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學習計劃

一年級北師大版數學上冊複習計劃及期末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北師大版數學上冊複習計劃及期末計劃

本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高,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喜歡遊戲形式的學習活動。在遊戲中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真正學習到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但本學期各班都有一兩個學生因智力、學習行爲習慣等問題而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困難,特別是計算比較差,十以內的數都要透過數手指來完成,二十以內的進位加法對他們來說就更束手無策了。還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的情況,而且很少有做完題檢查的習慣。

二、複習的主要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以及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8、培養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複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透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透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 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四、複習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裏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麼內容,問題銀行中還有什麼問題沒解決,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的複習方法。這樣學生能瞭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爲有針對性地複習輔導指明方向。

2、以遊戲活動爲主進行總複習。遊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玩中複習,在複習中玩,在玩與複習相結合中發展。如複習2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小棒有多少根)等遊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複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可以設計爬梯子、找朋友、對口令、開火車、玩數學撲克等遊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練習要採取多種練習形式,如:

①.悄悄算:(具體做法是:每出示一道口算題,先讓單號組同學趴在同桌同學的耳邊,悄悄地把算出的結果告訴對方。聽者負責檢查,同意時點點頭,不同意則搖搖頭。口算的同學發現對方搖頭,可重算一次,對方仍不同意,再舉手向老師報告,經過討論得出正確答案。練幾道題後,進行交換,雙號組同學把口算結果悄悄告訴對方,單號組同學判斷正確與否。進行“悄悄算”聲音要小,僅讓對方聽見即可。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②.打手勢算:在學生學習0~10各數的認識時,同時學會如何用手勢表示這些數,用打手勢的方法做10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法的口算練習。 心理學家認爲:“人的大腦左半球指揮着右手,右半球指揮着左手,左右腦交替使用,有利於智力的`發展。”如果把左右手都用上,左右腦就交替使用了,大腦進一步得到開發,學生智力必將有所提高。

這兩種口算練習方法有以下幾點好處:[小學教學 設 計 網 -更多數學教案]

(l)形式活潑新穎,易於吸引低年級學生。

(2)方法簡單易行,教師隨時可用。

(3)使全班學生都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課堂上能及時得到反饋資訊,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課堂安靜,有利於學生思維,特別是超級大班很適合。

(6)練習密度大,速度快,效率高。

(7)久而久之,學生手指靈活,有利於智力發展。

③. (推理算)算這些題有好多種方法,你用哪種方法算得快,就用哪種去算。

④.搶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⑤.合作編題:

(1)編加法算式: ①其中一個加數必須是6;②其中一個加數必須是9。

(2)編減法算式: ①減數必須是5; ②減數必須是7。

⑥.猜數:()+6=15()裏填幾?怎麼想的?

⑦.遊戲——玩撲克

⑧.速算比賽:(爬梯子、找朋友、對口令、開火車等,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這些練習方式能促使全班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學得輕鬆、學得靈活、學得主動,使課堂練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練習時要注意三點:

(1)每項練習目的明確;

(2)內容安排有坡度,有層次;

(3)訓練方式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既靈活多樣,又注重實效。

3、複習時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複習時間的知識,掌握看整時和幾時半以及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佈置學生每天在家裏看鐘,玩鍾,讓學生的生活數學化。統計家人喜歡吃的水果、蔬菜等,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還有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物體這幾個單元都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關聯的,這樣讓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把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複習,針對單元測試卷、複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作重點的滲透複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複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關注差生的學習,進行耐心的輔導。

五、複習時間安排

1、回顧與反思本學期的學習情況(1課時)

2、0—20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運算(3課時)

3、分類(1課時)

4、認識物體(1課時)

5、認識鐘錶(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