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節日常識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蒙古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也是55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蒙古族人大部分都是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的,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希望有所幫助!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1、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竈神,認爲火、火神或竈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溼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竈,或腳蹬爐竈,不得在爐竈上磕菸袋、摔東西、扔髒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2、水忌

蒙古族認爲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髒衣物,或者將不乾淨的東西投入河中。草原乾旱缺水,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爲生命之源。

3、病忌

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裏有重患者,不待客。

4、產忌

蒙古族婦女生孩子時的忌諱。各地習俗大同小異。蒙古族婦女生孩子不讓外人進產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掛一個明顯的標誌。生男孩子掛弓箭,生女孩則掛紅布條。客人見標誌即不再進入產房。

5、忌蹬門檻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牧區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誤踏蒙古可汗宮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6、忌摸頭

蒙古族忌諱生人用手摸小孩的頭部。舊觀念認爲生人的手不清潔,如果模孩子的頭,會對孩子的健康發育不利。

7、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時,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並看住狗後再下馬,以免狗撲過來咬傷人。千萬不能打狗、罵狗,在蒙古族中認爲狗是人類的'朋友。

8、作客忌諱

牧民雖好客,但作客的忌諱也比較多。客人進蒙古包時,要注意整裝,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帶上。也不可提着馬鞭子進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門的右方,並且要立着放。進蒙古包後,忌坐佛龕前面。否則主人就會冷待客人,並認爲客人不懂禮俗,不尊重民族習慣。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白節”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和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幹、奶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裏,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爲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爲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閒時舉行。

“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遊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爲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爲期一天。居住在這裏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裏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讚。爲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曆四月初二定爲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裏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臺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着,敲鑼打鼓,遊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彙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爲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絃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羣羣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節日後,各村寨忙着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羣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蒙古族一些習俗禮儀禁忌

禁忌: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羣;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爲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菸、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譁,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