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唐詩

孩子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對孩子影響不可謂不大。有的孩子分外出彩,而有的孩子卻平淡無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唐詩,希望有所幫助!

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唐詩

教兒童學古詩要注意從兒童的興趣出發,兒童喜歡具體形象的事物,根據這個特點可以爲要學的古詩配上一幅簡單生動的畫,既引起兒童興趣,又能加深記憶。內容選擇上要挑一些通俗易懂,兒童能夠理解,知識性和思想性較強的詩,不要把那些帶有封建色彩,婚姻嫁娶及不健康內容的詩教給孩子,兒童時期不可能理解,也沒必要理解這些內容。

應該選擇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古詩內容。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古詩幼兒學起來易懂、感興趣。如駱賓王的《詠鵝》,鵝是小朋友們最熟悉最喜歡的動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徵,白毛、紅掌、長脖頸,熟悉它高吭的叫聲,熟悉它在河中戲水的景態。因而理解起來比較容易,詩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腦海裏。又如李白的《靜夜思》,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等都是比較接近幼兒的生活、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好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學古詩。將古詩教學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幼兒透過學習,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飯時幼兒會將米粒灑到桌子上、地上,無意中浪費了糧食。於是餐前與幼兒一起學習古詩《憫農》,讓幼兒瞭解我們每天吃的米飯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換來的,我們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勞動果實。以後小朋友在吃飯時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會情不自禁地說“粒粒皆辛苦”並將桌子上的米粒撿起來吃掉。

1、增強記憶力

有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極快,到13歲達到高峯。此後,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強。從小背誦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2、提高語言文字能力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對“古文誦讀”試點活動的評估報告指出: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爲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3、擴大知識面

古詩文上自先秦,下至晚清,傳統的經、史、子、集(四庫)均有涉獵。從文體角度來看,除楹聯和漢代大賦外,幾乎包容了中國古代詩、詞、歌、賦、散曲及各類散文等所有常見的文體。能熟背這些經典,可謂有了中國文化的基本修養。

4、培養學習興趣

背誦古詩文經典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杭州一所小學開展“古文誦讀”活動,全班同學透過對詩、競賽等各種活動,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在一次參加全市的活動時,一位以前學習成績並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誦—首比較簡單的古詩,他主動要求老師給他換一首較難的。老師認爲這位同學的變化,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學習興趣。

5、提高審美能力

北京有個教現代文學的大學老師,原來她不太贊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詩文。她認爲這些內容很難,而且要求很高的審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產生歧義。她主張先多讀—些現代文學作品,在有—定的基礎後再讀古詩文。有一天,她帶着二年級的女兒漫步在北大未名湖畔。面對着圖畫一樣美麗的湖水清蓮,她正琢磨着該如何描述,女兒脫口說出一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她被女兒如此貼切的審美表述驚住了。這兩句詩動靜結合,遠近相交,體現了一種非常生動的意境。這使她認識到,孩子的審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時期開發的。

標籤:唐詩 輔導 家長