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科普知識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動物形成的一種結構,這個結構可以大到影響其周圍環境的物理和生態條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珊瑚礁的形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分佈在熱帶海洋的一些海岸、島礁周圍等的以珊瑚外骨骼與石質藻類、貝殼等長期堆積形成的礁體。珊瑚環礁的形成是生物作用和地殼運動等長期結合下形成的。

達爾文曾對珊瑚開展了相當深入和有成就的研究,不僅指出了珊瑚礁發育的一般規律,而且用“地盤沉降”學說加以科學解釋。達爾文首先把珊瑚分爲岸礁、堡礁和環礁三種類型,明確地指出:自岸礁到堡礁,再由堡礁到環礁是一個連續發生的過程,即“當火車巖地層這個島嶼的基地,在每隔一段時間逐漸下沉的時候,造礁珊瑚蟲繼續向上建築珊瑚島。”“我們就必須把一個珊瑚島看作是一座被億萬個小建築師所舉升起來的紀念碑,它表明在這個地點有一塊以前的陸地正躺臥在海面下,被埋藏在大洋的深處。”

美籍加拿大學者戴利則提出瞭解釋珊瑚礁發育的“冰川控制論”。他認爲在上個冰川期的時候,島嶼被削平,海水慢慢融化時,在未完全被磨平的火山島嶼的邊緣珊瑚礁開始形成,由於邊緣環境更適合,增長速度快逐漸形成環礁。

中途島珊瑚礁下很深的地方發現了大量的火山殘存物更支援達爾文的學說,但是海平面的變化對珊瑚島的形成似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堅硬的珊瑚礁是海岸的保護神,它們可以阻擋驚濤駭浪,護衛身後的陸地、沙灘、良田等免受侵襲,也被譽爲海上長城。它跟紅樹林一樣,可以減緩海嘯和洪水的衝擊與破壞,是一道天然的防護堤。珊瑚礁是海洋中物種最多的生態系統,也是重要的漁業資源,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