髮出研究的聲音。事實告訴我們,孩子具有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獨立動手的能力。課前,可以有計劃地引導他們確立研究小課題,組織他們蒐集資料、動手實驗、得出結論、行諸文字;課堂上,留給孩子們交流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展示研究成果,體驗收穫的喜悅。

3、讓學生帶着問題離開課堂。

現代課堂,應立足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與強烈的問題意識,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僅僅讓學生在課堂這個有限的學習空間中學習一本教材,無疑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教師要把學生從"小課堂"引向"大課堂",讓學生乘着知識的小舟,在課外生活中徜徉、探索、發現、提高。因此,學生僅僅解決了教學內容本身的問題還不夠,還要在更大的空間去探索、解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一些問題離開課堂,從而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在生活中)的完整的學習過程。

五、改革評價機制,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提高。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一)課堂教學的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研究、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導向、激勵、提高等積極功能。

評價要樹立整體意識,評價着眼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處理好局部和整體的關係;堅持一分爲二的原則,實事求是,防止片面性;抓住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幫助教師分析解決。主要標準爲:

1、是否確立了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成爲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教學過程是否追求高效,促進教師教學的發展。教學要實現書本與人類生活世界的溝通,書本與學生的經驗世界、成長需要的溝通,書本與發現、發展知識的人和歷史的溝通。從而實現"以學生髮展爲本"。

3、以學論教,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看學生是否學得輕鬆、學得自主,能否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能否有效地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重視效益標準,即重視教學對學生時間與精力的佔用和學生的實際收穫或教學目標的實現之間的關係。

(二)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

注重實施"發展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增強學生的自信和培養學習的興趣。嘗試以下幾種評價方式:

包容性評價:對學生偏離主題的答案,不要簡單的否定,嘗試無錯誤答案的教學。

遲延性評價:對於有多種答案的問題,對學生的發言,不能過早的給予評價,以防對其他學生形成思維定勢。

自主性評價:把問題的評價權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評價主體地位。

(三)質量檢測的評價。

1、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檢測必須以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前提。命題時要遵循學科課程標準,題目難易適度,題量適當,既關注知識技能的考察,更關注實踐與應用,使成績考察成爲一種激勵手段。

2、改進檢測的方法。根據不同的評價考試內容、學科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各科除書面測驗外,增加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的形式,增加實踐試題;分項考覈與綜合評定相結合,將學科素質分解成幾個方面,分時間、分階段考覈,每項分別評價,然後綜合評定;考試內容上增強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3、增強檢測的功能。檢測重在發揮促進學生髮展、改進教師教學實踐的功能。透過學生綜合能力測試,全方位檢驗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選擇目標找到差距,確定發展方向,也有利於教師調整教學目標及方法,改進工作思路,提高教育質量。

標籤:計劃 學習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